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中恒久的激情——愛 心(2 / 3)

二、多施於幼小,少給予青壯

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享受的母愛應該有所不同,這是母親要把握的分寸。對處於幼小時期的孩子,大致相當於上小學之前,應該施於更多的母愛。孩子從嗷嗷待哺到咿呀學語,再到蹣跚走步,處在弱小漸長的過程之中,缺乏基本的認知能力、抗禦疾病和外來傷害的能力,猶如一顆小草非常脆弱,經不住任何風霜雪雨的摔打。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母親的精心嗬護,一絲母愛就如一泓清泉,會無聲地滋潤著孩子的成長,母親也會從孩子快樂的成長中獲得精神愉悅和滿足。

但孩子到了青壯年以後,就應該盡量減少母愛。這時他們已經有了自己人生觀和世界觀,有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自己也要承擔做父母的義務和責任了,如果母親總是覺得他們沒有長大,仍然無微不至的關照和喋喋不休的嘮叨,那隻能適得其反,使母愛失去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三、多滲於行為,少掛於口頭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全詩的字裏行間都飽含著母愛,感情誠摯深切。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通過慈母飛針走線密密縫的動作形象,讓讀者強烈感受到母愛的厚重與真摯,具有無愛勝有愛的滲透力和感染力。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母親應該把母愛滲透在自己的行為中,而不是放在口頭上。

一是要滲透在勤勞奉獻上。母親在一個家庭總是處於樞紐位置,要調整上下左右的關係,安排好全家的衣食住行,特別是要處理好孩子生活學習方麵的事情,這都是默默無聞的奉獻,也正是通過奉獻播撒母愛。二是要滲透在生活的細節上。生活細節關係孩子的喜怒哀樂,也關係孩子生活、學習、健康的狀態,處理孩子生活細節的能力最能表現出一個母親的生活經驗,也能反映出對孩子的關愛程度。

因此,要善於把母愛寓於孩子的生活細節之中。作為母親,要盡量減少那種口頭式的母愛。現實生活中,有的母親對孩子動不動就什麼“我的乖乖”、“嬌嬌寶寶”,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但過多過濫,會助長孩子任性、嬌氣等一些不良習性的產生。

四、多注於失敗,少添於成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成功與失敗的事,遇到快樂與痛苦的事。母親應該怎麼對待呢?著名作家鄭振鐸曾說:“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隻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這已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事實也是這樣,孩子在失敗、痛苦的時候,最需要關懷,最需要母愛。

比如,當孩子考試沒考好的時候,母親的一個吻,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就會使孩子感到溫馨,減輕精神壓力,從而受到激勵和鞭策,其教育的效果遠比打罵要好。再如,孩子在事業上不成功,或者創業失敗,總會造成財物的損失與身心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更需要母愛的撫慰。如果母親適時給予鼓勵和安慰,會使孩子盡快從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從而振作精神,努力奮發,可能取得新的成功。如果過於責備,或者沒完沒了的嘮叨,會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可能導致他們對生活、對人生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這樣會毀了他們的一生。

那麼,在孩子成功的時候,快樂的時候,母親有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提出嚴格要求,防止他們驕傲自滿。成功時就是歡笑和獎勵,失敗時就是棍棒加打罵,這是每個母親要特別注意避免的問題。

母親是偉大的,但隻有掌握母愛分寸的母親才是成功的母親,願天下的母親都成為偉大而又成功的母親。

故事發生在奧地利。羅莎琳是一個性格孤僻、膽小羞澀的13歲少女。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索菲娜在一家清潔公司工作,靠微薄的薪金把羅莎琳一手撫養大。因為家境的貧困,羅莎琳常常受到別人的歧視和欺侮,這些都給她幼小的心靈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久而久之,她對母親開始心生怨恨,認為正是母親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難。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菲娜由於工作出色而被允許休假一周。為了緩和母女之間的關係,索菲娜決定帶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但不幸降臨了,她們在雪地裏迷了路,對雪地環境缺乏經驗的母女倆驚慌失措。她們一邊滑雪一邊大聲呼救,不想,呼喊聲引起了一連串的雪崩,大雪把母女倆埋了起來。出於求生的本能,母女倆不停地刨著雪,曆經艱辛終於爬出了厚厚的雪堆。母女倆挽著手在雪地裏漫無目的地尋找著回歸的路。

