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孩子培養成天才——奇 跡(2 / 3)

顧家附近有個私塾,小顧歡白天常常跑去偷聽。隻見他拿著紙和筆,歪著小腦袋,仔細地聽著,遇到精彩或重要之處就記下來。晚上,他就在家裏複習。顧歡家裏窮,買不起蠟燭,他就點燃稻糠、鬆枝照明。

顧歡就是這樣勤奮好學,老了也是這樣。朝廷要讓他做官,他不肯,一直隱居在天台山。

這就是才子顧歡小時侯的《燃糠自照》的故事。

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來,一定是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奮,而且,他們也做得比別人更多。

一位成功的科學家,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一定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一定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沒有一個成功的人例外,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艱辛勞動的。

牛頓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當有人問他到底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發現時,他誠實地回答道:“總是思考著它們。”還有一次,牛頓這樣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總是把研究的課題置於心頭,反複思考,慢慢地,起初的點點星光終於一點一點地變成了陽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樣,牛頓也是靠勤奮、專心致誌和持之以恒才取得巨大成就的,他的盛名也是這樣取得的。放下手頭的這一課題而從事另一課題的研究,這就是他的娛樂和休息。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對公眾有什麼貢獻的話,這要歸功於勤奮和善於思考。”

約翰·亨特曾自我評論道:“我的心靈就像一個蜂巢一樣,看來是一片混亂,雜亂無章到處充滿嗡嗡之聲,實際上一切都整齊有序。每一點食物都是通過勞動在大自然中精心選擇的。”英國物理學家及化學家道爾頓不承認他是什麼天才,他認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奮點滴積累而成的。

偉大的哲學家開普勒也這樣說過:“隻有對所學的東西善於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對於我所研究的課題我總是追根究底,想出個所以然來。”

一位魔術大師在蘇丹麵前表演魔術,他的精彩表演深使蘇丹大為讚賞,蘇丹稱他為天才。

可是一位大臣說:“陛下,大師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位大師的技藝,是他勤奮練習的結果。”

蘇丹被臣子反駁之後,感到大為掃興,於是他輕蔑地對他大喊道:“你沒有任何天才,你到城堡裏去吧!在那裏你可以好好考慮我的話。為了不讓你感到寂寞,送給你二隻小牛犢做伴。”

從到牢房的第一天起,這位大臣就練習抱著小牛犢,從下麵的台階一直走到塔樓。幾個月後,小牛犢長成了一頭很結實的公牛,大臣的力氣也大增。

一天,蘇丹突然想起他的大臣還在監牢裏,於是就去看他。當蘇丹看到他時,非常驚訝:“真主呀,這多麼神奇,多麼不可思議呀。”

這位大臣,用雙手捧著一頭大牛,對蘇丹說了從前說過的話:“陛下,大師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我的力量是我勤奮練習的結果。”

沒有苦,就沒有甜,不靠勤勞的雙手,靠別人的施舍,終究是個“奴仆”。

隻有養成了一種不畏勞苦、敢於拚搏、鍥而不舍、堅持到底的勞動品質,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相反,懶惰的人不會有好下場。懶惰,其實就是否定自己。把自己的生命,一點點送入虛無,而不想做一次奮鬥,拯救自己。懶惰作為一種浪費,浪費的是比任何東西都寶貴的生命。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時勤勞一些將來定會受益無窮,相反,若懶惰一些,後患也將無窮。一個成功的人,是不會有任何機會讓懶惰得逞的。

勤奮的人瞧不起懶惰的人,心靈的恬靜是勤奮的人始終追求的,而懶惰的人卻是始終沉湎於肢體的舒適之中。怕吃苦怕受累是懶惰者的症狀,一無所得、受人嘲笑是懶惰者的下場。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奠基石,是補拙益智的催化劑,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梁,是自學課堂裏的老師,是人生航道上的燈塔。

心靈感悟:

