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3 / 3)

“水燈節”在公曆11月,當夜幕降臨時,身穿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幼湧到大江長河兩岸,漂放和觀看水燈。人們把水燈點燃後,虞誠地舉過頭,輕徑放在水麵同時跪下,雙手合十,目送水燈緩緩漂去,以感謝河神造福,慶祝豐收。

泰國人的婚禮都要由德高望眾的僧人來主持。泰國人視頭顱為智慧所在,是高貴的、不可隨便觸摸,用手摸小孩的頭被認為是極大的侮辱,拍拍打打肩背的“親熱舉止”也會引起反感。泰國人忌諱睡覺時麵向西,因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在交往時也不允許用紅筆簽字,因為人死了以後才用紅筆將其姓氏寫在棺木上。

朝鮮、新加坡、尼泊爾人的習俗 (圖204、205)

朝鮮人民性格剛強,勤勞勇敢,民族自尊心很強。他們非常好客,處事講禮節禮貌,組織紀律性強。朝鮮人能歌善舞,婦女對男子很尊重,經常幫助男子做些事務性工作,故在交往中應注意尊重女賓。

新加坡人多信奉佛教,也有信奉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的。新加坡華人占其總人口的70%似上,華人來中國旅遊時多到佛教寺廟跪拜,捐獻香、油錢,有時也在室內念經,此時不要去打擾他們。與新加坡人見麵後一般不要說“恭喜發財”,他們認為“發財”二字含有“橫財”之意。新加坡人也很講禮貌,交往時彬彬有禮。

尼泊爾人見麵時,雙手合十,口中道“你好”。在正式的場合,尼泊爾人戴一種官方規定的製帽,帽子多為黑色。給遠來的客人戴一頂尼泊爾帽,以示敬意。送客時,有時會送上一種特有的手工製作的登程鞋,男鞋為黑色、女鞋為紅色,針線密集,結實耐用,送給客人表示祝願一路順風,前程似錦。在迎接貴賓時,要搭一道道拱門,每道拱門兩側各放一個一尺多高的黃銅板,上麵插上鮮花,缸內放上酸牛奶,這是最隆重的歡迎儀式。有時接待客人時,還有點燃酥油燈或蠟燭的習慣。

尼泊爾人,晚輩見到長輩要跪下來吻長輩的腳,長輩隻須在晚輩頭上拍一下以示還禮,兒子遇到父親的朋友隻要彎腰鞠躬即可。在許多場合尼泊爾人的習慣是搖頭表示讚成,點頭表示不讚成,他們多數信奉印度教,廟宇中供奉神牛,因此,不可穿皮鞋和帶任何皮製品進入廟宇,否則,被認為觸犯了神靈。

印度、馬來人的習俗 (圖206)

印度是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印度居民中,84%信奉印度教,11%信奉伊斯蘭教。

印度教徒把黃牛奉若神明,按其教規,牛是神,稱為聖牛,每年還舉行一次敬牛節日。因此,在印度雖然牛的總頭數約占世界的1/4,但卻不耕田,而在田野、城市自由自在地生活。牛奶是聖潔之物,隻有印度教徒才能擠奶,婦女連看一眼都被認為是大逆不道。

印度的節日甚多,一每年達60天左右,全國性的節日有共和日(國慶節,1月26日)、獨立日(8月15日)、甘地誕辰(10月2日),印度教約有20多個節日。印度人講究衛生,每日休浴已成為生活習慣,他們認為在浴缸裏洗澡不清潔,喜歡淋浴。有教養的家庭主婦在烹調之後必須沫浴,換一件清潔的衣服。

馬來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十分重禮節,一家人都要尊敬和服從父母,兒子見到父母要戴好帽子,不能吸煙,坐在父母前不得將雙腳分開或交叉翹起,男子坐在女子身旁更要規規矩矩。女兒席地而坐不能盤膝,要屈膝將雙腿伸向一旁斜坐。馬來人的傳統要求,鄰裏必須和睦相處,不能發生任何爭吵。

到別人家訪問時,衣冠必整潔,鞋要脫放在門口或樓梯口,因為廳內是祈禱的地方,神聖不可侵犯,穿鞋入室被認為有瀆神明,不能寬容。客人在主人家不吃不喝,會被認為對主人極不尊敬,引起主人強烈的反感,客人即被視作不受歡迎的人。不可用手觸摸馬來人的頭部,因為這是對他們的冒犯和侮辱,任何人也不可觸摸他們的背部,這會被認為帶來惡運,而隻有宗教老師例外。

馬來人認為左手不潔,進餐時必須用右手。饋贈禮品皆用右手,否則被認為失禮。若萬一右手脫不開必用左手時,事先必須說一聲“對不起”。

歐洲國家人民的習俗

歐洲是世界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歐洲各國與我國的友好往來日益增多,由於自然條件、曆史傳統、社會製度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歐洲各國人民的生活特點、風俗習慣有不少差異,以下隻就英、法、德、意等國的情況作些簡要的介紹。

英國、法國人的習俗(圖207、208)

英國人大多信奉基督教,素尚紳士風度:表情冷靜、不苟言笑、遵守信義、講究禮貌。很少看到英國人有互相擁抱和攜手而行的時候。目常生活也非常注意莊重的儀表和謹慎的態度。英國人忌諱用人像作商品裝磺。在談話時忌諱提到“廁所”二字。他們很尊重婦女,走路時,多讓女的在前邊些,進門時也讓女的先走,斟酒時則需要首先照顧女賓。