突然,索菲娜看見了救援的直升機,但由於母女倆穿的都是與雪的顏色相近的銀灰色羽絨服,救援人員並沒有發現她們。

當羅莎琳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躺在醫院的床上,而母親索菲娜卻不幸去世了。醫生告訴羅莎琳,真正救她的是她的母親。索菲娜用岩石片割斷了自己的動脈,然後在血跡中爬出了十幾米的距離,目的是想讓救援的直升機能從空中發現她們的位置,也正是雪地上那道鮮紅的長長的血跡引起了救援人員的注意。

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母愛是神聖的,是不容置疑的。不要抱怨我們的父母沒有給我們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舉止,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遇到那樣的情況。也許我們嫌自己的父母嘮叨,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父母的付出,沒有深切地體會到她們的愛。

有多久沒有跟母親溝通了?有多久沒有認真聽母親說話了?

中國人很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對媽媽我們很少說“我愛你”,這一天給媽媽一個熱烈的擁抱,告訴她:我愛你!……

每一個做媽媽的隻希望兒女明白她的心思。希望兒女能夠和自己交心。寫封信給媽媽吧。把心裏話都說出來。讓她明白你心意。……

媽媽一像節檢慣了,她平時一定有什麼經常用的東西,但卻已經很舊了,可以買一個新的送給她,告訴媽媽我一直都很在意你。……

每天都在忙碌,是否已經很久沒有陪媽媽一起聊聊天,逛逛街了,這一天就做做媽媽的跟班,陪她做她想做的事吧!

心靈感悟:

如果隻有一個生命的機會,那麼,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會選擇給自己的孩子。所以,放下浮躁,放下輕狂,放下抱怨,愛父母吧。並且,等到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也像父母愛自己一樣愛自己的孩子。這才是人類生生不息的真諦所在!

愛無界限

父母和孩子其實是兩個世界,如果父母想融入孩子的世界,就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愛心。孩子的心很脆弱,需要父母嗬護。

第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二個秘訣:和孩子密切相處。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在需要。

第三個秘訣: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第四個秘訣:體會孩子的感受,試著進入孩子的內心。當孩子在外麵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隻是一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係,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個秘訣: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第六個秘訣:回答孩子的問話。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親子對談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林林總總,都可以為談話的素材,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有人說,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貴在信任。在家庭裏,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他人的信任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製對孩子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過雙方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來進行的。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專家在家庭調查中發現,子女對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們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學習上的啟蒙老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感情上的摯友。他們也特別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樣和父母平等的交流。

他們認為,隻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實、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著關愛、重視和鼓勵,這是真正觸動他們心靈的動力。從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們與父母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對父母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服從,心裏話樂於向父母傾吐。這既增進了父母對子女內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對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夠信任的態度,就無法了解孩子的願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因此而受到傷害,他們對父母的信賴也勢必減弱。這樣,家庭教育的效果也會相應減弱。

所以,父母應該信任孩子,做他們的朋友,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李昕的兒子,被她視為掌上明珠。都十歲了,李昕從來不肯撒手讓其獨行,甚至離家幾步之遙的地方都不讓他獨去。李昕想法較多:怕孩子過道車碰著、遇到突發事件不會處理等,孩子曾經多次掙脫李昕的手,想自己去幹一些事,都被她硬給拽回來了。之所以這樣,是李昕對孩子處理這些事情的能力缺少信任,確切地說,是對孩子本身缺少一種信任。

有一次,孩子想自己上書店看書,李昕沒有答應,孩子嚴肅地跟她說:“媽媽給我一次機會,信任我吧,我肯定沒有問題。”麵對孩子祈求的語氣,李昕決定給孩子以信任。兩個小時後,孩子高高興興地從書店出來了,一種自豪的表情掛在臉上。

從這以後,孩子能自己處理的問題,李昕都開始放手讓他嚐試著去做,有時還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孩子辦,完成的都還不錯。孩子也感覺到了李昕對他的信任,變得懂事多了,還告訴她很多知心話,把她當成他的一個好朋友。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其實,孩子從懂事開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跟成人一樣,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一位家庭教育專家曾指出,教育的奧秘在於堅信孩子“行”。每個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樣,就是渴望受到賞識和肯定。父母要自始至終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一個小小的鼓勵,都會讓孩子激動好長時間,甚至會改變整個麵貌。

在教育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暗含期待效應”實驗。其原理就是信任,這種效應被廣泛運用於現代家庭教育中,要求父母要從對孩子的信任出發,培養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別人的鼓勵和信任中不斷地進步。

