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保持清醒的頭腦(4)(1 / 3)

可是普拉特博士卻了解到,單單叫那些病人“回家去把這件事忘掉”不會有一點用處。他知道這些女人大多數都不希望生病,如果她們的痛苦那麼容易忘記,她們早就這樣做了。那麼該怎樣治療呢?

他開這個班,雖然醫學界的許多人都對這件事深表懷疑,但卻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從開班以來,18年裏,成千上萬的病人都因參加這個班而“痊愈”。有些病人到這個班上來上了好幾年的課——幾乎就像上教堂一樣地虔誠。我的那個助手曾和一位前後堅持了9年並很少缺課的女人談過話。她說當她第一次到這個診所來的時候,她深信自己有腎髒病和心髒病。她既憂慮又緊張,有時候還會突然看不見東西,擔心失明。可是現在她卻信心實足,心情十分愉快,而且健康狀況非常良好。她看起來隻有40歲左右,可是懷裏卻抱著一個睡著的孫子。“我以前總為我家裏的問題煩惱得要死,”她說,“幾乎希望能夠一死了之。可是我在這裏學到了憂慮對人的害處,學到了怎樣停止憂慮。我現在可以說,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這個班的醫學顧問羅斯·希爾費丁醫生認為,減輕憂慮最好的藥就是:“跟你信任的人談論你的問題,我們稱之為淨化作用。”她說,“病人到這裏來時,可以盡量地談她們的問題,一直到她們把這些問題完全趕出她們的腦子。一個人悶著頭憂慮,不把這些事情告訴別人,就會造成精神緊張。我們都應讓別人來分擔我們的難題,我們也得分擔別人的憂慮。我們必須感覺到世界上還有人願意聽我們的話,也能夠了解我們。”

我的助手親眼看到一個女人在說出她心裏的憂慮之後,感到一種非常難得的解脫。她有許多家事方麵的煩惱,而在她剛剛開始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她就像一個壓緊的彈簧,然後一麵講,一麵漸漸地平靜下來。等到談完之後,她居然能夠麵露微笑。這些困難是否已經得到了解決呢?沒有,事情不會那麼容易。她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她能和別人談一談,得到了一點點忠告和同情。真正造成變化的,是具有強而有力的治療功能的語言。

就某方麵來說,心理分析就是以語言的治療功能為基礎。從弗洛伊德的時代開始,心理分析家們就知道,隻要一個病人能夠說話——單單隻要說出來,就能解除他心中的憂慮。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說出來以後,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到我們的問題,能夠看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答案,可是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吐露一番”或是“發發心中的悶氣”,就能立刻使人覺得暢快很多。

所以,下一次我們再碰到什麼情感上的難題時,何不去找個人談一談呢?當然我並不說,隨便到哪兒抓一個人,就把我們心裏所有的苦水和牢騷說給他聽。我們要找一個能夠信任的人,跟他約好一個時間,也許找一位親戚,一位醫生,一位律師,一位教士,或是一個神父,然後對那個人說:“我希望得到你的忠告。我有個問題,希望你能聽我談一談,你也許可以給我點忠告。也許旁觀者清,你可以看到我自己所看不到的角度。可是即使你不能做到這一點,隻要你坐在那兒聽我談談這件事情,也就等於幫了我很大的忙了。”

不過,如果你真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談話,那我要告訴你所謂的“救生聯盟”——這個組織和波士頓那個醫學課程完全沒有任何關聯。這個“救生聯盟”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組織之一。它的組成是為了防止可能會發生的自殺事件。可是多年以後,它的範圍擴大到給那些不快樂或是在情感和精神方麵需要安慰的人。

把心事說出來,這是波士頓醫院所安排的課程中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下麵是我們在那個課程裏所得到的一些概念。其實我們在家裏就可以做這些事。

1準備一本“供給靈感”的剪貼簿——你可以貼上自己喜歡的令人鼓舞的詩篇,或是名人格言。往後,如果你感到精神頹喪,也許在本子裏就可以找到治療方法。在波士頓醫院的很多病人都把這種剪貼簿保存好多年,她們說這等於是替你在精神上“打了一針”。

2不要為別人的缺點太操心——不錯,你的丈夫有許多的錯誤,但如果他是個聖人的話,恐怕他就根本不會娶你了,對不對?在那個班上有一個女人,發現她自己變成一個專門對人苛刻、責備別人、愛挑剔,還常常拉長一張臉的妻子。當人家問她“要是你丈夫死了你該怎麼辦?”的問題時,她才發現自己的短處。她當時著實大吃一驚,連忙坐下來,把她丈夫所有的優點列舉出來。她所寫的那張單子可真長啊!所以下次要是你覺得嫁錯了人,何不也試著這樣做呢?也許在看過他所有的優點以後,會發現他正是你所希望遇到的那個人哩。

3要對你的鄰居感興趣——對那些和你在同一條街上共同生活的人,有一種很友善也很健康的興趣。有一個很孤獨的女人,覺得自己非常的“孤立”。她一個朋友都沒有。有人要她試著把她下一個碰到的人作為主角編一個故事,於是她開始在公共汽車上為她所看到的人編造故事。她假想那人的背景和生活情形,試著去想像他的生活怎樣。後來,她碰到別人就談天,而今天她非常的快樂,變成了很討人喜歡的人,也治好了她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