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劉誌因為沒有太大的能力,被老板開除了。而張偉卻因為工作出色,當上了這個公司的總裁。
這就是捷徑與彎路的區別。所以說,當我們走了很多彎路的時候,不要生氣,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銅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迎接著風雨帶來的說不盡的艱難,一路的塵土夾雜著絲絲惆悵,有的時候會走很多彎路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人生就是這樣,不可能會一帆風順,到處都有坎坷。彎路讓我們走得更長,更苦,但讓我們懂得更多。所以,我們要笑對彎路,更要笑對彎路中的挫折帶給我們的考驗。
正因為溪流有阻礙,所以才能有潺潺的流水聲;正因為有了秋霜的錘打,秋天的楓葉才會紅得那樣透徹;人生的樂章,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困難、挫折,才會變得壯美!
給挫折一個微笑,它能給你戰勝挫折的意誌。我們前進的腳步總是讓挫折絆住。但是我們要做生活的主人,不要坐在絆腳石的麵前唉聲歎氣而耗盡了生命,學會微笑著用有限的生命來超越無限的自己:給挫折一個微笑,它能讓你把痛苦瞬間減小,長期沉迷於痛苦的失意中隻會讓人不能自拔,整日裏思索著挫折帶來的痛苦,不肯忘卻挫折帶來的前進的方向。隻有微笑,能讓你重新振作,能讓你擺脫挫折的陰影,走向輝煌的未來。
在挫折麵前,有的人會出現暴怒、恐慌、悲哀、沮喪、退縮等情緒,影響了學習和工作,損害了身心健康。而有的人卻笑對挫折,對環境的變化做出靈敏的反應,善於把不利條件化為有利條件,擺脫失敗,走向成功。
生活之路崎嶇坎坷,有直路也有彎路。直路可以提高效率,彎路可使人得到磨礪,麵對直路不要沾沾自喜,麵對彎路也不要唉聲歎氣。不管是何種路,隻要執著地走下去,就一定能順利抵達心中的“羅馬聖地”。所以,當我們麵對挫折的時候,就不要為自己所遇到的這一切抱怨和生氣,應該笑對挫折,感謝挫折。因為雖然經曆了挫折,但我們卻得到了很多的東西。
隨時反省自己,改正自身缺點
古人說:“自勝者強。”一個人能夠隨時反省自己,改正自身缺點,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最終才能變成強者。
許多人每天都繃著緊張的神經,忍受著上司的嗬斥、同事的排擠、業績的壓力、家庭的難題,像一部老式的卡車,硬被架上千噸的重負,又譬如生鏽的發條。硬要飛速地旋轉。久而久之,顏色枯槁,形容憔悴,逐漸職業疲勞。仿佛每天都是世界末日,仿佛每天早上的鬧鍾都是催命的喪鍾。為什麼我們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呢?
“想不通”才會“氣不順”,從而做什麼都不順。善於反思、勤於反思才能調整心態,重塑自己,而爭氣的人生需要我們不斷反思自己。
反思宇宙萬物,可以獲得哲思;反思複雜世事,可以變得睿智;反思悠久曆史,可以加速前進;而反思我們自己。則可以擺脫昏庸和無聊,超越現實,重塑自我,不斷前進。
明朝萬曆年間,袁了凡出生在一個江南小鎮,由於家境清貧,隻得學醫謀生。一次,他在慈雲寺遇到一位精通算命之術的孔先生。孔先生說他本是讀書做官的命,第二年就可以考上秀才,勸他讀書。袁了凡把孔先生請回家,先以家人的八字請他算,果然靈驗如神。然後又以自己的八字請他詳批終身。孔先生一點也不含糊,算定袁了凡第二年縣考童生第14名。府考第71名,提學考第9名;又算定他某年考取廩生,某年會當貢生;而且算定他不能考中進士。隻能在中舉人後到四川某縣做3年半小官,53歲那年8月14日醜時死在家中,沒有子孫。
後來,三場考試的名次,果然與孔先生的推算一樣;考取廩生和當貢生的事也一一應驗。因此,袁了凡深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絲毫不可勉強。從此,他不作任何妄想,一切聽天由命。後來因事到南京棲霞山中,遇到一位高僧雲穀禪師,給他詳細解說了“命運由自己掌握,幸福由自己創造”的道理。勉勵他不要做聽天由命的凡夫,而要作改造命運的豪傑。
袁了凡在禪師點化下幡然醒悟。從此。他每天從思想上、語言上、行為上檢查自己的過錯,把自己做的好事和壞事填寫在“功過格”中,時刻不忘為收獲人生的幸福而給予一切生命以幸福。經過十幾年的行善積德,改過自新,他終於克服了不良習氣,重塑了高尚人格,從而徹底改變了命運:孔先生算他禮部考試考第三,他卻考了第一;算他考不中進士,他卻考中了進士,並當了寶坻縣縣長;算他沒有兒子,他卻有了兩個兒子;算他隻能活53歲,他卻活了74歲。在69歲那年,他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和改造命運的心得寫成家訓。用來教育兒子怎樣做人。他把這本家訓取名為《了凡四訓》,而它成為古人家訓的典範,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渴望改變命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