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孩子不管家裏多麼富有,12歲以後都會幫著鄰居或父母剪草、送報,賺取零用錢。4歲的詹妮每周六要去餐館打工,母親告訴她,你完全可以在家裏幫媽媽幹活,照樣可領取工資。但詹妮覺得在家賺自己母親的錢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麵賺錢來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在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學生在課餘時間,都要去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在養老院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來掙自己的學費。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別人問為什麼,父母說:“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
在當今社會,不少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麵的確很矛盾,他們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有用之才,又希望他們的成長不被“風吹雨打”、不吃任何苦頭,一切都順順當當。然而,這隻是家長們的一廂情願。有道是“不到水中何以識得了水性,不去田間勞作,哪能體察到耕種的甘苦”。適當地讓孩子吃些“苦”,經曆一些磨煉,對孩子成長來說是有利無弊的。尤其是,如今的一些獨生子女如同溫室裏的鮮花,根本經受不住外界的風雨,走上社會後連一點兒苦頭都吃不了,受點委屈就想不開,這種狀況如何去適應社會,又怎樣參與日趨激烈的競爭呢?“可憐天下父母心”,而生活中“好心辦壞事”的事情也不少見,像家長到夏令營“偷”孩子的事兒就是一件。家長疼愛自己的孩子,本是人之常情,然而,過分的溺愛對孩子成長卻有很多弊端。因為,孩子的大部分人生之路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從小讓孩子經受一些磨煉和吃苦教育,是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故此說,應當有目的地多給孩子一些吃苦教育。
每個孩子一生的路很長,絕不可能一帆風順,沿途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坎坷、挫折,做家長的不可能對孩子的事永遠包辦代替。故意讓孩子吃點苦頭,受點挫折,接受一點教訓,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於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事情值得我們深思,比如在小學校門口,每當上學或放學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擁擠到校門,或轎車,或自行車,或步行接來送往。書包的傳遞也成了習慣的默契,儼然是一道城市的風景。
有個外國教育專家在調查中指出:“中國父母通常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過分保護及過度幹預了孩子”,事實也的確這樣。無論貧窮或富裕的家庭,無論鄉村或城市,中國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父母是忠實的奴仆。除了上學之外,孩子的事父母一手包辦。孩子吃水果,父母削果皮;孩子吃魚,父母剔刺;孩子上學,父母背書包……父母並不認為這麼做有什麼不好,他們認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也舍不得讓他們做,隻要求他們專心念書,自己累一點沒關係。
有一私營企業主,是當地聞名的首富。他教子獨特,他讀小學的獨子生活儉樸得令人咋舌:衣著穿戴、零食費用均遠不及工薪階層人家的孩子,上學放學也是步行往返。有人為孩子求情:你這是何苦呢,不談高人一等,也不能委屈孩子啊。他笑說:“千金難買幼時艱,孩子還是粗茶淡飯好,他的未來還得靠自己去奮鬥。”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今天,能像這位大款父親“富門寒教”的人實在是少。君不見: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不是“小皇帝”隻要金口一開,立即是有求必應。小小年紀,便學會了穿名牌,騎名車,抽名煙,講派頭。有些大學生,竟然要請鍾點工來洗衣服,打掃衛生。而導致這樣結果的又是誰呢?往往是他們的父母。不可否認,我們的父母是偉大的。然而,他們在苦苦付出的同時,卻忘記了“從來慈母多敗兒”“自古紈袴少偉男”的古訓。麵對孩子,一心是“隻要你過得比我好”“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一味遷就,捧在手上怕摔了,放在口裏怕化了,有的簡直是“寒門富教”,自己省吃儉用,像侍候皇帝般供奉著自己的孩子。
