第15章 不要自己打敗自己(4)(1 / 3)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當機會將去未去之時,不要被暫時的挫折擊倒,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再試一次,成功終究會屬於你。

當你麵對又一次的失敗而傷心,甚至打算放棄時,你是不是想過再試一次?

你也許會。搖搖頭說“不”。是因為曾經付出了太多而一無所獲?還是無力承受過多的失落?

有時候,失敗者與成功者的區別就在於:失敗者走了九十九步,而成功者則堅持走完了第一百步。失敗者跌倒的次數比成功者少一次;而成功者跌倒了爬起來的次數比失敗者也就多那麼一次。但是,這“一步”與“一次”卻異常可貴!或許,當你走到第一千步時麵對的還是失敗。但成功也許就躲在拐角處。不妨稍稍拐個彎兒,也許就不是“山窮水盡”,而是“柳暗花明”了。

日本理研光學公司董事長市村清是位舉世聞名的企業家,年輕時曾是一名保險外銷員。

有一次,市村清勸說一位小學校長投人壽保險,跑了十趟卻依然毫無收獲。他疲憊不堪地對妻子說:“我實在不願幹下去了,我馬不停蹄地奔跑了三個月仍是一無所獲。”

妻子愛憐地看著她,“你為什麼不再試一次呢?或許這一次就能成功呢?”

妻子的話深深觸動了他,第二天他抱著“再試一次”的決心,又來到小學校長家。這次,未等市村清開口,小學校長競十分痛快地答應下來。

這次成功以後,他的信心更足了,三個月後,他就成了九州地區最優秀的外銷員。

每當談及自己的成功經驗,市村清總是意味深長地說:“我永遠忘不了妻子的那句話——你為什麼不再試一次?”

是的,為什麼不再試一次?!

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複,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淨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麵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台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年輕人的求職經曆驗證了這樣一條真理。是的,為什麼不再試一次呢?這是一種人生態度。

沒有平坦無阻的人生路,也沒有毫無坎坷的成功路,這是眾所周知的真理。但是,為什麼當我們受到挫折時,當我們跌倒時,總是很無奈地猶豫不決,止步不前呢?因為我們缺少能推動去追求、激勵我們去奮鬥不息的執著精神——“再試一次!”

人人都夢想成功,但一切的美好都建築在鍥而不舍的追求之中。如果我們不能堅持“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喪失掉“再試一次”的信心的話,那麼偉大的理想隻能如肥皂水吹出的五光十色的泡泡,不多久便消失在自己勾畫的夢中。

我們都聽過有關美國五十年代淘金熱的故事。其中一篇講述了一夥人采用新式金礦探測器探測到一座山中藏有金礦,於是開挖。可是掘地十尺,就是未能找到金礦,這夥人隻好放棄了,將高價購入的土地低價轉賣給了一個年輕人。其實這個年輕人也隻是抱著“再試一次”的心態,結果挖掘到了第一桶金——離剛開始那夥人挖掘的僅差零點五米。同樣,中國也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寡婦為了子孫享福,花錢請人鑿井尋鹽,她花光了銀兩,工人們挖了三天卻一無所獲。她出於好心典當了首飾又請工人吃了一頓飯,工人們也出於報答又為其挖了一天井,終於挖到了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