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說過:“你怕狼,就別到樹林裏去。”害怕挫折,不敢嚐試的人是永遠不會體會到成功的樂趣的。麵對挫折,許多人退卻了,再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是不明智的。試想:如果沒有再試一次的信心,福樓拜能否在退稿十九次後發表自己的成名作?如果沒有再試一次的勇氣,愛迪生能否在失敗五千多次後發明出鎢絲電燈泡?如果沒有再試一次的膽量,居裏夫人又能否在經曆無數次失敗後提煉出那一克鐳?這些不都是他們在挫折之後“再試一次”的成果嗎?此類事例,不勝枚舉。敢於對挫折說“不”,這是他們成功的共同點。阿·托爾斯泰說過:“隻有什麼事也不幹的人,才不至於犯錯誤,而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錯誤。”止步不前的人,永遠不會發現地球是圓的。
再試一次代表的是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嚐試——失敗——再嚐試——再失敗……這是一個向真理漸進的過程。永不言敗,繼續嚐試,是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探索就像走過兩座山頭間懸空的鐵索橋,一不小心就會跌人失敗的深淵。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經曆了若幹次的失敗後,成功便會展現在眼前。諾貝爾是這樣的,他成功了。不過這個反複的過程卻達數百次之多。須知,發現一個真理絕不會像發現樹上的小鳥那樣簡單,這個過程往往會失敗幾百次,甚至上千次。但是,隻要我們找準方向,抓牢鐵索,那麼終有一天會到達成功的頂峰的。
雖然俗話說“事不過三”,但是成功往往在第四步,第五步,甚至更多。因此當接連經受挫折後,千萬不要放棄。成功也許就在下一次。為了成功,為了曾經付出的努力,請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或許你也會與成功意外地邂逅。
即使再次失敗,你會更深刻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從此不再為自己而悲哀。
那麼。你有沒有勇氣對自己說——
再試一次?
看待成敗要擺正心態
但隻要你擺正心態,去看待成功與失敗,正所謂“順不足喜,逆不足憂”。要真正成功,每個人都要經曆成功與失敗的嚴峻考驗,就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人的一生中,既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失敗並不意味著你永遠就是一個失敗者。失敗隻是表明你尚未成功;失敗不意味著你沒有努力,失敗表明你的努力還不夠:失敗不意味著你必須懺悔,失敗表明你還要吸取教訓;失敗不意味著你一事無成,失敗表明你得到了經驗;失敗不意味著你無法成功,失敗表明你還需要一些時間;失敗不意味著你會被打倒。失敗表明你要微笑麵對。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一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古今中外,大多數成功者都經曆過失敗,可貴的是他們的勇氣。馬克·吐溫經商失意,棄商從文,結果一舉成名。因為他曾微笑麵對過失敗。在失敗麵前,他向前走了一步。
對於挫折和失敗,我們要微笑麵對,不要再陷入挫折和失敗中而難以自拔。學會微笑麵對挫折和失敗,迎接新一次的挑戰。正如拿破侖所說:“避免失敗的最好方法,就是決心獲得下一次成功。”泰國商人施利華,是商界上擁有億萬資產的風雲人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機使他破產了,麵對失敗,他隻說了一句:“好哇!又可以從頭再來了!”他從容地走進街頭小販的行列叫賣三明治。一年後,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