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對趙普說:“五代的藩鎮非常殘暴,人民深受其害,我現在任用了一百多名文臣中能幹的人去治理各地的大藩鎮,他們就是貪汙卑濁,也不及武臣的十分之一。”從不喜歡文人到養士重用,正是趙匡胤克服自我,服從治國規律的表現。

趙匡胤管人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一般不獨斷專行,善於采納臣僚的意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趙匡胤親征北漢,駐留潞州。當時各地轉運的軍需物資全部集中潞州城,造成道路堵塞。趙匡胤聽說後,以為是非理稽留,準備治轉運使的罪。趙普急忙勸諫趙匡胤說:軍隊剛到,而轉運使獲罪,敵人知道後,一定以為我軍儲備不足,這不是威懾敵人的辦法,應當選擇善於處理繁重難辦事務的官吏治理此州。趙匡胤並沒一意孤行,反倒覺得趙普想得深遠,就聽從了他。

智慧點評:

凡善成事者,一般講都有多手準備,還時不時與人捉迷藏。也就是說,運用管人之術,不可執著於一途。一味求透明,可能缺少變通和謀略,路走不通也不知繞個彎,就會阻力重重;醉心於陰謀詭計,則陰氣太重,也許一時能算人一把,但終究反算了自己。

管理下屬因人而異

領導者要想說服下屬,讓他們依照你的意思行事,就必須摸清下屬的性格,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牛不吃草強按頭”。

摸透下屬的秉性,必須對下屬有全麵、細致的了解,對下屬的情況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理解他們的觀點和存在的問題。作為領導,你應該盡一切力量去認識和理解一個人的全部情況。

下屬們的工作態度、習慣不隻影響自身的工作效率,如果將個人情緒發泄,則容易影響到其他下屬的士氣和工作效率。身為領導不能忽視下屬的性格及心理秉性,隻有了解了他們的特點,才能采取正確的對策,以理服人。

三國時期,諸葛亮作為領導,對下屬的性格可謂了解透徹,他能針對不同的下屬而采取不同的對策,所以能讓所有的下屬都心服口服。

關羽自傲自大,同時也很講義氣,諸葛亮在華容道之戰前,利用他的自大、自傲,使其立下軍令狀。其後,關羽果然正如諸葛亮所料,放走了曹操。曆史的教訓使他從此對軍師諸葛亮更加信服。

而張飛,性格魯莽、脾氣暴躁。諸葛亮對這一莽漢則采取激將的辦法,往往激得張飛不惜生命南征北戰,從而取得勝利。事後,張飛對諸葛亮也是心服口服。

孟獲有少數民族的特點,他淳樸但又奇猛無比。對待這樣的人,諸葛亮則采用了攻心戰術。七擒孟獲,使孟獲由衷地佩服諸葛亮。

對於不同的下屬,你一定要先把握他們的性格,才能夠據此采取不同的對策,逐個讓他們信服。

對於那些事事悲觀,對新觀念不抱希望的下屬,在他們麵前一定要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的態度,讓他們有所放鬆,並多多鼓勵他們積極進取。

對於那些脾氣暴躁的下屬,應當在他們心平氣和時,讓他們知道亂發脾氣是不恰當的。並強調單位是個整體,不容許個別人破壞紀律,也不會姑息亂發脾氣的行為。當他們情緒激動的時候,最好先不要發言,聽他們訴說心中的不平。一個憤怒的人,通常會有很複雜的情緒,細心地聆聽可以令他感覺到你在注意他,並會對你慢慢地產生好感。

對於一些個性極強的下屬,則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時地製止他們的行為,讓他明白不能無視單位的紀律,以直接勸告來達到說服他的目的。

智慧點評:

作為領導,麵對著有著不同秉性的下屬,要懂得去了解他們的性格,然後采取相應的對策來以理性說服他們。

千萬不能感情用事

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肯定會有這樣的情形: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很好,心情也很舒暢,什麼原因你自己也說不上來。在評論你所喜歡的人時總愛讚譽有加,對你不大喜歡的人則往往吹毛求疵。這也是人性中的一個特征,也就是我們這裏要說的感情用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艾森豪威爾作為盟軍最高統帥,在1944年9月10日下午,他應邀來到布魯塞爾,討論盟軍大反攻的有關事宜。