時刻都要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謀事忌惰”。因為人生短暫,懶惰就如自殺。

勇敢接受挑戰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嬌氣十足,在外邊在家裏都是小皇帝脾氣,另一方麵卻缺乏勇敢精神,對有難度的事不敢去做,也不敢擔責任,沒有一種什麼事都願去試一試的勇氣。家長對此也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古人雲:人之逆境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出現挫折、遭受失敗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要正確麵對挫折,在逆境中走出來。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而現在的獨生子女更到大人的寵愛。有些父母寧可自己曆盡磨難,也不忍心讓孩子吃一點點苦,受一點點累,千方百計為孩子鋪墊人生坦途。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普遍缺乏勇敢精神,有些孩子在還沒有走向社會的時候,就因受不了一點點挫折而敗下陣來。這個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開始認識到,從小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參與的任何活動,隻要父母認為存在風險就會堅決製止。但兒童專家忠告父母,應該放手讓兒童玩探險遊戲,接受挑戰。

多年來,父母兩眼緊盯著兒童安全問題,這令公共遊樂場所變得非常單調,缺少挑戰性。因此,應該讓兒童在這些公共遊樂場所體驗一些“可控製的”冒險活動。安全風險不應成為阻止兒童盡情遊玩的理由。

喜歡探險是兒童的天性,對這一天性過多地限製,將不利於孩子的成熟。而且,一旦這些場所不能為兒童提供“令人興奮和有刺激性”的娛樂,他們的探險天性得不到滿足,兒童可能會改到河邊、鐵軌邊或馬路邊玩耍,造成更大的危險。

探險活動可以培養兒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探險活動中,他們需要觀察周圍事物,收集各種信息來幫助自己做出決定,有時還要籌措多種方案進行變通,與夥伴交流合作。此外,探險對增強身體素質和意誌力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少有其他活動可以代替這樣的綜合鍛煉。

如果說孩子是小苗,家庭就是陽光;如果孩子是花朵,父母就是園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書,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個黃金驛站。引導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我們做家長的義務和責任。

孩子成長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不斷摔倒再爬起來的過程。對於跌跤、磕碰一類的小意外,家長應當把它們當做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去看待。撫慰、包紮傷口等適當的處理事必不可少的,但切不可過分緊張。因為我們的所言所行會時時刻刻影響到孩子。隻要家長心中有數,淡然處之,孩子就會勇敢麵對傷痛和恐懼。

為了提高幼兒的挫折承受力,幼教工作者和家長應注意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如,讓幼兒到暗房子裏去取東西;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幼兒自己去尋找;在野外活動時,引導幼兒去走“勇敢者”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鼓勵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在活動中有意加入一些碰撞性活動,使孩子在活動中既學會保護自己,又能爭取勝利。孩子最喜歡大人與他一起遊戲,在這種氣氛下他往往會不知不覺地勇敢起來。經常這樣。慢慢地他們在別的場合也能表現出勇敢精神來。當孩子不慎受傷時,我們不大驚小怪,隻是依情況處理傷口,並平靜地告訴孩子:為什麼會受傷,以後如何避免。在培養孩子勇敢的同時,一定要同時教他學會判斷危險程度,學會避免危險,又不能讓他產生恐懼心理。當圖書中或影視節目中出現勇敢人物時,我們可表示出讚歎和欽佩,但這時不直接要求孩子向他們學習什麼。因為孩子會從我們的讚歎和欽佩中領會到積極的東西,家長的態度和老師的態度一樣會起到明顯的導向作用,當幼兒麵對難題或遭受失敗而出現情緒波動時,成人不必急急忙忙地包辦、代替,更不能埋怨和數落幼兒。正確的方法是成人留在幼兒身邊給他們一種安全感,同時鼓勵幼兒積極嚐試,尋找戰勝困難的途徑,必要時給予一些指導。

人類最偉大的能量來自於勇氣,而勇氣來自於對事物的深入了解和勇於麵對的態度。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需勇敢的去做你“最怕做”的事、勇敢的去想你“最怕想”的事,因為這樣才能不斷鍛煉你的能力,才能產生能量去戰勝逆境,隻要你肯拚、肯試,就會有人不斷的鼓勵你,為你加油打氣,當你不斷去挑戰這些“怕做、怕想”的事,你會發現對這些事你已經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得心應手了,最終你才能超越障礙,挑戰成功。

在日本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日本漁民出海捕鰻魚,因為船小,回到岸邊時鰻魚幾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個漁民船上的各種捕魚裝備以及盛魚的船艙,和別人都完全一樣,可他的魚每次回來都是活蹦亂跳的,他的魚因此賣的價錢高過別人一倍。沒過幾年,他就成了大富翁。後來他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魚了,他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他的兒子:在盛鰻魚的船艙裏,放進一些鯰魚。

