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兩不誤——責 任(3 / 3)

試著和孩子平等的交流、溝通,就會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這樣才能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為他們掃除障礙,保護他們不受傷害,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隻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共鳴。

發現是溝通的關鍵。家長在傾聽的過程中,不但要認真傾聽,而且要善於思考,注重在談話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比如,發現孩子能夠獨立地講述簡短的故事時,要及時給予讚賞:“你講得真不錯!”孩子第一次能堅持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時,就應該稱讚:“你真有主見,就像個雄辯家。”要注意培養並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一味地說教、指責,要“哪壺先開提哪壺”,這樣,孩子不但願意經常和您溝通,還能提高溝通的質量。

要童心未泯。家長如果沒有一顆童心,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孩子遊戲時,您可以與他一起遊戲,一起比賽,使孩子覺得您是他的朋友和夥伴,溝通自然會水到渠成。兩代人溝通的藝術,在於家長既是“童心未泯”,又會“老謀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對家長敬而遠之,沒有共同語言;而隻有“童心未泯”,沒有“老謀深算”,則無法引導孩子。

慎用批評。批評是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使用不當,也會影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扼殺孩子的靈性。心理學研究表明,犯了錯誤的孩子,最擔心失去父母的愛,所以家長的批評最好從談話開始,千萬不要過早地下結論或橫加指責,以避免孩子關閉心靈的窗戶,拒絕溝通。如果用“孩子,讓我們來談談好嗎”之類的語言開始談話,允許孩子把事情的經過講完,並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幫助他分析問題所在,孩子不僅會自覺地承認錯誤,還會對您更親近。

要有耐心。有些家長過於急躁,常常是“恨鐵不成鋼”“哪壺不開提哪壺”,幻想著通過一兩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麵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幼兒的氣質類型通常可以分為三種:容易型、困難型和遲緩型。容易型的兒童比較容易溝通,而困難型和遲緩型的兒童,由於情緒比較消極,很難對環境和父母及老師感到滿意。家長如果失去耐心甚至情緒激動,埋怨、責怪甚至懲罰孩子,就會使孩子變得不耐煩,由此產生困惑、膽怯、逃避等不良心理,甚至產生敵意,親子關係就有可能長期不和諧。

要講究一個“信”字。和所有的友誼一樣,兩代人的溝通也要講一個“信”字。說話算數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兒童心理醫生林達曾經舉過這樣的例子:一位媽媽因為6歲的女兒不願與她溝通,便領著女兒去進行心理谘詢,結果發現原因是媽媽將女兒告訴她的“秘密”,在晚飯時不經意地告訴了家庭其他成員,結果哥哥姐姐們以此來取笑她,從此她再也不肯對媽媽說什麼了。可見,家長的“誠信”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很重要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對孩子做到欣賞優點,包容缺點,允許孩子有不完美。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的兒子幻想著自己是土耳其人。他認為自己應當赤裸著蹲在餐桌下麵,撿飯渣吃。

焦急的國王請遍了國內的所有醫生,沒有一個能幫助他的兒子。一天,有個智者來到國王麵前,主動要求幫助這個孩子。

那個人脫光衣服,和國王的兒子一起蹲在餐桌下麵。當男孩問他為什麼蹲在桌子下麵,那個智慧的人回答說:“因為我是一個土耳其人。”

“我也是一個土耳其人。”國王的兒子說。

這樣兩個人光著身子在餐桌下麵蹲了幾天,彼此熟識起來。

有一天,智者讓人扔幾件襯衫下來。

“你是不是覺得土耳其人不能穿襯衫?”他問男孩,“土耳其人當然能穿襯衫,一個土耳其人是不能根據其是否穿襯衫來判斷。”

幾天以後,那個智者讓人扔幾條褲子下來。

“你是不是認為穿褲子的人不是土耳其人?”他問男孩。

於是兩個人都穿上了褲子。

那個智者繼續這麼做,直到兩人都穿得整整齊齊。

然後他讓放些食物在餐桌上。

“你是否覺得,”他問男孩,“如果吃好東西就不是土耳其人?你當然還是土耳其人,可以吃好東西。”

於是他們一起吃起來。

最後,智者說:“你認為一個土耳其人必須整天坐在桌子下麵嗎?你知道,坐在餐桌旁仍是一個土耳其人,這是完全可能的。”

