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點評:

越壓製你的下屬,下屬的進步意識越強,成長速度越快,超過你的可能性就越大。永遠不要妄想通過下屬的無能來反襯你的英明。

清除“庸妒症”

“庸妒症”是指一些才能平庸的領導者出於對別人成就的恐懼,以及怕別人才華超過自己而產生憂慮的一種思想情緒。在培養後備人才、選用接班人時,他們懼怕那些才華出眾、才能超過自己的下屬人員,隻培養一些無膽無識、碌碌無為、才能比自己還要平庸的人,這樣,才能在平庸者麵前炫耀自己的能力,而且還能使平庸的後來者乖乖地聽命於己、一呼百應,像馴服的工具、忠實的奴仆,絲毫也危及不到自己的仕途前程。同樣,後來者居上的領導人由於才華平庸,也效仿前輩領導者的做法,拒絕給有能力的部下進修提高的機會,使他們不能脫穎而出,繼續培養比自己能力還差且聽命順從、俯首帖耳、懦弱無能的庸碌之輩。

實際上,“庸妒症”是一些領導者懼怕人才競爭的一種可怕的心理障礙,是一些領導者身上的病毒,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治療,給予鏟除,對國家的興旺、企業的發展,都將是百害而無一利。

南宋時期,秦檜當政,他培植的官員大多是唯命是從的懦弱小人。他培養後備屬官的標準是:第一,在政治路線上一定要同他一致;第二,在個人能力上一定要比他差;第三,在品德上一定是軟骨頭,對他絕對服從。副宰相孫近,就是他的得意門徒。孫近才華平庸,隻知鸚鵡學舌。秦檜在朝廷上公開說:朝廷應該同敵人講和,天子應當向敵方下拜。孫近就隨聲附和:應當下拜。當有人到政事堂向孫近征詢國策時,這位執政大臣,被連問三次都答不出話來,最後隻說已經讓下麵有關人員討論去了。這種無才無能之人,能指望他抗敵治國嗎!秦檜死後,由於孫近庸庸碌碌、無所作為,自然也學秦檜那一套育人術,培植一些近乎窩囊的同僚執政,能力上比自己更差。這些大臣雖沒有秦檜那樣奸惡歹毒,但都沒有治國之策、禦敵之術,到頭來,誰也不能挽救南宋的頹敗局勢。

回過頭來再留心一下今天的現實,也不難發現一些企業的領導者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庸妒症”的病毒。往往才華出眾的部下得不到進修培訓的機會,而總是讓一些能力欠佳、素質一般、潛力不大的人員享有進修的機會。員工接受培訓,提高能力,本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在於,應該讓誰去接受培訓與進修,是讓那些接受能力強、才華出眾的人員去進行係統的培訓呢,還是叫一些水平很低、才華一般的人去學習進修。

隻有前者,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才大有好處。但在有些領導者看來,那樣做,會直接威脅第一把手的位子。因為,不知何時,他們就會成為第二把手、第三把手。到那時,他們在企業管理方麵,就會喧賓奪主,與自己旗鼓相當。這樣的部下,往往就不那麼聽話,甚至會礙手礙腳。所以,有些企業領導反而願意讓沒什麼主見、缺乏才幹的人員去接受培訓。因為,那樣做,有利於自己繼續搞“一言堂”。

殊不知,培養與選拔比自己能力水平差的人員作為企業領導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企業的管理素質就會越來越差。

“庸妒症”既然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品質,作為領導者,就應當時時提醒自己,有意識地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開闊自己胸懷,正確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部下。以企業、事業為重,敢於培養在才華方麵超過自己的人,敢於提拔重用比自己強的人,這才是有作為的領導者。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對蘇軾的栽培,足可以顯出他的育人氣概。當21歲的蘇軾進京應試時,歐陽修任主考官,他看完蘇軾的文章後,連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讓他出人頭地!”歐陽修明明看到蘇軾將會超過自己,卻大力褒獎,心甘情願地“讓他出人頭地”。這種育人之氣概,令人肅然起敬。

