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共同遊戲——和 諧(1 / 3)

與孩子共同遊戲——和 諧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隻是管教與被管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樂健康的成長,需要父母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自然的環境。隻有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能讓孩子充分發揮他們天生的才智。

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歡樂

當我們回憶童年時,無不沉浸在遙遠的歡樂記憶中,那些記憶中的往事曆曆在目,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兒時的歡樂時光。當年的頑童現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讓他們的童年也豐富多彩吧。

誰不在羨慕今天這一代的孩子,他們不愁吃,不愁穿,想要什麼有什麼。不會遭遇上山下鄉,不必擔心忍饑挨餓,吃香的,喝甜的,是爸爸媽媽心裏的小太陽,是爺爺奶奶心裏的小皇帝,捧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何來無奈?

然而,當如今的孩子們聽說上樹掏鳥窩,下河摸小魚,春天放風箏,夏天去遊泳,冬天打雪仗,在田野奔跑,騎竹馬打仗、抖空竹、擲沙包、跳皮筋、丟手絹、打彈子、跳方格的童年趣事時,他們的臉上隻會露出或而迷茫的神情。

城裏不知季節變換,城裏的孩子很少有“小兒郎”的瀟灑,也很難聽到“知了聲聲叫著夏天”,他們除了很重的作業負擔之外,常常靠電腦和電視機的畫麵消磨童年。城市裏有限的空間,已被道路和樓房瓜分,僅有的幾處兒童遊玩場所不是收費太貴,就是如籠子般規範著孩子們“撒野”的性格,讓他們無法“摸爬滾打”,這樣的生活和生存空間已讓很多孩子失去了本該有的“創造力”。在農村,還有許多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是因為吃不飽飯,讀不上書而痛苦與沉重。

麵對如此現狀,父母們更應該重視孩子們的童年質量了。不要讓成人化的生活模式過早的滲透進孩子們的生活中,讓他們跳皮筋、扔沙包這些伴隨上一代人度過童年的老遊戲如今距離孩子越來越遠了,有關調查發現,目前兒童的肺活量、彈跳力、柔韌性、耐力等身體指標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學校裏幾乎再也找不到能爬樹上牆的“小皮猴”,玩具智能化、私人化的發展趨勢是否讓孩子更加遠離了“玩”的初衷?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腐爛。”法國偉大的教育權威盧梭就曾這樣警告過人們。

養蟋蟀,端午前後,正是時候。早晨早早地起床,跑到野外草地上去尋捕。先是要聽見鳴叫,然後逐步縮小範圍,仔細扒開草蔓、搬開石頭,再看準了,快速而精確地用手罩住,隻聽嘀、嘀、嘀叫個不停,那就成功了。因為隻有雄性蟋蟀,也叫二尾子,才會有明亮的叫聲,而這正是我們要把它養起來用來觀賞打鬥的對象。抓住後,放進早已做好蟋蟀籠裏,每天喂它吃,喂它喝,希望它長得更強壯,可以打敗其它同類。打鬥時,兩個籠子口對住口,抽去門板,用一種叫做蟋蟀草的莖杆刺激它,指揮它,它們便開始你死我活了。最終,兩個小朋友,肯定是一個歡呼雀躍,另一個垂頭喪氣。

今天的孩子不知還見沒見過真正的蟋蟀,或許他們也隻能從電視、電腦裏查到蟋蟀的有關資料和圖片,然後再玩一些有關蟋蟀的電腦遊戲了。在現代化的社會裏,現代化的生活不知是孩子們的幸運呢,還是他們的不幸。

角色遊戲是孩子們將自身的生活經驗的反映同時也是對成人社會的模仿,角色遊戲之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因為它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在組織遊戲的過程中觀察是最為重要的,通過觀察能了解到孩子實際的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師能準確尋找到孩子遊戲水平的最近發展區。不應急於將自己的認定的遊戲目標、遊戲內容灌輸給孩子,要時刻認識到:遊戲是孩子們的遊戲,遊戲滿足的是孩子們的需要而不是教師的;要先安於做“旁觀者”,在孩子遊戲水平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觀察重點。

