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誰說爺爺奶奶帶孩子“弊病多”(3 / 3)

有一位母親說:“我女兒在2歲時,有一天,孩子吃包子,先吃了包子餡,然後趁大人不注意,把她不願意吃的包子皮扔在垃圾筐裏。我發現後很生氣,第一次狠狠地打了女兒一頓。打完後,我一邊流淚,一邊告訴孩子,不愛惜糧食是多麼令人痛心,浪費其實也是一種犯罪,做人要養成節儉的好習慣。盡管當時孩子並不完全理解我的心情,也不很明白浪費的嚴重後果,但是她從自己的所作所為引起我的強烈不滿和十分痛苦的表情中,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深深刻下了不能浪費的意識,牢牢記住再也不能這樣做了。”

法國的大仲馬曾經說過:勤儉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勤與儉的相互依存和互補的關係。勤而不儉,終生兩手空空。人難免要生病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可是由於平時不知道節儉,遇到困難時便無後撐之力。儉而不勤.注定一生清貧,生活質量自然很低。隻有既勤且儉,勤於勞作,勤於創造財富,儉於持家,量入為出,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古今中外,在這方麵做出榜樣的不乏其人。宋朝的史學家司馬光,出生時,父親已51歲,任河南光山縣縣令。他的父親未因老來得子而溺愛他,而是從小就對他進行嚴格的家庭教育,讓他以儉為美,以撿為樂。後來,司馬光身居高位,由於父親的教誨,他始終過著儉樸的生活,“食不敢常有肉,農不敢純有帛”。司馬光不僅自己保持節儉的好習慣,還教育子女不要鋪張浪費,不要被社會上的奢靡風氣所感染,並舉出若於品德高尚、有遠見卓識的官員節儉的例子對子女進行教育。

德國人物質生活的豐富程度令人吃驚,但在勤儉節約方麵,無論年長年幼,都做得一絲不苟。據報載,一位中國留學生曾在德國同事家住過一段時間。有一次,這位留學生購物回家。他的德國同事見他提的是在商場用5分錢買的新購物袋,就提醒他說:“昨天你買的購物袋,不是可以反複用好多次嗎?”留學生隨口回答:“反正也就5分錢。”……

德國人很不理解為什麼這位留學生對5分錢表現出不值一提的態度。德國人的觀念是:錢是勞動掙來的,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要亂花。那麼,在家庭中如何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美德呢?那就是從生活的方方麵麵滲透節約意識。

1、正確對待孩子的需要

人都是有需要的,對於孩子來說,滿足他們吃飽穿暖的基本需要,是保證他們健康成長的必要物質條件。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也不斷發展,不僅有物質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做家長的應該深入了解,並認真地進行分析。在物質方麵,凡恰當的、合理的需要,可根據家庭經濟條件予以適當的滿足,但一般不超過社會上同齡孩子的物質水平。在膳食營養方麵,一位家長的做法很是不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這樣的標準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益的。

2、家長的勤儉習慣對孩子具有決定性影響,做家長的在這方麵首先要做出榜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孩子有樣板可循,比如,洗完手要隨手關好水龍頭;睡覺記得關燈;發現公共場合有浪費現象,應該做出適當的反應。帶著孩子購物時,對孩子不合理的物質需求,家長要說服、勸導孩子不買;飯桌上,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不能讓孩子每餐都有剩菜剩飯。

有人說,節約要從細節抓起。不過,節約既應從一滴水、一度電等細節入手,也應從一個人的小時抓起,因為節約是一種觀念、一種習慣,它需要從小養成。觀念和習慣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提倡節約,爺爺奶奶也應注意從孩子的小時候抓起,把節約列入養成教育的範圍,注意讓人們養成節約的習慣。習慣養成了,節約才會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才會把節約從個人的生活推及社會責任,整個社會的節儉風氣才會日益濃厚。

總之,勤勞節儉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孩子生存的必修課,也是孩子將來勤儉持家所必備的基本素質。

帶孫絕招: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北宋)史學家 司馬光

老一輩的思想教會孩子講誠信

對於孩子來說,諾言的實現代表了對他們的關懷程度。在孩子的眼裏,不遵守諾言就是等於說謊,就是不愛他們。很多的父母對孩子說了一大堆的保證之後,事後卻不能做到,讓孩子很難過,繼而對誠實有了另外一種理解。對父母的信任也會隨著父母一次次的無兌現諾言而降低,直至最後根本不信任父母。

