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第五十八張小紙條:“過分關愛”不可取(3 / 3)

老師: 這個我能理解,過分的嘮叨、管製會讓人很煩。你們正處於青春期,有點叛逆也是正常的。後來呢?

小雪: 後來,我們就越吵越厲害。(他看了看老師,低下頭去,囁嚅了一聲) 我說了些氣話。

老師: 什麼氣話?

小雪: “你滾出去!你去死吧!這個家是姓……的?”等等。

老師: (老師倒抽了一口冷氣,停頓了片刻) 你覺得這樣對嗎?假如你是你媽,聽了這些話你會有什麼感受?

小雪: 肯定不對,他很難受,當時就哭了。那時我不是在氣頭上嘛,控製不了自己。(臉上劃過一絲內疚,而後又被怨恨代替) 不過,說到底也是他先惹的我。我最煩的就是,每次爭吵的時候,他要是沒理了,就會說:從小到大,我辛辛苦苦把你撫養長大,為你費了那麼多心血和精力。現在你倒好,翅膀還沒長硬,還端著我的飯碗,你就這樣對待我?!你這個沒良心、忘恩負義的東西!

老師: 你媽說的也是一大實事,確實父母親一生當中為孩子的付出是無私的。隻是你媽媽給你的大扣帽讓你不舒服,是嗎?

小雪: 是的,對於他對我的養育之恩,我一直銘記在心,但感恩也不能老是放在嘴上。老師,你說是吧?那多難為情呀!再有,他確實對我挺好,很關心我。但有時他的關心都已過頭了,方式令人受不了。這段時間,會考快到了。我每天都在認認真真地複習,可他老是懷疑我偷懶,動不動逮著機會就對我說教:要好好努力啊!不要浪費時間!誰浪費時間了?!他就不會跟我聊點輕鬆的話題,比如學習方法、我的校園生活等等……(說著說著,他越來越覺得委屈,淚水就像歡快的小溪流淌) ……時常當我在我的房間裏學習時,他會探頭探腦地走進來,問:吃不吃蘋果?我都告訴他不吃了,等會兒他還會過來問。其實他就純粹是特務,找借口監視我。我的衣櫃本來我已收拾的整整齊齊,他愣是未經我的允許,翻得亂七八糟……唉,他提前進入更年期了! 哎……

案例二:

一位更年期媽媽的自述:“我今年48歲,丈夫大我兩歲,都是教育工作者,我們有一兒一女。男孩子好得不能再好,已出國留學,16歲的孩子正在讀高一,他很聰明,也很漂亮,我們很寵他,在同學堆裏更是佼佼者,被奉為‘公主’,這使他有些自得和高傲。

進入高一,功課一步緊一步,可是他自恃個人的功底,吃老本,把寶責的時間用在梳妝打扮上,花錢也隨便起來。這引起我們的憂慮,從一般性的勸告到嚴厲的斥責,目的是讓他改正,開始他似乎還聽得進去,後來則忠言逆耳。爸爸見勢有些退縮,可我卻火上加油,於是我們母女的對立公開化了。

在學校,哪個孩子落後,我可以耐。地找家長或直接找孩子說教,一次兩次,雖然。裏很煩,但出於職業道德和良心我都忍壓下來。每天帶著一肚子火回到家裏,見什麼都不順眼,強打精神為他們父女做飯,操持家務。要孩子過來伸伸手,又是心不在焉的那個不情願勁兒。自然我一邊幹活一邊嘟囔。丈夫躲進屋裏裝作耳聾,孩子則不停地與我頂嘴反駁。氣急之下,我便以碟碗撒氣,從偶爾摔個盤子,到整摞地往地上摔。我滿以為這樣可以鎮住孩子,恰恰相反,他居然和我對若幹。聲言‘你摔多少,我摔多少,反正錢是你們賺的’。

