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的另一種智慧——美 德(1 / 3)

成長中的另一種智慧——美 德

一些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隻注意孩子的智力和愛好的發展,重視拓寬孩子的知識麵和學習某種技能,而忽略了諸如責任心等重要品質的培養。

愛是人類的美德

愛是人類的美德,如果人間沒有了愛,那注定是死寂的和沒有活力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我們很難去想象,也很難去生存。愛是人類的陽光,沐浴在愛的陽光裏,我們就可以把冷漠變成親切,把仇恨變成寬容。

隻要我們稍稍留意,就不難發現,一大堆重要的人類美德都圍繞著愛,構成了愛的美德,愛也完善了所有美德。

愛引導著智慧。愛可以讓人變得愚笨,愛也會激發你潛在的智慧,讓人變得聰明。

愛超越了公正。因為愛是在給予而公正卻在要求。

愛讓我們節製了欲望和激情,懂得去追求平靜的,合法的、適度的快樂。

包含了感激。感激就像愛一樣,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意願產生的行為。我們選擇去感激,就像我們選擇去愛一樣。

愛會讓人充滿朝氣,變得積極。有了愛的滋潤,我們會滿懷希望,積極地擁抱生活。如果你對人生持有消極的態度,那麼你會成為自己和別人的負擔,如果你態度積極,那麼你對自己和別人來說都會充滿意義。

或許從表麵上看,愛是一種情感的流露。其實愛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它是一種意願,是一種甘願做出犧牲的意願。當你覺得付出比獲得更讓你快樂時,那就是在愛了。愛是忘我的。

我們都明白,愛一個人不是相互猜疑,而是相互信任;不是相互埋怨,而是相互包容;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生一世。

愛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承諾。如果你不具備承擔責任的肩膀,那就不要輕易許諾,因為承諾是一種債務,在你沒有能力償還時會讓你名譽掃地。

有一個孩子,是天生的殘疾人,他走路的時候需要用兩支拐杖支撐著身體,他每天上學的時候,都會受到那些壞孩子的嘲笑、欺負,於是,他變得冷漠、孤獨。

有一天,他的父親在雪地裏撿回一隻快要凍死的小狗,小狗趴在他的腳邊,瑟瑟發抖。孩子不喜歡這隻髒兮兮的小狗,他用拐杖把小狗趕了出去,小狗沒有地方可去,就趴在門外哀傷地號叫。

父親聽到了小狗的叫聲,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於是,他來到孩子的房裏,與他攀談起來。當他聽說,孩子經常在學校裏被人欺負的時候,他說:“那些孩子為什麼欺負你?”

孩子說:“因為我的腿有殘疾,我打不過他們,所以他們才敢欺負我。”

父親說:“他們很強,你卻很弱,所以他們才能欺負你。可是現在,你很強,小狗很弱,你為什麼不同情它呢?”

孩子聽了父親的話,他低下了頭,眼裏含著淚水,過了一會兒,父親看見孩子把小狗抱了回來,把它放在火爐旁邊,孩子親昵地撫摸著小狗,小狗用舌頭舔著孩子的小手。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一位著名的醫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當他晚年的時候,他對他的孩子講述了這個故事,他說,是那隻小狗使他看到了愛的力量,是他的父親使他學會了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本能——那就是人類愛的美德。

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美好,這種美好源自於愛!父母的愛,讓我們一生享用不盡;朋友的愛,讓我們不會感到孤單;領導的愛,助我理想騰飛;同事的愛,使我們年輕的旅程不至於舉步唯艱。我們的成長,我們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離不開“愛”的滋養。我們在感受愛的同時,也把愛奉獻給周圍的人。

心靈感悟:

愛是人類的美德,如果人間沒有了愛,那注定是死寂的和沒有活力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我們很難去想象,也很難去生存。愛是人類的陽光,沐浴在愛的陽光裏,我們就可以把冷漠變成親切,把仇恨變成寬容。

錢買不走的孝心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盡孝道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事。百善孝為先是民族曆史上的佳話。

晨昏定省,早晚能對父母關懷問候,是人間最幸福、溫馨的樂事。想想有一天你我都會老,若現在能孝敬父母,子女也會效法。知恩報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人生才有意義。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做人,學處世。做什麼樣的人呢?做孝敬父母的人,做誠實正直的人,做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人。其中教孩子孝敬父母是最主要的,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孝悌者,為人之本也。”孝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

