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爺爺奶奶請放手,別讓孫子成為“牽線木偶”(1 / 3)

第二章 爺爺奶奶請放手,別讓孫子成為“牽線木偶”

都說隔代親,爺爺奶奶對孫子的感情那就不必說了。真是含在口不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飛了。隔代家長對孫輩所具有的親情和關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保姆都無法比擬的。他們樂於為孩子奉獻一切,但這也恰恰是隔代教育的弊端所在,“一切依著孩子,一切包辦代”替成了爺爺奶奶的新型代言詞了。這恰恰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讓孩子養成了自理能力差的惡習,從而使孫子能力低下,性格懦弱、依賴性強,意誌薄弱。所以爺爺奶奶不要忽視孩子的獨立能力,把它看成是小毛病。

爺爺奶奶要舍得讓孩子吃苦

早班的公共汽車很擁擠,這時,隻見一位老奶奶肩上背著書包,左手提著水壺,右手領著個小男孩,顫顫巍巍在公交車上晃來晃去。一位年輕姑娘看到這個情景喊道:“大娘,到這來坐。”老人忙說好好,然後突然轉頭招呼那小男孩:“來來,有位置坐了”, 姑娘當時楞了下,就對那老人說:“哎,我是讓你坐的,不是給你孫子坐的哇。”結果老奶奶很和藹的對她講:“不要緊,給他坐吧,站著累”。男孩火速的衝到位置上坐下,連句謝謝都沒說,讓奶奶站著,他坐著。看男孩的年級也應該上小學4.5年級了,個頭甚至都超過奶奶了,從家到學校不過十分鍾的車程都不願站著,而把“大包小裹”的奶奶晾在一邊,這種寵愛難道對孩子來說真的是最好的嗎?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身邊有4位老人寵著,愛著。老人們因為生活的年代吃了不少苦,因而打定主意堅決不讓孫子再吃苦,他們總是千方百計的滿足孩子,保護孩子。一些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有的上了高中還不會洗衣服,不會照顧自己,所有跟“吃苦”有關的事全都由家長代勞了。所以孩子們的生活就像泡在蜜罐裏一樣,難以接受風吹雨打。其實這樣的孩子將來很難適應“優勝劣汰”殘酷競爭,為了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爺爺奶奶們應該讓孩子們經常經曆生活的磨練,養成堅韌的品格。能忍受艱難困苦,能忍受屈辱、挫折,才能培養堅韌不拔的意誌。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吃點苦頭。

一位記者曾采訪一個叫明明的中學生,問他:“你平常洗襪子嗎?”明明回答:“不洗。”“那平時都是誰給你洗的?”“奶奶給我洗。”“如果奶奶不在家呢?”“那隻有請爺爺來洗了。”記者接著問道:“如果他們都很忙,沒有時間給你洗呢?”“那就放著,等他們有時間再洗。”“以後你長大了,誰給你洗?” 明明很坦然地回答:“長大了請保姆呀!”

如今,在中國有一種現象:許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小學生不能吃苦、害怕吃苦。而“吃苦耐勞”曾經被譽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說,這種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後天培養、自我鍛煉的結果。

現在,中國不少的父母把孩子看作是未來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寧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讓孩子受一丁點兒累。於是,孩子從小便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在缺乏鍛煉的情況下,說出“可能我不太適合吃苦”這樣的話來,也情有可原。但是,有些父母想當然地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具備自立能力和自強精神,現在學習成績好比什麼都強。這種想法是極不足取的。請父母們想像一下:上了小學甚至初中的孩子不會洗自己的襪子,尚未成年就已想好將來由保姆服侍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怎麼可能獨立地麵對困難、承擔責任呢?

