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仲子見田單認了錯,又是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這才說:“上次攻打燕國,是為收複家園而背水一戰,你和士兵皆士氣高昂。此次已不同以往,你金錢封地樣樣俱全,已習慣高高在上做大將軍,如何帶動起士兵衝鋒陷陣?”

田單心服口服。回到軍營後,和士兵同甘共苦,鼓舞士兵,果然很快攻下了城池,打敗了狄國。

智慧點評:

有時候領導者要等到自己看見並接受自己所犯的錯,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能力。因為領導者借助於承認錯誤而表現更人性化,使別人對你的看法亦較具人性。

讓員工提出意見

讓員工給出意見,而不是每件事自己拿出主意。

約翰遜在公司工作時,曾經曆過這麼一件事:在他所負責的工作中,有件需要絞盡腦汁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通過對各種相關方麵和因素的分析研究,權衡各方利弊,約翰遜終於拿定主意擬出一個解決方案,他自我感覺非常好。

可是,有一天部門經理把他叫去,詳細地講了對那個課題的處理意見。約翰遜聽完之後發現,部門經理所說的同他設想的解決方案完全一致,就連具體實施步驟也是大差不差。約翰遜感到十分驚訝。當時的心情,就好像是自己的主意被人偷走了一樣難受。

盡管,他知道部門經理真的沒有偷走他的想法,但他還是忍不住衝部門經理唱了一段小小的反調:“這個方案確實可以考慮,但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和問題。假如不從……角度再作進一步研究,要想順利實施是不大可能的。”

部門經理默默地聽完之後說:“那麼,你就再對這些存在著的問題和缺點仔細斟酌一下吧。”歸根到底,部門經理所安排的與他正在做的完全一樣。

但是,即使是用同一種方法去做同一件事情,照著別人的指示去做和自己主動想方設法去做,感受還是大不相同的。完全照著上司的指令去做,員工是不可能有成就感的;相反,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發自覺地去做,那麼員工不僅會表現出極其濃厚的興趣,而且也等於讓屬下完全處在一種自我實現的精神狀態之中。

不妨再讓我們回到上麵談到的那件事上。假如約翰遜搶先一步向部門經理彙報自己實施這項方案的具體辦法,部門經理恐怕也會表示同意並照約翰遜的彙報方案去進行,那麼,他肯定也就會興致勃勃,滿懷興趣地去幹了。可當時的問題是部門經理先向他提出了一個完全相同的方案,所以約翰遜才會感到興致索然,心裏很不是滋味。老實說,在那個方案付諸實施過程中,他是不大可能依舊懷著當初那股子摩拳擦掌的熱情和幹勁去做的。

可是,有很多管理者的做法正好與上麵的做法相反。其中有不少人的確是恨不得手把手教屬下去做每一件事情,在安排所有工作時,總是急於表現自己的能耐,唯恐指示不盡詳細——若是事出緊急也就罷了,可很多事情並非如此。結果弄得員工感覺自己隻是管理者執行任務的機器。既不能讓屬下佩服,又錯過一次培養提高屬下工作能力的機會,讓人不由惋惜。

當主管要處理一件員工的失誤時,這時候,讓員工說出意見,這樣勇敢的員工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即使想推脫責任的員工也會提高自己在處理這件事上的責任感。讓更多的員工參與討論,給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失誤員工會認為這是大家的意見,不會對管理者的懲罰感到直接的抱怨。

讓員工給出意見,更重要的一條是,要盡量克製自己對員工作詳盡指示的念頭,盡量讓員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見。

智慧點評:

凡事善於誘導屬下對不同問題提出不同解決辦法的管理者,肯定會極大地提高屬下的工作積極性,屬下的能力也會得到日益增強。然而,你能否施展領導藝術,使屬下敢於開口、善於開口講話,在很大程度上則取決於你是不是真正站在屬下的立場上看問題,是不是能夠真正理解屬下的心理感受。

領導者要善於納諫

宋太祖趙匡胤得力助手是宰相趙普,他是大宋的開國功臣,給趙匡胤出過很多主意,許多主意被趙匡胤采納。趙匡胤每遇到重大難解的問題,總願與趙普商量。但趙匡胤對趙普的勇於進諫,不達目的決不收兵的態度,有時也很生氣。

例如,有一次趙普向趙匡胤進諫應用某人為官,而趙匡胤不同意。

趙普見趙匡胤不同意,於是第二天又諫。趙匡胤對趙普的再諫,仍不采納。

趙普見太祖仍不采納,第三天接著又諫。這樣一來,可把太祖惹怒了,竟然把趙普的奏文撕成幾塊扔在地下。而趙普臉色自若,就像沒出過什麼事似的,慢慢地把撕裂的奏文拾起來,回去後用糨糊補綴起來。

