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3)

印度的遠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發現。由於它的遺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所以通常稱古印度文明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

古中國文明

中國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華文明是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燦爛果實。產生中華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黃河和長江莫屬了。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約八百萬年以前,在雲南的開遠、祿豐等地已經生活著古猿。此後,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曆了原始人群、母係社會和父係社會幾個階段。

古代帝國的興盛與繁榮

亞述帝國(圖394)

古代西亞奴隸製國家,位於底格裏斯河中遊。公元前三千年代中葉,屬於閃米特族的亞述人在此建立亞述爾城後逐漸形成貴族專製的奴隸製城邦。

公元前十九到前十八世紀發展成為王國。版圖南及阿卡德,西達地中海。不久遭外族入侵,國勢削弱。

公元前十五世紀複興,建立君主專製,向外擴張,北進亞美尼亞,以至黑海沿岸,西侵敘利亞和腓尼基,南至巴比倫。公元前十一世紀受外族進攻,再度衰落。公元前十世紀,又再興起。公元前八世紀中到前七世紀七十年代新亞述時期版圖北起烏拉爾圖,東南兼及埃蘭,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亞古代軍事強國。

公元前七世紀中葉後,由於統治集團內訌和被征服地區人民反抗,國勢漸衰。公元前612年,為新巴比倫和米提亞聯軍滅亡。由於它的主神、首都和宗教聖城稱作阿淑爾而得名。境內農業發達,盛產各種金屬,且地當古代西亞各國主要商路之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對其以後發展為地跨亞非兩洲的奴隸製大帝國,具有重要意義。

亞述帝國是世界史上第一個可以稱得起“軍事帝國”的國家。帝國的曆代諸王幾乎都是在不斷擴張征伐中度過的,而且其軍事發展的完備堪稱是古代世界最發達的。

古羅馬帝國(圖395)

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 10 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曆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 1 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第一王羅慕洛在前 753 年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公元前 6 世紀中葉的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改革,標誌著羅馬國家的產生。

前 215 年-前 168 年發動 3 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並控製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製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前 48 年,尤利烏斯 · 愷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布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 44 年 3 月 15 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

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 43 年,安東尼、李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 5 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政治。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 27 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 “奧古斯都” 的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395 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476 年 9 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 1453 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古希臘城邦

希臘城邦,公元前8-前4世紀古代希臘的城市國家。當時數百個城邦並存,出現過許多城邦聯盟。古代希臘最強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

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代表的希臘城邦,在公元前5世紀經曆了繁榮時期。從公元前4世紀起逐漸衰落 。由於公民中貧富分化加劇,公民權與土地的關係日趨鬆弛,公民集體內部矛盾增加,公民兵製開始瓦解。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的征服以及公元前323-前30年的希臘化時代許多國王對希臘的奴役,剝奪了希臘絕大多數城邦的政治獨立,瓦解了原有的公民集體,使這些城邦演變成在龐大的中央集權管轄下的地方自治單位。

波斯帝國(圖396)

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後經過數十年擴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統治,建立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是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帝國。波斯帝國的首都是戴西豐,即今天的巴格達。

波斯帝國從米索不達美亞橫跨到印度,由裏海伸展到波斯灣,勢力擴及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為了要控製今天的敘利亞、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阿拉伯,波斯人與羅馬人和後來的拜占庭人作戰。

在國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統治時期,波斯帝國達到鼎盛時期,其疆土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爾幹半島,北起亞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包括70個民族,5000萬人口,近700萬平方公裏土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在公元前492年希(臘)波(斯)戰爭後逐漸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三世東侵,征服波斯全境。

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帝國是公元前4世紀在馬其頓地區崛起的國家,曾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馬其頓位於希臘北部,由上、下馬其頓兩地區組成。

馬其頓是古希臘的一個城邦,地處希臘中北部,西接艾普魯斯,東鄰思雷斯。其民族淵源尚無定論,可能是伊利裏亞人、色雷斯人(Thracians)和希臘的多利亞人的混血後裔。由於偏僻落後,而且行帝製而非民主製,因此被繁榮的希臘稱為野蠻人。約在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馬其頓完成了統一,實行君主製。

