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3 / 3)

在英國最後一支的羅馬軍團,於410年時撤退到高盧作戰,永遠放棄了這個行省。撒克遜人的突襲不斷增加,最後變成實際的侵略。朱特人、法斯人、英格魯人(其它來自日耳曼北岸的日耳曼部落)都加入了撒克遜人的行列。他們一起淹沒了羅馬化的不列顛文化,並占有今天的英格蘭(英格魯之地)。

雖然東羅馬帝國喪失了大部份巴爾幹半島土地,但仍然能夠在蠻族攻擊君士坦丁堡之前,就引開或賄賂他們。在這地區的入侵者是哥德人,透過與東羅馬帝國的接觸,他們變得比萊茵河一帶的日耳曼部落更為文明。事實上,哥德人最初都是移居者,而不是征服者。

在第五世紀期間,羅馬曾經被多次洗掠,而在西方的帝國也終於滅亡。意大利則不斷地被入侵和蹂躪。在476年,最後一個合法的羅馬皇帝被殺,意大利和過去的羅馬帝國則被日耳曼的部落占領。

法蘭克王國的興起(圖400)

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撒克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撒克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通過和羅馬教廷的聯合,占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製。

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並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占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

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和東法蘭克,現代的法國、意大利和德意誌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帝國之間的戰爭

希波戰爭(圖401)

公元前5世紀初,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並乘機進攻位於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其首個目標為依阿尼亞地區的各個希臘城邦。

波斯國王便向依阿尼亞地區各希臘城邦提出要其改民主製為君主製的不合理要求,以找借口向其宣戰。依阿尼亞諸城邦無法接受,於是便以米利都為首,進行抵抗波斯的運動。米利都因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達求援,但斯巴達卻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維厄兩城邦出兵援救。兩城邦雖然派出大批士兵及軍艦援救,但在堅持數年後,仍然不敵波斯大軍,在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依阿尼亞區。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將統率50000大軍再度進攻希臘,這次特米斯托克利斯再次使用空城計,移師海麵。而斯巴達則統率伯羅奔尼撒半島聯軍共三萬與波斯陸軍於普拉提亞進行決戰,並擊斃了波斯大將,結果波斯軍大敗,隻得再次撤回東方。該年,以雅典為首的希臘海軍反攻波斯,攻進小亞細亞,使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脫離波斯的統治。公元前478年,希波戰爭以雙方簽訂卡裏阿斯和約而告結束,波斯帝國從此承認小亞細亞之希臘城邦的獨立地位,並且將其軍隊撤出愛琴海與黑海地區。

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製也在伯利克裏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

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

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裏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裏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亞曆山大東征(圖402)

公元前334-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三世對東方波斯等國進行的侵略戰爭。

公元前4世紀,希臘各城邦內部及各城邦之間矛盾錯綜複雜,衝突持續不斷。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乘機運用外交手段、金錢利誘和軍事進攻等手段插手希臘事務。前337年,腓力二世確立對全希臘的霸權後,在科林斯召開各邦大會,宣布各邦間停止戰爭,建立以他為盟主的泛希臘同盟,並以“複仇”為借口決定對波斯宣戰。

前336年夏,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亞曆山大三世在平息內亂和鎮壓希臘人的反叛後,即調兵遣將,準備東征。前335年秋,亞曆山大以馬其頓軍為主,雇傭兵和各邦盟軍為輔,組成一支遠征軍(約3萬步兵、5000騎兵、160艘艦船)。前334年初春,他授權安提帕特將軍攝政,親率遠征軍從都城派拉出發,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開始東征。

亞曆山大東征是一場掠奪性戰爭。遠征軍連續作戰10年,行程萬餘裏,進行上百次強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戰,建立了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的龐大亞曆山大帝國。

馬其頓戰爭

元前3世紀上半葉,羅馬共和國征服亞平寧半島後,開始向海外擴張,先後與西部地中海強國迦太基和東部地中海的馬其頓王國發生衝突。它與馬其頓之間的戰爭共有三次。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公元前230年-公元前179年在位)素有擴張野心。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統帥漢尼拔曾與腓力五世結盟,共同反對羅馬,並勸說腓力五世進軍意大利。腓力五世為鞏固馬其頓對希臘的控製,始終未敢出兵意大利。雙方之間僅發生一些零星的戰鬥。公元前 205年,雙方締結和約,大體維持戰前態勢。

