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憂慮並不可怕(1)(1 / 3)

樂觀地麵對困難

生活中,人們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而這些困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苦難也是我們無法控製的,應該說,困難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一個可以逃脫,所以當困難降臨到你身上,你該怎樣應對呢?我知道大多數人在遭遇困難和挫折後,就會過分地擔心憂慮,整日提心吊膽,鬱鬱寡歡,甚至萎靡不振,一撅不起。這裏我要告訴你,其實困難並不可怕,但可怕地是你因此而逃避現實,憤世嫉俗。如果你在遇到困難時,能夠鎮定自如,樂觀而勇敢地麵對,並保持你的理智和清醒的大腦想辦法去解決,這樣才是解除困難的良藥。

卡特發現自己最近在公司很難立住腳了,工作中出現在他麵前的困難也特別多,而自己跨出去的每一步都相當難,這種壓力和困難也自然而然帶給他憂慮煩躁的心情,悲觀消極的思想常常縈繞在他身邊。經人指導,他運用了一個征服憂慮的原則,有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他驅除困難所帶來的憂慮,使他能夠樂觀積極地麵對困難。

步驟一:問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是什麼?

“我怕陷於其中不得脫身,又怕萬一給開除了,全家人麵子上會不好看。我懊惱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有所成就了,我開始腸胃痛。醫生開了藥給我,但是沒有效。我隻有在周末不上班的時候腸胃才不痛,可是星期一開始上班,腸胃就又痛起來。”卡特說道。

步驟二: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卡特想了想說:“我不可能被開除,大公司很少開除人的。但是我可能陷身在這無聊的工作中好幾年,不能夠脫身,這也夠折磨的了。”

步驟三:如果無計可施了,就準備接受最壞的情況。

“我首先想到,我要接納目前的工作,因為它安定可靠,但是我很快地就專注於思考‘如果無計可施了’這句話,冷靜地想辦法把最壞的情況做些改善。我可以請求調職來改善我目前的情況!在今天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是那時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位職員主動要求調職的,通常調職是高級管理人員的事。不過,我覺得自己再也不能這樣拖下去了,因此,第二天我就去請求公司裏的一個高級主管,結果我被調到南美去做一份比較有意思的工作。”卡特興奮地說著:“還有,我一調離那無聊的工作,我的腸胃就不痛了,而且一直沒再發作過。”這神奇的公式,在卡特身上已經產生了極好的效果。

在紐約市麵臨財政困難的時候,紐約市政府被迫解雇一部分公職人員,有些資深人員也在解雇之列,這些公職人員原本都以為吃政府飯是最有保障的,現在卻得麵臨失業,因此不免大為驚慌。

有一名消防隊員威廉·鮑傑士感到特別憂慮,矛盾重重。他處在不上不下的情況——弄不清楚自己的年資能不能保住工作,解雇與否是以年資來決定的,他的年資可能超過解雇標準,也可能低於標準。他擔心如果失去工作該怎麼辦,但是又推想自己可能不在解雇之列。

他應用了上麵神奇的公式,克服了他的憂慮。他想到最壞的情況是:他會失去他的工作。他可以接受這種情況,他還年輕,可以重建他的生活。那麼現在該采取什麼行動呢?他決定再去進修,準備開創新的事業。一旦下定了這個決心,憂慮就不再主宰他的生活。就是他能保住工作,他還是要去進修,這樣縱使紐約市政府要再進一步解雇人員,或者他退休了,或是他自己決定離開消防隊,都會對他很有幫助。

馬裏蘭州湯生市的瑪格麗特·柯妮,一天早上醒來,發現她剛剛裝修好的地下室被水淹了,她驚慌得不知所措。“我第一個反應,”她報告說,“是想坐下來為自己的災難大哭一場,但是我沒有這樣,我問自己,最壞的情形會怎樣?

答案很簡單:家具可能全泡壞了,嵌板可能被泡得彎曲不平,還留下了水漬,地毯也報廢了,而保險公司可能不會賠償這些。

第二,我問自己,我能做什麼來減輕災情?我先叫孩子把所有可以拿得動的家具搬到沒有淹水的停車房裏去。我向保險公司經紀人報告,並且用電話請地毯清潔工帶吸塵器來清理地毯。我動手洗了所有能用洗衣機洗的東西,象沙發椅套這一類。然後我和孩子向鄰居多借些除濕機,使地下室能加速幹燥。等到我丈夫下班回家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整理就緒了。我考慮了可能發生的最壞情形,想出怎樣做些補救,然後動手忙起來,做了我必須做的事,我根本沒有時間憂慮。”馬格利特這樣說。這的確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她能如此鎮定地麵對困難,實在是佩服啊。

我們是不是常常聽到這句話:想想你自己的幸福。我們常常認為自己所有的好處和財產都是我們“應得”的。如果我們數數我們的幸福,享受幸福會使我們克服憂慮。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事還不錯,隻有百分之十不太好。如果我們要快樂,就要多想想百分之九十的好,而不要理會百分之十的不好,所以麵對困難,不要逃避,不要氣餒。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