智慧點評:

作為企業的領導者,在培育後備人才方麵,應大度一些,別有那種嫉妒,嫉妒別人說明自己是庸才,聚集賢才,為己所用,才能推動自己成功。

正視自己的缺陷

一般人對自己的缺陷都很敏感。其實人無完人,缺陷並沒有什麼,關鍵是自己在心理上能接受這一事實,不要總試圖掩飾,往往越掩飾越糟糕。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某些不足,更有利於其他人將目光轉移,看到你更優秀的地方,從而提高他們對你的總體評價。

德國前總理科爾身材很胖,有一次,在歐洲各國首腦會議上正當大家全神貫注地開會時,隻聽得“哢嚓”一聲,緊接著又是“撲通”一聲,大家扭頭一看,隻見科爾蹲在了地上,在他的旁邊,是一把被他坐垮了的椅子。

科爾把這一切都接受下來,而且自信地到處講演,結果科爾連任了好幾屆。在這裏,科爾並不認為他的身體肥胖而影響了他在公眾麵前的形象。一個能正視自身弱點的人,往往能因此而更加努力,從而博得眾人對他的尊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形成一些小毛病、小缺點、小嗜好,一下子改掉也不容易。對於這些缺陷,要能自我接受,充滿自信,但也並不是等於說可以不加注意,大大咧咧了。有的時候,你可以想出許多聰明的辦法,不讓你的這些缺陷給他人造成壞的影響。

從前有一個國王,在過去的戰鬥中失去了一隻眼睛和半條腿。有一次他的畫工為他畫像,第一個畫工把他畫成了一個高大完美的男子,國王很不滿意;第二個畫工很老實,按他的原樣子畫了下來。國王看了之後,十分滿意,重賞了這個畫工。而事實上,正是因為這位國王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陷,所以他很受臣民的擁戴。

在聰明人眼裏,缺點也都是“寶貝”,有些人善於用自己的缺點開點小玩笑,幽默橫生,從而可以為自己的語言增光添色,也因此贏得他人的信服。

一位女勞模被邀請做先進事跡報告,幾家電視台都準備直播。不巧的是,這位女勞模天生啞嗓,講起話來很不好聽。可她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幽默地來了一個開場白:“我雖然嗓子啞,但是卻很時髦,現在許多搖滾樂歌星不是都興啞嗓嗎?”

一席話,讓台下的聽眾哄然大笑,贏得了長時間的掌聲。因而,她的先進事跡報告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針對自己的缺陷,要勇於自嘲,這樣容易打破僵局,融洽氣氛,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在與人交往時,不管他有意還是無意地感觸到我們的缺陷,這時都需要運用幽默來解脫一下。這更能表現出我們寬宏大量的胸懷,增強個人魅力。

有一天晚上,柏林空軍軍官俱樂部燈火通明,這裏正在舉行一個盛大的招待會,歡迎著名的烏代爾將軍。

招待會上,一位士兵一見到將軍就發慌,結果不小心把酒灑在了烏代爾將軍的禿頂上。士兵嚇得魂不附體,手足無措,在場的人也目瞪口呆。

烏代爾將軍笑著說:“老弟,你以為這種方法能治好我的禿頭嗎?”

大家一聽全都哈哈大笑,暗中都為這位士兵鬆了一口氣。招待會的氣氛也因此而更加高漲。

一個小小的士兵把酒灑在了他的上司的禿頂上,禿頂正是將軍的缺陷,使得眾人目光都集中在他的缺陷之處。但將軍卻巧妙地以自嘲解開尷尬的局麵。

智慧點評:

對於自己的缺陷,就應該正確麵對,不能掩掩蓋蓋。當然,缺陷雖然有時可襯托出整體的優秀,但一些嚴重影響外部美觀的習慣、毛病,還是盡快改掉為好。

忽必烈重用文士

古代的儒人文士們由於從小就浸泡在“三綱五常”的海洋裏,因而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不過是一生能夠有所知遇,仕途通暢,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能。因而,對他們所尊重的君主,他們總是報以畢生的忠誠與才能;一旦他們找準了一個政治立腳點,就會至死不渝地貢獻出他們的智謀、才能,必定要使自己成就一番大事而後安。文士們就是在這尋尋覓覓中,完成了自己與某一賢君或政治集團的結合。