這就是那個智者如何一步一步地把男孩帶回到現實世界中來。

理解這個故事有很多種角度,但最容易說明的是,如何與生活在夢幻世界的孩子溝通——向孩子敞開心扉。

如果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對孩子會產生傷害。因為對孩子來說家長是強大的,孩子此後會對家長產生恐懼心理,麵對暴怒的父母時就會哭,感到委屈。而這樣的經曆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不會跟孩子很好溝通的父母並不知道,他們的失敗不僅僅在於他們跟自己的孩子溝通困難,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孩子將來也會成為不會溝通的人。”現在很多中國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親子溝通障礙的危害。中國的父母應該多學習跟孩子溝通的技能,這樣才能避免孩子的人格出現問題。

心靈感悟:

做一位成功的父母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培養出行為端正、彬彬有禮、品格端正的孩子需要勇氣和耐心。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相信自己,你要知道什麼是對孩子有益的事情,這就需要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孩子溝通,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不要以“罰”代“教”

一個孩子在其成長的漫長歲月裏,難免會犯些大大小小的過錯,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孩子犯錯時,不同的家長會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認為“孩子小”采取無所謂的態度,聽之任之,不予指正,無形中縱容了孩子的過錯;有的家長卻因此小題大作,把孩子的過錯上綱上線,興師動眾地嚴厲訓斥、譏諷,甚至還罰跪、拳棒相加懲罰孩子。此兩種教育方法都是非常偏激、十分錯誤的,前者庇護、放任會使孩子因沒有得到及時的指正而再度重複犯錯,久而久之甚至會誤入人生的歧途;後者的大張聲勢,會對孩子的心靈深受震動。

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懲罰孩子的用心良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家認為,孩子從懲罰中學到的隻是“下不為例”,懲罰隻能減少孩子不良行為的發生,卻無法學到“應該怎麼做”,不能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懲罰這種切膚之痛吸取的“教訓”“惡性刺激”,往往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孕育怨恨心理,滋生逆反心理,產生極大的危害。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長以罰代教是極不明智之舉。隻有在其它積極的教育方式都無濟於事時,才可考慮實施懲罰。家長應明白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其明白“什麼不能做”,要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馬上實行,及時讓孩子懂得不良行為產生的後果。“秋後算賬”不利孩子改正過錯。負責的家長,對孩子要盡量采取表揚、賞識、激勵等積極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懲罰孩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懲罰的“量刑”要適當。懲罰孩子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轉化,那麼懲罰的“量刑”就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太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因此懲罰孩子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既不能輕描淡寫,又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大教育家洛克說過“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後,不可中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尋味。

2.指明“出路”不含糊。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麼樣的後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3.罰了又賞要不得。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態度一致,賞罰分明。該獎時就要鄭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獎,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受獎的喜悅;該罰時也應態度明確、措施果斷,讓其真正知道自己錯之所在。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知錯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對孩子實施懲罰之後,父母中的一方認為孩子受了委屈,隨即又用錢物或食品來安慰他,這將會使懲罰失去作用。實踐證明:懲罰—獎勵—懲罰的惡性循環會使孩子產生認知偏差,錯誤地將犯錯和受獎聯係起來,從而使懲罰歸於失敗。

4.及時懲罰莫遲疑。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懲罰的效果部分是來自條件反射,而條件反射在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的間隔時間越短則效果越好。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行為有錯,隻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後則應及時地創造條件盡可能使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並明確要求他改正。

5.劣性轉嫁不可有。俗話說:“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時很難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使自己惡劣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一來孩子無過受罰,父母小題大作,會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來如果此時父母再因不能自製而使懲罰無限製地升級,則往往會激化孩子對父母的反抗情緒。因此,建議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後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等時候懲罰孩子,以免過激失態,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6.諷刺挖苦最忌諱。父母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實踐證明,諷刺挖苦和惡語謾罵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夠接受的範圍,將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做父母的應該牢記自己懲罰孩子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決不是為了圖一時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長在懲罰孩子語言不文明、滿口髒話時,自己也“出口成髒”,這就使得訓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說服力。

7.事後說理不可無。管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教與被教的關係,但教育孩子仍當以理服人。懲罰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後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否則,孩子在忍受了懲罰之後還將會依然如故。所以,家長在罰了孩子以後要通過說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為什麼會受罰、知道犯錯誤的原因,講清楚如果堅持犯下去將有什麼後果。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懲罰隻是一種劣性條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時的,不能持久。受罰的孩子改正了錯誤並不等於他已明白事理,並不能保證他下次不會再犯。因此,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才是根除錯誤的關鍵,說理是懲罰孩子之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

