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要另一角度看困難(2)(1 / 3)

有一個人極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一次,他憤憤地對朋友說:“我的上司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裏,改日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你對那家貿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嗎?對於他們做國際貿易的竅門完全搞通了嗎?”朋友反問道。“沒有!”“古人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建議你還是好好地把他們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樣修理影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辭職不幹。”朋友說。那人覺得朋友的“建議”有道理——以公司做免費學習之所,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為此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自此,他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裏研習寫商業文書的方法。一晃一年過去。一天,那人和朋友又見麵了。朋友問:“你現在大概把公司的一切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然而,那人卻紅著臉說:“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總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於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點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後不斷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態度去做事,從而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他對自己卻有一個規定,那就是沒有認真檢查過的內容,絕不輕易地讀給公眾聽。每天,狄更斯會把寫好的內容讀一遍,每天去發現問題,然後不斷改正,直到六個月後讀給公眾聽。

與此相同的是,法國小說家巴爾紮克也會在寫完小說後,花上一段時間不斷修改,直到最後定稿。這一過程往往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正是這種不斷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態度,讓這兩位作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避免失敗,就需要自我反省,勇敢地麵對它。如果我們像受傷的小鹿一樣拚命地避免它們,我們就遁人一個怪圈,你越想逃避,失敗越是如影隨形。如果你害怕老板責罵,卻不知反省,你的老板責罵最多的人就是你;如果你怕孤獨,卻不問問為什麼會孤獨,你會發現周圍就你朋友越來越少……老天爺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促進我們反省,鼓勵我們、幫助我們成長。

凱斯特再次失業了,到處應聘都沒有回應,心裏十分苦悶。一天晚上,他在自己簡陋的寓所沉思。他原本有四個鄰居,現在其中兩個已經搬到高級住宅區去了,另外兩位是則成了他原來所在公司的老板。他捫心自問:和這四個人相比,除了現在的工作單位、住宿條件比他們差以外,自己還有什麼地方不如他們?聰明才智?憑良心說,他們實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反思,他突然悟出了症結——自我性格情緒的缺陷。在這方麵,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比他們差一大截。

雖然是深夜3點鍾,但他的頭腦卻出奇的清醒。站在鏡子前,他覺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發現了自己過去的種種缺點:愛衝動、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能平等地與人交往等等。

整個晚上,他都坐在那兒自我檢討。然後他痛下決心,從今天起,一定要痛改前非,做個自信、樂觀的人。

第二天早晨,他滿懷自信前去麵試,結果順利地被錄用了。在他看來,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與前一晚的沉思和醒悟讓自己多了份自信不無關係。

在走馬上任後的兩年內,凱斯特憑著自己的努力,他逐漸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有一段日子,公司經濟狀況很不景氣,很多員工情緒都很不穩定。而這時,凱斯特意誌堅定,已經是中流砥柱了。他力挽狂瀾,讓公司渡過了難關。鑒於他在危難時期作出的貢獻,公司分給了凱斯特可觀的股份,並且給了他豐厚薪水。

從凱斯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並非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你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發現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性格情緒,隻有這樣才能在事業中不斷前進,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個人成功與否掌握在自己手中。思想是雙刃劍,使用不當,可能會傷害到自己;也能作為利器,開創一片無限快樂、堅定與平和的新天地。

困境給人奮鬥的動力

遭遇困境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困境並不等於絕境,重要的是你麵對困境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要勇敢地接受嚴酷現實的挑戰,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從另一個角度看,困境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機遇,抓住機遇,就是成功的開始。

困境可以給人奮鬥的動力。要以樂觀的心態看待困境。困境可以使人成長。陷入困境時不失去希望。隻有百折不撓的人才能戰勝困境。在激烈競爭的21世紀,要有麵對困境的勇氣。在困逆境中要善於尋找崛起的機遇。

香港的李嘉誠,少年喪父,生活困苦,隻得輟學打工當雜役。20歲時,他正式創業建立長江塑膠廠。起初,李嘉誠隻知不停地接訂單及出貨,忽略了質量控製,致使產品愈來愈粗劣。結果不是延誤交貨時間,就是引起退貨糾紛,工廠收入頓時急跌。加上原料商紛紛上門要求結賬還錢,銀行又不斷催還貸款,“長江”被逼到破產的邊緣。麵對如此困境,李嘉誠差不多就要崩潰,好幾次想到自殺了事。但他最終堅持下來,勇敢地接受現實的挑戰。3年後,他不但還清債務,還開設了多家分廠,從而在香港商界立穩腳跟,也為他今後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商界神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