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應酬恐怕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我們每天的生活方式,從理論上說,無論如何也說不上是合理的,有許多事情,由於長期的習慣和惰性而變得不合理,但你不要企圖把這些不合理的習慣打破,不然的話,在應酬上要遭遇到對方“心理上的抵抗”。所謂“心理上的抵抗”,是指對方認為你不近人情,既然對方有些感覺,你的應酬效果就會大大降低。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別人對你,或你對別人都是一樣。
在應酬上,“第一印象”不好的話,如果要挽回,就要作很大的努力,所以對“第一印象”要特別注意。怎樣給人以好的第一印象呢?卡耐基認為,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服裝。有人會有疑議:“服裝哪會成為問題?內容最重要。”其實不然,當你去應酬時,首先引起對方注意的是你的服裝是否得體,如果是,那將給對方一個好的印象。卡迪克在他所著的《應酬之道》中說:“和陌生人首次見麵,最好用介紹人做初次見麵的話題。”這話也是很中肯的。
另外,應酬時間的長短問題,在一種正規的應酬上有很重要的價值。當然,我們要從應酬的本質、目的和種類去加以判定,不可一概而論。但我們要知道,現在的市內公用電話規定基本通話時間是三分鍾,這一規定是在極深刻的研究下才作出決定的,它也表示一件小事情,應該在三分鍾內了結,如果事情不是一說即合,或需要辯論的,花上一小時也說不定。但是有一種不變的原則,就是我們應該盡量縮短應酬時間,要提防自己和對方產生“疲勞感”。因為時間這種東西,有物理方麵和心理方麵的區別,當你和一位知己朋友談了一小時,而他一看手表,啊呀,12點了,快沒有公共汽車了,末班船也快開了……這樣的應酬,是使人感覺到,分明心理的時間隻有20分鍾,物理上卻有一小時以上的感覺。有些人參與應酬,對於物理時間並不在乎,卻很重視心理上的時間,那就是說,當他對於這場應酬有興趣時,他不計較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否則,心理上就有度日如年之感。但畢竟我們人類是受物理時間的控製來生活的,所以最好還是不要浪費時間,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別人,更要緊地是使應酬本身有效。
卡耐基提醒我們,時間是應酬的最後一項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好好掌握時間吧。應酬學上有一條原則是:先適合別人的需求而達到自己的需求。但是非常遺憾,這個社會上,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人還不是多數,因為人都有怕吃虧的心理。當我們赴一個規模較大的宴會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一種不約而同的想法,就是最好避免和陌生人坐在一起,因為和熟人坐在一起就有話題聊,和陌生人在一起就顯得沒話可說而失去樂趣。其實,這種想法是逃避學習應酬的心理意識在作祟,正如走進網球場而不想練球一樣可笑。在陌生人的宴會上主動與人談話,可以獲得更多的朋友。在應酬學上,我們可以引用一個名詞,即“努力學習應酬的表現”。隻有想辦法去認識更多的人,並使這些人都成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應酬方針。
美國心理學家海曼在類似的測驗中,測出一百人之中,有七十三個人是把對方的答複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去理解的,這一點在應酬時也不可不了解。應酬的學問和藝術不是一早一晚就能學好的,它也有賴於經驗的積累。應酬學家甘保博士在他的論述中,把“經驗”放在第一位。除此還有:
①對於話題的內容應有專門的知識——當你和對方談到某一件事時,你必須對此的確有所認識,否則說起來便缺乏吸引力,不能讓對方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