8.點到為止莫嘮叨。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地喝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隻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根本就沒聽。孩子之所以說知道了,隻是順著家長的意思,為了早點結束訓斥。於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感“痛心疾首”,隨即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當成了“耳邊風”,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並非孩子不聽父母的話,而是父母的嘮叨太多了,讓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聽哪一句為好;再者,經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耳朵“失聰”,對家長的話產生教育心理學中的“0反應”,無動於衷,使訓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切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然後觀察孩子的反應再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9.就事論事莫牽連。孩子作為受罰者的角度來講,最厭惡父母“倒鹹菜梗”,一事既出又將陳年老賬翻出來。可作為過來人的很多家長卻不了解這個道理,訓教孩子時總忘不了東扯西拉、橫牽豎連,說出孩子的種種不是來,有的甚至將孩子說得一無是處,直至忘記了本次訓教的主題。孩子怎麼樣呢?反正自己沒有一處是對的,以前取得的成績、改正的缺點家長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訓該罰的料(有的甚至認為父母是在找茬整他),對改錯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這樣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長訓教懲罰孩子務必要一事一議,就事論事,切勿搞牽連、翻陳賬。

把體罰作為教育手段,如今用這種方式對待子女的家長不在少數。越是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越善於用此方法“教育”孩子。

其實,生活中孩子遭受各種體罰主要還不是孩子該不該受罰,而是有些父母認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奏效快。孩子回來晚了,把水潑地上了,作業做錯了,考試沒考好,上課沒注意聽講,都有可能吃一頓板子。采取這種簡單而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孩子挨了打,受到傷害,會變得畏畏縮縮,什麼也不敢去做,不敢探求、嚐試。其次,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違心地說謊,隱瞞錯誤,而這種辦法一旦得逞,孩子會繼續下去,從而變成了生活中的“兩麵人”。再者,經常挨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急躁,心驚膽戰,產生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不滿的情緒。比如,因為數學沒考好而挨打,他會憎恨數學知識、數學教師,甚至憎恨學校。一旦有機會,孩子可能會做出報複性的事情來。

馬克·吐溫,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他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馬克·吐溫是他寫作用的筆名。由於他筆觸辛辣、犀利,所以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

他出生在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父親是一個鄉村律師,在馬克·吐溫剛出生不久就去世了。馬克·吐溫過早地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他從小外出拜師學徒,當過排字工人、水手、南軍士兵,還從事過木材業、礦業和出版業,但一直都沒有放棄寫幽默文學的念頭。

馬克·吐溫經曆了美國由“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階段,所以,其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幾個階段。

他的作品文字貼近生活,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後人推崇為美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

馬克·吐溫的作品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做出辛辣的批判,從這點上看,他似乎是一個很尖銳冷漠的人。

了解馬克·吐溫的人都知道,在生活中,他有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麵。他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就像他寫的小說一樣充滿了幽默與輕鬆,卻沒有冷漠和尖銳。

他把2個女兒當作掌上明珠,家庭中因為有了他的幽默和調侃常常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幸福、溫馨。

從女兒開始懂事起,他每次寫作累了,就叫女兒們過來,讓她們坐在自己的腿上,給她們講故事。

馬克·吐溫常常微笑著讓女兒自由選擇故事的題目,她們常不假思索地拿起書桌上的畫冊,讓父親根據畫冊上的人或動物講故事。

馬克·吐溫雖然可以很輕鬆地編出一段生動的故事來,但是每次他都很認真,從不敷衍了事。

這個溫馨的家庭裏,長輩與晚輩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關係,洋溢著和睦融洽的氣氛,父親從不以長輩的身份訓斥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過錯,馬克·吐溫也決不姑息,他讓她們記住教訓,以後不再重犯類似的錯誤。隻是,馬克·吐溫教育女兒的方式很特別。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馬克·吐溫夫婦想帶著孩子到附近農莊做一次旅行,一家人都坐在堆滿幹草的大車上,愉快地向郊外駛去,沿途那美麗的田園風光真令人心曠神怡,這是孩子們盼望很久的事了。

可是就在臨出發前,不知為什麼,大女兒蘇西動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哭了。

事後,蘇西主動向母親承認錯誤請求原諒,但是按照馬克·吐溫製定的家規,蘇西必須要受到應有的懲罰。

采取什麼懲罰方式還要女兒自己提出來,母親同意後,就可以施行了。

蘇西猶豫了老半天,最後,她終於下定決心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坐幹草車去旅行了,這能讓我永遠記住這次過失。”

馬克·吐溫非常理解女兒為自己決定的受罰方式對她自己有多大的影響,他後來在回憶這件事時說:“並不是我讓蘇西做這件事的,想起女兒失去了坐幹草車的機會,在26年後的今天,仍讓我感到痛苦。”

