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山西宅院裏的等級製度(1 / 2)

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文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直白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張顯的,也可以是隱晦的。自從有了建築物,也就有了建築文化。對建築物建造裝飾,自秦漢已有,那時主要是用於宮室裝飾。提起秦磚漢瓦,人們便立即聯想到那古老的年代,古老的文化,古老的風俗,古老的傳說,古老的建築。秦磚漢瓦多少種,我們不能說得清,但據《石索》一書記載,秦瓦就有16種。瓦當與平瓦,我們見得最多,阿房宮舊址上“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字樣的瓦當,直徑4寸5分,《史記》稱:“秦每破諸侯,寫仿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這是說,秦破列國之後,模仿其國的建築,並將其國名燒製於瓦當之上,曆史和文化得以保留。明清兩朝,尤其到了清代,中國南北東西具有地域風格的民居,發展到了“爛熟”階段,代表北方建築風格的明清山西宅院,從選址到蓋建再到裝飾細物,處處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人文內涵。吉祥文化,是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儒、釋、道三教,是滲透中國人價值觀、世界觀的精髓。把這些傳統人文精神融入明清山西宅院建築中,宅院有了更豐富的內涵,有了更多的人文氣質,有了更強的承前啟後功用。無論南北住宅形式如何變化,其內在的文化精神卻有許多是共同的。從大的布局講,宅院建築都在盡可能地避開塵囂,外斂內張,安居樂業,自成一統。建築單體的程式化、體係化,表現在梁柱木製、牆體坯磚、頂脊瓦飾各個方麵,風水方麵講究陰陽、五行、八卦、元氣,連同匾額、雕刻、脊飾、年畫、門神、窗花,都包含著家業昌盛、子孫興旺、合家歡樂、平安消災的理想追求人文精神。

等級製度是中國封建政治體製中核心的內容,與此相對應的宮殿、廟宇、住宅文化也充分地體現等級觀念。山西宅院中的等級觀念的體現,可謂是淋漓盡致。現代建築學大師梁思成先生,在其《中國建築史》中歸納說:中國建築外部輪廓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絕對均稱與絕對自由之兩種平麵布局”,“以多座建築組合而成之宮殿、官署、廟宇,乃至於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齊之絕對整齊對稱之布局。庭院四周,繞以建築物。庭院數目無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線之成立。一切組織均根據中線以發展,其布置秩序均為左右分立,適於禮儀之莊嚴場合;公者如朝會大典,私者如婚喪喜慶之屬。反之如優遊閑處之庭園建築,則常一反對稱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隨意之變化……此兩種傳統之平麵部署,在不覺中,含蘊中國精神生活之各麵,至為深刻”。因此,主要殿堂必有附屬建築物的拱衛環繞,如配廂、夾室、廊廡、前殿、圍牆、角樓之類,成為庭院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山西宅院多為左右對稱的正偏結構,正院上高下低,中庭開闊,尊卑有序,等級分明。正院寬敞,正房高大,廂房低於正房,也小於正房。以太穀曹家宅院為例,正院都是四合院,正房必設在正院裏,正房的屋頂比廂房高,台階比廂房也多一兩級。賬房院,與主人居住的屋舍相比,就要低矮簡陋得多。賬房不論是正房還是廂房,門前大多不設台階,即便築台階也隻是一級台階而已,以示其地位低主人一等。偏院則是緊靠正院廂房牆壁修建的一排低矮的東西房,供傭人、保鏢、廚子們居住。偏院院子狹長,通往正院的門閂都安裝在正院的一麵,這樣主人可以隨時到下人住處走動察訪,下人則不得隨便出入正院,下人的活動受到嚴格控製。在晉中的幾個商家大宅院裏,這樣的格局都是非常突出的,充分體現出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和禮製要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