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3 / 3)

由於德意法西斯的武裝幹涉和英、法、美的“不幹涉”政策,西班牙叛軍卷土重來,西班牙共和國處境惡化。1939年春,叛軍攻陷西班牙首都馬德裏,共和國被扼殺。西班牙建立了以佛朗哥為首的法西斯獨裁政權。堅持三年之久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戰爭,不僅是西班牙人民革命史上極其光輝的篇章,也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西班牙內戰時期,不僅表現了西班牙內部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力量,也表現了國際反法西斯鬥爭的力量,它是國際間進步勢力同法西斯的鬥爭。

軸心國協定

德、意、日三國同是法西斯國家,對外都實行侵略擴張政策。在侵略擴張過程中,它們與既得利益的西方大國英、法、美的矛盾日益加劇。出於侵略擴張和爭奪世界霸權的共同利益的需要,法西斯國家逐漸緊密勾結起來。德意兩國通過武裝幹涉西班牙內戰,進一步親近起來。1936年,德意秘密簽訂《德意議定書》,商定加強在對外侵略過程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羅馬軸心”。

由於時機尚不成熟,法西斯國家不願過早刺激西方大國,又都感到蘇聯和共產國際對它們的侵略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這樣,法西斯國家打著反共產國際的旗號,進一步勾結起來。1936年11月,德日兩國在柏林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11月,意大利也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形成。法西斯同盟形成後,為了實現它們各自侵略的野心,相互支持,肆意擴大侵略戰爭,戰爭烏雲籠罩世界上空。

第二次世界大戰

慕尼黑陰謀(圖467)

1938年,德國無視《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吞並了奧地利;接著,又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誌少數民族利益為借口,對捷提出割占蘇台德地區的要求,遭到捷政府拒絕,希特勒便在德捷邊境集結軍隊,進行戰爭威脅。

麵對希特勒的侵略行動,英法既害怕戰爭,又希望把德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為此,不惜犧牲捷的利益,與希特勒妥協,逼迫捷政府接受希特勒的領土要求。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背著捷克,在德國的慕尼黑簽訂了把蘇台德割讓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曆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協定是法西斯德國擴張政策和英法縱容政策的產物,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

慕尼黑協定簽訂後,英首相張伯倫宣稱:“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實際上慕尼黑協定的結果不是挽救了和平,而是加速了戰爭。它的簽訂產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第一,暴露了英法的軟弱,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氣焰。希特勒得寸進尺,第二年吞並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希特勒占領捷後,增強了軍事和經濟力量,在戰略上處於更有利地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麵爆發。

德軍突襲波蘭

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波軍奮力抵抗。9月3日,作為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在德軍強大兵力攻擊下,兩個多星期後,波蘭滅亡。波蘭迅速覆亡的原因是:第一,德軍集中了強大的兵力,采用突然襲擊的戰術──閃電戰,使波蘭措手不及。第二,波蘭軍隊武器裝備陳舊,戰術落後。第三,英法雖對德宣戰,在西線也有強大兵力,但英法軍隊沒有對德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坐視波軍孤軍苦戰而亡。

德軍西線的進攻和敦刻爾克大撤退(圖468)

當英法軍隊靜坐觀戰時,希特勒已做好了西進的準備。1940年4月,德軍首先突襲並占領了丹麥和挪威。5月,德軍又閃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盧森堡國小力弱,不戰而亡,荷蘭抵抗4天後投降,比利時頑強抵抗到月底投降。

與此同時,德軍集中優勢兵力,出其不意地在法軍防禦薄弱的色當實施突破,迅速向西逼進,直撲英吉利海峽,把40萬英法比軍逼迫到敦刻爾克港附近的一塊三角地帶。英法動員了大批船隻,經過9晝夜苦戰,將近三十四萬英法和其他盟國士兵,運過海峽,撤入英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法國的淪陷(圖469)

1940年6月,德軍向法國發動了總攻勢,由北向南,向法國腹地急速推進;意大利趁火打劫,對法宣戰,出兵進攻法國南部。不久,法國宣布投降,德國占領法國大部分地區,西南部分地區由貝當建立傀儡政權,政府設在維希。以戴高樂將軍為首的一批愛國者,流亡英國,組織“自由法國”運動,堅持抗德鬥爭。

