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母親的作用(2 / 3)

朱光潛的父親是位受中國傳統文化深刻影響的私塾先生。所幸的是,父親很開明。他曾手書一聯,掛在廳堂上:“綠水青山任老夫逍遙歲月,歐風亞雨聽諸兒擴展胸襟。”可見。父親雖然頗不得誌,然而心存誌遠,寄希望於後輩。希望朱光潛諸兒開闊眼界、擴展胸襟、有所作為。在朱光潛的父親身上同樣有著中國文人普遍具有的正直勤勉。

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朱:光潛起的筆名也很有特色。他的筆名是孟實。“孟”是弟兄行輩中居長;“實”字的這類含義多少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誌向——他稱之為“實的理想”。在他進入學術界後,他也仍忘不了用“孟實”這個筆名。偶爾也用明石、蒙石或盟石等,大都是“孟實”或“實”的同音字,每一個筆名一眼吾去幾乎都與“石”有不解之緣。這裏除了表明“實的理想”之外,還因為喜愛石那磊落的操守和襟懷。家庭文化氛圍的強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朱光潛從6歲到14歲,一直追隨父親讀書。父親當然是對他進行“啟蒙”教育。因此.朱光潛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父親在朱光潛15歲時把他送入高小學習,讀了半年便升到離家五十多華裏的桐城中學。朱光潛的家境並不富裕,他常常需要跋山涉水地去念書。他由此也就要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桐城中學,朱光潛所受的教育主要是“義理、考據、辭章”一類的訓練。桐城中學的創辦人是以古文家名世的吳汝綸,跟朱光潛的祖父有交往。朱光潛成績優異,甚至一些教師都指望他來接桐城派古文的一脈之傳。

受的是中國傳統的影響,然而朱光潛思索著,思索著父親所寫對聯中的“歐風亞雨”。思考著從父親及其朋友們那邊聽說過的有關社會改良的新調詞。

他想,有許多新鮮的東西我還不知道。

命運總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一個偶然的機會,朱光潛考取了去香港大學學習的公費生。他在香港大學的頭一年補習英語、數學等未曾在中學學過的基礎課。經入學考試 。後,次年正式轉入香港大學教育係就讀。朱光潛在香港大學學的是資產階級的教育學課程。香港大學的這段生活是朱光潛人生遭路上的一次重大轉折,他廢寢忘食地學習,真正達到博覽群書的地步。西方的香學,文學、自然科學開啟了他年輕的心扉。而英國語言文學中的浪漫主義作家作品和近代心理學更使他如癡如醉。個性主義和自由平等的新觀念是他從西方文化中首先接受的精華。其次,朱光潛也係統地接受了西方的科學思想方法訓練。

這樣一來,朱光潛對“歐風亞雨’為渴求更不可收拾了。他後來又赴英開始了長期的留學生涯,後轉到萊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大學,那是歌德的母校。在英法留學期間,為了獲得西方文純藝術的感性認識,他多次參觀了盧浮宮,經常聆聽詩歌朗誦會;還利用假期數次遊曆了蘇格蘭、比利時、瑞士和德國。

歸國途中他又順便花了一個月遊曆了禱羅倫薩,在羅馬的地下墓道裏考察哥特式教堂和壁畫的起源;在梵蒂岡和雉羅倫薩等建觀摩西方古代乃至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雕塑、繪畫及建築。這一切為他以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也許有人會以為朱光潛在香港和英法的學習根本不屬於家庭教育的內容,其實,那是家庭文化教育的延續。

恐怕朱光潛的父親從來沒想過,他那副對聯.他的那些具有改良主義思想的朋友,竟然會對朱光潛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家庭文化氧圍的影響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

2.隻緣身在此“家中”

朱光潛從小就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讀過而且背過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和