法國人大多信奉天主教。法國人一般性格爽朗、熱情,喜歡與人交談,處事樂觀,愛好音樂、舞蹈,即使明天要上前線,今晚還要參加舞會。他們的衣著比較講究、愛美。法國婦女尤其愛打扮,對化妝品看得很重,光口紅就有很多種,早、午、晚用的都不一樣,她們追求時髦,故法國服裝聞名於世。

法國人最愛美麗,他們的城市、鄉村都很美,特別是巴黎,在塞納河上有雄偉的宮殿,中古歌德式教堂以及美術館、歌劇院、埃菲爾鐵塔顯得十分美麗,還有巴黎大學以及無數藝術珍藏,這些歐洲悠久的文化使法國人感到十分驕傲。

法國人愛花,他們到親朋好友家去做客時總不忘記送上一束鮮花。

德國、意大利人的習俗

德國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擴大,德國與我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來我國旅遊觀光者也較多。

德國人勤勉、矜持,有朝氣、守紀律、好清潔、愛音樂,他們每天一般起得較早,7點左右大街上人來人往,食品店、水果店、小吃店、菜市場都開始營業,家庭主婦十分勤勉。德國人注意購置家具、布置家庭以及衣著方麵的享受。平時也較節儉,但一年一度的外出旅行是舍得享受的。

意大利人樸素、豪邁、爽朗、樂觀,愛好音樂、藝術,業餘俱樂部在城鄉都很普遍。親友之間互相跳舞聯歡,生活藝術化。在意大利曆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偉大的藝術家。現代意大利人繼承了文化遺產,頗懂得美的裝飾,在藝術各領域中有其驚人的藝術才能和造詣。

俄羅斯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的習俗 (圖209、210)

俄羅斯人口在獨聯體諸國中占一半以上,其性格開朗豪放,喜歡說笑。他們組織性紀律性很強,任何事情喜歡統一行動,講禮貌,見麵時總要問好,但見麵時要稱呼對方的名字和父名,光稱呼姓是不禮貌的。言談中離不開“對不起”、“請”、“謝謝”等詞。

俄羅斯人的婚禮儀式頗具特色,結婚登記儀式在國歌聲中開始,然後,新郎新娘由男女賓相陪著一起乘車觀看市容,莫斯科人還要到列寧墓獻花,回來後即設宴待客。

與俄羅斯人交往切忌詢問女子的年齡,如果她自己說出來了,可以說:“真看不出,您還是很年輕的”。初次見麵時不要主動問對方什麼,也不要主動談自己的事。如果對陌生人談自己的事,對方反而起疑心,不願與你接觸。

羅馬尼亞人勤勞勇敢,能歌善舞,非常好客,即使是素不相識,隻要登門也熱情接待。

接待羅馬尼亞人時,一定不能讓房間、客廳、過道的門窗對開而產生過堂風。因為羅馬尼亞屬大陸溫帶闊葉林氣候,故他們怕熱也怕冷,認為吹了過堂風就會生病。

匈牙利人的禮節和西歐頗為接近,不少宗教節日和習俗也與西歐相同,當然也獨有自己的節日和風俗習慣。

非洲與北美國家人民的習俗

非洲國家人民的習俗 (圖211)

非洲地處熱帶,非洲人民物質文化的許許多形式此較簡單,在與他們交往時要稱“非洲人”。非洲一些民族還保持著集體勞動的傳統,愛好音樂,善於舞蹈,他們喜歡自由活動。非洲人一般食量較大,口味喜歡香且辛辣。

埃及人性格內向,敏感,他們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應付嚴酷的現實生活,他們正直,寬容且好客。埃及人在吃飯時一般不許交談,他們認為浪費食物尤其是“耶素”(埃及麵包)就是對神的冒瀆行為。他們飲紅茶或咖啡,禁忌飲酒。埃及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在穆斯林的齋日,自日出至日落,信徒們遵守絕食的教規,必須等日落後才開始進食。齋月裏,他們的社會生活顯得格外特殊。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不食豬肉,不用豬鬃、豬皮製品,而羊肉則是他們的主要肉食。

北美洲國家人民的習俗(圖212)

北美洲主要講美國。美國現有2億多人口,其中80%以上是白人,華僑近50萬人。居民中,30%信基督教,21%信奉天主教。宗教節日主要是聖誕節、複活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感恩節。感恩節在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

美國人與歐洲人一樣,見麵時一般施鞠躬禮、點頭禮、舉手注目禮、握手禮、接吻禮或吻手禮。但他們同英國人比較是不太拘於禮節的。在談話時喜歡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手指指向胸表示 “我”,大拇指向上表示一個人或一件好事,而大拇指向下則表示“壞”或

“差”。與美國人談話要有一定距離,約50厘米左右,若離得太近會感到不舒服。他們不喜歡沉默,不會中斷談話,如果他不作聲,就表示同你再談下去就沒有禮貌了。美國人見麵時常常直呼對方名字,許多人感到“太太”、“光生”、“小姐”的稱呼有些太客套了。

美國人性格熱情,開期,但有驕氣,認為世界最富有的就是美國。婦女性格開郎、舉止大方,即使素不相識,談笑也毫無拘束。她們愛打扮。穿戴比較新奇。美國人的生活習慣懸比較隨便,自由自在,晚上睡得遲,11點睡就算早了,早上起得晚。他們愛講派頭,一般內衣、襯衣、襪子、手巾都外送洗滌。他們怕熱,夏天沒冷氣的房間不願住。女客人不喜歡用濕手巾,因為她臉上有化妝品,指甲上塗指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