因此,父母們真的應該好好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行一致,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兌現,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不要以為孩子受到的傷害比你要小,也不要以為孩子麵對失信時的承受力比你要大,更不要忘記孩子有樣學樣,將來他所做的事有可能就是你的翻版。因此,雖然承諾是每個人都常做的事,可是對孩子,如果自問不能言必行,行必果,就不要輕易承諾。

“沒這麼嚴重吧?孩子哪會記得這些?”很多父母對此不以為然。那麼,心理學家的調查會讓你很震驚:隻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包括電視節目、書本、玩具以及父母的郊遊承諾,孩子起碼可以牢記半年以上。

洋洋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總是抽不出時間來帶他去遊樂場,可是明天是洋洋的生日,洋洋期盼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因為爸爸媽媽早就承諾過,等洋洋生日一定帶他去遊樂場。一大早洋洋就起來準備了,興奮的等待出門,可是爸爸媽媽卻略帶歉意的說今天不能帶他去遊樂場了,晚上回來一定給洋洋買大蛋糕,做好吃的東西。

洋洋一聽哇的一聲就哭了,因為這是他期盼很久的事了。這時爺爺走了過來,拉開了洋洋抹眼淚的小手說:“乖孫子,別哭了,爺爺一會帶你去,但是在去之前,我要給你和你的爸爸媽媽講一個故事:

有一次,吳起請朋友到家裏吃飯,到了中午,朋友沒有來,吳起為了守信用等朋友一起吃,就沒吃午飯,後來天黑了,朋友還是沒來,吳起為了守信等朋友一起吃飯,晚飯也沒有吃。就這樣他餓了一天肚子,一起等到第二天家裏的仆人將朋友接來才和朋友一起吃了飯。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講信用是很重要的,一個人隻有守信用,他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隻有守信用,他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說完爺爺略有所思的看了洋洋爸媽一眼,洋洋的父母很不好意思的低下頭,洋洋則開心的對爺爺說:“爺爺我一定會做個將信用的人的。”早上的不愉快瞬間就煙消雲散了,爺爺用了一個小故事就化解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可見老人教育孩子還是有一套的。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什麼樣子的父母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要孩子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那麼首先父母就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在孩子的心裏留下一個正麵的信息,在孩子對待其他人的時候,才會做出正確的行為。

誠信不僅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培養孩子具有講誠信的品質遠比讓孩子通過一門課程更加重要,這將關係到孩子一生的發展。

父母應該注重對孩子進行誠信教育,從小就教育孩子守信用、負責任。告訴孩子,是沒有人願意和一個言而無信的人交往的。教導孩子信守諾言做一個誠實的人,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要讓菝一子明白:一個人要誠實、不說謊、信守諾言、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信譽;如果經常說謊,會令人覺得你的話不可靠,即使說的是真話,別人也可能仍然不相信

我們要學會誠信,誠信對人,誠信對己。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搖擺不定的天平立即穩穩的傾向一端;誠信是高山之巔的水,能夠洗盡浮華,洗盡躁動,洗盡虛詐,留下啟悟心靈的真諦;誠信是一輪千古以來金赤朗耀的圓月,惟有與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就讓我們誠實一些,再誠實一些吧。

帶孫絕招: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前蘇聯)作家 高爾基

“老頑童”讓孫子懂得積極和樂觀

童年本該是人的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但現在不少孩子都把“煩著呢”、“我好鬱悶”掛在嘴邊,大人們覺得這些話聽上去很有意思,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心理不適流露出的早期征兆。

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顯示:20%的兒童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其中4%為臨床抑鬱,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症抑鬱。但是,這些不良情感的種子往往是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被埋下的。說的更確切一點,孩子的情感與個性特征主要是由父母塑造的。一個不注重培養孩子積極情感的家長,往往不能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而爺爺奶奶老一輩的人,經曆了風風雨雨,心態都趨於平和,性格也會更加樂觀,在他們的帶動下孩子的性格也會變的樂觀向上。

小宇出生於小康家庭,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爸爸是大學教授,媽媽正在讀研究所。因為小宇是獨生子,所以爸爸媽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們的兒子和他們一樣有知識、有成就,甚至超越他們。於是從小宇很小的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就為他製定了發展計劃。

當小宇剛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教他念英文,到小宇三四歲時,他每天的時間都被父母安排得滿滿的,如早上起床要練發聲、上午讀書,下午學跳舞,晚上練琴。小宇的爸媽希望他成為一個各方麵都優秀的人才,所以對他的要求都非常嚴厲。