如果每位家長都像這個父親這麼做,孩子怎麼會變成嬌氣的公主,驕縱的皇帝呢。天下父母,哪有不愛孩子、不心疼孩子的?但怎麼做才是對孩子的真愛,許多家長未必明白。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霜、溺愛出嬌兒,都是我們早已懂得的道理。就算我們暫且不提時代的要求,隻從孩子自身考慮,他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獨自麵對社會,麵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如意或不如意的事情。那麼從現在起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有意識地讓他們去體驗生活,體驗艱苦,應該是一堂“必修課”。做家長的,真該鬆一鬆緊拉著孩子的手,讓他們獨自麵對他們終將麵對的事情。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父母長輩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吃點苦頭,為了孩子們的將來,讓他們多動些手,多流些汗,多吃些苦。要知道:吃了大苦頭再吃小苦頭就是吃甜頭。
心靈感悟:
讓孩子吃的苦頭不是壞事,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將來少吃苦頭。
正視死亡教育
近些年隨著兒童自殺和暴力等漠視生命的行為增多,全球尤其是華人教育圈已經逐步意識到這個現狀的嚴重性。在台灣、香港等地,以生死教育為核心的生命教育蓬勃興起。
生命教育的內涵極為寬廣,它牽涉到倫理教育、宗教教育、死亡教育等範疇。在幼兒階段,生命教育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麵的內容:生活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及生死教育。其中生死教育是一核心內容,即“我從哪裏來”和“我到哪裏去”的問題。生死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難以獲得標準答案的哲學問題,是非常個性化的一個問題。生死教育中的死亡教育在我國傳統教育中一直是一個被回避的話題,然而回避其實隻能壓抑人們自然的生命體驗和感受,使各種體驗和感受難以尋找到疏通的途徑。幼兒究竟如何看待死亡的概念?作為生命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死亡教育又該如何進行?
在很多情況下,青少年之所以自殺,並不是因為不懂得生命的寶貴、害怕麵對挫折,而是不知道也從沒想過,死對他們自己和他們的親人意味著什麼。
“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這兩個人生的根本大問題,在生命之初就被宛如哲學家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敏銳感受到了。他們體驗過產出時的壓迫的苦痛,體驗過由疾病帶來的呼吸困難,體驗過由分離和死亡帶來的恐懼;他們耳聞或目睹了寵物和親人的死亡;他們聽過童話故事中的各種生老病死……這些直接或間接經驗都作為早期的身體感受深深地沉入到無意識之中作為自我的一部分,並且使他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死亡概念。
在生死教育中,死亡問題既是科學問題,更是個哲學問題。探討死亡話題是為了讓孩子更加尊重、欣賞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所以和孩子談論死亡話題時,教師既要適時地給幼兒以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的導引,更要給幼兒麵對終極問題時產生的焦慮情緒以安撫。教師需要一種真誠的共同麵對問題的態度,以一種共同體驗的、感染的、人格的途徑進行教育,即進行圍繞哲學問題的哲學教育。
把死亡問題作為孩子的哲學問題來處理,應用哲學的方法來麵對和解決問題,那就是最傳統的哲學對話。在對話中慢慢理清孩子麵對死亡現象時真正關注的問題是什麼,隨後自然地引入和采用相關的教育方法,如深入淺出的知識介紹、藝術的情感調動、生活化的操作體驗等。整個教育過程大致有下麵幾個程序:
第一,理清問題。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兒童麵對死亡問題時表現出的對生命現象的好奇、驚訝、焦慮和恐懼,使他們能在情緒上得以暫時緩解。情緒的認同感常常是交流的第一步。孩子提出生死問題,在不同的情境下,其內容和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所呈現的問題和對策自然也不一樣,大多數時候死亡現象都會帶給孩子一種對長久分離的焦慮和恐懼,需要教師給予情緒上的安撫和認知上的澄清。
存在主義哲學家帕斯卡爾說,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葦草,但卻是一棵高貴的葦草,因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的確,人對死亡是有著明確的自我意識的,也正由於這種意識,才使人對生命備加珍惜,因而能在積極的生命意識的作用下,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可作為非正常死亡的自殺,卻並非肉體生命發展的自然結局,而是人的自由意誌的斷然抉擇。