對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和認可的快樂。他們會在父母充滿信任和友好的目光與言語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成功,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位哲人說:“自信心是每個人事業成功的支點,一個人若沒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為動力,戰勝各種困難,敢於奪取勝利。”因此,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導孩子尊重別人但不迷信別人,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成功與失敗。正確看待自己的進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而一個能夠信任他人的人,也需要對自己的自信為基礎。

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當孩子有了錯誤時,不要用偏激的言辭去斥責,而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指出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後,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一生中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特別是人生觀和道德觀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有缺點、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引導他們正確對待錯誤。

和孩子一起麵對挫折。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一切,切忌熱心包辦和冷淡蔑視。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隻要是有益的,父母就支持他們去做。孩子缺乏經驗和技術,有時失敗了,或者有什麼失誤,這是正常現象。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父母應多進行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護。

對孩子寬嚴相濟。要做孩子的朋友,既對孩子嚴格要求,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隨時給孩子引導和指引;又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夥伴,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尊重孩子的一切;還要給孩子確實到位的幫助,讓孩子心裏踏實,心理安全,健康長大。

夏季的一個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婦女。那孩子正用一隻做得很粗糙的彈弓打一隻立在地上、離他有七八米遠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時能把彈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後不遠,看他打那瓶子,因為我還沒有見過打彈弓這麼差的孩子。那位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地微笑著。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裏,打出去,然後再接過一顆。從那婦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親。

那孩子很認真,屏住氣,瞄很久,才打出一彈。但我站在旁邊都可以看出他這一彈一定打不中,可是他還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對那母親說:“讓我教他怎樣打好嗎?”

他母親對我笑了一笑。“謝謝,不用!”她頓了一下,望著那孩子,輕輕地說,“他看不見。”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說:“噢……對不起!但為什麼?”

“別的孩子都這麼玩兒。”

“呃……”我說,“可是他……怎麼能打中呢?”

“我告訴他,總會打中的。”母親平靜地說,“關鍵是他做了沒有。”

我沉默了。

過了很久,那男孩的頻率逐漸慢了下來,他已經累了。

他母親並沒有說什麼,還是很安詳地撿著石子兒,微笑著,隻是遞的節奏也慢了下來。

我慢慢發現,這孩子打得很有規律,他打一彈,向一邊移一點,打一彈,再轉點,然後再慢慢移回來。

他隻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風輕輕襲來,蛐蛐在草叢中輕唱起來,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條發出的“劈啦”聲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聲仍在單調地重複著。對於那孩子來說,黑夜和白天並沒有什麼區別。

又過了很久,夜色籠罩下來,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輪廓了。

“看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猶豫了一下,對他們說聲“再見”,便轉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遠,身後傳來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

心靈感悟:

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隻要愛的對象喜歡,給予者也會從中得到快樂,而不管這種事情是否合理。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並不是說你付出了愛,就能夠產生多麼神奇的效果,關鍵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你有沒有付出。如果你給予了這種愛,即使是在暗夜中無法給盲者照亮腳下的路途,它也會在心靈深處閃爍出耀眼的光彩。

有一種愛不必細說

大象無形,大愛無聲。一個人的成長,總離不開的是親人的關心、嗬護。在成長中,經常給你鼓勵,給你信任,給你力量,給你溫暖,獲得成功時,與你分享喜悅;受到傷害時,給你撫平心靈傷痛,潤物無聲的,就是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母親。

愛有許多種愛,它們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有父母對子女的愛,那是無私的;朋友之間的愛,那是純潔的;我們對窮苦人的愛,那是真誠的……但是最難忘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就是那樣地愛著子女,讓人感動不已。

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禦。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這種愛不用天天掛在嘴邊,不用早晚念叨,不用刻意去尋找,她就悄然彌漫在我們的周圍,看不見,但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得到。就像空氣一樣,給我們生存的動力,活著的希望。

有種愛不必說出口。那就是偉大的親情。我們身邊充斥著太多的愛,母愛父愛……我想把親情化作一棵樹苗,從弱不禁風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共同奉獻愛心,把它栽培。這個過程難免會有大風大雨,但我們更應該互相扶持,以同種的姿態來抵擋。愛並非一定要說出口,更多時候愛需要互相理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是自私的,隻懂索取,不懂付出。別把所有的罪名推脫於我們還小,不懂事。我們的確很幸福,當脆弱、代溝、早戀、封閉、離家出走……這一大串流行問題圍繞在你的周圍,麵對這一切,你能做的難道僅僅是睜大那雙迷茫的眼睛:“媽,我該怎麼辦?”是的,父母一直以來都是竭盡所能地幫助我們,盡全力嗬護已不再幼小的我們,而我們卻不懂付出,而且還一位抱怨,誰不疼我,誰不愛我。夠了!常言道:“知足者常樂。”何必需求那麼多?何必非要把愛說出來?隻要用心理解,愛便更有意義。