當時,艾森豪威爾製訂了一個計劃,並發給各國將軍。作為下級的英國上將蒙哥馬利登上飛機,從口袋中拿出艾森豪威爾最近的計劃,揮舞著手臂,把計劃罵得一文不值,指責他說,應該把地麵指揮權交給自己,並且說艾森豪威爾的兩麵出擊肯定會導致盟軍失敗。

當蒙哥馬利大罵不止時,艾森豪威爾默不作聲。然而,在蒙哥馬利第一次停下來換口氣的時候,艾森豪威爾欠起身子,把手按在蒙哥馬利的膝蓋上悄悄地說:“冷靜點,蒙蒂!你不能這樣對我說話,我是你的上級。”

蒙哥馬利嘟囔著說了幾句道歉的話,接著他提出由第二十一集團軍單獨通過阿納姆,直插柏林的要求,並要求得到他所需的供給。但是,艾森豪威爾斷然拒絕,並告訴他這連考慮的可能性都沒有。

經過一陣激烈的爭吵,艾森豪威爾最後同意了一項代號為“市場——花園”的計劃。

9月22日,在凡爾賽艾森豪威爾召開了軍事會議,同盟國遠征軍中的重要人物,除了蒙哥馬利外,有二十三位將軍、海軍上將和空軍元帥出席。在這次軍事會議上,艾森豪威爾宣布了他的作戰計劃。在他離開辦公室之前,他口述了一封給蒙哥馬利的信,傳達了他的決定。他說:“我堅持認為安特衛普港是很必要的。占領安特衛普是最後進軍德國的先決條件。”他要求蒙哥馬利給予加拿大部隊打開安特衛普港所需的一切,其中包括全部空軍力量和他們所使用的一切武器。然而,感情用事的蒙哥馬利對總司令的命令置之不理,繼續堅持他的計劃,組織部隊向阿納姆推進,結果損失慘重。“市場——花園”行動失敗,安特衛普沒有被及時打通,延誤了整個作戰計劃的實施。

蒙哥馬利卻把“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歸咎於他的部隊和布雷德雷部隊之間缺乏協作,並對盟軍總部的作戰計劃橫加指責,再次要求掌握地麵部隊的指揮權。艾森豪威爾對此甚為不滿,於是決定將他們之間的分歧上報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

愛感情用事的蒙哥馬利十分清楚,如果艾森豪威爾向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這就意味著“有他無我或有我無他”,而艾森豪威爾會被取信,於是不得不向艾森豪威爾認錯。

在這個事例中,作為下屬的蒙哥馬利愛感情用事,甚至衝撞總司令,造成了盟軍的一次失利。而作為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麵對下屬的無理衝撞,卻能控製住自己,沒有感情用事。要是他也感情用事的話,恐怕盟軍內部就會亂作一團,也不會及時贏得戰爭的勝利。

智慧點評:

作為一個領導,要控製自己的感情,不能感情用事。並且明確自己的態度,不讓個人感情影響評估的公正性。

巧妙地管理固執的下屬

三國時,吳國孫策把內部諸事都托付給長史張昭,臨死之前對弟弟孫權說,外事可問周瑜,內事可問張昭。張昭是吳國名士,為人清廉耿介,直言敢說,頗得吳國人敬重。

公孫淵被曹操打敗後,派人向孫權俯首稱臣。孫權大悅,封公孫淵為燕王,並派萬名將士乘船循大海繞過中原去向公孫淵慶賀。群臣都反對,張昭說:“公孫淵反複無常,本不可信;他現在歸降隻因為受曹操攻擊而已;如果公孫淵變卦,反投曹操,我們的使臣兵馬怎麼生還?”

