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老宅院的飾物(1 / 2)

宮室的裝飾起於何時,應該說是有屋室便有裝飾。《墨子》說:“上古之人,未知為宮室,就陵而居處,下潤傷民,故聖人作,為宮室……今之為宮室,必厚斂百姓,暴奪民財,為曲直之室,青黃刻鏤之飾,故國貧而人難訴也。”屋舍院落的修建規模、裝飾等級是在不斷變化和提高的,曾以淝水之戰名傳千古的東晉尚書仆射謝安,當年主持修建了新宮,君王暫且遷居會稽王第。每日役使6000人忙碌不停。謝安等的大思路是,“仰摸玄象,體合辰極”,並重新定置省閣堂宇名署。修建太極殿時欠缺一梁,適有梅木流至石頭,石頭津主報聞後,取梅木做殿梁,並畫梅花於梁上,以表祥瑞。又起朱雀重樓,皆繡栭藻井,門開三道,定名朱雀觀。門上有銅雀懸楣,刻木龍虎,左右相對。可見,每修殿宅,不論帝王將相還是普通民人,對屋舍的飾物都是很重視的。

門前置泰山石敢當,是一種風俗。喬家宅院的石敢當是一座大掩壁,高3.33米,寬3米,青磚灰瓦,貓頭滴水,用料上乘,做功考究。正中鑲嵌長2米、寬40厘米的石雕,上部雕刻虎頭,下部是蓮花寶座浮雕,中間刻“泰山石敢當”幾個大字,非常醒目。傳統建築文化中,石敢當的影響非常廣泛,民間傳說石敢當與薑子牙封神有關,說薑太公封神時忘記了自己的名姓,便自封泰山石敢當。其他還有種種說法,然而都是取其捍宅避邪的功用。唐宋以來,宅第門口大都鐫刻“石敢當”、“泰山石敢當”的石碑,還有的將石敢當嵌砌牆體中。晚清學者俞樾的《茶香室續鈔》轉載宋代王象之的《輿地碑目記》說:“慶曆中,張緯宰蒲田,再新縣治,得一石銘。其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官利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唐大曆五年縣令鄭押字記。’今人家用碑石書曰‘石敢當’三字鎮於門,亦此風也。”“石敢當”三字刻石始於唐代,直到今天民間許多建築仍保留此建築構件,取鎮鬼避災、家宅平安之吉祥寓意。山西的宅院裏,隨處可以看到一兩處泰山石敢當護衛著家宅。

中國建築特征之一是階基與屋瓦的上下呼應,高大的屋舍,必有數級台階相托。秦漢以來,高台之風興盛,台榭居高臨下,作雄視眾物之勢。宋遼以後,“台隨簷出”仍為建築外形的顯著特征。明清山西宅院正房的台階最常見的為三級,主要功能是提高屋室的高度,避濕、避蟲,輔之以“連升三級”的美好願望。而賬房先生或下人們居室門前,通常隻有一級台階,表示主仆身份有別和尊卑貴賤的等級高低。太穀曹家宅院的統樓,有5—9級台階,屋舍拔地而起,淩空矗立,既顯主人威嚴,又示身份高貴,從建築學角度講,高屋防潮的功效也是很明顯的。院落逐層抬高,也是山西宅院最常見的一種建築方法,曹家三多堂為一條甬道分開的南北各三院宅的建築群,北麵多子、多福、多壽院整齊排列,老輩居東,主人居中,子孫居西,立意在福如東海和壽比南山之間,而且設計出西高東低的一條通道,象征著人往高處走、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理想追求。

鎮宅神獅是最常見的宅院裝飾物件。明清山西宅院,每一處院子通常都要在大門兩旁安放一對石獅,黑漆的釘門,厚實的門扇,兩三尺高的門檻,配以鎮宅的石獅,銅牆鐵壁一般森嚴。庭院的欄杆上,閣樓的扶梯上,一組組精巧的小石獅,有憨態可掬調皮活潑的三獅戲耍,也有雌雄相對氣若神定的雙獅護門,還有牌坊間出將(獅)入相(象)的威風。神獅是宅院的第一把守官。

抱鼓石並不是所有的院子都可以設置,如果是族中有人做官,可以在門口裝飾相對的抱鼓石。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講過:“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這是對禮製的形式和精神或者叫做“禮”和“禮器”的一種解釋,孔子認為形式是次要的,內容是主要的,誰能享受玉帛?誰能使用鍾鼓?玉帛和鍾鼓都是形式,隱藏此間的貴賤、長幼等等倫理道德才是主要的。鍾鼓齊鳴,是有官位者尊嚴身份的象征,無官無權者無需設鼓。陽城的陳廷敬相府裏,抱鼓石一類的禮器飾物隨處可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