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3 / 3)

埃及因開鑿蘇伊士運河負債累累,1875年英國乘機購得運河的44%的股票,從此走上獨占埃及的道路。80年代初,英國排擠了法國,單獨控製了埃及。在埃及淪為半殖民地的過程中,埃及人民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號,要求保衛民族獨立,進行收回主權的鬥爭。英國進行武力幹涉。

1882年,埃及愛國軍民在阿·阿拉比的領導下,英勇抵抗英軍的進攻。由於官僚地主集團背叛,鬥爭失敗,埃及從此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圖444)

蘇丹是非洲麵積最大的國家。19世紀上半期,蘇丹被埃及統治,英國控製埃及後,許多英國人充當埃及駐蘇丹的官吏,統治蘇丹。英國殖民者、埃及官吏和蘇丹貴族相互勾結,對蘇丹人民實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激起了反英大起義的爆發。馬赫迪反英大起義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1881年,起義領導者穆罕默德·艾哈邁德,宣布自己是馬赫迪,號召人民進行“聖戰”,驅逐外國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這次起義聲勢浩大,戰果輝煌。

1885年1月,起義軍攻占首都喀土穆,擊斃英國殖民頭子戈登,把起義推到高峰。此後,馬赫迪建立了獨立的蘇丹國家。這次起義堅持近二十年,沉重地打擊了英帝國主義,給予非洲人民的反帝鬥爭以巨大的鼓舞。

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戰爭(圖445)

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紅海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瀕臨紅海的埃塞俄比亞成為英、法、意三國爭奪的目標,而意大利逐漸占了上風。

1889年,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繼位後,適應人民的要求,消除了封建割據,建立起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為抗意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1890年,意大利篡改條約並宣布埃塞俄比亞歸它“保護”,激起了埃塞俄比亞人民的極大憤慨。

1894年意大利公然入侵,孟尼利克二世在人民支持下,組成11萬人的軍隊,在多次挫敗意軍之後,於1896年的阿杜瓦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迫使意大利在《亞的斯亞貝巴和約》上簽字,承認埃塞俄比亞是獨立國家,並交付大量賠款。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0-1917年的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是當時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的突出事例。這次革命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農民、工人、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投入了劇烈的革命潮流。

革命初期,要推翻的是代表地主階級和天主教集團的迪亞斯反動軍事獨裁政權。迪亞斯政權垮台以後,墨西哥又出現了反革命政變和美帝國主義的幹涉。

1914年,以工農為主體的武裝力量再次推翻了反革命政權,並挫敗了美帝國主義的幹涉。為鞏固這次革命的勝利成果,1916年12月,墨西哥召開製憲會議,1917年墨西哥製定了新憲法。這是一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憲法。

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

19世紀晚期歐美工人運動的發展(圖446)

19世紀80年代,全世界產業工人達到三千萬人以上。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十分惡劣。經過工人長期的鬥爭,在一些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裏,工人的勞動時間從每天13-16小時減少到12小時,但勞動強度卻大大增加了。

19世紀80年代下半期起,在歐美各國出現罷工運動高潮。工人們要求增加工資,縮短工作時間和實現勞動立法。他們共同的目標是爭取八小時工作日。

1886年5月1日美國爆發了有35萬人參加的總罷工,要求實現八小時工作製。5月4日4萬芝加哥工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遭到政府的殘酷鎮壓,7名工人領導人被判刑。

七八十年代歐美工人運動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共產黨宣言》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用不同的文字出版發行,受到各國工人的普遍歡迎。

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歐美各國建立獨立的社會主義政黨奠定了基礎。1869年,德國工人在倍倍爾(1840—1913)和威廉·李卜克內西(1840—1913)的領導下,在埃森納赫城建立了德國社會民主工黨。1879年,法國成立了工人黨,次年該黨通過了黨綱。美國在1876年成立了美國勞動人民黨。七八十年代建立工人政黨的還有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英國、意大利等。

第二國際的成立

1889年2月,德、法、比等國的代表在海牙召開了會議,決定在同年7月在巴黎召開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

1889年7月14日,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隆重開幕。有來自22個國家的393名代表到會,使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這次大會通過了關於勞工立法和無產階級經濟鬥爭與政治鬥爭的決議。大會通過了關於“五一節”的決議。由於美國勞工聯合會已於1888年的聖路易斯代表大會上規定1890年5月1日舉行這種遊行示威,所以國際示威遊行也被定在這一天。德國代表根據本國的情況,建議在大會決議上補充了一句話:“各國工人根據本國條件所允許的方式組織這種遊行。”從此,“五一節”成為國際無產階級團結戰鬥的共同節日。

7月20日晚,大會閉幕;21日上午,全體代表前往拉雪茲公墓向巴黎公社社員牆獻了花圈。這次大會,標誌著第二國際的成立。

列寧主義的誕生(圖447)

1889年,列寧來到俄國工人運動的中心彼得堡,深入工人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1900年,列寧流放期滿後,同普列漢諾夫等人創辦了《火星報》。他在這份報紙上發表了一係列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批判修正主義,科學地闡明革命理論對工人運動和黨的建設的重大指導意義。俄國的先進工人和社會民主黨人都團結在《火星報》的周圍。

在《火星報》進行大量工作的基礎上,1903年7月30日至8月23日,先在布魯塞爾、後在倫敦,秘密召開了這次代表大會。

大會選舉普列漢諾夫、列寧、馬爾托夫組成中央機關報《火星報》編輯部,擁護列寧的三名代表組成了中央委員會。從這時起,擁護列寧的人,因在選舉中獲得多數票,故被稱為布爾什維克;獲得少數票的,被稱為孟什維克。布爾什維克的觀點體係,被稱為布爾什維主義;孟什維克的觀點體係,被稱為孟什維克主義。