當然,孩子不願吃苦,拒絕吃苦,並非是孩子的過錯,而是父母沒有重視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結果。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為了讓孩子以後能夠幸福,父母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張欣於1994年以江蘇省理科第3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美國杜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後進入麥肯錫谘詢公司中國分公司工作。2001年,他又考取了哈佛大學商學院的MBA。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非常注重對他意誌的培養,經常會讓他吃點苦。

1971年的冬天,小張欣出生了。他的出生讓寒冷的冬天多了一絲暖意。媽媽把他抱在懷裏,心裏充滿了憐愛。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圍在小張欣的身邊。

突然,小張欣哭了起來。“是不是餓了,快喂奶!”看到小張欣不停地嘬著嘴,奶奶著急地說道。媽媽也很緊張,趕緊解開衣扣給孩子喂奶。但是,因為是第一次喂奶,小張欣總含不住奶頭,媽媽急得滿頭大汗。小張欣也是哭得滿臉通紅,不停地尋找媽媽的奶頭。這時,爸爸卻把小張欣的小臉扭到了一邊。“你幹什麼?”奶奶詫異地問。其他人也問:“這是做什麼?”爸爸微笑著說:“這麼小就知道什麼事情都可以輕輕鬆鬆等著別人送上門,這怎麼行呢?我要讓他知道,得到一切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其他人也都覺得有道理。於是,小張欣就這樣接受了爸爸的第一堂挫折教育課。

在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每到冬天,他們就讓幼兒赤身裸體地在風雪中摸爬滾打。天寒地凍,北風怒吼,不少幼兒嘴唇凍得發紫,渾身發抖,父母們則站在一旁,置之不理。日本還提倡“窮留學之風”,讓富裕的大城市學生,到偏遠的山區、村寨接受艱苦的生活訓練,其目的就是要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瑞士雖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們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養尊處優,他們很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歲的女孩,初中畢業後,就要到別人家做一年女傭,上午勞動,下午上學;男孩到一定的年齡也要參加勞動,鍛煉他們的勞動能力和獨立生存能力,以免長大後成為不能獨立生活的無能之輩。

而中國的父母有時候容易走極端。知道吃苦對孩子好,就拚命讓孩子參加“吃苦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實際上,這種短期的吃苦教育效果並不好。

知心姐姐盧勤說過:“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戰勝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逼”著孩子去“吃苦”,孩子自己不樂意,忍耐力就會降到最低點;加上他們心裏明白,父母逼他們去“吃苦”,是父母對自己平時怕苦的一種懲罰,於是更加強化了“負意識”。還沒出征就失敗了,又怎麼可能去獲得勝利呢?

美國的芭貝拉·羅斯說:“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相伴而來的。”兒童教育學家們普遍接受的一種觀點是:戰勝生活中挫折和困難的勇氣,是在童年時開始樹立和發展的。因此為了孩子著想,父母們必須盡早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讓他們從小受到艱難困苦的磨煉,有了吃苦精神,孩子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帶孫絕招: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

—(俄)作家 屠格涅夫

保護孩子過度是“禍”不是“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就現在不少家長對獨生子女的學習、生活包辦代替過多的現象提出過嚴肅的批評,認為家長對孩子的這種“過度保護”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如果站在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立場上分析,這種表麵上的“過度保護”所掩蓋的是家長們對孩子權利的剝奪。

一些家長往往是被社會的期望和價值觀所左右,按照成年人認定的理想的模式和目標來左右孩子的成長,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未成年人自身個性的成熟和社會化過程中的各種需要。在教育內容上,家長們不顧孩子的感受、需求、能力和他們的長遠利益,按照成年人的意誌為孩子安排生活方式和內容,確定生活目標和行為選擇;在教育方式上,習慣於對孩子進行單向度的、教條的說教;在對孩子的評價標準上,“聽話” 的孩子是好孩子,循規蹈矩被奉為楷模。

以至於現在不少孩子有自私、懶惰、做事膽小、依賴性強等弱點,所以爺爺奶奶就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對於那些要求子女“聽話”和“順從”的家長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對其認識也比較淡薄。

未來社會是一個快節奏、高效率、大信息競爭激烈的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創造力、適應能力、自立、自主、堅強意誌等品質。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每個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早期家庭教育應該注重自主意識的培養,充分為孩子創設有利於發展的環境和機會。

