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波茨坦會議
或稱柏林會議。同盟國蘇、美、英第三次首腦會議。德國投降後,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斯大林、杜魯門(羅斯福逝世後的繼任總統)、丘吉爾(7月28日起由新當選的首相艾德裏接替)率本國代表團在波茨坦舉行會議。
由於對德戰爭的勝利,會上對如何處理德國、安排戰後歐洲與世界和平等問題,分歧和爭論趨於激烈。最後達成協議的有:重申了雅爾塔會議的精神;確定舉行蘇、美、英、中、法五國外長會議進行締結和約的準備工作;蘇、美、英、法四國共同管製德國;德國的賠款、艦隊、商船隊的處理;懲辦戰爭罪犯等一係列政治經濟原則。蘇聯重申在歐戰結束後三個月參加對日作戰。還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又譯《波茨坦宣言》)。
兩極格局下的世界
美國成為頭號強國(圖477)
二戰後的英法不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歐洲和世界舞台上指手畫腳,而且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不得不依附於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在資本主義各國普遍衰落的同時,美國成為世界上頭號強國。
軍事上,1945年美國軍隊人數達1200多萬,擁有30艘航空母艦。戰後初期,美國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建立了近500多個軍事基地。此外,還壟斷了原子彈。美國軍事躍居世界第一。在經濟上美國擁有資本主義世界總產量的60%,黃金儲備的59%,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和債權國。
美國憑借巨大經濟優勢,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係”,掌握了國際金融控製權。通過《關稅貿易總協定》,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係。
蘇聯成為超級大國
戰爭的勝利,使蘇聯的軍事力量空前強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到1945年,蘇聯擁有軍隊1 140萬人,軍事工業僅次於美國。戰爭使蘇聯擴大了領土麵積,建立起“東方戰線”,西部鄰國的一些地區先後劃入蘇聯版圖。在亞洲,蘇軍進駐中國東北和北朝鮮,占領了日本北方四島。在蘇歐影響和幫助下,東歐和亞洲一係列國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權。
在社會主義世界,蘇聯成為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
雅爾塔體係的建立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今屬烏克蘭)舉行的雅爾塔會議。
雅爾塔體係的具體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有四點:(1)如何最後打敗德日法西斯,如何處置戰敗國,以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2)重新繪製戰後歐亞的政治地圖,特別是重新劃定德、日法西斯國家的疆界及其占領地區的歸屬和邊界;(3)建立聯合國組織,作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4)對德、日的殖民地以及國際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計劃,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
雅爾塔體係的確立標誌著近代以來以歐洲為中心和維持以歐洲大國均勢為主的傳統國際關係格局被美蘇兩極格局所取代,現代國際關係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
因為雅爾塔體係是建立在美蘇戰時實力均勢基礎上的,是蘇聯與美英相互妥協的結果,打上強權政治的烙印,如對蒙古獨立和中國東北問題的處理都是背著中國政府進行的。雅爾塔體係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範圍,由於美蘇的社會製度和對外方針都有很大差異,雙方的國家利益又有矛盾衝突,最終促使世界分裂,導致兩大陣營的形成。
聯合國的成立(圖478)
1945年2月,由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參加的雅爾塔會議,又進一步討論了成立聯合國的問題。會議公報宣布,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反法西斯同盟國將盡快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並決定同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製憲會議。
根據這一決定,由美、英、中、蘇、法5國發起,並邀請《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各簽字國參加的聯合國製憲大會,於1945年2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隆重舉行。
10月24日,美、英、中、蘇、法等多數簽字國送交了批準書,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
根據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宗旨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進行國際合作”。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都享有平等的表決權。聯合國的常設核心機構是安全理事會,它有權根據聯合國憲章采取必要的措施與行動,美、英、中、蘇、法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安理會在決定重大問題時,采取5個常任理事國一致的原則,即5個常任理事國都享有否決權。
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紐倫堡審判
根據1945年8月8日蘇、美、英、法四國在倫敦簽訂的《關於控訴和懲處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協定》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由上述四國組成法庭,從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在德國南部城市紐倫堡,對德國主要戰犯進行了審判。同時法庭還宣判納粹黨、秘密警察、黨衛隊為犯罪組織。
根據雅爾塔協議,德國投降後,美、英、法、蘇對德國分區占領。
東京審判(圖479)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
東京審判是由中、蘇、美、英等國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主持的,但起主導作用的是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法庭庭長和檢察長都是由他指定和任命的。
日本憑借美國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和在太平洋戰場中的重要地位,在日本投降後,美國決心單獨占領日本,不讓其他盟國特別是蘇聯染指日本本土。在對戰敗國處置問題上美蘇矛盾尖銳,但最終結果是美國人擔任盟國占領日本的最高統帥,並於1945年8月30日,以“盟軍”的名義占領日本,開始了美國對日本的單獨占領。
美國的“冷戰”政策(圖480)
美國的霸權計劃使美蘇戰時同盟破裂,但美國又不敢貿然越過戰時美蘇劃定的範圍界限。為此,美國對蘇聯實行“冷戰”政策。
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杜魯門陪同下,在美國密蘇裏州的富爾敦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鐵幕”演說,呼籲英美結成同盟,共同對付來自蘇聯的共產主義的挑釁和危險。由此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和馬歇爾計劃的製定。杜魯門的谘文遠不止是援助希、土的這項具體的政策聲明,而是以維護美國的安全為幌子,在全世界擴張勢力的宣言,也是對蘇聯發動全麵“冷戰”的宣戰書,又是“冷戰”全麵開始的標誌。歐洲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點,因此在杜魯門主義的招牌下,美國首先向歐洲擴張。
