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木、磚、石三雕及文化內涵(1 / 3)

宅院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承載體,宅院的每一個建築構件都體現了實用與藝術的高度統一,裝點門麵是建築宅院的一道不可忽略的工序。裝飾的種類包括泥塑、木雕、石刻、磚瓦浮雕等,通常在門樓、門墩、照壁、花坊、房簷、屋脊和門窗的空間處鏤雕繪飾。這些雕飾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言,頌山川之壯美,銘處世之學問,詠鴻鵠之大誌,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表達了主人借助蓋房的一生一世之良機,在建築物上建立起一種家族內部的對話方式。對話內容包括發家史、家庭的未來夢想、家族的祈盼願望等。居移氣,養移德,合族人置身其中,飲食起居,積年累月,長期熏陶,潛移默化,受建築裝飾文化的啟迪和約束,與建築物產生新的共鳴,形成一種同步有感的節奏,產生與世俗生活默契的舉止行為。

中國建築雕刻繪畫工藝,在山西宅院裏表現得特別充分。雕刻圖案有動物、植物、自然物質、幾何圖形、傳記人物、神話故事等。中國本土衍生的裝飾花紋,主要是西周秦漢以來根據儒、釋、道三教文化與民間吉祥文化的形象圖形與文字進行雕刻裝飾,也有少量外來文化的影響。雕飾動物主要有龍、鳳、麒麟、神龜、獅子、老虎、馬、牛、猴子,也有蝙蝠、喜鵲、錦雞等水禽類。獅子貴為百獸之王,與老虎的性情相比要溫順開朗一些,而且沒有老虎食子的殘忍習性,所以建築中請出獅子守門,鎮宅護院作用最大。獅子產於非洲和西亞。佛家說獅子作吼,群獸懾服,世界震動。佛經《傳燈錄》記載:“釋加佛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楞嚴經》:“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獅子吼,成阿羅漢。”獅子因其在動物界和佛界的崇高地位和尊嚴,也被人間尊捧。獅子由西域和印度傳入中國,不過也有傳說獅子是龍子狻猊的化身,被人視為百獸之王,代表威武和尊嚴,在宮殿、寺宇、民居建築中,不論其形態如何變化,鎮宅避邪的功用是相同的。因為獅子是實實在在的動物,有雌有雄,所以除了守門獅子外,牌坊石柱間有獅子,庭院圍欄間有獅子,影壁照壁間也有獅子,每一個院落都有獅子,既取“雙獅富門”(方言中福、護、富三音無明顯區別)的富貴,又期盼著“獅子滾繡球,好的在後頭”的吉祥讖言應驗。山西宅院中常見院門有獅子護守,四隻獅子就取四時平安或事事如意的美意,“獅”與“四”、“事”在山西方言裏的發音,區別非常細微。

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相傳伏羲氏時就有龍瑞,故以龍紀官。關於龍的傳說,自太古時已有不少。周以前對於龍的想象,多為螭虯之類。漢代以後,行龍、臥龍、飛龍、雲龍圖飾為帝王專用,皇帝為天子,穿龍袍,坐龍椅,乘龍輦,寢龍宮,百姓不得隨意雕龍繪龍。庭院裏雕刻龍紋圖,受很大的限製。不過,百姓也有百姓的辦法,就是將傳說中的龍子蚩吻裝飾在房脊,椒圖放在門環,一個負責登高眺望,一個負責把守宅門。清代以來,龍紋裝飾在民居建築中大量出現,山西宅院廣泛采用了草龍、拐子龍的圖飾,特別是在屋簷、額枋上,都可以雕飾草龍、拐子龍。雖說樣子與宮殿間的飛龍、行龍有很大差別,也不及宮殿龍飾的華麗,遊人不仔細觀看的話,有的飾龍或許還會被忽略掉。此時,還出現了鯉魚躍龍門的影壁,真正成龍變虎者畢竟屬於鳳毛麟角,可望而不可求,人們的期盼和等待實際上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麒麟多為吉祥的象征,人們創造出種種的傳說,將這種鹿身、龍鱗、牛尾、獨角的似有似無的動物,列入龍、鳳、麟、龜傳統的四靈之物。《禮記·禮運》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椒。”龍和麒麟性屬陽性,草龍和拐子龍為民間龍,象征宅主人,麒麟象征子孫後輩,所以宅子裝飾中出現的較多;而鳳和龜為陰性柔美的代表,宅子中用的極少。麒麟送子的傳說更是家喻戶曉,望子成龍是炎黃子孫始終不懈的追求,唐代詩人宋之問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裝飾“麒麟送子”圖案的地方,通常居住著晚輩,希望後代事業有成,希望家族永遠興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