剛進幼兒園的孩子是喜歡玩“角色的遊戲”的,雖然他們對“角色遊戲”這個名詞並不理解。但是麵對著教室裏琳琅滿目的玩具孩子們會忍不住地去擺弄擺弄,在與玩具的“交流”中他們會很簡單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動作,比如孩子看見周末時候媽媽洗衣服,她就拿起娃娃的衣服往洗衣機裏扔,嘴裏不停地念叨:“這件髒了,這件也要洗洗……”;看到爸爸會開汽車,經常開著各種不同牌子的車子回家,他也就對汽車情有獨鍾,他在遊戲中找到了方向盤,玩起了開汽車的遊戲;有抱著娃娃的孩子會去找碗、調羹喂娃娃吃飯;有的孩子會玩煤氣灶不停地炒啊炒;孩子們還會出現一些相當簡單的語言比如:“你別哭懊!”“你吃呀!”……不要馬上對孩子的遊戲進行幹預,而是要將觀察重點放在讓孩子充分自由的進行遊戲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來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在遊戲中反映出的不同的生活經驗,我們的觀察就落在對孩子已有的水平的了解上,熟悉孩子們各自的經驗水平,在此基礎上逐漸完善我們班級的角色遊戲的主題,從而使遊戲更符合孩子們的需求。在角色遊戲開展的過程中,由於我們對每個幼兒的生活經驗和遊戲水平有了較為全麵的理解,我們就能真正地和孩子們進行遊戲的交往,在遊戲中準確地找到孩子遊戲的最近發展區,並以玩伴的身份引領幼兒的發展。

一段時間後孩子的遊戲水平有所發展了,經驗更為豐富了,此時孩子在遊戲中會不斷地有閃光點,此時的觀察重點就要捕捉閃光點。在遊戲中原有的出租車主題中出現了新的情節:孩子下車前,在司機的車窗邊來回劃動,並說:“多少錢?”。於是,我們對小司機說:“呦!司機,你們出租車又有新的機器了?”此時,孩子會很自豪地對我們說:“是呀!這是刷卡的呀!”我就進一步對孩子說:“可是怎麼沒有卡啊?”“我們假假的呀。”“怎麼辦哪?”於是,孩子和老師一起動腦筋準備卡,小汽車的遊戲內容得到了豐富和完善,孩子體驗到了自己創新的成功。在角色遊戲中隻要用心觀察我們會經常發現孩子們的新花樣,通過了解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給幼兒的認知結構帶來了發展,孩子們在遊戲中,不知不覺體現出這些親身經曆和所見所聞。此時就應當根據幼兒實際的發展與他們共享他們的“創新”讓他們的閃光點得以充分的發揚。

遊戲活動是孩子的基本活動,是孩子生活的伴侶,同時又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麵發展的教育手段之一。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己會做遊戲,於是孩子愛怎麼玩就讓他怎麼玩,對孩子的遊戲漠不關心。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做遊戲是找麻煩,要翻東翻西,搞亂整潔的屋子,因而阻止孩子遊戲。這些做法對孩子全麵成長都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遊戲活動是一種特殊的教育過程,遊戲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方式。成人應該重視幼兒的遊戲活動,並對幼兒的遊戲給以指導和幫助。在幼兒園,教師按教育綱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幼兒遊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畢竟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照顧得十分周到。因此,家長在家裏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就顯得十分必要了。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最能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在家裏與父母一起做遊戲,往往會帶來更熱烈的氣氛,使遊戲做得有聲有色。這種和諧熱烈的氣氛是充分發揮遊戲教育作用的良好條件。

心靈感悟:

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童年的記憶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是最美好的。讓你的孩子也在心裏留下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吧。

和孩子一起鍛煉

在家庭中玩體育遊戲,不僅能鍛煉幼兒的體質,而且能培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

在物質生活豐富今天,許多做父母的僅僅注意孩子的營養,用生不生病來衡量寶寶的身體好壞,而恰恰忽略了體育鍛煉。

“流水不腐,戶樞不蠢”。孩子處於身體發育的旺盛時期。從小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體內的新陳代謝,提高心髒、大腦、呼吸和消化等器官的功能,並使人變得靈活、敏捷,對智力的發育也有著極積的促進作用。

那麼怎樣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全家到郊外玩各種遊戲。另外如跑步、做操,打羽毛球、散步、騎自行車、洗冷水浴等都是提高孩子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在具體指導孩子體育鍛煉時,要注意把體育和遊戲巧妙地結合起來,並要注意逐步地加重體育鍛煉的成分,增強孩子體育鍛煉的自我意識,使孩子形成對體育的愛好,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幫助孩子掌握體育鍛煉的時間,選好體育鍛煉的項目和場所,也是做父母的要切實加以注意的事。由於孩子的胸廓較狹窄,心髒小,心肌纖維較細,收縮力弱,心率快,每分鍾排血量比較少,因此,孩予不宜進行長時間的運動。同時要盡量避開聲音嘈雜、空氣汙濁的地方,選擇室外空氣清新、優美安靜的環境讓孩子進行鍛煉。還要特別注意孩子在鍛煉中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並且要注意孩子的營養,及時補充鍛煉時的消耗。

最關鍵處還在於,對孩子的體育鍛煉做父母的要時常督促,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做父母的本身就要參加體育鍛煉,這樣不僅鍛煉了大人的身體,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了孩子,真正成為孩子的第一個合格的體育老師。