1、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自主的機會

有兩位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特殊教育意義的空間,想出了一個叫做“小留學”的好主意,這個辦法既簡單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歡迎。

所謂“小留學”,就是兩家的孩子,都到對方的家中去住一兩個月,上學仍在原來的學校。別看這麼一個空間的變化,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卻十分突出,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麵的好處:

(1)孩子得到了鍛煉。孩子初次離家,雖然不是一個人生活,但畢竟周圍都是陌生人,環境不熟悉,因此也可算作獨立生活的初步鍛煉。

(2)培養了自理能力。初到別人家,孩子比較重視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他們能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家務活搶著幹,作息時間也安排得很緊,不會的事情努力學著做,這一段時問雖然不長,但進步得非常快。

(3)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留學”到一個新的環境,麵對著的都是陌生人,這正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好機會。同時孩子可以學到如何對待新家中的長輩,如何對待新的鄰居,如何接待來訪的客人,在新家中聽到長輩的教導,結合著原有的人際交往經驗,感到對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

(4)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孩子先後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觀察,進行思考,也算是一種比較研究。兩個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個成員有不同的性格、觀念和生活習慣。分析著兩個家庭的種種不同,可以起到從一個小窗口,加深對社會認識的作用。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注意擴大孩子的空間,放手地去鍛煉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甚至向相反的方向使勁。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把自己已經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費力地抱到離學校隻有幾十米的地方,由於怕老師看見挨批評,才不情願地放下來,親了孩子之後,目送著孩子去上學。這位母親肯定極其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可能都會清楚地感到,這種愛的結果將會是多麼可怕。所以,爺爺奶奶們要記住,“保護”孫子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過了度。

2、給孩子創造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往前走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是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爺爺奶奶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

鍛煉可分為體力鍛煉、腦力鍛煉和綜合鍛煉。要達到鍛煉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現成的條件,需要自己去創造。有一位到美國探親的中國學者,遇到了這麼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報,突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子和一個五六歲的女孩子。

大一點的孩子非常沉著地對他說:“你們家需要保姆嗎?我是來求職的。”

學者好奇地問:“你會什麼呢?年紀這麼小……”

她解釋說:“我已經9歲了,而且我已經有了l4個月的工作曆史,請看這是我的工作記錄單,我可以照看您的孩子,輔導他寫做作業,陪他一起做遊戲……

當她觀察到對方沒有聘用她的意思,又進一步說:“你可以試用我一個月,不收工錢。隻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記錄單上簽個字,它有助於我將來找工作。”

學者指著那個五六歲的孩子問:“她是誰?你還要照顧她嗎?”

聽到的回答更令人驚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來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車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費的。”

多麼智慧的孩子啊!她們的父母也應該說是了不起的父母。可我們就有那麼一些父母,不但自己從沒想過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反而把學校為孩子創設的鍛煉條件破壞掉。

如某學校組織學生去軍訓,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車上,竟有家長向學校提出“抗議”:把孩子累壞了誰負責?最後,這位家長還是自己氣哼哼地把孩子的行李背到車上,而他的孩子卻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後邊……難道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能立足嗎?爺爺奶奶要從現在做起,告別孩子的書包和水壺,讓孩子自己對自己負責。

3、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困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的確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窮困家庭中的孩子,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難道孩子就隻能當“紈絝子弟”?當爺爺奶奶家的小霸王?在順境條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我們必須和爺爺奶奶們探討的課題。

有經驗的家長應該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麵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良的品質。有位家長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買一個東西,他有意識地往後推一周才滿足他的要求,他想這能養成他克製自己的能力。

設置困難,最好要有針對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樓大廈裏,上下有電梯,出門有汽車,生活中似乎沒有什麼突出的困難需要他們去解決。針對這種情況,有位家長就想出了個辦法,設置了困難,鼓勵孩子去解決。他給孩子布置了兩個特殊的作業:一個是每天上下12樓,不再乘電梯,而是堅持爬樓梯;二是每天上學和放學,不再乘汽車,而是堅持徒步走5站路。

