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憂慮並不可怕(2)(3 / 3)

幾個星期過去之後,我甚至可以抽長長的黑雪茄,喝幾杯老酒,多年來我從來沒有這樣享受過。我們在印度洋上碰到季風,在太平洋上碰到台風。如果是以前,這種事情僅僅因為害怕也會讓我平躺在棺材裏,可是我卻從這次冒險中得到很大的樂趣。”

“我在船上和他們玩遊戲、唱歌、交新朋友,瘋狂地玩,晚上又聊到半夜。我們到了中國和印度之後,我發現我的生活跟在東方所見到的貧窮與饑餓比起來,簡直象是天堂跟地獄之比。我中止了所有無聊的擔憂,坦然舒心地麵對一切,回到美國之後,我的體重增加九十磅,幾乎完全忘記我曾是胃潰瘍的患者,我這一生中從沒有覺得這麼舒服。此後我一天也沒再病過。”

艾爾·漢裏告訴卡耐基,他發現他是在下意識裏應用了威利·卡瑞爾征服憂慮的辦法。

“首先,我問自己:‘所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答案是:死亡。

第二、我讓自己準備好接受死亡。我不得不如此,因為別無選擇了,幾個醫生都說我沒有希望了。

第三、我想辦法改善這種情況。辦法是:盡量享受我所剩下的這一點點的時間。如果我上船之後還繼續憂慮下去,毫無疑問,我會平躺在我的棺材裏完成這次旅行。所以我輕鬆下來,忘記麻煩,忘記憂傷。而這種平靜,使我產生了新的體力,更奇跡般地挽救了我的性命。”

如果你有擔憂的問題,就應用威利·卡瑞爾的萬靈公式,進行下麵三件事情:

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

如果你必須接受的話,就準備接受它。

然後很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不能或不願意接受不能改變的情況,也是使人憂慮的一大因素。為無法改變的事憂慮,不僅令人沮喪,更有損於一個人心智和身體的健康。所以我們別彷徨,別逃避,去接受既定的的事實吧!

用忙碌驅除不安

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證明,果斷地做出決定的確有莫大的價值。我們都是因為不能達成既定的目的而不能控製自己,把自己困在一個憂傷的密封艙裏,才會萎靡不振,精神崩潰的,而一旦很清楚、很確定地作出決定之後,百分之五十的憂慮都會消失,而另外百分之四十,通常也會在按照決定去做之後消失。

采取以下四個步驟,就能消除掉百分之九十的憂慮:

1很清楚地寫下所擔心的是什麼?

2寫一下可以怎麼辦。

3決定該怎麼辦。

4馬上就照決定去做。

威廉·詹姆斯說:“一旦達成決定,當天就要付諸行動,同時要完全不理會責任問題,也不必關心後果。”他的意思是說,一旦你以事實為基礎,達成了一個很小心的決定,就必須付諸實行,不要停下來再重新考慮,不要遲疑和擔憂;不要懷疑自己,否則會引起其他的懷疑;不要一直回頭去看,那樣會讓你更加不安。

一位奧克拉荷州最成功的石油商人懷特·菲利浦,在說到把決心付諸行動時指出:“我發現,如果超過某種限度之後,還一直不停地去思考問題的話,一定會造成混亂和憂慮。當調查和多次思考對我們有害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該下決心付諸行動,不再回頭的時候了。”

我們為何不馬上利用格蘭·李區菲的方法來解決你的憂慮呢?有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擔憂的是什麼?

第二個問題——我能怎麼辦?

第三個問題——我決定怎麼做?

第四個問題——我什麼時候開始做?

沉浸在工作裏。這在工作繁忙時是不成問題的,可是下班以後卻是危險的時刻。就在我們自由自在享受我們的悠閑時,憂慮往往會乘虛而入:我的生活有什麼美中不足;老板今天說的那句話是不是什麼弦外之音;或者我的頭發是不是開始禿了……因為你的腦筋空出來了,這些東西便補充進去了。

於是,憂慮、恐懼、懷疑、嫉妒、憎恨、不平……把我們頭腦中平靜、快樂的情緒排擠出去了。正像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的教授詹姆士·穆歇爾說的:“在這種時候,你的思想就像一部沒有載貨的車子,橫衝直闖,撞毀一切,甚至使它成為碎片。”

你不必等做了大學教授才來理解這一點。要是你和我不能一直忙著,要是我們坐在那裏閑得無聊,那麼,被達爾文稱之為“胡思亂想”的東西,就會光顧到我們的頭腦中來。這些“胡思亂想”,就像傳說中的妖精,它會掏空我們的思想,摧毀我們的行動能力和意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