對此,忽必烈這位深懂漢文化的君主也是心知肚明的。因而,在他即位的前後,便不斷地向處於徘徊、彷徨之中的文士們發出了延攬禮遇的信號,而文士們被他的精誠所感動,也毫不吝嗇地幫助他這位當時還未成氣候的藩王。他們非常樂意地想把忽必烈改造成漢統的繼承者,以便完成他們畢生所追求的出將入相的理想,從而使得他們在金朝、南宋所遭受的冷遇得到一個補償。而實際上,忽必烈在許多方麵的確被文士們在不知不覺中改造過了,盡管他不時地在許多場合表現出獨特的思維、處事方式。從他接受並願意聆聽文士們教誨的那一時刻起,命運也就注定了他一生中要按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模式來統治國家,因而,禮賢下士,也就很自然地成為他慣常使用的政治手段了。

從前麵的敘述中,完全可以看出即位後時值中年的忽必烈已經從一個“思大有為於天下”的藩王真正地變成了一個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的皇帝,懂得了“人才乃治之本”、“下治亂,係於用人”的道理,立下要尋求像魏征、曹彬那樣輔佐人君成就為一代明君的人才的雄心壯誌。

即位之初,他便發出了“舉薦遺逸來求得隱跡的文士,擢拔茂異以得非常之人”的政治信號來延納人才,揭開了他禮賢下士、延攬人才的第二道序幕。而第一道序幕是他在治理漠南時所拉開的,但由於政治地位的局限,他還不能明目張膽,隨心所欲、大張旗鼓地搜羅人才,也不可能在政治上給他所延納的文士們以名正言順的職位,隻能屈居於幕僚之席。而此刻,今朝非比往昔。

對他有授業解惑之恩的許衡,中統年間被召,便被授予懷孟路教官之職,不久又改任國子祭酒等重職,無奈許衡不喜做官,忽必烈便親自為他選擇蒙古弟子讓他進行教育,後許衡多次請求還鄉,忽必烈都不準奏,因為他實在舍不得許衡這樣的人才離開自己的身旁。

像曆代重視愛惜人才的英主明君一樣,忽必烈為贏得文士們的好感,在帝國的朝廷內也曾營造了一個尊士、敬士的氛圍,以便多征求到人才。為此,他曾多次頒布征召文士及其他各方麵人才的詔令。至元十八年,忽必烈頒布了征召前代賢才能人的後代,以及儒士,醫生,精通卜筮、天文曆法、術數和知名的隱逸文士的詔令,這次征召範圍之廣,是以前所不曾有過的,反映了忽必烈急切需要人才的心情。為此,他高興地采納了他的親信侍衛鄂爾根薩裏提出的應該招致山澤道藝之士以備任使的建議,派遣使者到各地訪求賢才,並且專門建立了集賢館來儲蓄被訪求來的人才,任命德高望重的司徒撒裏蠻出任了集賢館長官一職。可見,他對征求人才的工作是非常重視的,其措施也是較為切實可行的。

由於這些吸引人才的辦法較為得法,也就在當時形成了一種舉賢薦賢的良好風氣,上有忽必烈的重視與倡導,下麵的大臣們便雷厲風行,積極地為元帝國搜羅人才。太保劉秉忠常在宴會、談話、顧問等接近忽必烈的時機,推薦可以作為官員的人才,他所選拔薦舉的人才,後來都成為了元帝國的名臣。