體育鍛煉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真的很重要。英國的教育家洛克說:“健康的身體方有健全的精神。”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健康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兒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展、知識的鞏固性、對自己力量的信息,都取決於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的充沛程度。”不僅如此,他經過20多年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習落後乃至留級的學生,有85%不是由於孩子智力缺陷或思維遲鈍,而是因為身體虛弱、健康狀態不佳所致。

體育鍛煉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健身強體,更是一種意誌力的鍛煉。“體育精神”的意義正在於此。專家研究表明,體育鍛煉能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和促進思維能力,且堅持體育鍛煉能使孩子養成堅強的意誌、果敢的性格。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忽視體育實在是太久太久了,或者說在體育鍛煉上,我們的功利性太強了。如果沒有考試,沒有體育達標,又有多少家長會把體育鍛煉作為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和習慣呢?一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不惜高價給孩子買來各種營養品,以為這樣能使孩子營養豐富,身體健康。其實亂吃滋補品有時反而會造成孩子身體素質下降。還有的家長溺愛孩子,什麼都不讓孩子動手,也不讓孩子參加運動,隻是讓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致使免疫力下降,身體虛弱。據報道,中國學生的體能指標持續下降。每年軍訓時常有學生暈倒、學生中漸漸多起來的肥胖症和豆芽菜體型就是證明。

作為家長,再不能忽視孩子的體育鍛煉了。讓我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做運動,讓運動成為孩子一生的習慣吧!

能做到每天陪孩子散步,並不容易。自從孩子出生後,我們這些年輕的父母們,都感到業餘時間幾乎沒有了。每天下班回家,大人都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幾乎沒有精力和念頭到戶外散步了。如果沒有統籌安排好晚上的時間,連幫小孩洗漱睡覺都得匆匆忙忙。恐怕許多年輕父母都快忘記“散步”是何種感覺了。

事實上,散步是非常好的休閑運動,既可放鬆心情,也可增進家人的感情,尤其是父母牽著孩子的小手,徜徉在淡淡的月光下,任微風輕輕地拂起媽媽的長發,看樹影柔柔地婆娑,一家人歡快地漫步在林蔭間,會留下一串串美好的記憶,會讓我們忘卻白天的喧囂、煩惱和勞累,這就是生活帶給當父母的幸福!

陪孩子散步,不能隻是簡單地走路,要盡量牽著孩子的小手,要把“心”放在孩子的身上。把整個散步的過程,營造成孩子觀察、閱讀、思考、演講、交流的過程,與家人互動的過程。多陪孩子說話,用心回答孩子提出的“為什麼”,耐心給孩子解釋所看到、聽到的花、草、蟲、事;還要敢於“胡編亂造”故事,更要鼓勵孩子參與講故事,甚至自己編故事;偶爾駐足,和孩子一起欣賞遠處綻放的煙花,欣賞絢麗的霓虹燈;不經意間,讀廣告牌、櫥窗上的文字給孩子聽……過不了多久,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膽子比以前大了,語言更流暢了,更願意與別人交流了,還能認識不少字了,提出的“為什麼”更加複雜了,也更樂於散步了。

心靈感悟:

健康的成長需要強健的體魄,孩子身體正在發育中,適當的鍛煉能讓他們更健康的成長。父母們不妨跟孩子一起參加鍛煉,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跟孩子一起擁抱大自然

千姿百態、奇彩異色的大自然是啟迪孩子心智最生動的課堂。人類來自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是人的本性,更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到郊外去,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藍天白雲,花草樹木,山川河流、沙灘戈壁……。這一切讓孩子身心愉悅,心胸開闊,心境極佳,時父母不失時機地利用自然啟迪孩子學習觀察,探索奧秘,這是一種極好的親子教育方法。

周末,家長應盡量抽時間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可以去公園,展覽館,博物館。假期如果能帶著孩子到外地去旅遊,對孩子來說是最開心的事情了。遊覽時,家長如果能對名勝古跡做一些講解,能得到孩子的佩服和尊敬,增強和孩子的親和力。

根據時令帶孩子到郊外去郊遊,賞心悅目的大自然的景色對孩子具有無窮的魅力,會喚起孩子的美好遐想和憧憬,也能找回父母們童年的美好回憶。共同的心境和語言,能使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距離感瞬間消失,這可比憋在家裏談心簡單直接的多。

都市裏長大的孩子,很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體會大自然變幻無窮的脈搏。所以,隻要有時間、有機會,就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知、體會大自然帶來的無窮樂趣和美感。

春天,冰雪融化,大地蘇醒,便帶孩子去動物園、植物園,引導孩子探索動物的奧秘,養成高雅的趣味。每次郊遊回來,我們捉上一隻螞蚱,撈上一隻小蝦……孩子在喂養這些小生命的同時,可以細心觀察,了解它們的特點和習性,從中獲得知識。雖然這些知識從電視、書本上也可學到,但總不如孩子經過親身體驗得來的那麼深刻和鮮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