孝心,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它始終是衡量一個人品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在當今社會,孝心教育是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這賦予“孝”字更深刻的內涵,不僅要求我們對父母盡兒女之孝,還提倡我們尊老愛幼、扶弱濟貧,要求我們對祖國盡忠心,對社會有責任心以及懂得回報父母、老師、他人和社會的感恩之心。孩子的孝心是靠從小培養出來的。

一個人隻有心中充滿了感恩之情,才能夠孝敬父母、長輩,才能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但這不能把它跟金錢劃等號,金錢是不能等同於孝心的。真正的孝子孝女們是懂得孝心的分量的,絕對不會用金錢來替代自己對父母應盡的責任。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教給他們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

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隻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賠償。那麼,有誰親自為自己的父母洗過腳嗎?有誰為自己的父母係過鞋帶,穿過衣服嗎?又有誰為自己的父母梳洗過嗎?沒有。或許,你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有手有腳,這樣簡單的動作都不會,根本就用不著那樣做,再說讓人看見了多尷尬。其實,這些人想錯了,萬萬全全想錯了。孝心不是一種儀式,也不是讓別人看的,而它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現在,父母都還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顧,反而還需要父母花心思去關心子女。倘如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在有力氣動了,你是否這時又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去說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呢?或許還會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棄他們在馬路上於不顧。其實呀,這些人我們隨處可以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我們不要為了個人利益,而讓父母奔波勞碌;我們也不要為了家產,而讓父母左右為難。我們現在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為什麼不憑借自己的一雙手向父母盡一分孝心呢?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隻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那麼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永遠記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無價的。

孩子真正培養起孝心,對他是一種前進的動力。真孝敬長輩,就應該聽從長輩的教誨,不應隨便頂撞,有不同想法應講道理;真孝敬長輩,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體諒長輩的艱辛,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真孝敬長輩,就應該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生病時,在父母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真孝敬長輩,就應該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真孝敬長輩,就應該在離家外出時,自己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時間較長,那麼就應該告訴父母外出的地點,和回來的時間……總之,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

《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說小烏鴉長大以後,老烏鴉不能飛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烏鴉會反過來找食物喂養它的母親。烏鴉反哺的故事經一代代的口授心傳,已為許多人知曉。

從前,有一個珠寶商很有名,要說他出名的原因,不是由於他收藏的珠寶多,而是因為他的優秀品質。

一天,幾個印第安老人找他買一塊傳說中的玉石,他們要把玉石送給他們部落首領,因為首領的孩子剛剛降生了,可是身體確不好,傳說中珠寶商手中的這塊玉石可以讓那孩子體弱多病的身體康複起來。印第安老人來到珠寶商的家,說出他們需要的玉石,同時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可是珠寶商說現在不能看那些玉石,請印第安老人過一會兒再來。

印第安老人認為珠寶商有意拖延,好以這個借口提高價格,他們不願多耽擱,於是給出了雙倍的價錢,珠寶商還是不願意出示玉石,老人隻好出5倍的價錢,可是珠寶商還是不接受,這些老人們隻好怒氣衝衝地走了。

幾小時之後,珠寶商找到幾位印第安人,把他們需要的玉石擺在桌子上。猶太老人拿出他們所報最高價的錢,珠寶商卻說:“我隻收你們早晨給出的合理價格。”

老人們奇怪地問:“既然如此,你那時候幹嗎不做這一筆生意呢?”

珠寶商說:“你們早晨來的時候,我母親正在睡覺,寶石櫃的鑰匙在她身上,要拿寶石隻能叫醒她。在我母親這樣的年齡,安穩的午休對她很重要。即使你們給我全世界的金錢,我也不能打擾母親的休息。”

心靈感悟:

把孝心變成最昂貴的寶石永遠嵌在你的心裏。

美德的回報

作為個人來說,做好事、獻愛心應是無私的奉獻,不能有任何回報的想法。但是往往這樣,才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可以說,這是對這種美德的最好回報了。