漁民告訴他的兒子,鰻魚死的原因,是它們知道被捕住了,等待它們的隻有死路一條,生的希望破滅了,所以在船艙裏過不了多久就死掉了。

因為鰻魚和鯰魚生性好咬鬥,為了對付鯰魚的攻擊,鰻魚也被迫竭力反擊。在戰鬥的狀態中,鰻魚求生的本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就活了下來。

要勇於接受挑戰,隻有在挑戰中,生命才會充滿生機和希望。坐著等待天上掉餡餅是死路一條。

心靈感悟:

挑戰是人生的必備品,太多了會打擊信念,太少了會磨滅意誌。

挖掘孩子的優勢潛能

孩子第一次幫忙疊衣服、第一次主動站到小凳上伸長手臂幫著洗碗、第一次爭著要包餃子……通常父母的感受,是又欣慰又氣惱,欣慰的是,孩子開始有興趣分擔你的重任,開始有了自立意識的萌芽;頭疼的是,這麼小的孩子摻和進來,多半是越幫越忙。這個時候,是不耐煩地把孩子撥拉一邊,鼓勵他“坐享其成”,還是努力去挖掘孩子近乎搗亂的行為中的“閃光點”,跟他分享一同做事的“親子時光”?

孩子在3歲以前的變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時期,孩子在生理和精神方麵的發育都比較快,如語言的發育,從發單音發展為能說較長的句子;從不會走路到獨立的行走。這些進步,都是從日常生活的實踐中學習而來的。因為孩子最喜歡模仿學習別人的動作,為此,如對孩子缺乏正確的思想教育和耐心的引導,就會出現許多不良的習慣。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隻要孩子身體健康,不生病,就算完成了撫養的責任,而教育則是幼兒園,學校老師的責任。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三字經上說“養不教,父之過”,意思是說,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有絕對重要的責任,而在早期的品德教育問題上,父親比母親列重要。近年來一些學者積極倡導“零歲教育”,試想,象這樣艱巨的任務,除了父母親,誰還能承擔呢?所以,父母一定要掌握些教育孩子的知識,對孩子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教育,使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健康的意識,正常的心理素質,逐步培養他們具備剛毅、正直、純樸、堅定的精神,聰慧敏捷的思維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從各方麵均衡地發展。

父母的遺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智商的高低,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智商較高,孩子的智商也會相應的高。另外,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在血緣關係的遠近上。如果孩子的父母同是一個地方的人,孩子的平均智商為102。如果父母的血緣關係較遠,孩子的平均智商則可達到109。如果父母是近親結婚,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非常的低,甚至可能成為癡呆兒。

環境是製約孩子智力發展的“軟因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因素是主要環境,家庭中的智力環境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開發。家庭智力環境的營造,主要是靠父母的智力行為來實現。所謂智力行為,就是父母的所作所為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智力傾向,是一種智力活動。一個家庭的智力環境主要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父母的智力情況和父母的動腦水平,父母愛不愛動腦、善不善於動腦,都會直接關係孩子的智力發展,二是家庭的智力氛圍如何,較之第一方麵,它更為重要。所謂智力氛圍,是指父母有沒有為孩子的智力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榜樣。如,父母的求知態度和求知表現,如果父母熱愛學習,有良好的求知表現,孩子潛移默化中就會向父母學習,他的智力自然就會得到較好的開發。唱歌會使小寶寶對節奏敏感。在幾乎還站立不穩時就會按音樂的節奏搖晃。在播放寶寶熟悉的曲調時,他們會鼓掌。聽音樂一般能使大腦得到訓練。

嬰兒的運動能表明其將來從事體育運動的天賦。在懷孕第7周時,嬰兒就開始學習運動,2歲時嬰兒已經能夠翻跟頭和保持身體平衡。到4歲,小孩學習運動的階段就結束了。

顏色會促進小藝術家成長。嬰兒在出生後第4個月到第8個月可以準確地觀察其周圍環境。不久後,嬰兒就開始尋求表達方式,複述自己所看到的顏色和畫麵。有些寶寶很早就有良好的色彩感。父母應為孩子購買彩筆,讓孩子繪畫。

