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份工作,同樣由你來幹,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變得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使老板對你刮目相看。而後者,使你變得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
你不關心工作,老板也不會關心你;你自己垂頭喪氣,老板自然對你喪失信心。你成為企業裏可有可無的人,你也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
許多年輕人,工作大多是茫然的。他們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後,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們從不思索關於工作的問題:什麼是工作?工作是為什麼?怎樣才能做好工作?可以想象,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隻是被動地應付工作,為了謀生或薪水而工作,他們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創造性地、充滿熱情地工作。
我們固然是踩著時間的尾巴準時上下班的,可是,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被動的。當我們的工作依然被無意識所支配的時候,就不能說我們對工作的熱情、智慧、信仰、創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了,也很難說我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們隻不過是在“過日子”或者“混日子”罷了,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對於公司或我們自己都是不允許的。
工作不是一個關於幹什麼事和得什麼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工作就是充滿熱情,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為了成就什麼或獲得什麼,我們才專注於什麼,並在那個方麵付出精力。從這個本質的方麵說,工作不是我們為了謀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們用生命做的事,要做好工作,就一定要培養熱情工作的習慣。
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會變得意義非凡。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當我們發現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並不是份內的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發現了超越他人的機會。因為在熱情工作的背後,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得多的智慧、責任、想象和創造力等。
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充滿熱情地工作。對於發個指令,撳動按鈕,才會動一動的“電腦”員工,沒有人會欣賞,更沒有老板願意接受,這類隻知機械工作的“應聲蟲”,老板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放在升職的考慮之外。對工作熱情的人永遠不會失業——無論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那麼,你就不會失業,也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的時候,他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這時候,他的自發性、創造性、專注精神等等對自己工作有利的條件便會在工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他就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
有一位父親告誡他的孩子說:“無論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那麼,你就不會失業,也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散漫粗心的人到處都有,而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善始善終的人卻很少。”
有許多公司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對工作充滿熱情,並且費盡心機地尋找一些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的人。因為企業的支撐和發展都需要這樣的人。一個對工作缺乏激情的人,根本無法把工作做好。
錢寧像許多對自己的工作不願投入過多的人一樣,雖然才華出眾,卻沒有實現早年的抱負,這一點,讓許多人感到驚訝。
他在哈佛學院以優等成績畢業後,進入一家很大的法律公司,希望專門處理娛樂方麵的法律事務,但是這個希望沒有實現。
究竟他有沒有明確地提出要求呢?“我當然要求過。”他說:“但是人家說我的態度不夠堅決,語氣總是軟弱而缺乏說服力。”
雖然沒有如願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他仍然認為“我走的是中間路線,既不會去找經理算賬,也不會把工作做得非常好。”因此,他白白揮霍了自己的青春,而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