《唐詩三百首》,看過《史記>和(通鑒蟹豎).也讀過<西廂記》和《水滸傳》之類的小說,學寫過科舉時代的策論時文.這些都對他產生了影響和作用,使他的文筆簡練,連說話也言簡語賅,沒有一句廢話。他在香港大學讀書時,接觸《新青少年》雜誌,看到胡適、陳獨秀提倡白話文的文章.心理發生了很大的震動。認為自己也在“桐城謬種”之列。後來,他能熟練地駕馭白話文了,但他認為文言文的修養也還是有用的。

受中西兩種文化影響的朱光潛,對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認識偏重於思想啟蒙。在他看來,思想革命成功了,製度革命才能實現。因此,他提倡青少年既關心時事,又要認真讀書。

兩種文化的深刻影響卻使得朱光潛的美學思想特別而深刻。

首先,他的美學係統主要是從學科的合規律性角度來構築的。鑒於“美”的學科特征的非功利目的性,朱光潛在提倡美學學科的時候排斥了一切有關現實的功利目的活動,而隻體現了“美”的藝術作品是真正不朽的。他所提倡呼籲的美學,對於現實生活的作用,是從他的非功利性,陶冶人們的性情,間接地為改良社會麵貌而服務。這與中國傳統的修身養性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隻不過它已經溶入了社會改良內容罷了。

其次.朱光潛的美學觀念是古典和諧形態的——他始終忘不了中國傳統的美。再次。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朱光潛接受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文藝經世濟用觀。承認它是文學藝術起源的同時,又接受了席勒、斯賓塞關於文藝緣起的“遊觀說”的觀點。這兩種觀點已相去甚遠,甚至完全相對立。然而,朱光潛卻能完全地把它們都給接受下來。他的著作,如《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論詩》等都以西方理論為基礎。

既然如此,朱光潛的學科理論基礎和精神人格基礎必然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矛盾。

這種矛盾,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他身上的統一。

就精神人格而言,他所接受的西方文化,如尼采、歌德等人的思想,多是講求人世的。隻有少數如叔本華等在人世不得意的情況下才講求出世。

而他信奉的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他所受的父親及朋友們的影響基本上是出世的。這樣他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學問”。而事實上,他的“出世精神”又帶著濃重的人世氣息。

我們對比朱光潛的美學思想,隻是想說明。家庭文化氛圍的營造必須合乎目的性,要讓家庭文化氛圍與所培養的目標相適應,與時代相適應。要盡量以開放的、文明的、先進的、現代的、健康的思想文化意識影響教育孩子。

我們知道,朱光潛的父親隻是無意之中營造了一個家庭文化氛圍,使得年幼的朱光潛受到東西兩種文化的熏陶,但他沒有考慮到目的性及其培養目標,因此,也就產生了朱光潛在某些方麵的矛盾性。這一點是家庭文化氛圍營造時應盡量避免的。

3.家庭氛圍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源頭

朱光潛的父親教給年幼的朱光潛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光潛很喜歡朱熹的這首詩歌,把它當作做人、做學問的座右銘,時時加以吟詠,以此激勵自己。

如果家庭文化氛圍的創建僅僅局限於知識文化氛圍的設計,那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可以說是失敗的,至少是不健全的,家庭文化氛圍的另一重大課題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學識、學問、做人應是家庭文化氛圍的三大模塊。而這三大模塊最終可以歸結為做人這一大範圍。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無論你多會搞研究、創造,都是為了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適應於社會,能夠被社會接納的,能夠在社會中站穩腳跟的人。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光潛先生在治學方麵不斷求新,在做人方麵也兩袖清風,正直公正。他小時候就認為,要保證學問上的常新,要保證修養上的時時進步,就必須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別人請教——特別是要永遠和年輕人在一起。這種思想影響了他一生。朱光潛先生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但為年青人他卻願意多費些口舌。他從來沒有譏笑年輕人的淺見。