如果父母發現小孩在二三歲時到處亂寫亂畫,就應該擴大小孩的視野,例如帶孩子參觀博物館,與孩子一起翻閱掛曆等。

念詩和多說話會喚起嬰兒的語言興趣。語言天賦既是天生的,又是教育養成的。與嬰兒多說話至少會促進嬰兒的語言興趣。小孩小時候說話多,長大後也往往很健談,所以,父母要讓小孩多說,說錯了也沒有關係。

每個小孩的個性都不一樣。但控製我們的感情的大腦區與聽、看或運動一樣也依賴於外部的刺激和經驗,他們在與外界的交往中發育成熟,而父母則是嬰兒與外界交往的第一人。父母要多關心小孩,多傾注愛。這是父母能夠為孩子形成好的性格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得到許多愛和悉心照料的小孩往往形成穩定的性格。

我們都知道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尤其是當你的孩子一次次將你惹怒,你可能會禁不住火冒三丈,對他大聲訓斥甚至暴打,這樣一來,你是出氣了,可是否想過,你的這種行為和做法卻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個性。孩子會從你的行為中漸漸養成遇事沒耐心,喜怒無常,粗暴等不良習慣。因此,當孩子惹你不高興時,最好能壓下怒火,冷靜的分析一下原因,盡最大限度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當然,父母還可有意培養孩子的忍耐力,比方說當孩子向你提出合理要求時,不要立即滿足他,可這樣對他說:“寶貝,媽媽(爸爸)正忙著,等做完事再過來陪你。”這樣就能慢慢培養孩子的忍耐力,讓他學會等待。

我們需要挖掘的潛力,是孩子先天就具備的,是孩子自身真正的優勢,而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優勢。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遺傳潛能優勢,我們需要細心的觀察、發現,並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引導、發展,最終構成他們的優勢。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學生在學校讀書時,曾被認為是智力出眾的學生,畢業後卻沒有什麼作為。這一事實證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隱藏在事實後麵的一條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會條件外,還取決於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般認為智力因素包括六個方麵: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創造力。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係的情感、意誌、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麵。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個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發展,就可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做出較大的貢獻。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張廣厚在小學、中學讀書時智力水平並不出眾,他的成功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關。他曾說:“搞數學不需太聰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鑽勁。”達爾文也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對科學的熱愛,對長期探索的堅韌,對觀察的搜索,加上對事業的勤奮。”從心理學上講,感情、意誌、興趣、性格、需要、目標、抱負、世界觀等,是智力發展的內在因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一個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不但有助於智力因素的充分發展,還可彌補其他方麵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誌,貪圖安逸,勢必影響其智力的發展。

舟舟出生於1978年4月1日。父母給他取名胡一舟,意在希望他像一葉自由的小舟,快樂地去訪問人生的每個港口。然而,舟舟還沒有滿月,竟被查出患有先天愚型病症。

盡管舟舟是智障,可他的父親胡厚培還是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讓他接觸外麵的世界。吃早餐時,胡厚培會給舟舟兩塊錢,讓他自己出去買吃的,但經常是舟舟哭著跑回來。有幾次,12歲的舟舟竟然光著身子哭著回了家,原來,有的孩子欺負舟舟,還扒光了他身上所有的衣服。胡厚培夫婦傷心極了,但他們還是不願意把舟舟關在家裏,使他失去生活和快樂的權利。

一天,舟舟的母親張惠琴路過一家音像店時,發現一群人中不時地傳來鼓掌聲和喝彩聲!她走近一看,原來看似呆板的舟舟正在那兒進行音樂指揮,他的動作竟是如此地灑脫自如!突然,張惠琴心想自己不能把舟舟培養成大學生,為什麼不引導他向音樂指揮方向發展呢?當張惠琴興奮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時,胡厚培十分讚同!

於是,張惠琴便從音像店買來《梁祝》、《卡門》、《拉德斯基進行曲》等曲子的磁帶,隨時播放給舟舟。而舟舟無論在哪兒,他一聽見音樂常常揮舞雙手指揮起來!

