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保持艱苦作風,莫生驕傲之氣(1 / 1)

原文

餘家後輩子弟,全未見過艱苦模樣,眼孔大,口氣大,呼奴喝婢,習慣自然,驕傲之氣入膏盲而不自覺,吾深以為慮。

——《曾國藩家書》

白話

我們家族中的晚輩們沒有經曆過艱苦的歲月,因此眼高手低,說話口氣很大,隨意使喚傭人,頤指氣使,並且形成了習慣,這樣的驕傲之氣已經很嚴重,但是卻自己沒有自省,我深感憂慮。

家訓史話

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一生勤勞肯幹,發跡後仍常與傭工一起下田勞作。雖然缺少文化,但他頗有見地,常常勉勵麟書父子一心讀書,不要以家庭生計為累;同時又告誡他們,應牢記自己是農家子弟,永遠保持農家的勤勉本色。他的言傳身教為他的兒孫們樹立了一個質樸正道、執著上進的人生榜樣。

曾國藩擔負著家族的使命和父輩的厚望,在家人的精心嗬護下,逐漸養成了勤勉好學、謙和謹慎的品性,這使他終生受益曾國藩主要秉承了積極進娶苦幹實幹的那一麵。日後他能取得非凡成就可以說皆是祖父所賜。

曾國藩幼時良好的家庭環境,在曾麟書自擬的一幅對聯中,我們可以略見一斑: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以萁裘承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隻將艱巨付兒曹。

古訓今鑒

曾家是中國傳統社會耕讀家庭的典型。曾國藩繼承了祖父、父母倔強剛毅的性格,又將他們拙誠、仁孝、勤勞的品格發揚光大。曾家的家規家訓在曾的祖父曾玉屏時已粗具形態。曾家的家風也令人稱道,從正直的祖父曾玉屏那裏,少年曾國藩受到了莫大影響。可見良好的家風是要繼承和發揚的。另一方麵即使富貴,也要保持艱苦的作風,這不僅是曾國藩告誡家人的話語,毛主席也大力提倡艱苦樸素的作風。由此可見治家與治國之間確有諸多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