有人說,隻有勤奮的勞動者才配得上稱為真正的人。

尤其是智力勞動者,是很難把手上的工作做完的。因為這件工作沒有結束,另一件新的計劃又產生在他的思想中。

朱光潛先生喜歡常新——源頭的活水。他總是有做不完的工作。

而他的平日作息時間也是掌握得十分嚴格——這也是對他自己的嚴格要求。他每天早晨出去慢跑或散步.時間算得很準確。朱光潛平日也用各種辦法,避免不必要的應酬——這也是對人的態度,是一種做人的方式。因為他認為這種應酬,對人對己都是一種無謂的浪費。

小時候,他父親有個小書房,在這裏他可以看書寫字,但是這裏常常有人走動。他更願意一個人躲在草垛裏看書,直到夜色無晚,家人到處找他時,他才從草垛裏跳出來。這種習慣到了成年時,就成了他的“隱居”工作方式,他常常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工作、學習。因為他知道吸收新知識比什麼都重要。

於此,我們可以看到,朱光潛的父親對朱光潛做人方麵的教育是成功的。說開一點,就是傳統美德的許多東西還是值得提倡和繼承的。在家庭文化氛圍的營造時,別忘了把我們的祖祖輩輩積聚了長時間的做人做事的正確道理教給孩子,把現代社會的做人做事的正確道理教給孩子。

現代社會盡管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但一個人連起碼的做人準則都沒有,他是不能夠在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總之,家庭文化氛圍的營造及其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是一個持續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作為人之父母,也必須加強自身的學識及品格方麵的修養,提高自身的素質。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得當今的許多父母們已把教育的功能推給了社會和學校。

然而。家庭畢竟是孩子走向社會之前重要的一站,他們在這裏學到的一切都會在未來的生活中有所反映。

楊振寧——得益於母親的教誨和父親的引導

大凡科學家都早慧,但不是每一個早慧的人都會成為成功或優秀的人。

對聰慧的孩子而言,父母的善於發掘、善於引導孩子的興趣將對他們今後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

父母別有深意的言傳身教更是可以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也許這種價值觀對整個民族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楊振寧,自1957年在斯德哥爾摩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之後,就成了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名字,那年他剛剛35歲。更讓人興奮的是,1971年,楊教授作為美籍華人科學家,第一個回來訪問新中國,從而扣開了中美之問關閉20多年的科學大門。

楊振寧教授在科學真理上執著探索,在學術思想上開放活潑。他治學態度嚴謹。具有坦率熱情、平等待人、誨人不倦的學者風範。他旅居美國,卻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在振興中華的各領域都有睿智的見解。

他不僅是位傑出的物理學家,而且是一位政論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的言行,遠遠超出了一位物理學家所做的一切,特別是他對中華民族的熱烈關懷之情和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

而這一切,緣於兒時和少年的經曆,緣於那些在父母身邊的日子,楊教授是早慧的孩子,這種早慧加之父母令人信服的言傳身教,成為楊振寧一生成就的源頭活水.他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受人尊敬的學者,得益於母親的教誨和父親的引導。

可以這樣說,楊振寧的智慧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而家庭的熏陶則孕育了他拳拳愛國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改變了中國人自己覺得不如人的心理!”

1.播撒智慧之種

讓人永生不忘又受益無窮的,便是父母在他孩提時代播撒的智慧之種。

1922年,楊振寧出生。翌年,父親楊武之考取官費留學美國,留下妻子羅孟華和小振寧相依度日。羅孟華是位傳統、明智且堅強的女性,從來都認為兒子、丈夫是她全部的希望,將其前程放在第一位。

在丈夫遠離家鄉的漫長日子裏,她將全部精力放在小振寧身上,決計將他培養成一個有知識、有禮貌的讀書人。

從小振寧咿呀學語開始,母親就教他各種知識。四歲那年,羅孟華又開始用方塊字紙教他認字了。母親認真耐心,兒子聰明好學,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小振寧認識了3000多字。

楊振寧在《讀書教學四十年》一書中寫道:“我四歲的時候,母親教襲認方缺了,花了一年多時間,一共教了我3000多字。現在,我所認識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兩倍。”