號稱世界強國的法國,隻一個多月就敗亡了。因為,第一,這是法國統治集團長期推行綏靖政策的直接結果。第二,軍事思想落後,自恃馬奇諾防線“堅不可摧”,對德國裝甲部隊的閃擊戰認識不足,對德軍主攻方向判斷失誤。

丘吉爾領導英國軍民抗戰(圖470)

法國淪陷後,希特勒在勸說英國和談遭到拒絕後,製訂了入侵英國本土計劃。為了取得製空權,為發動入侵創造必要條件,從1940年8月開始到11月,德軍對英國進行了猛烈空襲。每天出動幾百、上千架飛機對英國軍事基地、工業中心、首都倫敦進行狂轟濫炸。

同時,德國還出動大批潛艇到大西洋,截擊英國運輸船隻,使英損失巨大,造成英國原料和糧食供應極為困難。英首相丘吉爾堅定地執行抵抗政策,英國軍民英勇應戰。希特勒付出了很大代價,但始終未能達到摧毀英國或逼英國求和的目的。

德、日、意正式結成軍事侵略同盟

1940年9月,德、日、意在柏林簽訂了《柏林協定》,規定“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誌和意大利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三國還進一步約定,三國在戰爭中,“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三國正式結成軸心軍事同盟,妄圖以此瓜分世界。在德國法西斯脅迫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相繼加入軸心聯盟。不久,德國侵入巴爾幹和北非,把整個巴爾幹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蘇德戰場和莫斯科保衛戰(圖471)

法西斯德國占領東南歐後,幾乎控製了整個歐洲並取得了進攻蘇聯的前沿陣地。1941年6月22日,德國出動強大兵力,分三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的爆發,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的擴大。

戰爭初期,德軍進展順利,到11月,占領了蘇聯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蘇軍失利的原因是:第一,大批優秀指揮員在大清洗中喪生,蘇軍戰鬥力受到嚴重削弱。第二,缺乏臨戰準備,對各方麵提供的德軍要進攻蘇聯的準確情報,沒能作出正確的判斷。第三,在防禦戰略上犯了嚴重錯誤,把主要兵力和軍用物資配置在國境線附近,致使戰爭一開始就遭到德軍閃電戰的沉重打擊,損失了大量軍事裝備。

到1941年秋,蘇聯軍民的英勇抗擊,使德軍損失慘重,希特勒的3個月內消滅蘇聯的“閃電戰”計劃破產了。德軍被迫縮短戰線,集中力量進攻莫斯科,企圖通過占領莫斯科,消滅蘇軍主力,結束對蘇戰爭。10月初,德軍開始了奪取莫斯科的戰役。

莫斯科軍民團結一致,在斯大林領導下英勇抗擊,到第二年初,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這一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蘇德戰爭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日本企圖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霸權的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者妄圖奴役亞洲各國人民,製定了建立殖民大帝國的侵略擴張計劃。1940年7月,第二屆近衛內閣以大本營“南進”方針為基礎,在《基本國策綱要》中提出此計劃。

8月1日,日本外相鬆岡洋右在聲明中正式命名為“大東亞共榮圈”。它以“共存共榮”為幌子,鼓吹建立“以皇國為核心,以日、滿、華的強固結合為基礎的東亞新秩序”,“確立包括整個大東亞的經濟協同圈”。列入共榮圈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朝鮮、中國、印度支那、緬甸、泰國、馬來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屬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島等。

中國和亞洲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粉碎了這一計劃。

日軍偷襲珍珠港(圖472)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日本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看作是日本“南進”的最大障礙,認為隻有消滅這支艦隊,才可放心大膽地南進。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軍對珍珠港進行突然襲擊,以微小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此同時,日本出動陸軍,向東南亞各國和西南太平洋各島發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德國和日本不斷擴大野蠻的侵略戰爭,給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災難,法西斯國家已成為全世界人民最凶惡的敵人;同時也對英美等國的利益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大戰爆發後,美國出於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慮,改變以往“中立”態度,加強了對英國等國的援助。1941年秋,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了聯合宣言,史稱《大西洋憲章》。宣言提出尊重各國領土和主權完整,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加強了對蘇聯的援助。