“馬歇爾計劃”就是杜魯門主義在歐洲的運用。1947年6月5日,國務卿馬歇爾發表演說,提出了“歐洲複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它不僅是一項經濟援助計劃,更重要的是通過經濟援助達到政治控製的目的,因此它根本上講是控製西歐的政治計劃。
美蘇爭霸(圖481)
20世紀50年代,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上台,提出一套平起平坐,實現美蘇合作,共主世界的基本戰略,形成了美蘇爭霸的格局。
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其特征是美、蘇互有攻守。緩和局勢的三個標誌性事件是蘇聯簽訂對奧和約,結束對奧地利的占領、蘇聯承認聯邦德國和1959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緊張局勢的標誌性事件有“柏林牆”的修築和“古巴導彈軍事危機”。
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蘇聯處於攻勢,美國則是轉攻為守的時期。蘇聯於1979年出兵阿富汗表明二戰後蘇聯對外擴張政策達到頂點。美國軍隊從越南撤出和中美關係正常化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調整。
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對蘇聯采取強硬態度,蘇聯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麵收縮。代表性事件是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劃。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資本主義陣營在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是馬歇爾計劃的發展,使美國得以控製歐洲的防務體係,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標誌。
1949年4月4日美國與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意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標誌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正式成立。
北約的目的是與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相抗衡,若某成員國一旦受到攻擊,其他成員國可以及時作出反應、聯合進行反擊。
華沙條約組織(圖482)
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成員國包括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195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蘇聯同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歐洲和平和安全會議,會議通過宣言聲稱:如西方國家批準《巴黎協定》,蘇聯和東歐國家將在組織武裝力量和聯合司令部方麵采取共同措施。1955年3月,八國又就締結集體友好互助條約的原則、組建聯合武裝力量及其統帥部等問題進行了協商,並取得一致意見。5月5日,《巴黎協定》被批準。5月14日,蘇、阿、保、匈、民德、波、羅、捷八國在華沙簽署了《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簡稱《華沙條約》。
條約有效期為二十年(到期可順延十年)。該條約由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起草。同年6月4日,根據《華沙條約》第六條規定,華沙條約組織這一軍事、政治同盟正式成立。
華約的成立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
世界殖民體係崩潰(圖483)
二戰後,在反法西斯鬥爭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識的增強,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係不斷瓦解。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誕生。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宣告成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頒布了第一部憲法,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7日,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蘇加諾、哈達簽署了《獨立宣言》,宣布印度尼西亞獨立,成立共和國。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1953年6月,埃及新政府正式宣布永遠廢除君主政體,成立埃及共和國。三年後,埃及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新憲法規定埃及是一個民主共和國,實行總統製。納賽爾當選為總統。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越戰越勇,到1958年發展到13萬人,武裝鬥爭已經擴大到全國3/4的地區;同年,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
1973年,葡屬幾內亞宣告獨立;1975年6月莫桑比克獨立;同年11月安哥拉贏得獨立。它們主要是依靠長期的武裝鬥爭取得勝利的。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1990年3月,納米比亞宣布獨立,標誌著帝國主義殖民體係的最終瓦解。
世界格局的變化
歐洲共同體(圖484)
二戰後,盡管西歐資本主義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但蘇聯的威脅日益嚴重和美國的經濟滲透、政治控製不斷加強。在這種情況下,西歐國家感到要在美蘇兩大國之間保證自己的安全,提高國際地位,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就必須密切聯係加強合作。
西歐的聯合從經濟領域開始,1957年3月,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等六國簽署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聯營條約,總稱《羅馬條約》。1965年4月,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聯營三個機構合並,統稱為“歐共體”。1967年7月條約正式生效。歐共體的主要目標是爭取在成員國之間逐步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交流,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
歐共體的建立,擴展了歐共體內部商品勞務和資本市場,加強了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的競爭力。隨著力量的增強,歐共體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足鼎立局麵的形成
二戰結束後,美國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其實力在帝國主義陣營中居絕對優勢地位,但是60年代,西歐、日本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強,在經濟領域與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並開始出現擺脫美國控製和獨立自主的傾向,從而使帝國主義陣營發生分化。
歐共體的建立、法國戴高樂主義的提出、聯邦德國“新東方政策”的出籠,以及日本反對美國控製的鬥爭,就是帝國主義陣營分化的幾個突出表現。經濟上的激烈競爭使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係崩潰;政治上的激烈競爭,表現出西歐和日本自主性日益增強和外交上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不願唯美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