有這樣一個特別的父親,有這樣一個溫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環境,馬克·吐溫的女兒們自然會感到很幸福。

心靈感悟:

一些父母常以打的方式教育孩子,結果,打失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打掉了孩子的探索精神,給孩子的身心帶來了極大的傷害。打孩子,還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絕對不可取的。

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每一個孩子都是滿腦子問號的小精靈,大問題,小問題,簡單的問題,艱深的問題,幽默的問題,嚴肅的問題——孩子的整個世界充滿了疑問,他們的問題,有的讓我們尷尬,有的讓我們欣喜,有的讓我們驚訝。孩子的問題遠非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二三歲直到上小學的孩子,都喜歡向父母提出“這是什麼?”“為什麼?”一類的問題。有的孩子為了弄懂這些問題,甚至擺弄、拆散一些玩具和用品。有的父母缺乏耐心,不是不予回答,就是予以訓斥或懲罰;有的自己也不明白孩子提的問題,就含糊其辭地應付;有的父母雖然能給孩子講解,但由於方法不得當,孩子聽不懂,也難以收到好的效果。這些態度和方法都是不正確的。

孩子來到世界上,對各種事物都有濃厚的興趣,對什麼都感到新鮮,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望、追求和對新鮮事物的探索。他們向父母提出種種問題,是認為父母無所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提出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好奇心是對新奇事物所引起的一種注意,是對新異刺激物的一種探究及反射,就是不斷接受新異事物的刺激,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隨著孩子閱曆的增長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他們提出的問題也會從簡單到複雜,從個別的現象到事物之間的聯係。這樣,他們懂得的東西就越來越多,直到可以自己尋求問題的答案。由此可見,孩子的提問和好奇心、求知欲是極可寶貴的思維的火花。做父母的如果認識不到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以簡單粗暴的態度對待,就可能使孩子思維中純真的火花漸漸熄滅。

孩子天生好奇心強,有時他們也沒有途徑去滿足好奇心,便隻好拿不明白的事去問父母。而父母們往往覺得他們隻是在沒事找事,問的問題實在多而無聊,甚至可笑。有時,大人又因為工作忙或者孩子的問題實在難以回答,便應付說“現在忙,過一會再說”或者“你自己想吧”。有時大人實在惱了,沒好氣地說:“你問我,我問誰去?”

這樣的態度,首先,會嚴重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如果經常這樣,孩子會逐漸變得對身邊的事物失去興趣,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大腦會趨向於遲鈍。其次,會影響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因為孩子會覺得父母根本就不關心自己。

奉勸家長,要“孩子優先”。無論多忙,無論孩子的問題多麼可笑,多麼難以回答,都要認真地對待。這樣,不僅使孩子的求知好奇心自然地得到發展,也能確立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協調關係的基礎。

孩子的心理沒有那麼複雜,有時提出一個問題來,卻讓父母難以回答。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有的家長正在煩心,孩子一問,便沒好氣地說:“小孩子問那麼多幹什麼,玩你的去!”或者說:“這不是你要知道的事!”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態度。畢竟,大人之間的糾葛,跟孩子說了無益,何況還講不明白。

但是,一定非要用這樣的話來把孩子的問題頂回去不可嗎?就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內心脆弱,好不容易有了興趣問問父母,卻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心裏該是多麼難受。而且很可能在潛意識中害怕再次受到傷害,而再也不問父母問題,甚至疏遠父母。這樣的次數多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會不斷淡化,交流與溝通的和諧關係被破壞。長久下去,孩子的心隻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接納孩子以及他的問題。即便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要對其提問表示出關心,並明白地告訴他,“你等你長大了自然會明白”或者“這個問題太複雜了,等明天媽媽弄清楚了,再告訴你好嗎?”當然了,你說到就要做到,不能敷衍孩子。

也許孩子提問並不一定就是要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們的快樂有時在提問這個過程,而不是答案本身。所以,父母對孩子提問有個交代,孩子心理上就獲得了被接納被重視的滿足感,他的好奇心及對父母的信賴會慢慢地發展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千萬不要隨便亂說,胡謅一個答案。尤其是一些涉及科學知識的問題,一定要自己弄清楚了再告訴孩子。

回答孩子問題的原則和方法:

了解孩子提問的動機

在回答之前,家長要仔細體察孩子提問的動機,是受了困擾,想引起大人的關注,還是出於強烈的求知欲呢?隻有了解孩子提問的動機,才能夠給他一個適合的答案。你可以先反問他一個問題,這是對待孩子提問最重要的技巧。

