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忙亂,在亞利桑那大學學風琴,在城裏開了一間語言學校,還在我所住的沙漠柳牧場上教音樂欣賞的課程。我參加了許多宴會、舞會,還在星光下騎馬。有一天早上,我整個垮了,我的心髒病發作。‘你得躺在床上完全靜養一年。’醫生對我說。他居然沒有鼓勵我,沒有讓我相信我還能夠健壯起來。”
“在床上躺一年,做一個廢人,也許還會死掉,我簡直嚇壞了。為什麼我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呢?我做錯了什麼?我又哭又叫,心理充滿了怨恨和反抗,還有絕望。可是我還是遵照醫生的話躺在床上,我的一個鄰居魯道夫先生是個藝術家。他對我說:‘你現在覺得要在床上躺一年是一大悲劇,可是事實上不會的。你可以有時間思考,能夠真正地認識你自己。在以後的幾個月裏,你在思想上的成長,會比你這大半輩子以來多得多。’我平靜了下來,開始想充實新的價值觀念。”
我看過很多能啟發人思想的書。有一天,我聽到一個無線電新聞評論員說:‘你隻能談你知道的事情。’這一類話我以前不知道聽過多少次,可是現在才真正深入到我的心裏。我決心隻想那些我能賴以生活的思想——快樂而健康的思想。每天早上一起來,我就強迫自己想一些我應該感激的事情:我沒有痛苦,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兒,我的眼睛看得見,耳朵聽得到,收音機裏播放著優美的音樂,有時間看書,吃得很好,有很好的朋友,我非常高興,而且來看我的人很多。“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九年了,我現在過著豐富又很生動的生活。我非常感激躺在床上度過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亞利桑那州所度過的最有價值、也最快樂的一年。我現在還保持著當年養成的那種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事的習慣,這是我最珍貴的財產。我覺得很慚愧,因為一直到我擔心自己會死去之前,才真正學會怎樣生活。”
羅根·皮爾薩爾·史密斯用很簡單的幾句話,說出了一番大道理。他說:“生活中應該有兩個目標。第一,要得到你所想要得到的;然後,在得到之後要能夠享受它。隻有最聰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你想不想知道怎樣把在廚房水槽洗碗也當做一次難得的經驗呢?如果你想的話,可以去看一本談論令人難以置信而很富啟發性的書。
作者是波紀兒·戴爾,書名叫做《我希望能看見》。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幾乎瞎了五十年之久的女人,“我隻有一隻眼睛”,她寫道,“而眼睛上還滿是疤痕,隻能透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去看。看書的時候必須把書本拿得很貼近臉,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隻眼睛盡量往左邊斜過去。”可是她拒絕接受別人的憐憫,不願意別人認為她“異於常人”。小時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見地上所畫的線,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後,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貼在線上瞄來瞄去。她把她的朋友所玩的那塊地方的每一點都牢記在心,所以不久就成為玩遊戲的好手了。
她在家裏看書,把印著大字的書靠近她的臉,近到眼睫毛都碰到書本上。她得到兩個學位:先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得到學士學位,再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碩士學位。她開始教書的時候,是在明尼蘇達州雙穀的一個小村裏,然後漸漸升到南德可塔州奧格塔那學院的新聞學和文學教授。她在那裏教了十三年,也在很多婦女俱樂部發表演說,還在電台主持談書本和作者的節目。“在我的腦海深處”,她寫道,“常常懷著一種怕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克服這種恐懼,我對生活采取了一種很快活而近乎戲謔的態度。”
在一九四三年,也就是她五十二歲的時候,一個奇跡發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診所施行一次手術,使她能看得比以前清楚四十倍。一個全新的、令人興奮的、可愛的世界展現在她的眼前。她現在發現,即使是在廚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讓她覺得非常開心。“我開始玩著洗碗盆裏的肥皂沫,”她寫道,“我把手伸進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們迎著光舉起來。在每一個肥皂泡沫裏,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閃出來的明亮色彩。”
你和我應該感到慚愧,我們這麼多年來每天生活在一個美麗的童話王國裏,可是我們卻在混日子,看不見生活的美麗,吃得太飽,而不享受。要得到快樂請記住這條規則:“算算你的得意事——而不要理會你的煩惱。”那你就超越了自我,甚至會超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