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用自嘲來穩定情緒的方法很多。比如:當你在經濟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時,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別人的嘲笑時,無端受到別人攻擊時,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比如“吃虧是福”,“破財免災”等等調節一下你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可以裝裝糊塗、為心靈增加一層保護膜;在時機適當時還可如前所述,發揮一下自嘲的力量,幽默一把,這樣不是更好?
我們可以說,自嘲是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從自嘲者的本意來看,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言此意彼”的特點。自嘲產生於對人生哲理的深透體察,是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長處後的一種自信,是最為深刻的自我反省,並且是自我反省後的精神超越。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就像一個非常敏感的天平,稍有變化就會失去平衡。然而,運用自嘲可以使心理的天平保持平衡。
自嘲可擺脫尷尬。
在社交中,當你陷入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你從中體麵地脫身。在某俱樂部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服務員倒酒時,不慎將啤酒灑到一位賓客那光亮的禿頭上。服務員嚇得手足無措,全場人目瞪口呆。這位賓客卻微笑地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方法會有效嗎?”在場的人聞聲大笑,尷尬局麵即刻被打破了。這位賓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懷,又維護了自我尊嚴,消除了恥辱感。
由此可見,適時適度地自嘲,不失為一種良好修養,一種充滿魅力的交際技巧。自嘲,能製造寬鬆和諧的交談氣氛,能使自己活得輕鬆灑脫,使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麵子,調節自己的心理,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當我們有了過錯,或受到別人的過分嘲諷,可以順著對方的思路通過自嘲來進行化解。同時也不應忘記抓住對方的弱點,反守為攻,攻其不備。當然,這需要拿捏到位、反應快捷、恰到好處。舉個例子來說,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有一次被記者圍攻,記者問,總統對於媒體對您與XX小姐緋聞的報道有什麼評價?克林頓從容不迫地答道,取笑我的話已經被世人說盡了,再也沒人能說出新鮮的了。他的語言既尖銳又圓潤,自嘲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反攻,一下子把球拋到了記者手中,弦外之音就是:你們哪個有本事說出來點新花樣?我洗耳恭聽。果然記者們全部語塞。克林頓的回答能夠稱得上是自嘲法之範例。試想一下,假如克林頓赤裸裸拒絕回答記者提問,或者表現出抵觸情緒,必然招致媒體駁難四起。引發起一輪更猛烈的進攻,那樣的話自己就更加被動了。在這裏他僅略施小技,就把記者們從語言上打輸了。可以看出,正是由於他的幽默自嘲,才渡過了這個難以逾越的難關。自嘲可增加幽默感。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曆屆總統中最幽默的總統。一天,他不得已出席在伊利諾伊州布羅明頓召開的報紙編輯大會,會上他發言指出,他自己不是一個編輯,所以他出席這次會議是很不相稱的。
為了說明他這次會議最好不出席的理由,他順便給大家講了一個有關他自己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一個騎馬的婦女。我停下來往旁邊讓路,可她也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麵孔看。她說:“我現在才相信你是我見到過的最醜的人了。”
我說:“你大概講對了,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她說:“當然先生就這副醜相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你還是可以待在家裏不出來嘛!”
大家都為他的謙遜和幽默啞然失笑。
著名漫畫家韓羽是禿頂,他寫了這樣一首《自嘲》詩:“眉眼一無可取,嘴巴稀鬆平常,唯有腦門膽大,敢與日月爭光。”讀後令人忍俊不禁,了解了韓羽先生樂觀、大度的處世態度。有幽默感的自嘲往往是對自己缺陷的誇張,頗能表現自己的坦誠品格,會得到他人的信賴和好感。
在羅勃特·歐爾本的一次演講中,一位聽眾無理地指責他,說他對某個問題的見解很愚笨。羅勃特·歐爾本是這樣回答的:“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次我上街,一輛汽車尖叫一聲,然後在我麵前刹住,開車的那位先生甜甜一笑,對我說:我是為了保護動物而刹車的——你這笨驢!”全場聽眾捧腹大笑,不能不為他的睿智所折服,羅勃特·歐爾本的自嘲轉移了聽眾的注意力,還以退為進,讓聽眾更加喜歡他的率直和幽默,當然這次演講也和以往一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