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3)

高大喜隻是點頭,沒有吱聲。

越野大吉普要從這條路往裏拐,直奔農航站。高大喜總覺得自己坐在首長車上不好意思,再說,領導是去檢查工作,這麼跟著名不正言不順,請示陳大遠,自己是不是到局裏等著去。陳大遠說,我不過是正常檢查工作,要是沒什麼要緊的事兒彙報,就跟著去轉轉,然後再彙報。高大喜見陳大遠說得誠懇而隨便,也就從了。

農航站一早就接到了局辦公室的通知,說是陳大遠要來檢查工作。陳大遠到時,站長郭旋在門口等待,三十八名飛行員和工作人員已經坐滿小會議室了。郭旋首先彙報了去年小飛機的冬檢情況以及今年的生產準備。陳大遠不停地點頭,表示滿意,還偶爾插話讚揚幾句。

郭旋彙報完,請陳大遠做指示。陳大遠迎著掌聲微微起身點頭,然後腰杆一下子挺直,像是被關在閘門裏的激流,一下子噴發而出:“農航站的飛行員同誌們,聽了彙報,我對你們的工作非常滿意,從你們這裏,我感到了我們這支國家農業代表隊的威風、氣勢,在你們這裏,比我看波濤洶湧的麥浪,比我看拖拉機會戰搶翻耕地,比我看聯合收割機的糧鬥裏噴吐著金色的飄帶,更感到神聖和自豪!我鄭重提出:局黨委要求你們,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更要打出國家隊的新威風,要用鐵的事實證明,共和國的大糧倉是不能變成小糧囤的……”

他的聲音一落,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陳書記,”飛行員蔡雲山迫不及待地問,“郭站長給我們傳達了胡總書記要我們辦家庭農場的指示,要是分土地辦家庭農場,這三十多架飛機給誰家用呀?”

飛行員辛彬彬接著問:“這家庭農場辦了黃,黃了辦,都把職工折騰煩了,這麼折騰來折騰去,還不把這個北大倉折騰零碎了呀!”

陳大遠笑笑:“我們這不正在調查研究嘛,你們提的倒是些問題,但,光這麼說不行,除了實踐上,還要從理論上搞清楚。比如說,國營農場和農村經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國營農場不能沿襲農村土地承包的經驗?要是行,又為什麼行?都必須有理有據,當然,主要看實踐。”

陳大遠說著站起了身:“大喜,走,大家一起去機庫看看去。”

機庫是一個偌大的廣廈,高高的頂棚,寬闊的停機位處整齊地停放著三十多架農用飛機,每排停放十架,都有鋪設的輕軌,輕軌頭端擺著一個個檢修用的梯架。

“大喜,”陳大遠慢慢走著,昂首挺胸,不時撫摸一下機翼、機尾,察看著第一排農用飛機,斜一下身說,“這是波蘭產M-18,我們共有十架,起飛快,飛起來機身穩……”他走到頭轉回身察看另一排說:“這是澳大利亞的空中農夫,性能也不錯,我們也買了十架……”走到門口就不再走了,指指其餘兩排說:“這是南昌產的N-5,那是哈飛產的W-11,我們共有十八架,在國產農用飛機中是佼佼者……”

陳大遠的神態和口氣激起了高大喜的自豪感,連身後的農航站站長郭旋等也是這樣,仿佛陳大遠是帥,他們是將,在檢閱武器裝備,蠻有把握要打一場勝仗一樣。

“陳書記……”郭旋說,“據我所知,北大荒的現代化農業機械裝備,在全國二十多個大小墾區裏還是王牌,新疆兵團倒是有些實力,照比我們的土地規模和現代化機械裝備情況,還差挺大一段兒距離呢!”

高大喜揮手指劃著一排排飛機:“同誌們……這些東西和什麼樣的家庭農場能配上套?!”

陳大遠深情地瞧瞧高大喜:“大喜,認準了的路就走,有我和強大的現代化裝備支持你!”他從來還沒有這麼直接過,是已經到了不說不行、不顯威不行的時候了。

高大喜激動的淚水湧滿了眼眶,緊緊握住陳大遠的手,一句話也沒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