第二次馬奇頓戰爭:腓力五世企圖聯合敘利亞瓜分埃及的海外領土,並威脅與埃托利亞結盟的希臘各邦。此時,羅馬已戰勝迦太基,正企圖乘勢向東擴張,遂以保衛希臘為借口向馬其頓宣戰。羅馬首先與希臘城邦聯合組成反馬其頓同盟,並爭取敘利亞保持中立,隨後出兵侵入馬其頓。公元前197年6月,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羅馬及同盟國軍約2萬人,與腓力五世指揮的2.5萬馬其頓軍會戰於希臘北部的錫諾斯克法萊山附近地區,馬其頓軍慘敗。腓力五世被迫求和,承認希臘各邦獨立,放棄國外領地並支付巨額賠款。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公元前 171年,羅馬向馬其頓宣戰,進軍希臘。初期,羅馬軍數次受挫。公元前 168年,執政官埃米利烏斯·鮑路斯率羅馬主力部隊步兵1.4萬人、騎兵1200人挺進希臘。通過此戰,馬其頓滅亡,羅馬兼並其地,將其領土劃分成 4個自治區,由羅馬直接統治。羅馬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戰勝迦太基後,便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對東部地中海的征服。

斯巴達克起義(圖403)

公元前73年(有些史料為前74年)—前71年,在斯巴達克這個奴隸英雄的領導下,羅馬共和國爆發的一次最著名的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74年末—前73年初,斯巴達克起義軍迅速壯大,大量收容了坎帕尼亞省的逃亡奴隸、角鬥土、破產農民,以及從羅馬軍團逃出的士兵,達1萬人,多次打敗了羅馬軍許多小部隊。起義從坎帕尼亞擴展到意大利南部(阿普利亞、盧卡尼亞、布魯蒂烏姆)地區。

公元前72年,斯巴達克軍隊沿亞得利亞海岸轉戰整個意大利。斯巴達克在南阿爾卑斯高盧省(北意大利)穆蒂納會戰中,擊潰了卡修斯總督的軍隊。斯巴達克本應越過阿爾卑斯山繼續北進,但不知何故,他竟中途折返,繞過羅馬,揮師南下。

於公元前71年春試圖奇襲意大利南部主要港口——布林的西,乘船渡海直奔希臘,然後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亞和土耳其歐洲部分)。

羅馬元老院力圖盡快鎮壓起義軍,派遣格奈烏斯·龐培和瑪庫斯·路庫魯斯兩支軍隊分別從西班牙和色雷斯馳援克拉蘇。為了阻止羅馬軍隊會合,斯巴達克決定對克拉蘇舉行總決戰。他以急行軍率軍北上,迎擊克拉蘇。在阿普利亞省南部一場激戰中,斯巴達克(6萬人)全軍被擊潰。

斯巴達克奮戰在最前列,直至犧牲。約5000人逃往北意大利,被龐培殲滅,6000名俘虜被羅馬軍釘死在羅馬至卡普阿沿途的十字架上。流散在各地的起義軍,盡管沒有統一的領導,在意大利許多地區仍堅持戰鬥若幹年。

波西米亞戰爭(圖404)

波希米亞地區在羅馬帝國時期為一支叫波希人的凱爾特人的聚居地。公元前1世紀,日耳曼人遷入,斯拉夫人亦於公元6世紀遷入波希米亞。

由於日耳曼人為主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強大,波希米亞的日耳曼裔貴族成立一獨立王國,君主由推舉製產生。但後來波希米亞王族絕後,哈布斯堡家族以外戚身分繼承波希米亞王位。但在15世紀,波希米亞改信基督新教,而哈布斯堡家族所信的是天主教。因此,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繼承權備受挑戰。在1555年,哈布斯堡君主簽署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授與波希米亞人宗教自由。這些宗教容忍政策,令哈布斯堡君主一直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

但在1617年,狂熱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繼承他的表哥,成為神聖羅馬皇帝,一改諸先王的作風,不再對新教采取容忍政策,導致他落選波希米亞國王。為奪回王位,斐迪南決定征服波希米亞,導致三十年戰爭的爆發。

三十年戰爭過後,波希米亞一直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但仍然保持為一獨立王國,擁有自己的政府。直至1743年,波希米亞成為奧地利帝國的一個省,德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1096-1291)是一係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準許下,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持續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戰爭。由於羅馬天主教聖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的目的是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

東征期間,教會授予每一個戰士十字架,組成的軍隊稱為十字軍。十字軍東征一般被認為是天主教的暴行。盡管如此,十字軍東征使西歐直接接觸到了當時更為先進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這種接觸,為歐洲的文藝複興開辟了道路。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於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

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

手工工場的出現(圖405)

到14、15世紀時,歐洲的生產技術取得了某些突破,生產力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手工行業間的分工日益細密,出現了許多新的手工行業。

14世紀時,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呢絨製造業和加工業中,就有約20種不同的行業。同時,手工業與農業進一步分離,以前的家庭手工業如縫衣、釀酒、烤製麵包等,逐漸脫離農業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

在社會分工擴大的基礎上,歐洲的城市和城鎮日益增多,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起來。14世紀,首先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

16-18世紀,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在西歐得到了迅速發展。英國的呢絨工業便是典型的例子,它成了英國的“民族工業”。17世紀,一些沒有行會組織的新興工業也發展起來,包括采煤、冶金、火藥、造紙、造船業等等。

在工商業發展的基礎上,英國對外貿易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亞洲、非洲和美洲的大地上,都留下了英國商人的足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