我終於病倒了,全身難受得像有一股股火從下往上躥,熱得人心煩意亂,輾轉不安,簡直要發瘋了,憋不住時便蒙頭大哭。可是孩子沒事似的哼著什麼 ‘這愛、這愛、誰能說得清……’一次我再也抑製不了感情,便沒頭沒臉地打了他幾下。他大哭著奪門而去。一連三天沒回家,三天曠課。我與他爸足足找了二天,甚至動員了親友。後來才知道他跑到北京姑姑家去了。姑姑很好又疼他,最後讓姑父把他送回。並勸我,不要再和孩子鬧矛盾。我自己知道有些地方過火,可我忍耐不住。就這樣,一個很好的家,危在燃眉。說句不妥當的話,現在我和孩子已經勢不兩立。我有些力不能支,可是他的精力正旺,大有不壓倒我不罷休的意思。他對爸爸提出最後通牒,堅決不同我生活在一起,否則就不上學,還整天向他爸爸要錢,去逛自由市場,零食不離口。越吃越胖,然後就絕食。躺著幾天不起床。我們不能把這等家庭醜聞告知外人,隻好為他辦了休學手續。為此,我的兒子專程從美國跑了回來,看到這種狀況,也是束手無策。他要把我帶到國外去,可我怎麼能放心丈夫和孩子呢?哥說要把妹妹帶走,鼓勵他現在好好上學,他對此倒是頗有興趣,但提出為他租間房子,他要自己去生活,從此不見我,您說這可怎麼辦?”

人生的兩大關口,就是青春期與更年期,尤其對女性來說至關重要。以上敘述的故事,可能是千百人家曾經不同程度發生過或正在發生著的混亂與不幸。

像這樣一位處於更年期的知識婦女,一方麵以其職業的教學之嚴,一方麵以其更年期的情感失控,自身就形成了一個水火不容,相互衝突的心理狀態。在這種背景上又麵對一個正值青春期躁動的孩子,讓誰忍都不行,對誰壓都困難。

如此說來,是不是就沒轍了?不然,辦法是有的,就先從這位媽媽下手。暫時讓孩子到姑姑家去住上幾個月。然後著手醫治媽媽的“更年期綜合征”。像這樣的更年期反應本來不是大病,隻要采取心(理)身兼治的策略,很快可以度過。因為畢竟是成年人,多年的教育修養在心平氣和下,完全可以接受心理疏導和自行設計一個心理調整方案的。但必須暫時緩和一下對孩子的操心,把孩子先交給親屬照料,最好能通過借讀形式,上個預習班,以免他荒廢學業,且不離開學習的環境。以他的自尊向上,不甘人後的優良品質,再加上親屬的勸慰誘導,隨著時間流逝,他會明白自己的錯誤,並主動回到爸媽身邊去的。如今的孩子,都有個向往,即便是幻想,他也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時代的寵兒。為此,國外的哥哥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隻要他能有個走向的理想,發展是完全有望的,不要舍不得這一年的休學期。

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在心理發展過程中,沒對立麵還要找尋對立麵,以發泄他的逆反心理,何況有媽媽這個現成的對立對象昵。逆反現象不是缺陷,而是必然過程,它好像物理學上說的,一種反作用力,好比沒有噴氣係統,那超音飛機就無從飛行一樣。人也是如此,隻有靠反作用力才能使之脫離兒童氣,脫離父母的庇護,進入獨立自主的世界,動物不都是如此嗎,隻是人類多一層智慧,多一層擔心顧慮,多一層期望罷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兩代人的差距會越拉越大,那種謀求自主、獨立,擺脫傳統的繈褓式的教養束縛是一種趨勢,每個父母都應有這種認識和準備,給子女們以理解與寬容才是。

最後提醒“爸爸族”注意,妻子處於更年期,孩子處於青春期,協調的任務便落在你肩上,千萬別“坐山觀虎鬥”,遇到這類麻煩,及早去看心理醫生,進行谘詢,不要口渴才去掘井。

第六十三張小紙條:你讓我往東,我偏要和你對著幹

案例一:

我是一名外企的高層,工作比較忙,可能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所以現在孩子不聽話。孩子今年15歲,在某重點中學重點班。他英語很好,總是班上前三名,可是其它幾門功課不怎麼樣。他不但不聽父母的話,還不聽老師的話,總是與學校、與老師、與家長對著幹。就像前個禮拜,他的手機被老師收了,他連老師的課都不去上了,那門功課月考也不及格。

他認為隻是在課間發短信,手機就被老師沒收了,心裏覺得很氣憤。所以連老師的課都不去上了。回家後,我試圖跟他講道理。我平時自認為口才很好,卻在孩子麵前毫無用武之地。他說著說著就跟我吵起來,回到房間,把門關上,自己跟朋友打電話聊天了。我覺得我很失敗,雖然事業成功,卻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真是一個失敗的父親。

案例二:

