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交 往(1 / 3)

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交 往

孩子在一起遊戲的過程中,可以互相模仿、互相促進、互相啟發,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大有益處。在交往中,孩子與小朋友會交流感情,增加樂趣,為他以後與他人正常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怎樣幫助孩子跨越“怕生”

有的小孩,一見到生人就會躲到媽媽的身後。家裏有客人來訪,他就會躲著不見或一句話也不肯說。父母要耐心的觀察,想辦法探究孩子害怕的原因。最好不要強迫他,而是要溫和的對待他,先讓他和同齡且性情溫和的小朋友一起玩,當他和小朋友玩得融洽時,就可以試著暫時離開,看他的反應怎樣。慢慢鍛煉他快樂地和人相處。平時父母如果能以鼓勵的態度,幫助孩子學習新事物,不要輕易責備他,而是盡力培養他的應變的能力,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

一些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在家很淘氣,在外麵怎麼會這麼膽小,怕見生人。

小孩膽小、怕生可能有下列幾種因素: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較差,以致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意思。或表達不好,怕人嘲笑,於是更膽小;二是因交友受挫,導致害怕與陌生人交往;三是沒有交友的動機,不覺得朋友有何好處,覺得自己玩也可以,或純粹個性內向,不喜歡與小朋友玩。

就外界因素而言,則存在以下情況:樓房代替了四合院,鄰裏之間不相往來;老人怕孩子出危險。不讓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的勞動,卻彌補不了父母的情感,造成孩子的情感饑餓……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與成人接觸,多同小朋友們玩耍,還可以對他們進行“現場教育”試驗——現場愛心訓練。抽空陪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給他們講解周圍的事物,以此培養孩子的生活樂趣。

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參與接待客人,可使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和外人所承認,從而對自己逐漸建立信心。有時還可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看家,或者讓他多幹一些與外人接觸的事。這樣便擴大了孩子的活動範圍。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如“隔壁的玉叔叔說你是個很乖的孩子”、“客人們說你很會倒茶……”等等。

另外,你還可以了解一下孩子有沒有好朋友。每當孩子擁有大量朋友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安定的。他們往往不怕失敗,始終保持積極的態度。相反,孩子沒有一個朋友,在班裏象一個陌生人一樣,沉默寡言就不可避免。這時家長可與老師商量一下,盡快讓孩子交上一個朋友。

幹家務活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可每天帶孩子去采購東西家長可帶孩子去商店買東西。在自選商場買東西的時候,可讓孩子幫忙,必要時還可讓孩子自己挑選。

怕生不僅表現為怕見生人,還表現為怕接觸新環境、怕嚐試新事物。怕生這種現象,在孩子隻有六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孩子六個月大時,就會分辨父母、家人和陌生人。當他麵對陌生人或新的事物時,會不知所措,會哭泣和躲避,這種情形會持續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孩子長到2歲以後,他的社會需求開始增加,開始喜歡與別人交往,特別是與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所以一般來說,兩三歲的孩子即使剛見到陌生人時會有些不自在,過不了多久,他就會與他們玩得很熟了。但是有些孩子卻不同,他們即使到了四五歲,甚至更大一些時,還是一見到陌生人,一到了新環境,就會局促不安,不敢說話;參加什麼活動,他們也會畏縮不前,膽怯害羞。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往,也會使孩子失掉許多學習和嚐試新事物的機會。而且還會影響孩子成年以後的生活。

李明小時候由一個農村來的小保姆照顧。保姆很老實,不太愛說話。慢慢地李明就學會了自己待在家裏玩,很少出去了。媽媽和爸爸的工作都很忙,平時也很少和孩子在一起,親戚朋友比較少,家裏也很少有外人來做客。李明變得越來越怕生,不合群。李明的父母意識到這種情況後;就一步一步指導孩子和別人交往。

請同事、鄰居家的小朋友來玩,父母在旁邊加以指導,教給他一些一般的社會交往策略,如讓李明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和小朋友合作玩遊戲等。經常帶李明到人多的地方,鼓勵、指導孩子多和其他陌生的小朋友、友善的叔叔阿姨主動問好、說話、玩耍。不要怕生、羞怯。把李明送到幼兒園去,並在每天去幼兒園之前,鼓勵李明多交朋友,回家之後,詢問李明有沒有進展?剛開始的時候,還幫孩子出點主意。李明每交到一個新朋友,父母都表示由衷的高興,並積極鼓勵她。