小宇不論在幼兒園裏還是進了小學之後,他每一項學業或是才藝都表現得非常出色,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然而即便他在品德、學業、體能等方麵,樣樣出類拔萃,但仍無法讓他的父母滿意,因為父母給小宇定的標準是永爭第一。

小學五年級時,小宇參加學校的朗誦比賽,得到第一名。比賽結束後,他欣喜地跑向爸爸媽媽,沒想到麵對的卻是兩人冰冷的麵孔:“你看人家獲優等獎的那個小朋友,聲音多甜美,表情多自然,比你好多了。你呀,真讓我們失望。”他聽著聽著,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就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小宇慢慢地變了,漸漸地,小宇仿佛換了一個人,本來活潑、開朗、調皮、聰明可愛的他,現在變得喜歡一個人獨處,經常害羞,總是膽怯,也不愛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上課從來不主動回答問題,即便老師要他回答,他也總是表現得扭扭捏捏,老是說:“我不行!”“我不知道!”小宇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充滿自信、活潑可愛的孩子了。

暑假期間失落的小宇來到了爺爺家,爺爺看出了小宇的失落,於是啟發道:“小宇,你喜歡看動畫片不是嗎?《舒克和貝塔》喜歡嗎?”小宇默默的點點頭,“我知道舒克和貝塔是兩隻很勇敢的小老鼠。”“對啊!”爺爺讚許的點點頭。“爺爺啊,就給你講講寫這個故事的作者的故事好不好?”“嗯”小宇笑著點點頭。

“他可真是一個神奇人物。他創作的《舒克和貝塔曆險記》、《皮皮魯和魯西西》等作品不僅被製成畫冊,還被搬上了電視,那些可愛的卡通形象被小朋友們津津樂道。《童話大王》、《大灰狼》兩本雜誌也是他一個人寫出來的。

可是,你知道鄭淵潔在讀小學的時候,有幾門功課成績非常不好,數學老是不及格。老師說:‘鄭淵潔,將來咱班最沒出息的那個人,就是你!’然而,鄭淵潔卻不這麼看自己,他覺得自己還是有許多長處的。比如,自己很富有想像力,一個小茶杯、一把鑰匙也能編出一個故事來,自己的作文寫得也可以,有時還被老師當成範文讀給同學昕。既然數學學不好,總可以在寫作方麵發展吧。因此,他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並注意在自己擅長的方麵培養自己。最終他成功了,成了著名作家!

剛剛開始寫童話的時候,他創作了《黑黑在誠實島》。他把這篇童話寄給了某出版社。過了一段時間,編輯把他的稿件退了回來,並附上了一封信,信上說鄭淵潔實在沒有寫童話的天分,應該多看看文學名著。這位負責的編輯還給鄭淵潔列出了一大堆文學讀物的名單。出師不利,但鄭淵潔並沒有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他始終相信自己有可能在童話創作方麵做出一點成績來。後來,《黑黑在誠實島》果然受到一些童話編輯們的稱讚,並將它發表出來。

鄭淵潔的成功,關鍵在於他能夠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麵比較突出,在哪些方麵弱一些,然後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這樣,他在獲取成功的路上,就要走得容易一些,快捷一些。而且,因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當他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他仍然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積極樂觀的麵對困難,從而堅定不移地奔向理想的目標。所以,小宇你想做像他一樣樂觀、積極嗎?”

小宇重重的點了一下頭,“我明白了爺爺,我也會做到的。”爺爺讚許的默默小宇的小腦袋,從那以後,小宇再也沒有給自己背上承重的思想包袱,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和學習,從而變的更加的優秀了。

當今大多數父母的心願是期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有所成就,為此,父母常常想盡各種方法來培養孩子,但在父母一心為孩子的未來鋪路時,經常忘記了孩子健康成長的最重要因素,以至於事倍功半,無功而返,不但使孩子的童年充滿了痛苦的回憶,還為親子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的父母平時常對孩子“我們家怎麼會有你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孩子”或是“你怎麼這麼笨,看看人家,可比你強多了”之類的話,往往是父母一時衝動而說出的令人難堪的話,可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則會留下永久的烙印。

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製過嚴又可能壓製孩子天真爛漫的童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隻有從小就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

帶孫絕招:

力量的真正源泉,是一種暗中的、永不變更的對未來的信心。甚至不止是信心,而是一種確信。

——(法)作家 杜·加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