孫權反複責難張昭,張昭執意不讓,弄得孫權很沒麵子,拔刀擊案說:“東吳人士入宮就拜我,出宮就拜你,我敬重你也夠深了。但你經常當著眾人的麵反對並斥責我,我就擔心自己什麼時候忍不住下令懲罰你了。”

張昭直眼盯著孫權說:“我雖知諫言不被采納,但隻願竭盡忠誠,報太後臨崩前,呼老臣到床邊遺詔老臣顧命之恩。”孫權擲刀於地,與張昭對泣,但終沒采用張昭建議,派人到公孫淵處。

張昭一氣之下托病不出,孫權也因此恨他,叫人用土封了張昭家的大門,張昭又叫人從裏邊把門封上。

後來公孫淵果然殺了孫權使臣,降於曹操。孫權自知失策,多次派人向張昭謝罪,請張昭重持朝政。張昭堅持不出。孫權又親自到門前去請張昭,張昭仍稱病不出。孫權用火燒張昭的大門,想逼張昭出來,張昭還是不出來。孫權又叫人滅火,守候在大門外良久,張昭的幾個兒子才把張昭扶出來。孫權用車載張昭回宮,深自內責,張昭麵子上卻不過,重上朝會。

張昭治理政事細致周密,直言耿介,秉性忠誠,但在膽略能力上,卻不是一位好領導、好軍師。

甘寧投奔孫權後,向孫權獻策:漢室日漸衰微,曹操盜國家之權,當率兵向西進;劉表占據荊江一帶,但昏庸無能,兒子又不爭氣,不如早圖之,否則被曹操先下手;要取劉表,先須攻黃祖,黃祖一破,乘勢而上,可以漸漸奪取巴蜀之地,這樣就可成霸士之業。

孫權很讚成甘寧的建議,張昭反對說:“現在東吳四處都還沒安定,如果遠征黃祖、劉表,恐怕國內會有叛亂。”甘寧對張昭說:“國家把你當蕭何一樣的信任,你卻安守著怕叛亂,何以仰慕古人呢?”

當曹操率83萬大軍攻赤壁之時,東吳將士都驚恐不已。張昭對孫權說:“曹操雖是狼子野心,但挾天子以令諸侯,動不動就是朝廷的聖旨,天子的口諭,與他抗爭本屬不順;東吳可以抗拒曹操大軍的劉表的水軍,沿江而下,水陸並進,長江天險已不存在,如何與他爭鬥呢?不如暫時歸降曹操。”

後來孫權沒有采納張昭所言,而用魯肅、周瑜,與劉備合力打敗實力強大的曹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戰例——赤壁之戰。

智慧點評:

固執的下屬立場堅定,直言敢說,也有智謀,可以信賴,行得端,走得正,為人非常正統。這種人是絕好的內當家,是敢於死諫的忠直大臣。

盡量保全他人的麵子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有一位同事名叫貝特福特,他既是洛克菲勒的合作者,也是他的下屬。

一次,貝特福特獨自負責一樁南美的生意,但他失敗了,而且輸得特別慘,所以,貝特福特自認為實在是沒臉再見洛克菲勒了。下次的董事會,洛克菲勒一定會毫不客氣地批評他,一連好幾天,他的心裏都非常緊張。

這天,公司召開董事會。貝特福特硬著頭皮來到會議室,他等著洛克菲勒的批評,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貝特福特先生,”洛克菲勒開始講話了。

貝特福特心裏一陣發緊,他感覺擔心的事不可避免地要發生。

“首先,我可以肯定你在南美確實做了一件很不成功的事情。但是,”洛克菲勒的語氣變得十分緩和、親切。

“大家都明白你確實盡力了。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是我相信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會比你做得更好。而且,現在我們正在計劃讓你重整旗鼓……”

一席話讓貝特福特倍感溫暖,先前的抑鬱一掃而光。他又重新找到了自信,尤其是在董事會上洛克菲勒沒有讓他難堪,這讓他對洛克菲勒感激備至。

事實上,即使是被大多數人認為“無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長處。他或許比別人差一點,卻在某一方麵潛藏著特長;也許他比別人笨拙,卻也因此比別人更勤奮賣力,所以,總會有適合他的一項工作。身為領導,切不可對他抱有嫌棄的態度。