愛無言,如同朱自清的父親,默默無聞,那時份深沉的愛,無法言喻,當你真正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會發現語言是多麼蒼白、無力。有篇故事說了,一位母親為是悲觀的女兒有勇氣麵對生活,母親以她同班同學的名義給女兒寫了匿名求愛信,最終使女兒能樂觀地生活。沉默的愛的力量更是無窮的。

每個人都愛我們,我們更該付出同樣的愛。

往往就是因為這樣,容易讓人們忽視了她的存在,讓付出的愛受到傷害。

一天晚上,妞妞跟媽媽吵架了,她什麼都沒帶就隻身往外跑。但是,走了一段路,她發現自己竟然一分錢都沒帶,連打電話的錢都沒有!

走著走著,她肚子餓了,看到前麵有一個麵攤,煮出的麵香噴噴的,一定很好吃!可是,她沒錢啊!

過了一段時間,麵攤老板看到妞妞還站在那邊,一直沒有離去,就問她:“小姑娘,你是不是要吃麵啊?”

“但是……但是我忘了帶錢。”妞妞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麵攤老板熱情地說:“沒關係,我可以請你吃呀!來,我給你做碗麵條吃吧,怎麼樣?”

“太好了!”妞妞已經餓得搖晃了。

不一會兒,老板端來了一碗麵條和一碟小菜。妞妞吃了幾口,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小姑娘,你怎麼了?”老板問道。

“哦,我沒事,我隻是感激!”妞妞邊擦眼淚,邊對老板說:“您是陌生人,我們又不認識,隻不過在路上看到我,就對我這麼好,煮麵給我吃!但是……我媽,我跟她吵架了,她竟然把我趕出來了,還不讓我再回去了……您是陌生人都能對我這麼好,而我媽,竟然對我這麼絕情!”

老板聽了,委婉地勸說她:“小姑娘,你怎麼會這樣想呢!你想想看,我隻不過煮了一碗麵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而你媽呢?煮了十多年的麵,洗了十多年的衣服給你,你怎麼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呢?”

妞妞聽了這話,當場愣住了!

是啊!陌生人煮了一碗麵,我都如此感激,而媽媽辛苦地把我養大,也煮了十多年的麵給我吃,我為什麼沒有感激她呢?

而且,隻是因為一件區區小事,我就跟媽媽大吵了一架,唉……匆匆吃完麵,妞妞鼓起勇氣,朝家走去,她恨不得飛回家對媽媽說:“媽!對不起,我錯了!”

當妞妞走到自家胡同口時,看到媽媽那疲憊而又熟悉的身影,正焦急地左右張望……

看到妞妞回來了,媽媽驚喜地叫道:“妞妞啊!你讓媽急死了!趕緊回家吧!飯已經做好了,菜都快涼了!媽以後不再跟你吵架了,好吧?”

此時,妞妞的眼淚不爭氣地湧了出來,在模糊的視線中,她看到了媽媽一雙泛紅的雙眼……

當父母關心你的時候,你是否也同樣的關心過他們?當父母正用盡全部的愛去愛你的時候,你是否也以同樣的熱情去愛護他們!兒行千裏母擔憂,母行萬裏兒不愁。也許真的是這樣吧!我們都太忙碌了,從不懂得去體會父母的感受,受了傷父母卻是我們唯一的安慰;“愛”真的是很不公平的,當我們不經意傷害他們的時候,會是一種怎樣苦澀的心情!

真正能體會到這份沉甸甸的愛時,你就真正的理解了父母,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那麼你將來就知道自己該如何麵對自己的孩子了。

心靈感悟:

父母辛苦地將我們撫養成人,為我們付出了無盡的心血和汗水,難道我們可以視而不見嗎!有一種愛不必細說,它是如此的偉大和神聖,它不必張揚地顯示,但它卻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上演著。從現在開始,我們就仔細地關注這無言的母愛吧,並把它牢牢地記在心底。

母愛無言

她給了我們生命,帶我們蹣跚地走上風雨人生路;她用愛教育了我們,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哲理;她是偉大與慈愛的代名詞,她是孕育新生命的主人——母親。

