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3)

總之,西歐的發展和日本的崛起,對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巨大影響,嚴重動搖了美國的霸主地位,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麵。由此,美蘇兩極世界格局受到重大衝擊,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亞非會議的召開(圖485)

1955年4月,由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錫蘭(今斯裏蘭卡)和巴基斯坦五國政府總理發起的、有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的亞非會議,在印尼風景秀麗的山城萬隆召開了。這是曆史上第一次沒有西方大國參加的國際會議。

亞非會議在中國代表團和許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產生了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帝反殖、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增進各國人民之間友誼的“萬隆精神”,對亞非各國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不結盟運動(圖486)

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針對當時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嚴重對抗殃及廣大中小國家的情況,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倡議下,首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

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支持發展中國家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以及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的鬥爭,堅持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種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治。不結盟運動的成立是發展中國家走向聯合自強的新開端,在支持和鞏固成員國民族獨立和經濟發展、維護成員國權益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

第三世界的興起

第三世界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130多個國家,占世界陸地麵積和總人口的70%以上。

1973年9月不結盟國家在阿爾及爾通過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這個概念。

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過去都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附屬國,它們取得政治獨立後,還麵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餘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曆史任務。它們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第三世界是在二戰以後發展起來的。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是第三世界形成和發展的三個標誌。發展中國家的外部不均衡、外貿的不均衡結構、缺乏外彙、起伏波動的出口收入、債務問題、經濟依賴性。

東亞、東南亞的經濟起飛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係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為亞洲新興民族國家發展民族經濟鋪平了道路。但是,亞洲各地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最先起飛的是新加坡、韓國。

在60年代,上述國家抓住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西方發達國家因工資高、勞動力缺乏,地價、物價上漲,致使成本提高、利潤下降,而向國外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於是,新加坡、韓國抓住機遇,大力吸收外國資本和技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根據國情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依據國際經濟發展趨勢不斷進行產業的更新換代,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70年代,它們的經濟就以年增長率超過10%的速度高速發展,不僅超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且成為美國、西歐和日本的競爭對手,令世界矚目,被稱為“70年代的奇跡”。

西亞國家的經濟發展

西亞海灣地區是世界上石油蘊藏量最豐富的地區。根據20世紀80年代統計,其油氣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60%和30%。但由於石油財富長期被西方國家控製,沒有給當地經濟帶來繁榮。70年代以前,世界上8家石油壟斷資本,其中美國5家,英法荷各1家,控製了西亞石油的87%。西亞各國幾乎無一家煉油廠,隻能出售原油。而石油價格又被西方公司壟斷,1噸原油可產生相當於4.9噸煤炭的熱量,而價格隻相當於歐洲次煤價格的65%-75%。所以,為擺脫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西亞產油國同石油壟斷資本展開了長期而又堅決的鬥爭。

1960年由西亞國家發起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目的是聯合起來,逐步擺脫石油壟斷資本的控製,並逐步將石油工業收歸國有。這一鬥爭到70年代終於獲得勝利。

東歐劇變(圖487)

1989-1990年,東歐局勢發生了激烈的動蕩,急轉直下的政局變化,令全世界為之瞠目。

在短短一年多裏,東歐的波蘭、匈牙利、民主德國、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6國,政權紛紛易手,執政四十多年的共產黨、工人黨或下台成為在野黨,或改變了性質。緊隨其後,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於1992年3月在大選失敗後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聯盟不複存在,原南斯拉夫聯邦內的各邦都發生了劇變,其後在經曆近一年之久的內戰後,於1992年4月最終分裂為五個獨立的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實現了統一。

伴隨共產黨喪失執政地位,東歐各國的社會製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政治上,實行多黨製為基礎的議會民主;在經濟上,否定公有製占主導地位,開始實行混合所有製或私有製基礎上的市場經濟。

劇變後的東歐各國,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方向。

蘇聯解體(圖488)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雖然戈爾巴喬夫在政變結束後恢複了職務,但蘇聯中央政府已經無法控製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製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

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布恢複或收複主權的聲明,並開始製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8·19政變後,除俄羅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國全部宣布獨立,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車臣、西伯利亞等地也出現了要求獨立的主張。

在1991年年底,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通過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除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外的其他蘇聯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最後一項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從此,蘇聯正式解體。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紅旗從克裏姆林宮上降落!