在一些家長的潛意識中,親子是一體的。一方麵有著強烈的“替代成就感”,在把自己和家庭的未來寄希望於孩子的同時,也把社會競爭的壓力轉嫁給了孩子;另一方麵,自願地包攬了本應孩子自己做的一切,使得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充分發展其全部體能、智能和社會性參與的權利受到限製。

家長對孩子權利剝奪的結果是,扼殺了未成年人作為權利主體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他們由在家庭中缺乏獨立的機會開始,逐漸發展為缺少獨立成長的內在動力和勇氣,弱化了在現實社會生存與發展的能力,甚至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自立於社會的人,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敗。因此,爺爺奶奶要特別注意,別以為孩子在您溫暖的庇護下就一帆風順了,孩子終歸有長大的那一天,為了孩子將來能適應殘酷的社會生存法則,爺爺奶奶就要放開緊緊保護孩子的手。

帶孫絕招:

好鋼絲經過錘打,就會發出強烈的火花。

——(古巴)思想家 何塞·馬蒂

“爺爺奶奶,我不怕黑了”

著名教育學家孫瑞雪說:“越愛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戀父母。”“愛使人獨立,獨立使精神發展,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有了愛才有獨立性,有了愛才導致獨立性。”

一般來說,過於戀母的孩子,往往是由母親的“感情私有”造成的,這些母親希望孩子隻愛她一個人,隻對母親一個人親熱,孩子愈依戀她,她愈高興,她不願意孩子對別人有感情,認為這樣就會衝淡對她的感情。母親的私心使她不能替孩子的將來著想。這樣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其實,孩子與父母長時期同床而睡,有些方麵是有負麵影響的。如:常常會妨礙了父母感情的交流;不利於孩子自立意識的培養;易導致孩子依賴性強、任性、做事拖拉;到身體發育時仍和父母同居,還有可能滋生出種種消極的性幻想和手淫等不良習慣。

所以專家建議:兩歲左右,最大不超過六歲,孩子應及時與父母分床睡。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從和父母相擁而睡,到自己獨立居住一室,開始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孤獨感及遺棄感,這時爺爺奶奶就要協助父母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感,引導孩子鍛煉獨立睡覺的能力。那麼,爺爺奶奶們怎樣糾正孩子老是和父母同床的壞習慣呢?

1、讓孩子小的時候就養成獨自睡覺的習慣

爺爺奶奶糾正孩子睡覺離不開父母的壞習慣要從小抓起,別等孩子漸漸長大了,那樣改起來就困難了。

首先,即使是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也不要讓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爺爺奶奶可以睡在孩子的床上陪伴。如果這時候讓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等孩子病好後,再讓孩子回到自己的床上去睡就非常困難。

其次,當孩子偷偷摸摸地爬到大人的床上,或者死皮賴臉地要求和大人同睡時,爺爺奶奶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嚴厲地勒令孩子回到自己的床上去,不能表現出絲毫的縱容和姑息。要知道有了第一次的妥協,就一定會有第二次的。

或者緊緊地裹住被子,讓孩子無法鑽進來。或者故意在睡夢巾把孩子擠到床角,或者把腳、胳膊搭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感到和大人睡覺很不舒服。慢慢地,也許孩子就更願意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覺。

第三,在布置孩子的房間時,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用品,按照孩子的心願把房間收拾得舒舒服服的,讓孩子迷戀自己的小屋。

第四,向孩子灌輸“個人空間”意識,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幹擾別人是不禮貌的。從小就培養孩子要進爺爺奶奶房間的時候,首先要征得爺爺奶奶的同意。同時,家長在進孩子的房間時,也要敲門,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

2、告訴孩子其實夜晚是美麗的

如果孩子真是害怕黑暗,而不敢獨自去睡覺,那就先培養孩子麵對黑暗的適應能力,教孩子學會享受黑暗。關了燈,陪孩子一起感受伸手不見五指的感覺。到室外,和孩子欣賞夜空裏閃爍的星星,讓孩子能夠正視黑暗。