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

麵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如果家長敷衍了事、粗暴製止、不懂裝懂,不僅會挫傷孩子提問的積極性,還會使其智慧的萌芽逐漸枯萎。

保持答案簡單

回答時要講究藝術性,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盡量簡明、準確、通俗、生動。孩子不需要知道最科學嚴謹的答案,用他聽得懂的詞語回答就行了。

盡可能立即回答

孩子的注意力不易持久,如果不馬上回答,他也許就忘掉了問題,或者興趣降低。當然,立即回答並不是馬上把標準答案直接“告訴”孩子,而是要立即受理孩子的提問,並促進孩子對有關問題的思考。

不要打斷孩子的問題

無論讓你多心煩,都不要說:“不準問。”即使在成年人看來非常可笑的問題,家長也要耐心回答,因為隻有保護和提高孩子提問的興趣,才能使他們的思維更廣闊、更自由。

認同孩子

每當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時,無論對錯,家長都應該表示讚賞,讓孩子感受到家長也和他一樣興奮、驚奇,從中得到滿足,繼續提問。如果家長表示不耐煩,嘲笑諷刺,甚至貶低問題的價值,就會打擊孩子提問的熱情。

以答引思

有些提問有多個答案,如果以一概全,簡單作答,是不科學的。家長應該向孩子提問,用反問、設問等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多角度看待和分析事物,巧妙啟發,拋磚引玉,點燃其思維火花,培養發散性思維。

1.要耐心,不要煩躁和訓斥孩子,如果你正忙於做事,可以告訴孩子:“過一會兒告訴你”;或者暫時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給孩子解答。有的父母由於知識麵有限,回答不上來,可以實事求是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懂,等我查查書或問問別人再告訴你。”

2.加強引導和啟發。如果孩子提的問題並不太難,可啟發他們自己去思考和解答。比如孩子問:“為什麼冬天窗戶上會有冰花?”可以啟發他想想,冬天院子裏水凍成冰的道理。在輔導孩子學習時,有意識地誘導孩子把興趣和好奇心變成學習的動力。

3.講究回答孩子問題的藝術性。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盡量簡明、準確、通俗、生動。切忌長篇大論,深奧難懂。如果問題很複雜、怎麼講孩子也不可能理解,可以告訴他:“你現在還小,長大了就會知道的。”或者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把他的興趣引到別的地方去。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的時候都會感到厭煩,這種愚蠢的做法雖然能換來片刻的寧靜,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壓抑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更為嚴重的是抹煞了孩子最可貴的求知精神。

讓我們看看塞德茲是怎樣回答孩子的提問的:

一天,小塞德茲拿了一本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少兒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調描述了生物進化的過程,並且配有極為有趣的插圖。

“爸爸,進化論中說人是由猴子變來的,這對嗎?”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對,但達爾文的理論是有道理的。”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變的,那麼為什麼現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兒子問。

“猴子之中的一群進化成了人類,而另一群卻沒有得到進化,所以它們仍然是猴子。”

“這恐怕有問題。”兒子懷疑地說。

“什麼問題?”

“既然是進化論,那麼猴子們都應該進化,而不光是隻有一群進化。”

“為什麼這樣說?”

“我覺得另一群猴子也應該得到進化,變成一群能夠上樹的人。”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事實上是猴子當中的一部分沒有得到進化……”塞德茲說。

“為什麼?”兒子仍然不放過這個問題。

於是,塞德茲隻能盡自己所知向他講明其中的原因:據我所知,一群猴子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在地麵上生存,它們的攀緣能力逐漸退化,而又學會了直立行走。經過漫長的進化變成了人類;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樹上,所以沒有得到進化。”

“我明白了。可是為什麼要進化呢?如果人能夠像猴子那樣靈活不是更好嗎?”兒子又開始了另一個問題。

“雖然在身體和四肢上猴子比人靈活,但人的大腦是最靈活的。”塞德茲說道。

“大腦靈活有什麼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樣可以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兒子說。

“身體靈活固然好,但隻有身體上的優勢是遠遠不夠的。大腦的靈活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文明。”

“為什麼要創造文明?”兒子問道。

“因為文明代表著人類的進步。”塞德茲說道。

就這樣,兒子的問題一個又一個地如潮水般湧來。他的很多問題在成年人看來非常可笑而毫無根據,但即使這樣,塞德茲也盡力不讓他失望。

心靈感悟:

塞德茲是這樣解釋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的:“其實也並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隻不過我認識到認真回答孩子問題的重要性。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培養起他的探究精神,而不是將這寶貴的品質抹煞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