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儒、佛、道三教與建築裝飾(1 / 3)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佛、道教所占的成分最重。佛修心,道養身,儒治世,追比聖賢,立誌有為,隨處銘刻修身養性的哲理,隨時提醒“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家精髓,這是山西宅院文化中充分體現的三教文化核心。道教、佛教、儒教在其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糅合,相互作用,所以現存的明清山西宅院裏,既可以看到宅院主人大肆標榜的儒家信條,也可以發現許多與佛、道文化有關的建築裝飾。一個百姓黎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社會,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山西地處內陸,近代西方文化對晉人思想的衝擊總體上並不大,因此山西民居建築文化主要還是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體現中國固有的倫理道德和禮俗禮製,提倡中庸之道和敬業修身,講說仁義道德。然而封閉的宅院文化無疑對居住其中者產生一定的束縛,特別是思想上的禁錮作用,從這個意義上看,宅院文化又不乏一些消極的影響。將儒家格言刻寫在木柱楹聯、梁枋匾額間,將佛家八寶、道家八仙雕飾在建築上,將曆史人物故事雕刻成一個個最精彩的場景,都是山西宅院中傳統文化的張顯。

祁縣喬家宅院的主人喬致庸,命名宅第的正堂為“在中堂”,將“中庸”二字巧妙地嵌入其中,深刻的哲學命題涵蓋了喬氏不偏不倚、中正無過的處世之道。喬家宅院百壽照壁的兩旁,有晚清重臣左宗棠所題的磚雕對聯:“損人欲以複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橫額為“履和”,標榜儒家的“克己複禮”,注重個人修養,提倡文章道德的社會功用和積極影響。古人有履中、履道、履約之說,“履”就是施行,就是實踐,“和”為中庸之道的核心,僅在《論語》這部儒家經典中,“和”出現了八次之多,如“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大體上說,“和”當為和睦、和諧釋解。《孟子·公孫醜章句下》中提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對於經營之家來說,人和是指人心之向和內部的團結,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人和更為重要,“履和”二字道出了喬家人的經商之術。在喬家宅院的入口處,有一副醒目的銅板對聯:“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家族興旺靠的是“和睦”,恰恰印證了中國人“和氣生財”的世俗文化。這副對聯出自《禮記·禮運》篇中“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銅聯為當時大清總理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所書,傳說是喬家用了10萬兩白銀換得。不過,同樣內容的楹聯在黃山黟縣民居中也有一幅。從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對聯看出,喬家經營買賣,首先看重的就是人和。

陽城北留鎮的陳廷敬家族的大宅院,人稱皇城,嚴格說來,當年主人是稱為中道莊的。陳廷敬的祖父陳昌言,號稱中道莊主。“中道”為孔聖人所提倡,遇事合於中庸之德,即為得中道的人。《孟子·盡心章句》稱:“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之所以將所居之院落稱中道莊,意取其行為舉止必行中庸之道,既不狂放,也不狷介,如此則可保持言論行為的適度和得體。清初陳氏修建“鬥築居”時,由陳昌言作《鬥築居銘》131字,雖自認簡樸沒有文采,卻是持家旺族的至理名言。“鬥築拮據,二十餘年。創之不易,守須萬全。陰雨叵測,侮餘耽耽,牖戶綢繆,日夕謹焉。徙薪曲突,明燭幾先,勿謂一星,勢成燎原。疏渠補漏,夏秋更專。勿謂一隙,蟻穴滔天。曝曬蔬果,登屋相沿。最損瓦舍,切戒勿然。僻茲一隅,水繞山環。鷦鷯一枝,茅屋數櫞。風雨可恃,俯仰托全。修齊敦睦,追本溯源。和氣致祥,家室綿延。世守而勿替,惟我子孫之賢。”中道莊主作此銘文,意在啟佑後人追本溯源,深思遠慮,房屋構建修蓋不易,維持保護也不易,所以告誡後人“世守勿替”。其中的“修齊敦睦”、“和氣致祥”一類的家訓,是中國曆代士大夫都提倡的公德、私德兼而有之的品格,陳家先人為了使家室綿延,可謂是費盡心機。正是在這樣的家族文化氛圍中,陳氏家族中人才輩出,創下了“一門九進士,三代六翰林”的輝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