楊家是個大家庭,人口眾多。小振寧五歲的時候,家裏請來了一位老先生,專門教楊家孩子讀書。羅盂華毫不猶豫地讓兒子開始了讀書生涯。

老先生教的是《龍文鞭影》。此書從明朝即開始編輯,後經陸續增訂續編.並以“龍文鞭影”這一典故命名,“龍文”即良駒,“鞭影”即不需驅策,奮蹄疾馳。書中不少曆史典故和自然知識,均為四言韻文,讀來朗朗上口。

小振寧已有3000多字的堅實基礎,因此,很快就將《龍文鞭影》背得滾瓜爛熟。

1928年,楊武之學成歸來,6歲的小振寧和母親一起去迎接。當楊武之看到虎頭虎腦、漂亮健壯的兒子時,高興之色溢於言表,當即送他一支當時甚為貴重的自來水筆。

接下來的一年,是在廈門度過的,楊武之被聘為廈門大學的數學係教授。

楊武之開始教兒子許許多多新的知識。他用大球和小球講解太陽、地球和月亮的公轉情形;教授英文字母A、B、C、D、E……;也教振寧一些算術和雞兔同籠一類的問題.廣博的知識開闊了小振寧的視野,也大大增加他的求知欲。因此,振寧上小學後,跨入了一個新天地,數字、國文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功課念得很好。

唯一遺憾的是振寧的動手能力顯得力不從心,但楊武之與羅孟華卻不苛求,在他們看來孩於不能要求十全十美.缺陷是正常的。

有一次手工課,楊振寧興致勃勃地捏製了一隻小雞。放學回家,他拿出來給爸爸媽媽看,夫妻兩人看了,笑著說:“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

楊振寧的童年可以說是寧靜而美麗的,特別是在清華園的8年裏,他自己寫道:“清華園的8年在我回憶中是非常美麗、非常幸福的,那時中國社會十分動蕩,內憂外患,困難很多。但我們生活在清華園的圍牆裏頭,不大與外界接觸。我在這樣一個被保護起來的環境裏度過了童年。在我的記憶裏頭,清華園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學同學們在園裏到處遊玩。幾乎每一顆樹我們都曾經爬過,每一棵草我們都曾研究過……”

父母給了楊振寧一個良好的環境成長,也培養了他各方麵的興趣。楊武之經常牽著兒子從自家門口東行,穿過幽靜的樹林,走過農田與荷塘,去古月堂或科學館。

九歲、十歲的時候,小振寧的數學天賦漸漸顯現出來,到十一歲入初中時,在這一方麵的能力更充分顯現,但楊武之對此態度淡然。

記得一個暑假,楊振寧想讓父親教自己解析幾何和微積分,當數學係教授的父親隻是笑了笑,那一暑假,楊振寧讀了兩個月的《孟子》。

楊武之的書架上,有許多英文和德文的數學書籍,楊振寧常常拿來翻看。但當時他的外文基礎還不夠,所以細節看不懂。他多次捧著厚厚的書去找父親,楊武之隻是看著聰穎的兒子笑著說:“慢慢來,不要著急”。偶爾會解釋一兩個基本概念給他聽。

抗戰時期,楊家遷至西南聯大,這時,楊家有了一個美好的願望在聯大傳開來:楊振寧要得諾貝爾獎!

楊振寧確實非常聰明,圓圓的大腦袋,閃爍著智慧的大眼睛,緊抿的雙唇顯示了他堅毅剛強的個性,憨厚又稚氣的神態逗人喜愛,楊武之的同事常談起他的早慧。

中學時代,楊振寧認真地對父親說:“爸爸,我長大了要爭取得諾貝爾獎!”楊武之慈祥地看著他:“好好學吧!”