有句成語是“千恩萬謝”,其實也是“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另外一種說法。

其貌不揚的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在雅典城的廣場上大聲疾呼:“美德就是智慧。”而他也自言自語說道:“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並沒有智慧,不論大的小的都沒有。”他的話乍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正體現他與眾不同的美德和智慧。前一句話表明智慧來源於美德;後一句話顯示了他無比謙虛的胸懷,也道出另一個真理:越有智慧的人,他越認為自己無知。

在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正直、善良、慈愛、謙讓、誠信等美德,可以感染他人,激勵大眾,贏得信賴,並創造永恒的價值。比起沉溺於富貴名利中的小聰明,美德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它是培育超群智慧碩果的母親,是高尚靈魂的締造者。

一天,蒙特和孫子一起在農場裏工作。正逢孫子大學畢業,前途未卜。他好想對他說些什麼。

蒙特環視著他那有溪流、樹林和大片青草的10英畝的土地。“這地方真美。”他說。於是他決定把這片土地的來曆告訴孫子。

蒙特說: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不久,他和妻子在他長大的那個鎮上當麵包師。他們很想有一塊土地,在上麵建造一座房子。他注意到,在鎮南麵牛羊成群的那片10英畝的土地,是80多歲的凱斯先生的。凱斯是個退休的銀行投資家,有許多的土地,但一塊也不賣。盡管如此,我還是到他的家裏拜訪了凱斯。

“對不起,我不能賣,”他說,“我已經將這塊土地許諾給一個農民放他的牛羊了。”

“我知道,”我感到有點緊張,“我們是這裏的麵包師,也許你會賣給打算在這裏定居的人。”

“你說你叫什麼名字?”凱斯問。

“蒙特。蒙特,福斯。”

“那麼,知道瑪利亞·路路·福斯嗎?”

“當然知道,先生,他是我的奶奶。”

凱斯先生有些驚訝,然後他指著兩把椅子,讓我坐下來。

“瑪利亞·路路·福斯是我曾經有過的最好的女工,”凱斯先生說,“她總是早來晚走,用不著我吩咐,就主動把所有要幹的事都幹了……如果有活沒當天幹完,她會覺得不好受。”老人眯縫著眼,沉浸在遙遠的回憶當中。良久,他和藹地問道:“再說一下,你要什麼,蒙特先生?”

蒙特又將想買地建房的意圖重複了一遍。

“好吧,讓我考慮考慮,過兩天你再來。”

一周後,凱斯先生對蒙特說,他已經考慮好了。蒙特緊張地看著老人。“5000美元怎麼樣?”老人開口了。

每畝5000美元,10英畝要付出將近5萬美元,這豈不是變相拒絕嗎?

“5000美元?”我艱難地問道。

“是的,10英畝賣5000美元。”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

就這樣,蒙特無限感激地以象征性的5000美元買下了那10英畝土地。

事情過去將近40年了,蒙特這片土地越來越美麗。“孩子,”他說,“這全都因為一個你從未見到過的人的美好的聲譽。”蒙特說,在他奶奶的葬禮中,人們紛紛告訴他說,奶奶博愛、誠實、寬容和正直。這使他想起了一句名言:“我們要選擇的,不是財富,而是美好的聲譽;不是閃亮的金子,而是愛的恩澤。”美好的聲譽就是奶奶瑪利亞·路路·福斯留給他們的遺產,他希望孫子將來在腳下這片土地散步時,也把這個故事告訴他的下一代。

古代以色列經常遭受戰亂,人民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有一個以色列人臨死前對兩個兒子說:“我有一大筆遺產留給你們,希望你們有智慧地生活,並為以色列留下永恒的東西。”兩兄弟得到遺產,成為富有的人,哥哥葉胡紮散盡家產接濟窮人、災民和無家可歸的孤兒。弟弟從不幫助他人,他自以為聰明地追求父親所說的“永恒”,就造了一座豪華的花園,準備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一天,哥哥從弟弟的門前走過,弟弟譏諷道:“你愚昧地幫助別人,自己什麼都沒有留下,怎麼能得到‘永恒’?怎麼對得起死去的父親?”哥哥說:“我與受苦受難的同胞共赴時艱,我建立起一座友愛的‘花園’,難道不比你的花園更永恒嗎?總有一天,連我們的軀體都化為烏有,到那時,你還擁有什麼?”幾年後,一場風暴席卷了他們的家鄉,頃刻之間,弟弟的花園和財產毀於一旦,反而成了孤獨的流浪漢。滄海桑田,那座花園早已蕩然無存,誰都不記得那位曾經夢想得到“永恒”的富翁,但是,哥哥葉胡紮確在民眾中留下了永恒美名。在《塔木德》這本書中清晰記載著以色列人民至今傳誦的名字——葉胡紮,一個美德、智慧、善良的化身。她驗證出缺少美德的財富如曇花一現,而慈善的智慧則千古流芳。