彤雅是個l3歲的女孩,一直很乖,很聽爸爸媽媽的話.但最近他性情大變,總是喜歡和父母對著幹。

小學畢業後,爸媽為他選擇了就近的一所重點中學作為報考誌願,而他偏挑選了一所離家較遠的中學。他不是不喜歡離家近的中學,隻是因為那是父母的選擇。彤雅有鼻炎,父母為他買了滴鼻藥水,他卻故意把它扔了;父母問他考試成績,他明明得了優秀,卻偏說不及格;有一天氣候突然變冷,媽媽特意給他送去衣服,他卻當著同學的麵將衣服扔在了地上。而每當爸爸想跟他談心的時候,彤雅都會將他拒之於千裏之外。彤雅的表現令父母很是著急。

孩子15歲,正處於青春叛逆期,對家長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對抗。他們內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願做事的合理性。可是你叫他這樣,他偏不這樣,偏要鬧“獨立”。他們常表現為任性,隻在乎和父母對抗時的快感。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心理狀態,在14至18歲的孩子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不隻是上麵案例的家長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事實上,很多家長都遇到這樣,那樣讓人頭疼的問題。

A、家長:“孩子小學時很懂事乖巧,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自從上了初中後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老說我嘮叨,多說一句就厭煩我,摔門而走。這段時間老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把門插上,不知道弄些什麼。星期天不吃早飯就被幾個男男女女的同學叫走了,問去幹什麼了,也不說。我為他做了這麼多,還不領情。”

B、家長:今天早上“戰爭”終於爆發了,我老公用皮帶打了兒子,但兒子的變化,真的傷透了我們的心。這個學期由於成績的退步,青春期叛逆期脾氣的增大,你跟他說什麼,他都聽不進,真的是軟硬不吃。這段時間早上起床要叫好幾遍,也沒反映,照睡他的覺,今天居然說不去上學了,我聽了真是晴空霹靂,心酸呀!養了他14年,今天居然說了這樣的話,請大家幫我想想辦法,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作為家長我真的很失敗。

C、家長:我孩子最近簡直瘋了,滿屋子都是那個歌星的照片,吃飯、走路、甚至睡覺嘴裏也唱著那個歌星的歌。家長說一句就跟你急,說兩句就不再理你了。真沒辦法,孩子大了,管不了了,隨他去吧。

D、學生張某,上中學後不久父母就發現孩子突然變了,把頭發染成了紅色,媽媽給賣的衣服也不穿了,自己搞了些新奇怪狀的服裝。任憑父母怎麼說,都擺出一副洋洋得意,不以為然的神情,把家長氣的要死。

E、陳某,男,13歲,初一學生。進校時,學習成績中上,性格倔強,個性剛硬,自尊心特強,逆反心理十分嚴重。經常和老師發生衝突、頂撞,有很強的抵觸情緒。你越是反對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對著幹。在學校,他這種反抗行為十分尖銳。每當老師批評他時,他眼睛直對著老師,一副不服氣的樣子,甚至還和老師頂嘴。課堂上,愛插嘴,以顯示自己的能力,愛鑽牛角尖。

從以上案例我們不能看出,大多數孩子在青春期時期都表現出一種叛逆現象。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以前聽話的乖乖女、乖乖兒不知怎麼就變的像頭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強驢了。叛逆心理往往使孩子像渾身長滿刺的刺蝟,許多地方越來越讓父母看不慣了。可是如果父母急於“拔刺助長”,非但刺拔不了,還會讓兩代人見劍拔弩張。教育處在青春期叛逆狀態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父母的說教會被孩子當作耳旁風,打罵更是不行,打罵隻能曾加孩子的對抗情緒和叛逆心理。有的家長說幹脆放任不管,那是很危險的。因為孩子並不成熟的個性和主見,如果不加約束的話,難保他們不會出現行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

青春期真的那麼可怕嗎?我們也應經常看到,處在同一年齡的孩子,有的卻表現另一個樣,他們和父母的關係依然非常親密,學習依然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

這是什麼原因呢?除了孩子的個性差異外,良好的家庭環境,科學、藝術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在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的規律、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化解孩子性格中的叛逆,幫孩子走好青春期這一人生的關鍵一步。

叛逆心理的表現: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願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幹預,否則心理便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並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願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但由於其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的不足,經常碰壁,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麵,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於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隻好訴說在日記裏。這些日記寫下的心裏話,又由於自尊心,不願被他人所知道,於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於性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於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製,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著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5、自製性和衝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製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製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製,但又易衝動的矛盾之中。