古往今來,母親留下多少催人淚下的故事。古代流傳的孟母三遷、嶽母教子的故事至今傳頌,那濃縮母愛的典範感動著一代代龍的傳人。而今,時代節奏在加快,母愛常在人們不經意間流淌。

一束鮮花——一束白色的桅子花,總會在她的每個生日送到家裏。花束裏沒有通常可見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裏也查不出贈花人的姓名,因為這花是現金零售的。白色的桅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紅色的包裝紙中,純潔無暇,芬香沁人,帶來了無盡的欣悅。

她沒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沒有一天不在揣想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想起這位也許是出於羞澀或是出於孤僻而不願意透露自己真名實姓的神秘人士的時候,都是她最為幸福的時刻。

她的媽媽也給她的想象推波助瀾。她多次尋問,是不是我曾經為某人做過什麼好事,而今他以這種方式表示他的謝意?會不會是那位她常常幫他卸車的開雜貨店的鄰居?會不會是那位老人,在整個寒假裏她都幫他取郵件,讓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險?會不會是哪位青年人,懷有浪漫之想?她實在沒法知道。而桅子花的芬芳與溫馨卻無時無刻不陪伴在她的身旁,讓她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是可愛的,值得別人關心與愛。

她就是在這桅子花香中想象,在桅子花香中成長,一直到22歲。這一年,媽媽過世了,生日裏的桅子花也就是在這一年中斷的。

這時她知道了長年以來母親對女兒的愛蘊藏在一束束生日裏的白色桅子花中,讓女兒在桅子花香中盡情地想象,在溫馨的花香中健康成長。哪怕是在生日時再也收不到桅子花,但那份母親對女兒無私的愛卻在心底永存。母親的愛呀!是的,雖然她此時此刻永遠失去了母親,但是她曾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每天都和她的兒子聊天,她給他講一些他小時候的故事,光著屁股在小河裏遊泳被蝦刺傷了屁股赤著腳丫躥到樹上吃桑葚被毛毛蟲咬得身上疙瘩林林總總,他都已經忘了的事情,她總是記憶猶新,如數家珍。

她每天總是會利用一大部分時間來給他熬粥。用那種最長最大、顆粒飽滿、質地晶瑩、略帶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顆一顆精心挑選。如果偶爾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兩顆,她會將它們重新放進米堆,重新挑選。她把那些米們洗得純粹而有潔淨,然後放進一隻棕色瓦罐,倒上沉澱過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則粥會受熱不均勻。她把火兒侍侯得溫順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靜嫻雅的江南女子。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費兩個半小時。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進一隻花瓷碗,一邊晃著腦袋,一邊對著粥吹氣,吹到自己呼吸困難,粥也變涼了。她微笑著用湯匙喂給兒子吃,可是兒子閉著眼睛,漠然地拒絕了她。她並不生氣,微笑如昔。第二天,繼續揀米,熬粥,吹冷,並且接受拒絕。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她的手指已經變得粗糙而又遲鈍,她搖晃的腦袋已經白發叢生,她的力氣也大不如從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時便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必須借助扇子來完成下一半的降溫。可是兒子依然冷漠著拒絕她。她一直微笑著,始終沒有流下一滴眼淚。這種熱情與冷漠的對峙持續了8年零73天,第8年零74天,她正和他兒子講著他小時侯的故事,兒子突然睜開眼睛,不大清晰的說了聲:“媽媽,我要喝粥。”她頓時淚如雨下——那是他自從醫生宣布腦死亡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醫生說,像他這樣的情況,隻有十萬分之一的機會。

兒子那天吃到了母親熬的粥,粥其實並不像她描述的那樣好吃,有微微的糊味,而且還帶有鹹鹹的眼淚味道。可想而知,母親是多麼不平靜。

故事到這裏並沒有結束。三個月之後,就在兒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時,母親撒手人間。臨走時,握著兒子的手。笑容安詳而從容。兒子在清理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母親的病曆,其實早在七年多以前,在兒子昏睡後的一年多之後,不幸又一次降臨了這個家庭——母親被確診為肝癌晚期。是什麼信念可以支撐一位肝癌晚期的女人與病魔對抗了七年?醫生說這是個奇跡。兒子知道,創造奇跡的正是——那可憐而尊貴、平凡卻偉大的母親!