“去吧,孩子,我把你交給上帝了。”阿伯德·卡德的母親給了他四十枚銀幣,讓他自己去闖蕩世界,但在臨走之前,母親讓他發誓,做人必須誠實,任何時候都不撒謊,“孩子,在接受上帝的審判之前,我們可能沒有機會見麵了。”

這個小夥子外出賺錢去了。幾天之後,他遇到了強盜。

“你身上有錢嗎?”一個強盜問他。

“有四十塊銀元縫在我的外套裏麵。”阿伯德·卡德老老實實地回答。

強盜們哈哈大笑,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因為他過於誠實了。另一個強盜惡狠狠地問:“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錢?”

誠實的孩子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還是沒有人相信他。

“過來,孩子。”強盜頭子說,“告訴我,你身上到底有沒有錢?”

“我已經說過了,我的外套裏縫著四十塊銀元,他們不信。”

“把他的外套掀起來。”強盜頭子命令道。

那些銀元馬上就被搜了出來。

“你幹嘛不打自招呢?”強盜們問他。

“因為我不能背叛我的母親,我向她發過誓——永遠都不撒謊。”

強盜們聽到這話,心頭一震。強盜頭子對他說:“孩子,你小小年紀,卻如此守信用,我們這些胡子拉碴的家夥,卻在違背小時候對上帝許下的諾言。來,把你的手伸過來,我要握著你的手重新發誓!”

他照他說的做了,其他強盜也被深深打動了。

“作起案來,你是我們的頭兒。”一個嘍羅說,“要是走正道,你也是我們的頭兒。”那人也握住男孩的手,像他的首領那樣重新發誓。這些人一個接一個地對上帝重新發了誓,而站在他們麵前的是一個小孩。

高尚的品質即便從一個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也會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它不一定像《天方夜譚》中的奇跡那麼驚人,但仍然具有感染人的力量。一個孩子能改變一群強盜,可見優秀品德的魅力有多大。

當一個人所擁有的性格特征和承諾一樣莊嚴神聖時,你就會發現,他的一生會擁有比他的職位和成就更偉大的東西,比獲得的財富更重要,比天才更偉大,比美名更持久。

心靈感悟:

一個人最富有的不是有多少金錢,而是他死了之後仍舊流傳給後人的聲譽。

寬容會使你的精神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孩子的寬容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這種感情對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發展,以及對於孩子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富有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寬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誕,易走極端,不易為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同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我們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作為成人的我們應當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精神的教育。

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寬容。父母經常講述寬容的好處、必要性,通過一些故事幫孩子加以理解,讓孩子明白,在生活裏,你對人好,人家就會對你好;如果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

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

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許多孩子隻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辦法就是“心理換位”。

會下棋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剛學下棋時,往往僅考慮自己第一步怎樣、第二步怎樣,而不會考慮別人會怎樣。隻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後,才會考慮我怎樣,對方會怎樣應對,對於對方的應對,自己應當如何一一應對。如此考慮的回合數越多,個人的水平也會越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如此,能夠“心理換位”,能夠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能夠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設想,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同學是可愛可親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

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要知道人人都有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隻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麵的,不是反社會的。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我們沒有必要事事計較,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多原諒一次人,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雲亦雲,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讓孩子明白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是有缺點和不足的。和同學相處,和朋友相交,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隻要同學或朋友不是品質上的缺陷,完全可以求同存棄。告訴孩子,理解他人,就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要教會孩子心理換位法,遇到事情,讓孩子首先考慮假如是我會怎麼樣。這樣,孩子就覺得身邊的許多人是可親可交的。

讓孩子多跟同齡人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隻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隻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隻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鼓勵孩子交友。讓孩子與人交往中,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和缺點,要維係正常交往和相處,孩子慢慢就會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隻有通過交友,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的快樂。如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采納別人合理的建議等,都能使孩子獲得友誼,促進自己寬容心的增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