1999年元旦前夕,中國殘聯特地邀請舟舟參加殘聯舉辦的春節晚會。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哪怕天生有缺陷的孩子,他們都有巨大的潛能等待父母去挖掘。

孩子做事往往會缺乏上進心,得過且過,這主要緣於“我做什麼也不行”的否定心理。如果孩子有一樣比別人強,不管是才藝還是技能,他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產生“我能行”的信念,拚搏向上。

從理論上來說,挖掘孩子的優勢潛能是“補強法則”的一種體現。“補強法則”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森提出來的。他以哲學家的眼光,根據美國家庭教育和中小學教育的經驗和教訓提出: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時,這種行為就會反複出現。比如,有個小女孩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周圍的小朋友都說她穿的裙子好看,那麼,她就會喜歡穿這條裙子。其實,這種強化的動因,來自周圍人的尊重和讚賞,使主體自身產生了一種愉悅和自豪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就會讓孩子獲得自尊與自信。

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孩子最寶貴的自尊心。這是切斷後進生生源的重要手段。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呢?我想,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就是給每個孩子創造表現能力的機會。讓他們都嚐到成功者的喜悅。

心靈感悟:

不管是哪個孩子,必然會有一些特殊的才能,隻要父母善於挖掘,孩子的潛能就一定能夠挖掘出來。日本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大腦猶如一條毛巾,隻要提出一端,便可帶動全身。擁有一技之長的人,通常在其他方麵也會有優異的表現。就像人的頭腦中有如毛巾般的特征,隻要有一端被開啟,其他的部位也會相對地活躍起來。”

不要窒息孩子的激情

在孩子玩耍時,父母親往往會在一旁助陣,其中不乏鼓勵讚美和誘導之詞,這種鼓勵式的教育一直被視為教子良方。然而,現在卻有一項研究顯示,父母的幹預不論方法如何,可能都是不智之舉,也會抑製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在玩玩具做遊戲時,家長盡量不要手把手去教,也不要急於幫助他,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去探索。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對孩子今後積極地探索世界大有好處。

多讓孩子自己分析。無論遇到什麼事家長都不要代替孩子思考。孩子做錯事時,不要一味地指責訓斥,可以讓他自己想一想什麼地方做錯了,為什麼做錯了,應該怎樣做。

多問孩子為什麼。家長可以多用疑問的語句問孩子,使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如果孩子不能立刻回答出來,家長不要著急,要耐心地引導、啟發他。

給孩子提供民主的氣質。家長不能壓抑孩子,應該為孩子提供寬鬆的環境,激發孩子的創造性和思考欲望。如果過於壓抑孩子,隻會造成孩子懦弱、服從、唯命是從的性格。

多鼓勵孩子。孩子做什麼事,家長都不應限製過多(不包括那些危險事情和錯誤的事情)。如果孩子失敗了,家長應該鼓勵他,幫助他找出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克服困難,避免失敗。

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孩子自理能力已經很強了,如果家裏有條件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房間,如果沒有條件也應該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和時間,這對孩子的思考是十分有幫助的。

讓孩子自已想辦法。在日常生活或遊戲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家長首先就應該問孩子:“你該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嗎?”有些家長總是迫不急待地幫助孩子,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品質是不利的。

“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聽話成為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首要和唯一的標準。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太野,不能太不聽話。於是許多父母從小就訓練孩子老實聽話,限製孩子,不讓孩子太野。比如,不讓孩子獨自下樓,不讓孩子與別的孩子玩,怕受欺負,日久天長就使孩子變得性格孤僻,特別是一些男孩子被父母訓練得規規矩矩,甚至足不出戶,倒像待字閨中的大小姐。其實,聽話是不容忽視的兒童教育誤區。

魯迅先生曾經對中國的兩種極端的家庭教育提出過嚴厲批評。其中之一就是“終日給予冷遇或嗬斥,甚至於撲打,使他畏縮退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麵來,則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魯迅先生在這裏批評了那些把孩子聽話當成是好孩子標準的錯誤思想。然而,縱觀中國曆史,曆來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把“隻有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作為家庭教育的主線、貫穿從孩子剛剛懂事直到成人的整個過程,殊不知“聽話”教育的結果是極大地製約了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另外,對孩子進行的聽話教育,還是造成我國青少年自理、自立、自主、自強思想淡薄,生活上過分依賴父母的主要原因。它銷蝕了兒童的勇敢、好奇心和靈氣,實質上就是對兒童個性的壓抑。