第二天上朝,趙普又把原來的奏文,照樣進上。趙匡胤一看趙普這種不準奏決不罷休的態度,忽然悟到,所薦之人大概可用,於是采納了趙普的意見,經用,果然稱職。

有一次,有個大臣立了大功,按規定應當升官,可是趙匡胤平時看他不順眼,就是不給他升官。趙普覺得趙匡胤這樣做是不對的,於是極力請求趙匡胤給此人升官。

趙匡胤見趙普什麼事都好管,總好提意見,於是便怒氣衝衝地對趙普說:“我就是不想給他升官,你打算怎樣吧?”

趙普說:“刑,是用來治罪的;賞,是用來獎功的,這是古今的通理。況且刑賞,是國家的刑賞,不是陛下你個人的刑賞,怎能從個人的喜怒出發,願意怎樣就怎樣呢?”

趙匡胤對趙普的尖銳批評,聽不進去,起身就走。可是趙普緊跟不放,趙匡胤入宮,趙普就立於宮外,很長時間也不離去。趙匡胤一看趙普態度如此堅決,感到不賞是不對的,於是終於答應了趙普的請求。

群臣之所以對趙匡胤敢直言進諫,也說明了趙匡胤做事並非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講道理。不論什麼事,隻要他真正明白應當怎樣做,他會立即放棄原來不正確的態度,聽取他人建議。更為可貴的是,會馬上改變原來的態度,毫不考慮是否損傷自己的尊嚴,反而表現出高興的樣子。

有一次,在宮中舉行宴會,令人掃興的是,天忽然下起大雨,趙匡胤心中很不愉快,臉上怒氣橫溢,嘴裏大發牢騷。左右臣下都為此而感到驚恐,個個小心翼翼,誰都不敢說什麼,唯恐惹禍。

以直言敢諫出名的趙普見此情景,便對趙匡胤進諫說:“外邊百姓正盼望下雨,而對我們來說,下雨隻不過是淋濕點兒供帳、樂衣罷了,既不影響吃,也不影響喝,對大宴有何損失?這個時候,雨是最難得的,百姓個個歡喜,應當奏樂慶賀才是,望聖上最好能下令讓樂官於雨中奏樂!”

趙匡胤一聽,認識到自己錯了,當即改怒為喜。

趙匡胤對臣下的進諫,如果對其意義所在沒有弄清,是不會輕易聽從的。但如果自己的主張和眾人全不一樣,必要時也能屈己從眾。

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很喜歡故鄉的風土人情,曾有遷都的意思。起居郎李符知道了趙匡胤的心意,在趙匡胤西幸時,向趙匡胤提出反對遷都的意見。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又進一步進諫說:“都城設在東京,有汴渠可以漕運,每年可運來江淮之米數百萬斛,都下數十萬兵,全都依靠這些供給。陛下如果西遷,將向哪裏取用這些糧食?況且府庫重兵,全在大梁,這裏長久以來根基牢固,不能動搖。如果突然遷都,我實在沒有看到便利在哪裏。”

趙匡胤仍不聽從。

晉王趙光義也進諫說,“遷都不便”,“遷都河南不算完事,從長久計當遷長安。”

趙匡胤說:“我打算西遷,沒有別的意思,想依據山河之險而減去多餘之兵。想效法周、漢的做法,來安定天下。”

晉王又說:“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覺得晉王所言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不遷的理由仍是不足。當晉王出去後,趙匡胤看看左右說道:“晉王所說的道理固然很好,但還不足,今姑且不遷,但用不了百年,天下的民力就得用盡了。”

群臣的反遷主張並沒有真正說服趙匡胤,但趙匡胤鑒於群臣一致反對,隻好打消了遷都念頭。

人才鑒別要通過實踐,經過一個較長的了解過程。趙匡胤對臣下的進諫,隻要認為說得對,大都會立即采納,甚至不考慮進諫者的態度如何。

智慧點評:

人才賢能被用與否,取決於領導者的自身的素質,尤其在壓抑人性、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缺少民主氛圍,不能公平競爭,人才發揮作用完全寄托於是否被明智的君主采納。處於這種單向選擇人才的用人機製,那麼領導的素質高低就更顯得重要了。