一般來說,領導高手的決斷要講究分寸,留有餘地,這也是一種重要的領導藝術。凡事不要處理過頭,對事物留有餘地,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因此,領導者在決斷時既要留有餘地,又不要把事情做過頭,這樣才比較主動。

智慧點評:

沒有自尊心的人有兩種情況:一是自己不珍惜而失去的;二是讓別人給毀壞的。所以,身為領導必須時時刻刻注意,不能用言行來打擊部下,尤其是在公共場合。

施威不忘善後

領導在工作中,不免有生氣發怒之時。發怒,足以顯示領導的威嚴和權勢,對下屬形成一種令人敬畏的風度和形象。應該說,對那種“吃硬不吃軟”的下屬,適時發火施威,常常勝於苦口婆心。

上下級之間的感情交流,不怕波浪起伏,最忌平淡無味。有經驗的領導在這個問題上,既敢於發火震怒,又有善後安撫的本領;既能狂風暴雨,又能和風細雨。

在平時工作中,適度適時的發火是必要的,特別是在原則問題上或在公開場合碰了釘子時,或對有過錯的人幫助教育無效時,必須以發火壓住對方。當領導人確實是為下屬著想,而下屬又固執不從時,領導發多大火,下屬也會理解。

但是,發火不宜把話說過頭,不能把事做絕,那樣的話就達不到說服的目的了。而應注意留下感情補償的餘地。領導人話一出口,一言九鼎,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而一旦把話說過頭則事後騎虎難下,難以收場。所以,發火不應當當眾揭短,傷人之心,以免導致事後費許多為也難以挽回。

發火應當虛實相間。對當眾說服不了或不便當眾勸導的人,不妨對他大動肝火,這既能製止其錯誤行為,又能顯示出領導人具有威懾性的力量。但對有些人則不宜真動肝火,而應以半開玩笑、半訓斥的方式去進行。使對方不能翻臉又不敢輕視,使其內心有所顧慮——假如上司認真起來怎麼辦?

另外,發火時要注意樹立一種被人理解的“熱心”形象,要大事認真,小事隨和,輕易不發火,發起火就叫人服氣,長此以往,領導者才能在下屬中樹立起令人敬畏的形象。日常觀察可見,令人服氣的發火總是和熱誠的關心幫助聯係在一起的,領導應在下屬中形成“自己雖然脾氣不好但心腸熱”的形象。

日常發火,不論多麼高明總是要傷人的,隻是傷人有輕有重而已。因此,發火傷人後,需要做及時的善後處理,即進行感情補償,因為人與人之間,不論地位尊卑,人格都是平等的。妥當地善後要選時機、看火候,過早了對方火氣正旺,效果不佳;過晚則對方積憤已久而不好化解。因此,以選擇對方略為消氣,情緒開始恢複的時候為佳。

正確的善後,要視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人性格大大咧咧,是個粗人,領導發火他也不會放在心裏,故善後工作隻需三言兩語,象征性地表示就能解決問題。有的人心細明理,領導發火他能理解,也不需花大功夫去善後。而有的人則死要麵子,對領導向他發火會耿耿於懷,甚至刻骨銘心,對此種情況善後工作則需要細致而誠懇。對這種人要好言安撫,並在以後尋機通過表揚等方式予以彌補。還有人量小氣盛,則不妨使善後拖延進行,以天長日久見人心的功夫去逐漸感化之。

智慧點評:

領導在工作中,不免有生氣發怒之時。發怒,足以顯示領導的威嚴和權勢,對下屬形成一種令人敬畏的風度和形象。但是,不論多麼高明的發怒總是要傷人的,隻是傷人有輕有重而已。因此,發火傷人後,需要做及時的善後處理,即進行感情補償。

神奇的“三明治效應”