對劉秉忠所舉薦的人才,忽必烈都給予了信任與重用。從此點上說,劉秉忠也是一位難得的伯樂。其他如姚樞、許衡、張德輝等人都給忽必烈舉薦了不少的人才。即便如此,後來在至元年間,忽必烈仍然有“朕身邊缺少漢人的”感歎,因而程文海又對他提出了征召南方漢人的建議,並向他舉薦了江南著名文士趙孟頰、餘恁、萬一鶚、張伯淳、胡夢魁、曾唏顏、孔洙、曾衝子、淩時中、包鑄等二十多人,忽必烈任命他們或擔任台憲職務,或者授予文學之職,都發揮了他們的才能。

在忽必烈的禮遇賢士的活動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也並未收到一呼百應的效果。當時那些孤傲的不思元朝美衣玉食的儒士們拒不應召的行為,也常給忽必烈帶來不快的感覺。但度量弘廣、不在乎文士們冷漠態度的忽必烈,常常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征召賢士們,這種不怕碰釘子的做法更體現了忽必烈愛才惜才的宏偉膽識。

奉元人楊恭懿,便是一位很難征得的賢才。據《元史》記載:他是一位博學多識,尤其精通《易經》、《春秋》、《禮經》的碩儒。忽必烈父子早就聞其名聲,在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將他與許衡一起征召,但楊恭懿卻拒不應召。此事到此本應該結束了,可前去應召的許衡在被任命為中書左丞(丞相)後,天天都在右丞相安童的麵前稱譽楊恭懿的賢能,安童又將這報告給忽必烈,忽必烈愛才心重而割舍不得,於至元十年,又再次下詔召楊恭懿做官。誰知,又被楊氏借口有病而婉言謝絕。至元十一年,太子真金秉承忽必烈的旨意,授意中書省官員們,讓他們像漢惠帝恭請“四皓”的做法一樣來聘請楊恭懿。所謂的“四皓”是西漢初年很有才能、又脾氣古怪的四位皓首童顏的大學者,漢劉邦這位愛惜人才而富有仁義之名聲的君主,多次都請不到“四皓”來到他的朝廷,呂後卻用張良的計策讓太子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卑詞安車,與此四位世上高人一起遊覽,使漢高祖劉邦感到震驚,為此他認為太子的羽翼已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做太子的意圖。在一千多年後的真金,並不存在邀請楊恭懿來增強他的實力的意圖,但楊恭懿最終被元朝畢恭畢敬的做法所感動,在元朝的第三次召請下,終於來到了京城。楊恭懿的到來,當時震動了京師,忽必烈為歡迎楊恭懿,特別派出了以在京師諸位宗王與丞相安童為首的龐大的隊伍來迎接他,這位普通的文士當時是否受到感動,不得而知,但場麵的隆重熱鬧卻是有案可稽的。忽必烈還設宴歡迎他,在宴會上,詳細地詢問了他的籍貫、族氏、學問與師承,以及他的家庭情況,來自皇帝的殊榮對這位文士來說可謂是無以複加了。

這種做法,實際上隻是忽必烈籠絡文士的一種手段,但愛才如命的忽必烈對文士的親切態度的確感動了不少抵觸思想不很堅定的文士,許多文士因此而投奔元國,從這可見忽必烈對待文士的策略所引起的政治效應是多麼的強烈!

智慧點評:

“士為知己者死”一語道出了古代文士們尋求賢者的心誌。在你有了一定的權力基礎之後,你就得注重人才的運用問題,讓他們施展各自的才華,為你所用。

降低用人的門檻

皇太極繼位後,否定了他父親在位時對漢族官員的排斥打擊政策,開始重用漢族官員。

首先,皇太極積極納諫,凡漢族官員的建議都采取重視的態度。

漢族人胡貢時進言:“現在八旗旗主權重,這就好像10隻羊有9人放牧,後金雖然能憑借強悍的騎兵攻進山海關、占領中原,但臣以為大權旁落,很難長治久安。”

皇太極聽了之後,認為胡貢時說得很有道理,決心結束“旗主林立”的局麵,重用漢官,汲取漢官的統治經驗,建立一套完整的封建馭臣製度。

漢官寧完進諫:“要學習明朝好的策略,例如典章製度,按照後金的具體情況,參酌訂立一下金典,每天都要眾官到可汗麵前朝拜,隨後議事,久而久之形成習慣,逐漸成為全國的製度,以後攻入山海關,統一天下,也不會慌張,臨時抱佛腳。”