對於獨生子的家庭出現這樣的情況時,爺爺奶奶就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在外麵受到挫折,到大人懷裏尋求安慰或因為幼兒時受到驚嚇、恐懼黑暗等原因,有針對性地尋找處理方法。

對於有兩個孩子的家庭而言,經常和大人同床睡的一個認為自己得到了家人的關心和愛護,而另一個則剛好相反,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這種情況出現後,家長應該在家庭製造平衡的安全感,使孩子們之間和家長與孩子們之間平等快樂相處。

還有爺爺奶奶們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用孩子感到恐懼的東西來嚇唬孩子,睡覺前也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動畫片。更不要為了達到什麼目的,用一些鬼啊神啊的虛無的東西恐嚇孩子。

孩子的成長、獨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刀切”的做法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可能帶給孩子心靈的傷害。爺爺奶奶們要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並不是不愛他、不要他了,而是因為他長大了。等孩子漸漸接受並認同這個觀點之後,家長就可以一步步訓練他獨睡的習慣了。這時孩子也不會因為懼怕黑暗,拒絕獨自睡覺了。

帶孫絕招:

你們應該培養對自己,對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這種信心是靠克服障礙,培養意誌和鍛煉意誌而獲得的。

——(蘇聯)作家 馬克西姆·高爾基

怎樣培養孫子的忍耐力

“奶奶,我要吃蘋果。”嘉嘉拽著奶奶的胳膊,撅著小嘴撒嬌。

“嘉嘉乖,等奶奶洗完這件衣服就給嘉嘉拿。”

“不行嘛,我現在就要,你現在就得給我拿來。”嘉嘉依舊繼續纏著奶奶。奶奶動作稍微慢了點,嘉嘉一屁股坐到地板上,大聲哭鬧起來。奶奶慌忙扔了手裏的活計,甚至來不及好好洗洗手,便腳不沾地跑去給嘉嘉拿蘋果。

對於嘉嘉來說,等待是一件讓人無法忍受的事情。在長期與奶奶打交道的過程中,她學會了使用哭鬧這一招有效地對付奶奶。她知道,她哭鬧得越厲害,她的願望就越能在更短的時間裏得到滿足。嘉嘉的這一殺手鐧確實很管用,奶奶果然不敢怠慢了。為了防止嘉嘉無休無止地哭鬧,對於她的要求,不管有多不合理,奶奶都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滿足。

“我一秒鍾都不能等。”嘉嘉說到做到。她的毫無耐性令奶奶十分苦惱,但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生活中還會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孩子還沒把麵前的食物吃完,便迫不及待地嚷著要吃另一些食物;在遊樂場看到滑梯,無視小朋友排隊輪候,硬要搶先去玩;上興趣班,發現自己無法做好,就隨便放棄,不再堅持;當欲望未能及時被滿足時,就立即發脾氣,甚至情緒失控……如此種種,都是孩子缺乏耐性的常見表現。難怪人們說:如今的小朋友一個個都是“急性子”!

“耐性”這種特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否則孩子長大後,他的表現,就很難再符合家長的期望了。家長不能就耐性這一問題,突然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從來不曾有過這方麵的意識,當然也就無法立即做到。因此,建議家長應在幼兒至小學階段,便開始著力培養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堅毅能力。

如果孩子無法在小時候得到正確的“耐性”教育,長大後就要承受缺少耐性所造成的惡果。最明顯的是,孩子會變得霸道,無法遵守社會規範,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此外,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牽製,當事情不符合心意時,無法忍受,不能靜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承受不起挫折,甚至可能對自己沒有任何要求,生活欠缺目標,進而影響社會交往。