1942年1月,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各國保證用自己全部的經濟、軍事力量來對法西斯國家作戰,援助反法西斯的同盟國家,簽字國家不與敵人單獨媾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政治、軍事、經濟的同盟,它的建立,大大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改變了雙方力量的對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鬥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進程。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圖473)

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7月,德軍越過頓河下遊向斯大林格勒大舉進犯。在斯大林的的號召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斯大林格勒的全體軍民殊死抵抗,使德軍受到重大傷亡。1942年11月,蘇軍舉行大規模的反攻,分割包圍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1943年1月,蘇軍發動全線總進攻,至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近效的德軍殘部被殲滅。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取得完全勝利。它使蘇德戰爭的進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中途島海戰:1942年,日本陸軍的2/3以上陷於中國戰場,無力在陸上發動新的進攻,隻得寄希望於海軍,以鞏固並加強日本的海上優勢,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1942年6月4日晨,日本派出包括四艘航空母艦的龐大艦隊襲擊中途島。在這次戰鬥中,日軍損失慘重,美軍取得了重大勝利。中途島之戰標誌著太平洋戰場發生了重大轉折:日軍逐漸由進攻轉為防禦,美軍逐漸由防禦轉入反攻。

阿拉曼戰役: 1942年10月23日,英軍在阿拉曼對德軍大舉進攻,由於巴爾幹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抵抗運動,切斷了敵人的交通線,加之英國海軍在地中海有效地擊沉了德國的軍火運送船隻,德軍得不到充分的軍火增援,德意軍隊大敗,被迫西撤,英軍乘勝西進。1943年,北非的德意軍隊投降。阿拉曼戰役是北非戰場的轉折點,它與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戰一起,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轉折。

開羅會議(圖474)

1943年11月22-26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中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在埃及的開羅舉行會議。會議商討了聯合對日作戰計劃、擊敗日本後如何處置日本等問題,還作出了在滇緬公路聯合對日作戰的決定,並簽署了中、美、英《開羅宣言》。

宣言的主要內容有:三國“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製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身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日本亦將被逐出其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使朝鮮自由獨立”。宣言最後聲稱:“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宣言在征得斯大林同意後,於12月1日公布於世。

德黑蘭會議(圖475)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

會議討論了盟軍消滅德國武裝力量的各項計劃及安排戰後和平與合作等問題。三方達成協議,建立歐洲谘詢委員會以研究歐洲問題。一致同意:1.戰敗後的德國必須由盟軍分區占領;2.將德國東部一些地區並入波蘭;3.蘇聯在適當時候參加對日作戰。會議最大的成果是通過了關於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的決定,即“霸王”計劃應於1944年5月發動;同法國南部戰役相配合,蘇聯軍隊將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內發動攻勢,以便阻止德國軍隊從東戰場調往西戰場。

12月1日,簽署了《德黑蘭宣言》,宣布三國在戰爭方麵,以及戰後和平方麵都將共同工作,並公布了《開羅宣言》。此次會議在鞏固反法西斯聯盟方麵起了重大作用,為1944年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創造了條件。

雅爾塔會議(圖476)

或稱克裏米亞會議。反法西斯同盟國蘇、美、英三國首腦的第二次會議。

1945年初,德國統治集團試圖與美英單獨和;在戰爭勝利進程中,英美與蘇聯的矛盾日益明顯;如何處置戰後德國和歐洲事務及打敗日本等問題急需解決。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了會議。

關於處置德國問題:要共同使納粹德國接受無條件投降條款;戰後德國必須解除武裝,拆除軍事設備和軍事工業;懲辦戰犯;消滅納粹黨及其影響;同意蘇聯提出的德國賠款總額為200億美元,其中一半應歸蘇聯所有;三國部隊各自占領德國的一個區域,蘇聯占領東部,英國占領西北部,美國占領西南部(法國後來也取得一塊占領區);“大柏林”由三國軍隊共同占領,蘇軍占領東北部,英美占領西南部。蘇聯同意,在一定條件得到滿足後,將在歐洲戰爭結束後兩個月或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為了確保戰後的和平與安全,會議決定成立國際組織──聯合國。

雅爾塔會議的宗旨是製裁德國法西斯和以同盟的力量擊敗日本帝國主義,起了積極的曆史作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