孩子怕生可能有三個方麵的原因:天生氣質如此,缺乏安全感或缺乏與他人交往的經驗。首先,人的天生氣質各不相同,有的外向活潑,有的內向拘謹;其次,孩子必須在他所熟悉的環境裏獲得充分的安全感,他才能把這種安全感轉移到陌生的人或事物上麵去。如果家裏缺乏歡樂和溫暖,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多方麵的影響,孩子可能會因此變得膽怯怕生。另外,如果孩子從小很少見到陌生人,缺乏在眾人麵前露麵的體驗,也會使孩子難以適應陌生的環境和事物。

了解了孩子怕生的原因,就不難找到幫助他的辦法:

創造機會讓孩子與生人交往。帶孩子散步的時候,停下來跟友善的陌生人聊幾句。在公園裏,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一會兒。漸漸地,孩子就會感到陌生人並不可怕,而且很和善,能與他們友好地相處。孩子稍大一點以後,爸爸媽媽可以幫他請鄰居小朋友來家裏玩,讓他自由自在地交談和遊戲,不要因為吵鬧或弄亂了房間而責怪他們。在這種自由歡樂的氣氛中,孩子的天性會自然地流露出來,漸漸就拿變得活潑起來了。另外還可以留心替孩子找一個活潑外向的朋友,他會帶著他結識其他的孩子,並逐漸加入孩子們的小群體當中。

容忍孩子的怕生。家裏來了客人,父母不必一定勉強要怕生的孩子向客人打招呼,也不要非讓孩子為客人表演節目,更不要覺得孩子怕生有損自己的麵子,不然孩子更會感到不安和焦慮,對於克服怕生的心理沒有好處。如果孩子願意,可以讓他給客人拿一盤點心,展示一下他最喜歡的玩具,一般來說孩子對這類事情不會感到太為難。

不要譏笑孩子。有一種非常普遍的情形是,父母當著孩子的麵,把孩子所做的可笑的事向別人講述,或者讓孩子向他人表演他以前的可笑動作。這些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孩子會因而不敢在生人麵前露麵。

順其自然與人交往。讓孩子明白,不被某些人喜歡和不喜歡某些人是很自然的,誰也不可能跟所有的人都相處得很好。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擔心自己不受歡迎而不敢進入陌生的環境,也不會因為一兩次交往的失敗而對與他人交往心存畏懼。

心靈感悟:

孩子怕生是很正常的事,需要父母一步一步指導孩子和別人交往,慢慢消除這種怕生的心理。

孩子間的交流,多多益善

所有的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學校和別的小朋友鬧別扭、吵架甚至打架,其實這都可以歸結為孩子在相互交流中出現了問題,而且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還沒有學會及時地自我疏導,聽起來這隻是一個有關交流的、很簡單的問題,但事實上它一點都不簡單——交流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如此複雜,更何況世界觀尚未健全的孩子。這就要求爸爸媽媽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幫助孩子,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與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方式。

但是反過來講,孩子間的交流又確實要比大人簡單得多,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學會分享就等於學會了交流。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一個遊戲、分享開心的事,“分享”起初也許隻是一種行為,隨著年齡慢慢增長而逐漸變成習慣、再變成品格。簡單的分享能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就成為好朋友,即使遇到小矛盾也可以通過主動的分享去化解。正因為分享作為行為比作為品格時更容易建立和保持,所以教孩子們通過分享去交朋友、去與小夥伴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孩子們在一起玩,剛剛還熱熱鬧鬧、親親熱熱的,可不一會兒就會鬧矛盾,由於孩子們都不太善言語,往往爭執沒幾句就直接武力解決問題。

媽媽們在一邊看著,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吃虧,因此,往往把自己孩子拉開帶回了家,並告訴孩子以後不能和他們一起玩,可是,孩子們都有些健忘,昨天剛打過架,今天又屁顛屁顛地湊一起。有些媽媽為了防止孩子吃虧而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小玩伴們玩,從中作梗最常用的方法便是連哄帶嚇:“忘了昨天××打你了嗎?還嫌吃的虧不夠……”可是,麵對小玩伴的召喚,心癢難耐孩子怎能把媽媽的話聽進去。

其實,父母忽略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東西——快樂!而快樂就在他們遊戲之中。

在孩子的遊戲裏,沒有誰更吃虧、誰占了便宜這一說,隻要他們在遊戲中得到了快樂,父母就不必大驚小怪。另外,即使孩子們出現了打鬧,父母也不要參與其中,因為,與此同時他們還在學習妥協、談判、合作等等與人相處的技能,這種學習,較之父母的百遍說教都要來得有用。

我們經常遇到一類母親是,她們習慣於把嬰兒整天關在房中,而忽視於應把他們帶出去見見世麵,從而失去了讓自己的嬰兒和別的小寶寶接觸的機會。事實上,讓嬰兒多與外界接觸,這不但可以促進孩子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協調性和社會性。

井深大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所長哈裏·哈洛博士的實驗來說明這個問題:

哈裏·哈洛博士曾通過實驗,來提示將出生的幼猴馬上放進隔離室,其結果將對它的未來成長產生怎樣的影響。

他從實驗中觀察了猴子間的交流與其智能發育和社會化能力的關係,從中得到了一些極為有趣的結果。

哈洛博士將隔離室的四周用木板圍成柵欄,裏麵隻放入哺乳瓶的奶嘴。實驗的第一步,就是觀看在此養了3個月的小猴,當它被放在一般小猴群中生活時,會有怎樣的情形發生。

從實驗中發現,起初,這隻幼猴感到彷徨無措。但不到一個星期,它就大膽活潑地與同伴玩了起來。

第二步,就是把一隻隔離了6個月的小猴放入一群普通小猴子中。發現這隻猴子完全不和其他小猴玩耍,它隻是蜷曲著身子,害怕地縮在角落裏,試圖衝出柵欄。

還有一隻在隔離室養了一年的小猴,同樣將它與隔離室的猴子關在一起時,它也無法與它們相處。

第三步,博士又把一般的小猴放入隔離室內的猴群中,結果,這些小猴根本無法忍受與它們相處時的孤獨感,甚至顯示出神經衰弱的征象。

接下來,博士還測驗了它們的智商,也發現,隔離6個月以上的猴子根本不如一般的小猴。

這項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在缺少人際交流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無論性格或智能的形成上,都會遇到很大的障礙。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事例,反映了同伴對兒童社會化的功能。當時6個嬰兒在集中營與父母分離,3歲時一起住在托兒所。在這之前他們很少與成人接觸,主要是自己照管自己。6個人產生了強烈的依戀,長大後沒有一個身心有缺陷,或有過失,都成為正常有為的青年人。親子依戀是兒童完整個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同伴的影響似乎是更重要的。在對孩子們進行觀察和了解後發現:彼此發生過爭吵的幼兒之間的關係反而更融洽,持久性更長。三分鍾之前才爭吵過的兩個孩子一轉眼就又玩起了兩人三足的遊戲,“不記仇”和可能懷有的“不打不相識”的心理在孩子們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心靈感悟:

這一點對於城市父母尤其應該引起重視,因為在城市生活環境中,鄰居之間往往彼此不相往來。為此,那些有嬰兒的母親們應該盡量主動到外麵外去,讓自己的孩子多與其他孩子接觸與交流。

孩子為什麼會不合群

一位家長向兒童專家訴說:“我的孩子現在已經4歲多啦。就是不愛和小朋友玩。見了長輩也不打招呼。每次見了老師也是低著頭就走進教室。很難讓他和別的孩子一樣說‘老師好’。而且我們父母和別人說話,他還不高興。有時用石頭砸人家,讓我們很為難。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其實兒童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活潑,有的安靜。有的愛和他人交往,可稱之為社交型的;有的不愛和他人交往,可稱之為非社交型的。這兩類兒童都是正常的,上麵提到的孩子可能屬於第二種類型。

不合群的孩子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類表現為愛哭鬧、愛搗亂、愛逞能、愛惹是生非。譚校長說,導致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

小孩總喜歡同小孩在一起玩,這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抱他出門時,如果遇見了小孩,孩子就會表現出歡快的神情。但是,在孩子2歲以前,孩子雖然喜歡同小朋友在一起,卻還不會與小朋友玩配合性的、共同完成的遊戲。他們雖然聚在一處,卻是自己玩自己的。玩沙子,一人一個小桶、一把小鏟,如果界線沒被“侵犯”,就會互不幹涉。到了2~3歲時,才開始一起玩遊戲:一同堆城堡,一起過家家。

可是,有的孩子卻不願意同小朋友交往。他們躲在角落或媽媽懷裏,顯得很不合群。這就應該引起父母的注意,應查找一下原因。如果孩子與父母能正常交流,但隻是不加入小朋友當中,說明孩子不是病態,往往隻是個性問題。比如,孩子比較安靜。不願意同活動量大的孩子跑跑鬧鬧,家長隻要讓他多接觸同類型的孩子,他就會漸漸好轉。有的孩子是因為家長總是帶他單獨行動,很少或不和他人接觸,孩子也就變得不愛交往了。還有些孩子,本來願意同小朋友在一起,但父母怕他受欺負或“不衛生”,限製孩子與小朋友往來,動不動就說:“冬冬太淘氣,不跟他玩。”“明明真髒,不同他玩。”孩子就會受到影響,變得不合群了。所以,當孩子不合群時,父母要為孩子創造與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鼓勵孩子與小朋友一起玩。出門時帶上一些玩具,孩子喜歡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時就可與對方協商,相互交換著玩或一起玩;也可多帶一點零食,讓孩子分給一起玩的小朋友。