了解叛逆原因

青少年之所以產生叛逆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

第一、孩子自身的發展變化。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變化,第二性征的出現給他們的心態造成了衝擊,他們麵對自身的變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從而產生了浮躁心態和對抗情緒;他們覺得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像個成年人,因此在麵對問題時他們常常呈現一種幼稚的獨立性,在一些行為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麵,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於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青少年自我意識和好奇心的增強,加之社會、媒體的衝擊,促使青少年對許多東西產生興趣,他們便要通過表現個性、追逐潮流來滿足自我意識和好奇心。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於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製,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著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第二、社會和家庭的傳統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礙了他們自身發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產生的源頭。我們做父母的細心想一下,我們和孩子的衝突焦點是不是孩子的學業、成績?是不是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如睡覺時間、飲食習慣、看電視、上網等?但根本問題是圍繞著學習來要求的,希望孩子多學習,少娛樂,少浪費時間。認為孩子隻有成績好了,才有前途,反之,什麼都完了。這種錯誤的思想必然給帶來很大的反感,這種錯誤的思想必然會滋生出錯誤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如母親的嘮叨,父親的嚴厲訓斥,回家就問成績,不讓交往朋友等等,這些必然會帶來孩子的叛逆。

有些家長會說,我也是愛孩子才管他的呀!不錯,但愛要懂得怎麼去愛,孩子能接受的、對孩子全麵發展有利的愛才是有效的愛。如果家長隻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愛,而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這種愛卻會是可怕的愛。記得哪位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大的傷害往往是以愛的名義。當時看到這句話時很愕然,現在想想,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對孩子的過分管製,我們對孩子居高臨下的訓斥,我們對孩子的事事包辦,我們對孩子事事幹涉,很多很多,哪一樣不是以愛的名義?哪一樣又不是在傷害著我們的孩子?

有些孩子就是采取極端反抗、想通過挫敗父母來表現長大的價值。很多孩子逃學、厭學不是真的不喜歡學習而就是為了反抗父母,看父母怎麼處理。當然這不是孩子有意這麼做的,而是感覺這樣可以引發父母的注意,希望能改變權威的角色,改變對自己的態度。

青春期還是父母對孩子早期管教不力而埋下的問題的總爆發期,這種爆發期與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自然的反抗期的結合,就會釀成悲劇。所以作為家長遇到孩子的逆反,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家庭教育的不科學甚至是缺失。

第三、青少年如今麵臨的各種壓力,比如交往的壓力、學習壓力以及生活中的無聊情緒影響等,也是叛逆心理產生的“沃土”。

家長應采取科學對策

麵對孩子的叛逆,麵對親子關係的衝突,我們應該怎麼去做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愉快的走過這一時期呢?作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思考這個問題。

樹立三種觀念:

?一、積極進取觀。既然叛逆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就不要害怕,不必驚恐,也不要躲避,而是要學會積極的麵對,肯定、接受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叛逆是青春期的一大特點,家長們千萬不要把這種心理擴大化,情緒化,青少年在經曆以後,就會自己變得成熟起來。

二、正確的人才觀。“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家長對待子女的正常心態,然而,許多家長卻不考慮孩子的綜合實力和誌趣愛好,盲目的要求孩子去實現的對他們來說很難達到的“高指標”。這種過高的期望的核心就是“考高分,上大學”。當然,還表現在對孩子其他方麵的近乎理想化的要求上。這是不現實的,一個人的發展要受很多主客觀因素的製約,如遺產基因、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個體特點等。而家長全然不顧這些,一味要求孩子描準,高分數、高學曆,名牌大學,會使本來已經超負荷學習的孩子不堪重負。我們的家長要認識到科學的人才觀應該是德育、智育、心育、體育各方麵協調發展,而不僅僅是考高分,上大學。

三、科學的育子觀。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主要是了解孩子各方麵素質發展的進程如何,特點是什麼,與同齡孩子相比較,發展的差異在什麼地方,孩子發展水平程度如何。孩子的發展有共性的規律,每個孩子又有各自的特點。我們的教育就是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同時又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我們教育孩子不能按傳統的方法,更不能是按照自己想當然的做法,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他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體會,用愛去實踐。

與早期的孩子相比,青春期的孩子在與父母討論問題時,不再事事順從父母。他們希望父母民主、平等的對待他們,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他們渴望獨立、自由。雖然他們表現的極不成熟,但這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家長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重新確立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

青春期的叛逆是青少年發展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現象,隻要我們的家長能夠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轉變觀念,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養,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方法,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能夠順利讀過這一階段,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