皇太極根據漢宮建議,建立起了典章製度,中央的權力得到了加強。

皇太極不但用高官厚祿來招攬明朝的文臣武將,而且還不斷把漢族官員加入到中央行政機構中,委以重職,授予實權。

公元1631年7月,皇太極設立了吏、戶、兵、刑、工等部,除各部主官由滿族官員擔任外,下屬的承政等重要官職,都由一定數量的漢官擔任。漢官李延庚、金玉和、吳守進、李雲等都出任過承政這一清朝的要職。

公元1636年,皇太極又將以前的文館改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宏文院。每院設大學士一人,下設學士、舉人等官。

漢官範文程就擔任過內秘書院大學士,負責代替君主撰寫文書,收納各衙門的奏疏。範文程深得皇太極的寵信,機密大事都交他處理,一切重大決策都少不了他。

皇太極還任命漢族官員統領軍隊,正式建立了漢旗軍。

到公元1642年,漢軍八旗建製完成,委任漢官祖澤潤、劉雲源等擔任八旗的長官。

皇太極又采取了科舉考試,招納明朝投降的文武將官等措施,不斷擴大漢族官員的隊伍。

還命令滿、漢、蒙古族官員若發現有特長之人,被推舉者無論是什麼人,一律委以重任。

皇太極就是對明朝的降臣,隻要有真才實學,都可以提拔。而且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辦法加以重用。

皇太極唯賢是舉,重用漢官,汲取了漢族統治者的先進文化知識和統治經驗,在治理國家、統一全國的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鞏固後金的統治,成為一代“崛起之君”,為最終統一全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智慧點評:

要想做大事的人,就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皇太極就有那種悟性。他明白漢族在中原經營幾千年,其先進的管理經驗是少數民族無法比擬的。皇太極取其長處,補己短處,進行一係列的調整是一種奪取天下的明智之舉!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在留給太子李治的《帝範》一書中,唐王李世民教導說:

“明智帝王用人,如同巧匠運用木材,直木用來做轅子,曲木用來做輪子,長木用來做棟梁,短木用來做邊角,無論曲直長短,各有所用。明智帝王的用人之道也是這樣,對於智慧高的人就利用其智謀,對於愚笨的人就利用其力量,對於勇敢的人就利用其威風,對於膽怯的人就利用其謹慎。無論智愚勇怯,都能加以利用。所以說,良匠手下無棄置不用的木材,明智帝王手下沒有無用的人士。”

唐王在用人所長方麵有很多絕佳範例。

比如魏征忠直剛正,深謀遠慮,唐王就長期讓他掌管對各個部門和皇上負有督察糾諫之責的門下省;杜如晦、房玄齡等胸有經天緯地之才,便讓他們在尚書省和中書省行宰相之職;李靖等是當時一流的軍事家,就讓他們統軍出征。最典型的例子是唐王對許敬宗的使用。許敬宗當時以才學有名,唐王召他為十八學士之一,但直到唐王晚年,其官職不過是檢校中書侍郎,實際上一直處於文學秘書之位。原因就在於唐王深知他“才優而行薄”,所以唐王隻用其文學才能這一麵,而下令升為軍國要職,參與宰相行列,以避免其無德無行給國家政治帶來消極後果。唐王死後,正是這個許敬宗,與李義府狼狽為奸,騙取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信任,爬到宰相之位,作惡多端,果然給李唐天下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在唐王晚年總結其成功治國的經驗時說:

“自古帝王大多嫉賢妒能,朕則看到別人的善良品行就像是自己所有的;人的德才往往不能兼備,朕就常常棄其所短,用其所長……過去的帝王大多憎惡正直,或暗中誅殺或公開處斬,無代不有,朕則自登位以來,正直之士滿朝皆是,未嚐黜責一人;自古都貴中華,賤夷狄,朕則愛之如一,所以邊疆各民族都先後歸附於朕。這五點,正是朕成今日之功的原因。”(《資治通鑒》卷198)