子女是母親的鏡子,在子女的身上可以喚回她幸福的笑容,也會帶給她無奈的淚水。母愛是潤物的細雨,母愛是醉人的春風,母愛是平凡的花朵。

心靈感悟:

母親的愛,無法用語言去表達,隻能用虔誠的心去領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母親常常就是用這樣一種無言的行動,表達了對子女最為至深的愛意。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或許是我們用一生都無法報答的,請珍惜我們的母愛,還有那顆閃光的心。

平凡的母親,不平凡的心

在這個世界上,最平凡的愛就是母愛,但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是一片陽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春天的溫暖;母愛是一泓清泉,即使心靈歲月的風塵蒙沙,也能讓你清澈澄淨;母愛是一株樹,即使季節輪回也固守家園,甘願撐起一片綠蔭。母愛是最可貴的。

一天中午,一個撿破爛的婦女,將撿來的破爛物品送到廢品收購站賣掉後,拉著空板車往回走,經過一條無人的小巷時,從小巷的拐角處,猛然躥出一個歹徒來。這歹徒手裏拿著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婦女的胸口,凶狠地命令婦女將身上的錢全部交出來。婦女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歹徒便實施搜身,他從婦女的衣袋裏搜出了一個塑料袋,塑料袋裏包著一疊鈔票。

歹徒拿著那疊鈔票,轉身就要離去。這時,那位婦女反應過來,立即撲上前去,劈手奪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對著婦女,做勢要捅她,威脅她放手。婦女卻雙手緊緊地攥住盛錢的袋子,死活不鬆手。

歹徒的目的隻是搶錢,他也不願意鬧出人命來。所以他將刀插回腰間,騰出雙手去與婦女爭奪,他拚命去扳婦女的手指,好將錢袋子從婦女緊握的手中摳出來。婦女一麵死死地護住錢袋子,一麵拚命呼救。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裏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

眾人押著歹徒攙著婦女進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中,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婦女站在那裏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寬慰她:“你不必害怕。他現在不敢對你怎麼樣。”婦女回答:“我不是害怕,是疼痛。我的手指被他扳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地耷拉著。

寧可手指被扳斷也不鬆手放掉錢袋子,可見這筆錢的數目和分量。民警便打開那包著鈔票的塑料袋,頓時,在場的人都驚訝了,那袋子裏總共才有十一塊五毛錢,全是一元和五毛的零鈔。

為了十一塊五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時,人們嘩然。

民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按常理,人們遭遇搶劫時,往往是放棄錢財而保住性命,而這位婦女卻恰恰相反,她不惜被扳斷手指也要保住錢財,甚至到了以性命相拚的地步。何況,她付出慘重代價所保護的錢財又是如此之少呀。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十一塊五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了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是那麼認真。她用那十一塊五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了一個,直到將十一塊五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得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十一塊五毛錢,竟是為了買一點兒水果嚐嚐?無人會相信這樣的結果,民警更不信!他決定跟蹤到底。

婦女提著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個僻靜處,那裏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佇立良久,臉上似乎還有了欣慰的笑意。爾後,她將袋子裏的水果一樣一樣地拿出來,小心翼翼地擺放在墓前,擺得十分整齊。擺完了,她便半跪半蹲地倚著墓碑,喃喃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竟讓你才13歲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後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平時吃的,都是你撿回家的被別人扔掉的爛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嚐嚐買來的好水果的味兒該是多麼好呀。’我聽了當時哭得死去活來,媽媽愧對你呀,竟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你治病,家裏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給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十一塊五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好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選的,你吃吧,孩子,你嚐嚐吧……媽可以滿足你的心願了。”

民警聽得熱淚盈眶,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這位平凡甚至有點卑微的婦女不惜生命保住那十一塊五毛錢,為什麼她被折斷一根手指後仍能忍著劇痛頑強地與歹徒抗爭。是一種不平凡的心在支撐著她,那,就是母愛之心!這種心所產生的力量,能使一個人變得執著、勇敢、頑強,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一對夫婦是登山運動員,為慶祝他們兒子一周歲的生日,他們決定背著兒子登上7000米的雪山。他們特意挑選了一個陽光燦爛的好日子,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踏上了征程。剛天亮時天氣一如預報中的那樣,太陽當空,沒有風沒有半片雲彩。夫婦倆很快輕鬆地登上了5000米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們稍事休息準備向新的高度進發之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風雲突起,一時間狂風大作,雪花飛舞。氣溫陡降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最要命的是,由於他們完全相信天氣預報,從而忽略了攜帶至關重要的定位儀。由於風勢太大,能見度不足1米,上或下都意味著危險甚至死亡。兩人無奈,情急之中找到一個山洞,隻好進洞暫時躲避風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