那麼爺爺奶奶們了解孩子有什麼樣的舉動才是缺乏耐性呢?下麵我們將為您列舉一些孩子缺乏耐性的表現,您看看您的孫子(孫女)占幾條。

1.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2.任性,經常容易哭。

3.情緒易激動,很難預測他們會幹什麼。

4.吃飯時愛動。

5.看電視時一會坐著,一會站著。

6.不能堅持玩一個玩具,而是拿拿這個,碰碰那個。

7.自私,隻關心自己。

8.咬手指甲,神經敏感、神經質或經常感到不安。

9.情緒不穩定,變化無常。

10.所做的事與年齡不相符。

11.經常吵鬧,坐立不安,多動。

12.經常打碎別人或家裏的物品。

13.不能同小夥伴和諧相處,經常打架。

14.衝動,做事前不思考。

15.發火時罵人或說一些傷人的話。

16.不能如自己的願望時就打滾耍賴。

缺乏耐性的孩子會出現三種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及散慢性。

暴力性這是缺乏耐性兒童的最大特征。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願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失控地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不過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家長的勸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會使性子、發火。

依賴性碰到稍陌生或困難的問題,便喪失了獨自解決問題的意誌,轉而向別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孩子漸漸變得意誌薄弱。

注意力低下沒有耐性的寶寶做事肯定沒有持久性,因而會顯得注意力低下、散漫。玩玩具時,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

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意誌和耐性,爺爺奶奶應掌握如下的招數:

1、爺爺奶奶言傳身教

家長首先要學會忍耐等待,才能讓孩子學會忍耐。家長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以前老劉夫婦在孫子學習時,經常陪著孩子一起做作業、寫字。由於他們不在孩子麵前監督,孩子坐一會兒就要起來東走走、西看看,還經常寫錯題目,漏掉題目。他們告訴他寫作業或者看書要耐心,可是語言是蒼白無力的。老劉在孩子的房間時,他能安靜地坐著耐心地看書寫作業,一旦離開孩子的房間,孩子故態重萌,又開始“活躍起來”。為了培養孩子的耐心,老劉夫婦舍棄看電視的機會,天天督促孫子耐心學習,養成好習慣。隻要孩子一出現浮躁的情緒,他就要求孩子學會克製,堅持下去。為了給孩子留出一定的彈性時間,大周給孩子規定學習的時間和在學校上一堂課的時間基本相當,甚至還少一些。如果孩子確實感到疲倦了,老劉也勞逸結合,讓孩子站起來活動活動,或者吃點點心、喝點水。時間一天天過去,現在,孩子升人三年級了,他基本能耐心地對待學習和其他事情了,他的學習成績也比以錢進步不少。

2、“約法三章”,獎罰並鼴,重在堅持

鬧鬧坐不住板凳,還沒坐下幾分鍾,他就覺得好像過了很長時間;而在寫字時,隻要練習題稍微多一些,他就開始馬虎起來,比如,“酒”的右邊明明是個“酉”字,他卻匆匆忙忙地把“酉”裏麵的一橫忘掉。為了督促孩子養成做事情耐心仔細的習慣,爺爺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對他約法三章,比如,要認真對待學習,不到30分鍾,不許離開書桌,更不許擺弄與學習無關的玩具;寫字時如果把字寫得歪歪扭扭,就罰寫兩遍;如果老師或同學反映他上課不注意聽講,回到家,美味的食品獎勵取消,他的“購買計劃、買玩具、買書等”也取消。如果他遵守規定,就允許他買一本書,或者給他買一件玩具。

孩子開始還以為爺爺和他鬧著玩,有一次,抄寫課後作業,他為了趕時問,爭取第一個走出教室,不檢查對錯,應付了事,還把鉛筆弄丟了一支。爺爺根據“規定”,一周時間不給他買美味小食品、玩具以及他喜歡的圖書。自從有了規定以後,孩子“有章可循”,爺爺也不再憑感覺教育孩子了。為了不斷提醒孩子記住這些要求,爺爺把“約法三章”寫在紙上,貼在孩子房間的書桌前,並認真督促孩子執行。在爺爺的嚴格要求下,孩子的心慢慢地靜了下來,做什麼事情都不再那麼敷衍了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