在他所羅列的五點原因中就有四點是有關如何使用人才的,可見用人之道是唐王成功治國的最重要的政治方略。

智慧點評:

作為一個領導,當你在抱怨手底下沒有能人時,不妨默念唐王的這句話:“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各取所長。”古時候的賢能帝王,豈是從其他時代借來人才而達到天下大治的?你應當檢討自己沒有知人之明,而不應該埋怨這個時代沒有賢能之士。

求賢要放下架子

劉備被曹操打敗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在荊州住了幾年,劉表一直把他當上等賓客來招待。但是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裏總是悶悶不樂。劉備心裏總在考慮著長遠的打算。為了這個,他想尋找個有才能的人,輔佐他完成大業。

他聽說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司馬徽很客氣地接待他,問起他的來意。劉備說:“不瞞先生說,我是專程來向您請教天下大勢的。”司馬徽聽了,嗬嗬大笑起來,說:“像我這樣平凡的人,懂得什麼天下大勢。要談天下大勢,得靠有才能的俊傑。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劉備急著問臥龍、鳳雛是誰,司馬徽卻笑而不答。

劉備向司馬徽道了謝,回到新野。正好有一個讀書人來見他。劉備一看他舉止大方,以為他不是臥龍,就是鳳雛,熱情地接待了他。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這個人名叫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賢納士,特地來投奔他。劉備甚是興奮,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軍師。

有一天,徐庶對劉備說:“您知道臥龍先生嗎?”劉備說:“曾經聽司馬徽說起過。不知道他的才能比您如何?”徐庶急忙搖搖頭,擺手說:“我怎麼能與臥龍先生比呢?如果非要拿我和他比的話,就是烏鴉比鳳凰了。”劉備驚訝地說道:“那麼他一定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了,請您帶他來見我吧!”徐庶連忙說:“這個萬萬使不得,像臥龍先生這樣的天下奇才,得您親自登門拜請才行。此人複姓諸葛,單名亮,字孔明,是琅玡陽都人。從小死了父母,跟著叔父在荊州避難。在他17歲那年,叔父也死了,他就在襄陽城西二十裏的隆中山定居下來,平時除了種地以外,經常和一些朋友們攻讀史書,切磋學問,談論天下大事,而且他還將自己比作輔佐齊桓公成為霸主的管仲和輔佐燕昭王打敗齊國的名將樂毅。您想想看,他不正是您所尋求的兼有將相才能、能輔佐您成就大業的人嗎?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就像臥在地上、準備騰空而起的巨龍,所以被稱作‘臥龍先生’。您說,像這樣的天下奇才,是不是值得您親自前往,請他出山呢?”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崇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決定要親自去請臥龍先生。

第二天,天氣晴朗,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前往隆中。這裏重巒疊嶂,樹木高大、挺拔、蔥綠,風景很美,很迷人。其中有一座山蜿蜒曲折,真像一條靜臥的蒼龍,準備隨時飛上天空。劉備三人騎馬繼續前行,來到一座山崗下,看到了幾間掩映在蒼鬆翠竹間的小屋。劉備下馬親自敲打房門,裏麵出來一個書童,問:“你們找誰呀?”劉備客氣地說:“請告訴臥龍先生,劉備前來拜見。”小書童說:“先生不在家,人一早就出去了。”劉備急忙問:“先生去哪兒了?”小書童說:“不知道,先生朋友很多,大概找朋友們一塊讀書去了。”劉備很失望,問道:“那麼先生什麼時候能回來呢?”小書童說:“這也說不定,或者三五天,或者十幾天,沒準兒。”張飛見劉備還想問下去,很不耐煩,就對劉備說:“既然他不在,我們就回去吧!”關羽同意了,劉備隻好對小書童說:“等先生回來,請你轉告他說,我劉備前來拜訪了。”於是,三個人掉轉馬頭,失望地離開了臥龍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