蘇聯的解體,終於導致了世界兩極格局因其中一極的消失而最後崩潰。蘇聯的巨大變化,產生了極為廣泛和深遠的國際影響。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國際關係根本改觀,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快。

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1991年12月下旬蘇聯的驟然消失,導致支配戰後國際關係40多年的兩極格局最終結束。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直至20世紀最大的事變之一。這一事件造成的衝擊波不僅震撼著歐洲,而且對世界形勢和國際關係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兩個超級大國、兩大軍事集團對抗40多年的局麵終止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長了。和平與發展更突出地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但與此同時由於兩極格局是建立在東西方軍事力量均衡之上的,東西方力量的失衡,勢必會導致國際關係中一係列新的矛盾和衝突的出現。

因此,兩極格局瓦解後,天下並不太平。不過這些動蕩和衝突尚屬局部性質,不會導致國際局勢的全麵緊張,不會引發世界大戰。因此,兩極格局結束後,世界形勢的發展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並存的局麵。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

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的對比結構就是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和其他幾個強國之間形成“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一方麵,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它擁有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綜合國力,在國際格局中的確占據著優勢地位。另一方麵,歐洲聯盟、日本、俄國、中國等國家和國家聯盟是國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從近期看,美國仍將保持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一超多強”的局麵還將繼續下去。但從長遠看,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全球經濟多極化發展

二次大戰後初期,美國憑借其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實力,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和“布雷頓森林貨幣體係”成為支撐美國主導下的世界經濟秩序的兩大支柱。但是,隨著西歐的複興和日本的崛起,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受到了動搖。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瓦解,標誌著世界經濟進入多極化發展時代。西方經濟關係逐步由美、歐、日的三極格局代替了美國獨霸的格局。

1985年,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淪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日本、英國和聯邦德國成為第一、第二、第三號債權國。日本的東京已然崛起,成為與倫敦、紐約相當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貨幣體係朝著以美元為主、以德國馬克和日元為輔的多極體製發展。

西歐國家加速推行經濟一體化的目的,是增強地區綜合經濟實力,迅速扭轉在與日本、美國競爭中所處的不利地位。1985年以後,西歐的經濟一體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90年代初“歐洲聯盟”的建立,給西歐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提高西歐同美國、日本的競爭能力。

科學 技術篇

數學

數學的基本知識

數學的起源

人類在蒙昧時代就已具有識別事物多寡的能力。原始人在采集、狩獵等生產活動中首先注意到一隻羊與許多羊、一頭狼與整群狼在數量上的差異。通過一隻羊與許多羊、一頭狼與整群狼的比較,就逐漸看到了一隻羊、一頭狼、一條魚、一棵樹等等之間存在著某種共通的東西(即它們的單位性)。當對數的認識變得越來越明確時,人們感到有必要以某種方式來表達事物的這一屬性,於是導致了記數。

數學的定義(圖490)

公元前6世紀前,數學主要是關於“數”的研究。這一時期在古埃及、巴比倫、印度與中國等地區發展起來的數學,主要是計數、初等算術與算法,幾何學則可以看作是應用算術。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希臘數學的興起,突出了對“形”的研究。數學於是成為了關於數與形的研究。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將數學定義為“數學是量的科學。”(其中“量”的涵義是模糊的,不能單純理解為“數量”。)

直到16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將數學分為“純粹數學”與“混合數學”。在17世紀,笛卡兒認為:“凡是以研究順序和度量為目的科學都與數學有關。”在19世紀,根據恩格斯的論述,數學可以定義為:“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係的科學。”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學者們將數學簡單的定義為關於“模式”的科學:“數學這個領域已被稱為模式的科學, 其目的是要揭示人們從自然界和數學本身的抽象世界中所觀察到的結構和對稱性。”

數字的形成

數包括了正整數、分數、零、負數等,它們共同組成數的家旗,在數學世界中扮演著各種角色。

正整數就是我們所見到的l、2、3……這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數。分數是數的家族中重要的一員,它的記載已有四千多年了,最早出現於古埃及草書中。零也是組成數的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它的出現相對比較晚,經過了漫長的曆史。由於前人在記比較大的數時不方便,於是就用0、口、(·)等來表示,逐漸地發展成現在的0。負數在數的家族中其地位也是不可忽視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數,如整數和分數構成的有理數,有理數和無理數構成的實數,還有複數、虛數等。如果學習高等數學,會遇到四元數、各種超複數,以及類似的數學對象。許多新的成員還會加入進來,數的家族在不斷擴大。

數學符號

數學運算中我們會經常使用符號。如+,-,×,÷,=,>,<,-,(),等,這些符號是用來表示數與數,數與形的相互關係的。

加減號“=”、“-”,是德國數學家魏德曼於l489年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的兩個符號,但正式被大家公認的時間則是從l514年荷蘭數學家荷伊克開始。

乘號“×”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於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號“·”是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

除號“÷”最初是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流行,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數線表示比,後來有人把二者結合起來就變成了“÷”。瑞士的數學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為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