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取代堅持到底、執著的毅力。學無所用,學曆不行的人遍地都是;懷才不遇,才智不行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也很常見。隻有堅韌、執著的毅力才能無往而不勝,成功的秘密在於知道什麼是對你最重要的事物,然後拿出實際的行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對事物要有一種不動搖的信念,超乎常人的堅持不懈、堅強的毅力和耐力,勇於挑戰的行為,發揮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征服阻礙我們的一切困難,不能被某些困難和問題嚇倒,勇往直前地朝自己心中的目標邁進。
鬆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享譽全球,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神”。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總裁鬆下幸之助年輕的時候,家庭十分貧困,一家全靠他養活。
有一次,瘦弱矮小的鬆下到一家電器廠去謀職。他走進這家工廠的人事部,向一位負責人說明了來意,並請求給安排一個哪怕是最底下的工作。這位負責人看到鬆下衣服肮髒,人又瘦又小,覺得很不理想,但又不能直說,於是就找了一個理由:“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手,你一個月以後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一個托詞。但沒有想到一個月後鬆下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又推托說過幾天再說。隔了幾天,鬆下又來了,如此反複多次,這位負責人幹脆說出真正的理由:“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於是鬆下回去借了一些錢,買了一身整齊的衣服穿上又返了回來。這人一看實在沒有辦法,便告訴鬆下:“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兩個月後,鬆下再次來到這家企業,說:“我已經學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麵的知識,你看我哪方麵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
這位負責人盯著他看了半天說:“我幹這一行幾十年了,還是第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最終那位主管答應讓他進工廠工作。
從古到今,聖者賢人們的創業足跡,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有探索就有成功,有拚搏就有勝利。就算是在失敗中也不放棄自己所追求的理想,這就戰勝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如果一個人具有了這種信念的話,他肯定不會是永遠的失敗者。因為,他懂得去爭取,懂得去拚搏,懂得重新站起來,直到成功之門。
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一段心理掙紮的艱苦征程,他是需要勇氣,需要執著的心態的。拿破侖說:“人生之光榮,不在永遠不失敗,而在屢仆屢起。”巴爾紮克說:“失敗是人生的老師”。對所有的人來說,失敗是一筆不菲的財富。沒有經曆過挫折和失敗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隻有經曆過失敗之後才會使人成熟,它能夠讓我們步向成功的道路,嚐到成功後的那份喜悅。
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發泄。他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因此,他麵相很不美,學習也不好,高中輟學,便在街頭當阿混,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
“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母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別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麼呢?他長時間思索著:從政可能幾乎為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曆和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了當演員——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是顯然不具備當演員的投機條件,長相就很難使人有信心,又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的跡象。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後的成功可能。決不放棄,一定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