楊武之對楊振寧充滿了希望,他欣喜地看到兒子身上的特殊氣質,超凡智慧,見識精確有毅力。他從心底希望兒子是一塊可造的好材料。

楊振寧16歲了,該考大學了,楊武之這才不慌不忙地介紹兒子接觸近代數學的精神,讓兒子漸漸明白純數學太虛,不夠實用。楊振寧的目標轉到化學上.但在準備入學考試時,他自修了高三物理,發現物理更適合自己的口味,認為自己具有學物理的氣質和風格,於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物理專業,而紮實的數學基礎為他在物理上的成就鋪平了道路。這一切,楊武之夫妻絲毫未加幹涉,靜觀其變。

關於這一變化,西南聯大的人們戲言:“楊武之的兒子數學很好,為什麼不子承父業攻讀數學呢?哦,大概因為數學沒有諾貝爾獎吧!”

當楊振寧在19年後領取諾貝爾物理獎的時候,有誰還會懷疑當年的決定呢?

1990年秋,馬來西亞的一位華裔學者給楊振寧寫了一封信,說他的兒子是一位天才少年,非常聰明,12歲已經高中畢業,希望將孩子送美深造。

天才的孩子應接受怎樣的教育?楊振寧不禁想到在美國的同仁著名數學家Nor一bretWiener,也想到自己的童年。

NorbretWiener是20世紀美國的一位大數學家,他幼年即是一位天才,十幾歲便畢業於哈佛大學。其父是名教授,對孩子非常嚴格,在Wiener很小的時候便給以極大壓 力後來,Wiener成名了,但他的行為很特別,他雖然是才智超群的大數學家,但在思想 行為方麵極不成熟,就如一個孩童,他對父親懷有強烈地不滿,也就是說,Wiener並不一定是一個健全人。

楊振寧的青少年生活卻非常幸福,父母寬厚、慈祥又明智,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完全顯露其聰慧,尤其在數學方麵。楊武之雖然是一位數學教授,卻沒施加壓力強迫兒子學數學。而是理智地創造條件讓兒子博覽群書,全麵發展。他非常佩服父親的遠見。

楊振寧在回信中寫道:“讓你的孩子像正常孩子那樣成長……,不要過於急迫給他施加壓力學數學或其他科學。因為人生是多方麵的,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在這個年齡要讓他在心理上、學習上平衡發展……”

2.孕育愛國之心

楊振寧強烈的民族意識緣於父母對他進行的傳統文化的教育,一點一滴的滲透,以及父親的言傳身教。

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先生在一次歡迎會上說:“楊振寧教授是一位熱愛祖國的科學家,他是第一個回祖國訪問的外籍科學家,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一個外籍科學家能和楊教授相比的。之後,他幾乎年年回國,每一次都給我們提出許多建議,他是祖國的忠實兒子,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早在廈門居住時,楊武之就不忘對兒子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教育。他教兒子讀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大概有三四十首,他教振寧中國曆史朝代更替的順序:“夏商周……”:天幹、地支順序:“甲乙丙丁……”、“子鼠醜牛寅虎卯兔……”;甚至於八卦:“乾三聯,坤六段,震仰盂,民覆碗,離中虛,墳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在清華園裏。楊武之對振寧進行了一次正規的教育——讀古書、受古訓。

那是初一與初二年級之間的暑假,楊振寧12歲。楊武之請雷海崇教授介紹一位曆史係的學生教兒子讀《孟子》。雷海崇介紹了他得意門生丁則良。丁先生學識豐富,不隻教振寧讀《孟子》,還講了許多上古曆史知識,都是振寧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第二年的暑假,楊武之又請來了則良,將剩下的一半《孟子》教完。所以,在中學時代,楊振寧又像兒時背誦《龍文鞭影》一般背誦《孟子》全文。

可見,孕育赤子之情,總是與是否接受傳統本土文化的渲染緊密相連。

楊振寧23歲離開祖國,可以說他的學習、研究、教書都在美國進行的,然而,他濃重的中國情結是顯而易見的。在他訪問中國回到美國後,聯邦調查局多次找他,楊教授鎮定而堅決地說:“在中國,我的父親、母親、弟妹們都在那裏,我的許多朋友在那裏,我想念他們,所以我要去看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