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賽迪就請這個鐵匠的兒子來倫敦,當他的私人秘書。柯恩一生的轉折點,就在這時候。他在這個新的職位上,見到了許多當代的大文豪。受到他們的指導和鼓勵,順利地開展他的寫作生涯,使他享名海內外。
他的故鄉在格利巴堡,現在已是旅遊的聖地,他遺產有二百五十萬元,可是誰會知道,如果他沒有寫那篇讚賞名詩人的演講稿,他很可能會默默無聞,最終因貧困而去世。
這就是真誠,一股出自內心的讚賞的力量。
讓我們再舉個例子吧。在美國商人中,施洛布的年收入可以算是高額的了。這要歸功於卡耐基的賞識。他以年薪過百萬美元雇用施洛布為他的鋼鐵公司的總裁。結果,正是這位38歲的總裁,使美國鋼鐵公司成為了全美獲得最大利潤的公司之一。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施洛布能有如此輝煌的業績呢!
施洛布說他並不比別人在鋼鐵方麵的經驗多,其實他手下有好多經驗豐富的人才。他說他之所以能被重用,最主要的是他待人處事的特殊才能,他在人事方麵十分看重方法。講到這,他向我講了一番至今讓我難忘,甚至應該銘刻在銅牌上,懸掛在各個辦公室、工廠、學校裏的一段話:“我能夠充分引發人們的激情,使他們能將自身的潛力發揮到極至。這種方法就是真誠地鼓勵和讚賞!過份地責備與批評不會帶來好的效果,反而會挫傷人的積極性。因此,我不給我的員工壓力,也不批評他們。我充分相信讚賞的力量會讓他們做得更好。假如要說我最喜歡的事,那就是讚賞他人。”
這就是施洛布的為人處事之道。平時,我們往往做不到這些。有些人正好相反,如果遇到不滿,他們會大發脾氣,表示不滿。倘若是喜歡的,也不會多說一句讚賞的話語。
施洛布認為,在他所認識的人中,無論地位、身份如何,都和平常人一樣:在受到認同讚揚的情況下比在批評下更容易成功。
而與此同時,雇傭他的卡耐基先生也是這樣對待施洛布的,他也是經常讚揚他人,甚至在他的墓文上,也刻著:“在這裏躺著的是一位懂得如何與比他聰明的人相處的人。”
我們滋養我們的子女、朋友和員工的身體,卻很少滋養他們的自尊心。我們供給他們牛肉和洋芋,培養精力,但我們卻忘了給他們可以在記憶中回響好多年,像晨星之音的稱讚。恭維對你是害多於益,恭維是假的,就像假鈔一樣,如果你要使用,最後總會使你惹上一身麻煩的。讚賞和恭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很簡單。一個是真誠的,另一個是不真誠的;一個出自內心,另一個出自牙縫;一個為天下人所喜歡,另一個為天下人所不齒。
在墨西哥城的查普特培克宮,我見到了一尊奧布裏岡將軍的半身像。在那座半身像之下,刻著奧布裏岡將軍的哲學智慧之語:“別擔心攻擊你的那些敵人。要擔心恭維你的那些朋友。”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在他白金漢宮書房的牆上,展示著一幅六句的格言。其中有一句是:“教我如何不奉承也不接受廉價的讚美。”恭維隻是廉價的讚美。“不論你使用什麼語言,”愛默生說,“你所說的還是對你自己的寫照。”如果隻要恭維就能夠達到目的,大家就會爭相恭維起來,那我們就都是做人處世的專家了。
當我們沒有思考一些確定的問題時,通常會把我們時間的百分之九十五用來想我們自己。現在,如果我們停止不想自己一會兒,開始想想別人的好處,我們就不會訴諸於那些廉價的,還沒有說出來就知道是虛情假意的恭維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常忽視的許多美德中的一項,就是對別人表示的欣賞和讚揚不知怎麼回敬。當我們的兒子和女兒帶回一份好的成績單的時候,我們竟然忽視掉,而沒有對他或她加以讚揚,或者是當他們第一次成功地做出一塊蛋糕或做好一個鳥籠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給他們一番鼓勵。沒有任何東西比父母對子女的這種關注和讚揚更能使他們感到快樂了。
每一位傳教士、教師以及演講的人,都曾經曆過掏出肚子裏所有的東西卻沒有得到聽眾一句讚揚事情。在人際關係方麵,我們應該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所有的同事都是人,也都渴望別人的欣賞和讚揚。欣賞和讚揚是所有的人都歡迎的東西。
愛默生說過:“我所遇見的人們,他們中間都有我的老師,因為我都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或多或少的東西。”這句話對愛默生來說是可行的,而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積極地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接著真誠地讚賞他人,而不是曲意逢迎於他人。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總是忘記真誠地讚賞別人。如果我們在餐廳用餐後記得讚賞一下廚師的廚藝,或者在超市結款時多說聲謝謝,這樣生活會更加美好。所以,不要忘記給他人留一點讚美的火光。這一小點火光會燃起友誼的火焰。當你再一次光顧時,你會發現讚揚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
如果你用語言傷害了他人,是不會鼓舞他的誌氣的。有一條格言我把它貼在我的床前,每天都會閱讀幾次:
在你每天所到的地方,不妨多說幾句感謝的話,留下一些友善的小小火花。你將無法想象,這些小小的火花如何點燃友誼的火焰,而當你下次再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這友誼的火焰就會照亮你。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任何的讚賞與行善,我們都不要放棄。別再猶豫,別再徘徊,積極地麵對我們快樂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