從此,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出現了兩個政治觀點對立的派別。布爾什維主義的出現,標誌著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在俄國的建立,標誌著列寧主義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歐洲列強之間的三對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法德矛盾源於普法戰爭。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割地賠款,失去了原來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法國力圖“複仇”,收回被德國奪取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進而吞並德國的薩爾礦區。德國要繼續削弱和遏製法國,不讓它東山再起,為此,除了實行孤立法國的外交政策外,還擴軍備戰,並製定了在新的戰爭中打敗法國及其盟國的作戰計劃。普法戰爭後,法德矛盾一時成為歐洲大陸的主要矛盾。

俄奧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巴爾幹半島位於歐、亞、非三洲交彙之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該半島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

英德矛盾。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權、殖民霸權、工業霸權。德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發展迅速,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德國統治集團因此從爭取稱霸歐洲的“大陸政策”,轉向奪取全球霸權的“世界政策”。德國成為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

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圖448)

三國同盟的建立。在俄奧爭奪巴爾幹的鬥爭中,德國支持奧匈帝國。1879年,在俾斯麥推動下,締結了旨在共同反對俄國的德奧“同盟條約”。這是兩大軍事集團形成中最先締結的條約,是列強對當時最敏感地區爭奪的必然結果。後來,俾斯麥拉攏意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簽訂,侵略性的軍事集團三國同盟正式建立。三國同盟的核心是德國,其矛頭指向俄國和法國。

三國協約的建立。三國同盟形成後,法俄都感到不安,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兩國逐漸接近,並於1892年締結了軍事協定。法俄同盟形成,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麵,這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三國協約形成的決定性步驟是其核心英國放棄傳統的外交政策與法國結盟。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衝突的加劇,20世紀初,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不得不放棄維持歐洲大陸均衡的“光榮孤立”政策,首先與德國的宿敵法國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國也向英國靠攏。1904年英法簽訂協約,調整了兩國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從此,英法事實上建立了同盟關係。為了共同對付德國,英國又主動協調了同俄國的利害衝突。1907年英俄簽訂協定,調整了雙方在亞洲爭奪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協定,都是背著有關國家簽訂的帝國主義的分贓協定。英法、英俄協定的簽訂,意味著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建立。這樣,為重新瓜分世界,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了。

一戰的爆發(圖449)

一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社”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交戰的一方以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主,另一方以協約國英國、法國、俄國為主。到1918年大戰結束時,共有31國參戰,其中參加協約國作戰的有27國,參加同盟國作戰的有4國。戰火從歐洲蔓延到亞洲、非洲,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世界規模的戰爭。

歐洲戰場三個階段戰局的演變(圖450)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西線和東線是主要戰線,其中西線的戰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馬恩河戰役致使德軍速決戰的計劃破產。

在第二階段中,關鍵的1916年出現三次大型陸上戰役和一次大型海戰,結果大戰的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

在1917年的第三階段中,美國的參戰加強了協約國的力量。俄國的“二月革命”把交戰國的反戰運動推向高潮;“十月革命”後,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加速了大戰的結束。在十月革命影響下,交戰國革命運動空前高漲,1918年10月奧匈帝國瓦解;不久,德國爆發了“十一月革命”,1918年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一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了兩個方麵的結果:一是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奧匈等帝國,即使是戰勝的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了。封建的奧斯曼帝國也告解體。二是俄國無產階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和十月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麵。

現代——俄國十月革命以後

世界現代史的開端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為標誌。此時期社會主義得到充足的發展。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升華,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俄國十月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興起

俄國1905年革命(圖451)

1905年1月16日,也就是俄曆1月3日,俄國首都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廠的一萬多名工人為反對工廠主開除4名工人舉行罷工。其他工廠的工人也群起響應,幾天內罷工工人人數達到15萬人。1月22日,這一天是星期天,14萬罷工工人和他們的家屬前往冬宮廣場,準備向沙皇呈遞請願書。請願書中提出了言論出版自由、八小時工作製、土地歸農民、人民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召開立憲會議等要求。他們幻想著“至高無上”的沙皇能體恤下情,接受他們的要求。然而,事與願違,在遊行隊伍的前進途中,早已埋伏好的軍警野蠻地向和平請願的工人們開槍射擊,一千多人遭到殺害,數千人受傷。曆史上把這一慘劇稱為“流血的星期天”。

軍警的暴行激起了人們更大的憤怒,莫斯科等許多城市的工人也舉行總罷工。到這一年的8月,全國的罷工人數達到80萬人。在罷工鬥爭中,工人們日益成熟,出現了工人代表蘇維埃這一組織形式,工人運動迅速發展。在工人運動的推動下,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縣出現了農民反對封建地主的鬥爭。同時,士兵中的不滿情緒增加。

6月,俄國黑海艦隊的裝甲艦“波將金”號的水兵自發舉行起義,擊斃反對起義的軍官,把軍艦開到正在舉行總罷工的敖德薩。10月20日,莫斯科—喀山鐵路司機開始罷工,全俄政治罷工開始。25日,全俄有75萬鐵路工人參加罷工。此後罷工逐漸發展為各行各業的政治罷工,二百多萬工人參加罷工。沙皇見勢不妙,頒布詔書,答應了工人的一些要求。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號召人民把革命推向深入,舉行武裝起義,推翻沙皇專製統治。

12月20日,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莫斯科工人代表蘇維埃舉行政治總罷工,成立了工人義勇隊。工人們武裝起來,同軍警進行鬥爭,一度占領了幾乎所有的車站。其他許多地方也發生了武裝起義。由於缺乏統一指揮,起義力量比較分散,起義很快被沙皇政府鎮壓下去。在1905年革命中,俄國的工人階級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鍛煉。這次革命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一次“總演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