馬其頓兩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亞曆山大大帝將原本地處偏遠的馬其頓發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其疆域東自喜馬拉雅山的支脈和印度的西北邊陲,直抵西方的巴爾幹,北從中亞細亞、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蘇丹邊境。

亞曆山大帝國(圖397)

馬其頓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時候征服了整個希臘,其子亞曆山大後來整合了希臘的力量開始東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亞曆山大帝國。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聯盟”。

亞曆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亞曆山大帝國由亞曆山大大帝開創,是曆史上繼波斯帝國之後第二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費爾幹納盆地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爾幹半島,北從中亞細亞、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繼承了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製。其統治基本沿襲了波斯帝國的舊規,繼承了波斯的行政區劃和管理體製。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630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麵積最大時達到了1339萬平方公裏,是人類曆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

八世紀初的712年兵取西班牙被認為其鼎盛時期的開端,疆域東起印度;西臨大西洋及與法蘭西接壤。南至莫桑比克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帝國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麥加—麥地那,倭馬亞王朝時移至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時又遷至巴格達。八至九世紀為極盛時期,後因民族矛盾和內部分裂等原因,逐漸衰弱。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曾攻陷巴格達。125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圖398)

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彙處,並掌握東西文明之陸上交流達六世紀之久。於十六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頂盛,在十七世紀,其領土達最高峰。而在赫伊爾丁(海雷丁)帶領下,其海軍掌控地中海。

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曆史最悠久的君主製國家。拜占庭帝國通常被認為開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內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共曆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帝國的首都為新羅馬(即君士坦丁堡)。

中世紀——封建社會時期(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曆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數百年後起,在世界範圍內,封建製度占統治地位的時期,直到文藝複興時期(公元1453年)之後,資本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

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羅馬帝國的滅亡

狄奧多西一世在394年擊敗了西部的篡位者歐根尼烏斯後,成為了帝國的唯一統治者,這是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次統一。395年狄奧多西去世,他把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分給長子阿卡迪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裏烏斯。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後,哥特人首領阿拉裏克不斷入侵羅馬帝國。

455年,汪達爾人首領蓋塞裏克趁亂入侵,攻進羅馬,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被殺,全城被洗劫一空。在此之後,西羅馬帝國已經無法維持,在苟延殘喘。

在475年歐瑞斯特當政時,幹脆將自己的兒子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立為皇帝。476年,奧多亞克廢黜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將西羅馬帝國的國徽轉讓給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或稱之為拜占庭帝國名正言順的成為了羅馬帝國的正統。1453年,拜占庭帝國為奧斯曼帝國所滅。羅馬帝國徹底滅亡。

基督教的興起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為群眾運動產生的。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之後,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蘭克人,亦開始皈依基督宗教。由於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羅馬人低,甚至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於是教會便成了中世紀時期西歐的唯一學術權威;因為當時幾乎隻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讀書識字,所有的學者都是教會人士。正因如此,西歐便開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時代。

蠻族的入侵(圖399)

大約在公元200年左右,生活在中亞大草原的遊牧部落開始往中國、印度、波斯和歐洲遷徙。

最大的遊牧部落是匈奴人,他們矮小的身軀與小型的矮種馬掩蓋並決定了他們的凶猛和殘暴。在遷徙的過程中,讓遭遇到他們的其它部落感到害怕,且造成一種骨牌效應。例如匈奴人往西方移動,就迫使生活在黑海西北的哥德人離開故居,往南越過多瑙河進入東羅馬帝國所統治的巴爾幹半島土地。愈多匈奴人往日耳曼平原移動,就會促使其它日耳曼的部落越過萊茵河。

此時,這些橫渡萊茵河和多瑙河而來,時有時無的突襲和入侵,已經讓西羅馬帝國變得衰弱。人口不斷增加的日耳曼部落,即垂涎於高盧那些很少被占用的土地,以及羅馬帝國的財富。於是萊茵河和多瑙河的邊界崩潰,日耳曼的部落因而遷移到高盧、巴爾幹半島、甚至意大利本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