其實孩子從三四歲以後,就有了與小夥伴相處的願望,此時孩子與家庭成員的交往需求已擴大到周圍的環境和更多的小朋友。如果家長阻止孩子的這種社交行為,就是對孩子的壓抑,日久天長會使孩子形成孤僻性格,一旦與人相處自然就會不合群。此外,一些自尊心過強和過弱的孩子在集體中也會感到不適應。自尊心強的就會看不起別的小朋友,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也會膽小、懦弱,缺少與小夥伴交往的信心和興趣。即便勉強在一起也常是不歡而散。

孩子在一起遊戲的過程中,可以互相模仿、互相促進、互相啟發,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大有益處。在交往中,孩子與小朋友會交流感情,增加樂趣,為他以後與他人正常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一些孩子“不合群”還有體質問題。因為體弱,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總是弱者,受到小朋友的歧視。幾次以後,這樣的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變得靦腆、懦弱,不再敢與小朋友做遊戲了。家長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問題,這是培養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問題。您在孩子幼兒時解決不好這個問題,他長大後會遇事懦弱、畏懼,難當大事。

對孩子要進行必要的身體訓練,精心調理,讓您的孩子在體魄上不要落後他人。孩子身體強壯後,在鼓勵的基礎上,增加他的膽識和自信,一段時間後,你的孩子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可能成為“孩子王”。

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有如下措施:

1.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良好的家庭氣氛主要表現為全家人和睦相處,父母關心孩子,子女照顧長輩,彼此互相關心。家長要教育、引導孩子,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淩駕於父母之上。當然,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成長。此外,家長要教育孩子對鄰居和客人熱情、謙虛、禮貌。允許小孩“出洋相”和“被批評”。家長往往將自己的獨生子女當成“掌上明珠”,當眾“護短”,這不利於培養兒童的合群個性,應該從小培養其麵對挫折、學會自己適應環境的基本能力和意識。注意“獎罰分明”行為強化原則的應用。對於兒童一些好的習慣和行為及時鼓勵與表揚,但對其任性、不合群或不良行為及時予以批評與重視,這樣有利於兒童良好個性的塑造。

2.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從小生活在同齡孩子的群體中。托兒所、幼兒園是孩子們的世界,在與同齡人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相互教會怎樣玩耍,怎樣相處,怎樣生活。孩子在家裏,父母往往處處都依著他,可在群體之中,就得平等相處,客觀上有助於克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獨來獨往的缺點。一些調查表明,有些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吃虧,一味要求孩子自顧自,不要與他人來往,這樣做表麵上似乎是愛孩子,實際上卻使孩子失去了在群體生活中鍛煉的機會。父母閑暇常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家中去串門,其目的就是幫助孩子盡快地熟悉陌生環境,並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一個與生人談話的機會。

3.家長要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則上結交朋友。凡是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交往中,家長要教育孩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於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家長要教育他:“你這樣下去,沒有小朋友會和你一起玩的,老師也不會喜歡你的。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合群了。”多與性格外向的小朋友接近、讓膽小的多與勇敢的小朋友在一起,這就是最好的互補法。

不要強求,在生疏的環境中,孩子的確會比較緊張(就是大人也一樣)。有時我們發現他獨自一人在旁邊,其實這時他也許並不象我們看到那樣是自己在玩,他或許是在觀察,當他找到合適的機會或者當他感到不那麼緊張了,他會自己慢慢融到孩子中間的。要給他點時間適應,在緊張的狀態下,要求他表演自然是不可能的,沒有關係,看別人表演也是一種交流和學習。他不想表演的時候,大人不要過於勉強,這樣隻會讓他更緊張。其實,我們做家長的看見別的孩子很大方,而自己的孩子表現的不那麼如意時,是會覺得沒有麵子,這是大人自己的問題在困繞。不能怪孩子,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會有在眾人麵前犯怵的時候呢?

總之,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於求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關於與人合作、能適應社會的人。

心靈感悟:

如何做人是一種藝術。從小教會孩子與人溝通和相處,能讓孩子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

父母該怎樣處理孩子間發生的衝突

著名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之間吵吵鬧鬧是上帝賜予給孩子們的禮物,孩子們在吵鬧中長身體,長智慧。的確打打鬧鬧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之間的爭吵大多數發生在共同遊戲的過程中。大致有兩個方麵:一是對對方的過失不肯輕易放過,認為自己的痛苦和不快都是對方造成的。如我的玩具被他搶走了,這個地方是我先占的,等等。二是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當別人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時,便要大鬧一場。例如大家都玩丟手絹,他卻要玩老鷹捉小雞。當沒有人和他玩時,他就在一邊搗亂,結果引起爭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