員工並不是總是做正確的事情,當你需要指出員工的錯誤或缺點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是氣急敗壞地把他罵一頓,還是當著很多人的麵衝他喊幾聲?當然不行,即使是在你自己的辦公室裏,小聲地說出他的錯誤,對於一個有自尊心的人來說,也是一件很失體麵的事情。衝動的下屬可能會和你爭辯。你可能糾正了他的錯誤,可是你們之間以後就好像總是存在一道玻璃,不易溝通。

當你不得不指出員工的,錯誤時,什麼是最好的方式是呢?著名的企業管理家瑪麗·凱最懂得運用這一套。她要指責一個人的錯誤時,會先稱讚他兩件好處,指責前說一件,指責後再說一件,她自稱這為“三明治技巧”。

舉個例子:你必須批評一位下屬,因為他上班時總愛跟別的員工聊天,打斷別人的思路。首先你得找出兩件他做得非常好的事,比如他的策劃方案非常精彩,而且都能按時提交。由於這次你找他來,主要目的是指出他上班時總愛跟正在聚精會神工作的員工聊天,你必須和他在私下談。你開始稱讚他辦得很好的事。

“鮑博,你的策劃方案寫得真好,非常有創意,而且考慮得很周到,相信對我們的產品銷售會有很大的幫助。”

鮑博臉上露出了笑臉,“謝謝!”

現在將該肉放進“三明治”裏去了——批評他的時候到了:

“鮑博,有件事情我也想給你提供參考,琳娜是個好員工,琳娜的工作進度跟你不一樣,如果你不在她聚精會神的時候打斷她跟她聊天的話,她會做得更好,難道你不想那樣嗎?”

最後你再加另一件鮑博自認為得意的工作,完成這塊“三明治”:“你知道的,由於你的策劃方案都能準時提出,我對你的策劃已養成了依賴性,我離不開你和琳娜,我們市場部離不開你們倆了。”

將批評委婉地提出,並且夾在稱讚當中,這樣一來鮑博雖然受到批評,卻依然維護了他的自尊。他明白他對經理和市場部非常有價值,更明白他不能再經常打斷琳娜的工作了。

智慧點評:

當員工做錯事的時候,責罵和憤怒都是最愚蠢的行為。聰明的領導者會將批評委婉地提出,並且夾在稱讚當中,這樣一來犯錯者雖然受到批評,卻依然維護了他的自尊。

處事公平公正

昭平君是漢武帝的胞妹隆慮公主唯一的兒子,而且是晚年得子,眾人無不視為掌上明珠,遂聯姻於帝室,娶漢武帝之女夷安公主為妻。隆慮公主考慮較為長遠,在病危之際,因害怕嬌寵過度的兒子將來惹下大禍,特地獻出錢財百萬,請求漢武帝同意以此替昭平君預先贖死罪。

漢武帝顧惜兄妹之情,且人之將死,不忍拒絕,隻得含淚答應了隆慮公主。

不出隆慮公主所料,昭平君後來果然闖下大禍。

在隆慮公主死後,失去約束的昭平君日益驕橫放縱,一次醉酒後,竟將隆慮公主的老大夫給殺了,有關人便將他收押到內官的監獄內待審。

昭平君是公主之子,屬八議範圍。按製,八議範圍內的犯罪當死時,一般的司法官吏無權審理裁決,隻能將其所犯之罪及應議之理由奏報公卿,由公卿議定後再奏明漢武帝決定,實際上就是給以從寬處理的考慮。

因此,廷尉將此案以公主之子為由上請漢武帝。漢武帝左右的親信侍臣也都為昭平君說情,並提醒漢武帝說:“不要忘了隆慮公主臨終的話啊!”

漢武帝沉吟道:“我的妹妹到了老年方得此子,對他百般疼愛,臨死還將他托付給我,現在他闖下這樣的大禍,叫我如何是好?”

說罷為之悲傷地流淚歎息不已。

良久,漢武帝卻斷然說道:“先帝造法有雲:白天子以至於庶人皆平等,如果我因此違反了先帝本意,廟堂之上我有何顏麵立之?”於是下令處斬昭平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