經專家研究證實,兩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中國的子女教育中心是讓孩子服從父母,一切事情由父母做主。

而西方國家則完全不同,他們的教育目標是著眼於孩子的未來,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自強思想。兩種教育態度造成了兩種不同的效果。

無論是中國孩子還是美國孩子,他們所將要麵對的都是同樣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未來社會。另外,塑造聽話的孩子還必須有訓練孩子聽話的措施。因此,聽話教育還容易造成兒童屈服於強暴,成為膽怯、懦弱的社會弱者。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必然是思想軟弱,缺乏主見,平庸無能,習慣於被安排,遇到變遷就徘徊,遇到挫折就沮喪,自立精神和應變能力都很差。

有個居委會對500戶家庭的調查表明:沒有一個家長願意支持自己的孩子有冒險精神。一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說,長期壓抑孩子的天性,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和堅強的個性,會造成孩子羞羞答答、畏畏縮縮、膽小怕事等性格弱點。

小孩子還是淘氣一點好,現在已經有許多家長注意到了這一點,不光是孩子的父母,當年用“聽話”標準塑造孩子父母的父母也都這麼說,其實是有道理的。淘氣就是有活力,淘氣就會有好奇心,有創造力。而聽話的孩子不見得就是有出息的孩子,並不一定有本事,不一定能做出一番事業來。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從小就不安分,以致玩炸藥炸掉了兩個手指頭。太聽話就會什麼都怕,什麼都要看別人的眼色行事,長大了也不一定能改掉這種脾氣。活得苦活得累,倒不如野一點無拘無束、瀟瀟灑灑。

不止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成年之後會發現,周圍的一切竟是如此的平庸、無聊,師長們曾經許諾的榮譽和輝煌成為越來越模糊的影子。而許多同齡人中那些不聽話的“野孩子”卻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日益發達,贏得了更多的掌聲和鮮花——他們倒成了笑到最後的勝利者。這實在是有點讓師長們尷尬,讓孩子們迷惘。

在傳統中,我們一直以“好孩子”的準則規範著每一代的未成年人。“好孩子”意味著溫良恭儉,意味著服從柔順、一絲不苟,意味著所有止於至善的美德。然而,生命是複雜的,社會是複雜的。讓我們試著換一種方式思考:在我們要求孩子溫良恭儉讓的同時,是否淹沒、窒息了他們的激情?當我們要求孩子一絲不苟的同時,是否考慮過這也可能導致孩子的呆板?絕對的服從和柔順是以犧牲創造力為代價的。

的確,“野孩子”們目無師長,惹人生厭,但是他們在上樹下河、捉狹搗蛋的同時也就保留了一份人性本真。有時,一次膽大包天的失範行為或許就是一次英雄主義的冒險。在人生的生存競爭中,“野孩子”比“好孩子”有更強的精神,更旺盛的鬥誌,因為他們一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好孩子”不一定就是棟梁之材,“野孩子”也不一定就是一事無成。畢竟,事業的成功不再僅僅決定於某位老師讚許的目光。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許多年輕人也開始對從父輩們那裏繼承過來一些金科玉律進行甄別、審視、調整的過程,有探索也有思考,有痛苦也有感悟。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習的大敵,也是親子教育的大敵。特別是在抓孩子的學習時,時緊時鬆、陣風陣雨,造成孩子學習情緒不穩,甚至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

一些家長經常抱怨:“我們的孩子學習不穩定,狠抓他一陣,成天督促他的學習,就好一陣,學習成績也就上去了。不抓他,學習成績就降下來了。”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呢?通過查找心理學書籍和深入學生中去調查發現,原來,學生也很抱怨父母這種時緊時鬆的教育方法。

一個學生拿出了一份練習題訴苦道:“您看,我媽媽平時對我的學習不聞不問,可是不知她什麼時候心血來潮,也不知她從哪裏抄來這麼難的習題,硬逼著我把它都做對。”問及這位學生對這份練習題怎麼辦,她誠實地說,隻好讓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做。學生們還大膽地分析和解釋為什麼有的同學的學習忽上忽下、忽高忽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