第二,直麵問題,態度真誠。這需要成人自己先拋開對死亡問題含糊其辭不敢直麵的膽怯心理,不能再認為死亡這些終極問題因為與日常生活和世俗追求無關而回避它,而要鄭重地重新麵對這些自己幼年時期也提過的哲學大問題。最能體現教師對交流的真誠態度莫過於關注幼兒正在關注的問題。在直麵問題時,教育者需要儲備充分的科學知識應對他的好奇;也需做思索態度的準備,重新把自己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抽身出來,體驗和思考這些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
第三,建築平台,平等交流。生命的成長和發展是有階段的,在出生、成長、壯年、老年、死亡等生命階段中,教師和幼兒明顯地處於不同的階段。就算你在人生路上已經是匹“老馬”,也不能否認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對生命問題的體驗和思考。要知道,個體的生命體驗永遠是個別化的,一個幼年健康的母親永遠無法得到身體孱弱的孩子的生命體驗,你們最好的關係是像“忘年交”一般平等地交流。在交流中,作為“識途老馬”,你所能給予的就是你自己曾有過的體驗和思考,而不是直接以“教化者”的身份將你的人生教訓和科學知識灌輸給他,不能勉強他走你規劃的人生之路,或者接受你對生命的認識及諸多複雜抽象的科學知識、世俗知識。
在交流時,因為語言的障礙,你需要注意的是要建立適當的平台,和孩子形成平等地位的交流。盡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對死亡問題的現有認識以及他生活的具體情境,從而尋找一種恰當的途徑來表達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比如在告訴小孩父親死亡的真相時,說話要簡潔清晰,不必過度強化細節,使用適合該年齡的語言及概念,年齡愈小,解釋要愈簡單。簡潔通俗的科學介紹可以解惑,相反不恰當的類比和撒謊通常會引起孩子新的惶惑。所以最好不要跟小孩比喻爸爸隻是睡著了或出去旅行,這會讓孩子害怕睡覺,擔心自己永遠也醒不來,或當家人出遠門時,擔心他們再也不回來了。
與兒童交流死亡話題,一定要在感同身受的同時給以詩意的審美的參與,要結合情境尋找一些最適宜的方法。
生命教育者在交流時注重傳達一種貫穿始終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態度和信念,而不是什麼具體的教條。這種交流的過程,更多是一種教師人格影響的過程,孩子從教師共同參與的對死亡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領會了科學精神,體驗了對生命的感動,感染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欣賞的態度。正是從這個角度,我們才可以深切地理解生命教育者們說的“生命教育是體驗與思考並重、生命感動生命的互動性的教育過程”。
話雖這麼說,可對青少年而言,長期以來,由於死亡教育的缺失,他們對於“死”意味著什麼,缺乏最常識的了解和思考。
對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其目的是讓其了解死意味著什麼,並體會死給親人帶來的巨大悲痛。開展死亡教育的最佳時期是青春期萌動前,其內容應包括:介紹死亡知識,讓青少年親自扮演死者、傷者、孤兒等,從情感上體驗與死相關的情景,對各種與死相關的打擊、挫折、損失有準備;對青少年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性。青少年隻有在情感、人格、人性等各方麵都得到了健康發展,才能自然體驗到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可貴。
實際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誰都難以預料,如果能讓孩子早一點兒學會應對生活的突發變動,這不是留給他們的一份最好禮物嗎?畢竟,誰也不希望孩子因為遭遇親人的突然離去,而在難以控製的悲痛情緒中,去做什麼傻事。
當然,要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不一定全部靠老師,作為家長,你也完全可以。而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回憶你自己逝去親人時的傷痛,品味從痛苦中艱難抬起頭來,繼續努力前行的人生經驗。一旦明白了這些,他們就會更加珍惜生命,不會輕易走上那條讓人傷心的不歸路。
總之,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題,死亡教育則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讓死亡教育盡快在青少年中得到普及,是刻不容緩的事。
心靈感悟:
生命非常可貴,孩子因為年齡的關係或許無法理解的那麼透徹,父母應該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念,讓孩子正確的對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