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說服人的技巧(2)(2 / 3)

第二天早晨,我接到他一封信,他是要把我想知道的事告訴我。其實並不需要寫信,花六十秒鍾時間,掛個電話給我就行了。但他沒有這樣做,還是叫我去問那個詢問機構,最後卻還要我辦理他的保險業務。

他並沒有注意到如何幫助我,他隻是注意幫助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人家需要什麼。

我該給他兩本梵許·楊名著的小冊,那是《去賜予》和《幸運的分享》。他如果看了那兩本書,而又能履行書中的哲學,相信他會,有千倍辦理保險的利益收入。

那些專業的人們,往往也犯有這種同樣的錯誤,那是數年前的事,我去費城一位著名的喉鼻科醫生的診療室,這位醫生還沒有診看我喉間扁桃腺前,問我職業是什麼。他不去注意我扁桃腺的大小,而注意我錢袋的大小。他所關心的,不是幫助我,替我解決一個問題,最使他關心的,是能從我錢袋裏得到多少錢。結果,他什麼也沒有得到,我輕視他人格的欠缺,放棄請他診治的打算,就走出了他的診療室。

世界上充滿了這樣的人:掠取、自私。可是那些不可多得的,不自私的,服務他人的人,卻相反地獲得了很大的利益。歐文·楊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能設身於他人境地,能了解他人意念活動,他不必考慮到將來的前途如何。”

如果看這本書,你隻獲得一件事——你會永遠站在別人立場去打算、設想,並由對方的觀點,去觀察事物的趨向。如果你真獲得了這本書上的那件事,那就是你一生事業轉折的關鍵。

許多人受過大學教育,研鑽深奧的學問,可是,他們從未發現,自己的心是如何起作用的。

有一次,我替一些大學畢業,已在一家冷氣裝置公司工作的年輕職員,舉行一種“有效力的演講術”的課程,我找出一項資料,作個比喻:

訓練班中有一位學生,憂慮他的孩子;原因是這孩子體重很輕,不肯乖乖地吃東西。孩子的父母通常是這樣責罵他,母親要他吃這個那個!父親要他快快長大成人!

這孩子會注意到這些話嗎?他不會注意這些,也就像你不會去注意那跟你漠不相關的一次盛宴一樣。

一個沒有一點常識的父親,會希望一個三歲的孩子,能對三十歲父親的見解有所反應。可是那個父親最後覺察出來,那是不合情理的。所以他對自己說:“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我如何將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連結起來?”

他開始想到那點時,問題就容易解決了。他孩子有一輛三輪腳踏車,那孩子喜歡在屋前人行道上踩著這輛三輪車玩。間隔他們幾家的一個鄰居家裏,有個很壞的大孩子,他常把那小孩子推下三輪車,自己騎上。

那小孩哭著跑回來,告訴自己母親,他母親出來,就把那很壞的大孩子推下三輪車,再讓自己孩子坐上車子,像這樣的情形,每天都發生。

這小孩所需要的是什麼?這問題不需要作深奧的探索。他的自尊,他的憤怒,他求得自重感的欲望,他本質中最強烈的情緒驅使他想報複、痛擊這很壞的大孩子的鼻子!

如果他父親這樣告訴他,隻要吃母親要他吃的東西,他就會快快長大,將來可以把這個很壞的大孩子一拳打倒。當他父親應許他那件事後,已不再是飲食的問題了!這孩子可能什麼都愛吃了,菠菜、白菜、鹹魚和任何其它食物。他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去打那個一再欺侮他的暴徒。

當那問題解決後,又有另外一個問題,困擾了這位父親,這小男孩有遺尿濕床的壞習慣。

小男孩跟他祖母一起睡,祖母早晨醒來,摸摸床單,向小男孩說:“你看,強尼,昨夜你又幹了些什麼?”

強尼總是這樣回答:“不,沒有,我沒有濕床,那是你濕的。”

家裏父母親打他,罵他,他母親無數次地告訴他,要他別那樣,可是強尼沒有改過他這個尿床的壞習慣。所以強尼的父母親自問:如何讓強尼這孩子改過尿床的壞習慣?

強尼他所要的是什麼?第一,他要穿上像父親一樣的睡衣,而不願意穿上像祖母那樣的睡袍。祖母已受夠了他夜晚的搗亂,使她每夜不能舒服地入睡,所以強尼如果改去他那種壞習慣,她樂意替他買套睡衣。第二,他要一張屬於他自己的床,祖母對這件事也不反對。

母親帶了強尼去一家百貨公司,示意櫃台女售貨員說:“這位小紳士要買些東西!”

女售貨員使他感到自重地問:“年輕人,你要買些什麼?”

強尼提起腳跟,站高了些,說:“我要替我自己買張床。”

當強尼看到他母親喜歡他買的床時,強尼母親向女售貨員又使了個眼色,女售貨員就向強尼說出那張床的可愛和實用,這張床就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