聽從下屬的正確意見

武則天年老後,想立武三思為太子,又怕唐朝舊臣不同意,便同宰相狄仁傑商議。

狄仁傑明白了武則天的意圖後,耿直地勸道:“據臣下看來,無論是天道還是人心,都還沒有忘記唐朝的德政給予的好處。近來匈奴侵犯邊地,陛下派遣武三思去招募抗敵的勇士,過了一個多月尚不滿1000人;可是當廬陵王代替武三思後,不到10天就招到了5萬人。由此事可以看出人心的向背,先皇的威名及品德還沒有從百姓心中泯滅啊!如今要選立一個儲君,非廬陵王不可。”

武則天氣憤地停止了與狄仁傑的談話。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武則天又召來狄仁傑,告訴他:“朕多次夢見玩雙陸(古代的一種遊戲),每次都輸,這是為什麼?”

狄仁傑與王方慶異口同聲地回答道:“玩雙陸而不能獲勝,那就意味著輸了而無子(原義為無計算輸贏的籌子,雙關‘兒子’的子),上天在您夢中顯現的意義,是要告訴您,立儲君要慎重啊!況且一個是你的侄子,一個是你的兒子,相比之下哪一個親呢?陛下如立廬陵王為太子,那麼陛下千秋萬歲後可以一直配享在宗廟裏;若立武三思為太子,那麼陛下可曾聽說過宗廟有姑姑的位置?”

武則天聽了黯然地想到千秋萬歲以後宗廟裏的禮儀,如果真像狄仁傑所言,宗廟裏供奉的哪會是她?想到此,不覺流下淚來,當天就派人去房州把廬陵王接了回來。

廬陵王回到都城以後,武則天把他藏在帷帳中,再一次召見狄仁傑談論廬陵王的事,狄仁傑見武則天仍有立武三思之意,遂苦苦相勸,甚至涕零如雨以感動武則天能改變初衷。

武則天見狄仁傑始終堅持自己的主張,且還激動萬分,這才讓廬陵王走出帷帳來見狄仁傑,笑著說道:“還你一個太子。”

狄仁傑拜見太子後哭著說:“太子回來了,可無人知曉,人言可畏,各種說法都會出現,那時有口難辯,拿什麼堵眾人的嘴呢?”

武則天認為狄仁傑說的對,下令太子回到龍門那個地方去住,隨後在朝堂之上宣布廬陵王為太子,才派遣使臣具備了所有的禮儀前去迎接太子回京,朝廷內外無不歡欣雀躍。

智慧點評:

作為領導者,應該聽取下屬的正確意見,這樣才能顧全大局。

領導者有錯應及時改正

春秋戰國末期,秦王政殺了燕國派來的刺客荊軻後,當下就命令大將王翦加緊攻打燕國。燕太子丹帶著兵馬抵抗,哪是秦軍對手,馬上被秦軍打得稀裏嘩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遼東。秦王政又派兵追擊,非把太子丹拿住,否則不肯罷休。燕王喜逼得沒有辦法,隻好殺了太子丹,向秦國謝罪求和。

秦王政又向尉繚討主意。尉繚說:“韓國已經被咱們兼並,趙國隻剩下一座代城(今河北蔚縣)燕王已逃到遼東,他們都快完了。目前天冷,不如先去收服南方的魏國和楚國。”

秦王政聽從尉繚的計策,就派王翦的兒子王賁帶兵10萬人先攻魏國。魏王派人向齊國求救。齊王建沒有理他。公元前225年,王賁滅了魏國,把魏王和大臣都拿住,押到鹹陽。

接著,秦王政就打算去打楚國。他召集將領們議論了一下,先問青年將領李信,打楚國要多少人馬。李信說:“不過20萬吧。”

他又問老將軍王翦。王翦回答說:“楚國是個大國,用20萬人去打楚國是不夠的。依臣的估計,非60萬不可。”

秦王政很不高興。說:“王將軍老了,怎麼這樣膽小?我看還是李將軍說得對。”就派李信帶兵20萬往南方去。

王翦見秦王不聽他的意見,就告病回老家去了。

李信帶了20萬人馬到了楚國,不出王翦所料,打了個大敗仗,兵士死傷無數,將領也死了7個,隻好逃了回來。

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了職,下令重新召王翦出山。但王翦不肯出來。

秦王政就放下架子,親自跑到王翦的家鄉,請他出來帶兵,還賠禮道歉說:“上回是我錯了,沒聽將軍的話。李信果然誤事,這回非請將軍出馬不可。”

王翦見秦王政都向自己認錯了,隻好說:“大王一定要我帶兵,還是非60萬人不可。楚國地廣人多,他們要發動100萬人馬也不難。我說我們要出兵60萬,還怕不大夠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