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到處搜捕,為了讓兒子能平安地躲藏,父親又對兒子說:“躲好了!如果被人發現,你就會被趕出遊戲。”
兒子聽信了父親的話,快樂而又緊張地開始了他的“遊戲曆險”……從此苦難變成了遊戲曆險的過程,兒子從此沒有了痛苦,沒有了恐懼,隻有遊戲中的緊張、快樂和期待。
最後兒子奇跡般幸存了下來,並最終得到了勝利的獎品——一輛真正的坦克。
這就是一種成功者的心態——麵對生活中的災難和厄運,用積極樂觀的心去麵對,你就能堅持得住,直到把災難和厄運都熬倒!
莊子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不去做無法做到的事:不去了解自身智力不能達到的領域……
要想改造整個世界,一定會非常困難,而要改變自己,就容易多了!
要讓自己和兒子安全地離開恐怖的集中營,這是父親無法做到的事;
要摧毀集中營,把法西斯趕走,這也是父親不能馬上達到的;
……
但是,父親用遊戲的心態,為兒子營造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兒子周圍的世界,因父親的一句話而改變了,兒子的身體和心靈沒有受到絲毫的傷害,仿佛沒有了戰爭和苦難,隻有童話般的最刺激而好玩的遊戲。
世界上的許多事你都無法改變!
能夠改變的隻有你自己!
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地改變自己,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世界因你的改變而突然全變了樣——這才是大智慧的美麗人生。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隻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時刻在心中記住這句話:“生活是自己創造的”。如果改變不了世界,不要生氣,請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思想與行動吧,你的生活、世界也會不一樣。
別為小事上火
人生是短暫的,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為這些小事而浪費你的時間、耗費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在美麗的非洲,生活著很多種野生動物,野馬就是其中的一種。野馬的死亡數量每年居高不下,根據調查並不是人為的獵殺。到底野馬是因為什麼而喪命呢?幾名大學畢業生來到非洲野馬生活的地方進行考察。原來有一種叫吸血小蝙蝠的動物喜歡趴在野馬的小腿上,用鋒利的小牙豁開一個小口,美餐一頓。但是野馬真的是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去嗎?根據學生們的調查,吸血小蝙蝠所吸的血量並不能對野馬構成失血致死的危害。到底野馬是怎麼死的呢?他們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原來當吸血小蝙蝠吸血的時候,野馬感覺到腿上有東西時,於是就使勁地蹬後腿,想擺脫那小東西,但是蝙蝠抓得牢牢的,不吸得肚皮鼓鼓,是不會撒嘴的。野馬越是發了瘋地狂奔,越是無濟於事,反而吸引了更多的蝙蝠。就這樣野馬由於過度的狂奔而死於疲勞之下。其實野馬如果不理會蝙蝠,讓它吸也不會有什麼大礙,更不會因此喪命,可就是因為這一點小事而氣急敗壞,因而喪命。
人也是如此,再和氣的人也會有脾氣,所不同的是人具有控製脾氣,抑製怒火的能力。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丟掉了愉悅的心情,不要因為一點小事擾亂了自己的生活的步調,更不要因為一點小事損害了健康。
然而,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有很多人常會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生氣而失去理智。太拘泥於小事,過分在意無所謂糾葛的人,就會像一棵大樹一樣容易被許多小蛀蟲蛀空了樹心。
有位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於是,她求一位禪師為自己談禪說理。開闊心胸。禪師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禪師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禪師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禪師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婦人說:“我隻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說完禪師就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禪師又問她:“還生氣嗎?”“不生氣了。”婦人說。禪師問:“為什麼?”“氣也沒辦法呀。”婦人回答。“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禪師又離開了。
禪師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禪師笑著說:“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當禪師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禪師:“大師,什麼是氣啊?”婦人終於省悟了。
為什麼要生氣呢?氣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裏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他時,他便會消散了。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夕陽如金,皎月如銀,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尚且享受不盡,哪裏還有時間去生氣啊?
試問時過境遷,有誰會對這些事感興趣呢?我們應當把我們的生命貢獻給有價值的工作,事業和崇高的感情,隻有這種工作,事業和感情才會為後人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要知道為小事而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
“我真的會被他氣死!”“這件事情快氣死我了!”相信對這種情緒絕不陌生。工作的繁忙天天周而複始,沒有人能逃避挫折和生氣。生氣大一點,就成了憤怒。憤怒會使情緒的平衡遭受破壞,如果把什麼事情悶在心裏,久而久之難免會損害身體,影響工作,耽誤前程。因此要合理地宣泄情緒,合理疏導心中的怨氣,化憤怒為力量,使自己盡快走出陰影,愉快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