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建築特色(1 / 3)

從中國傳統建築的結構看,關於屋室的用材幾乎都與木材相關,如架、柱、梁、檁、枋、鬥拱、椽、簷、隔扇、門窗等等,都是木質結構。也就是說,遠古時,人類居住的房子中一切框架的東西都取自木材,用磚用瓦是後來燒製技術發達以後才出現的事情。古代房屋建築中,磚瓦的作用較之木材退居其次。唐宋時期,社會經濟繁榮,但在唐宋正史食貨誌裏,沒有關於燒造的記載。今天看到的正史,《明史》中關於燒造也僅有300餘字,其中提到:“燒造之事,在外臨清磚廠,京師琉璃、黑窯廠皆造磚瓦,以供營繕……是時(指嘉靖年間,即1522—1566)營建最繁,近京及蘇州皆有磚廠。”曆來關於製造磚瓦一類的事情似乎都沒能登上正史的殿堂,而隨著明代中葉以來修建營造事業的繁榮發展,磚瓦成為各種建築材料的主要品種。明代生產出大量的高質量磚石材,因此明代大型建築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我們今天看到的山西老宅院,至今還有明清時期留下來的方磚院落。

靠崖式建築

靠崖式建築是山西、陝西地方民居建築的一種基本形式。

明清山西宅院布局隨地貌特征、隨崖勢走向而定,多出現在山坡、土塬的邊緣帶上,這是明清山西宅院的一大特點,說成是台階式的住宅建築也未嚐不可。陽城陳廷敬相府的三排氣勢恢宏的藏兵洞,靈石王家大院紅門堡建築群,都是這樣的建築。這類宅院群的後背緊靠山崖,前麵是開闊的川地,很像是靠背椅的樣式。這種建築既減少了土方量挖采,又順著山勢,層層起高,上下層基本不會重疊,形成一層比一層高的、視角上錯落有致的建築群體。根據山坡的麵積和山崖的高度,可以布置幾層台梯式的窯洞,下麵一層的窯頂就是上麵窯洞的庭院。號稱世界奇跡的萬裏長城,事實上也是依山建勢的軍事防禦體係,在山勢陡峭的地方,城牆低矮一些;在平坦開闊的地方,城牆建築得高一些。整個城牆,裏麵低,外麵高,使城牆居高臨下,控製險要。在河岸、山穀處,也是利用原來的山崖陡坡,裏麵沒有多高,可是從外麵看,卻非常險峻。可以想象,居住在院子最高處的人,無疑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沁水柳氏宅院是依山而建的宅院群落,為了使府邸院落更安全,東邊砌築了石券窯洞,以窯做牆,周圍建磚窯72孔,且是兩層疊式券法,從外觀看排排磚窯,層層疊疊,而且窯門前還建有封閉型的防護花牆,外人難以攀越,內行路路暢通。在第二層的窯頂前簷建有垛口式的環山護帶,防止外來者竊盜,垛口內有石條鋪砌的寬敞走廊,從而使柳宅的建築基地形成一個遞疊的平地。柳府入口處,有關帝廟,左右兩側是魁星閣、真武閣,是進府的必經之道。柳氏宅院建築防衛森嚴,不可輕入,九門九關,關關連環。

陽泉官溝也屬於這類建築。在陡坡上建築整齊的四合院落,平麵有限,所以張氏宅院裏,往往下層的洞頂就是上層房舍的基礎,下層房舍為上層的圍院,巷道都是下層庭院的洞頂。每座院落都為二進,前堂後舍,中軸排列,牆身青磚白石,屋脊吻獸,門墩石獅,飛簷鬥拱,木石磚雕,古樸典雅,獨具特色。前院為開放性活動場地、社交場所,設廳堂和左右配房,後院是封閉性的家眷居處,偏院則為下人的住所和廚房、菜窖、糧庫等。上院、下院都有屏門來貫通偏院。永慶堂從底到頂共有四層,院中的窯洞都有地道相通,不出門就可以上下走動。而且是一層存放家什用具,二層傭人、長工住,三層存放糧食、雜物,四層東家少爺居住。在長慶堂院落,共有五層,最高層供奉著祖宗牌位,其餘有私塾、商鋪、更夫居處等等。由於張家人大多務農,很多窯頂就是當然的打穀場所。因地製宜,因勢取材,成為山地丘陵地貌中建築的一大特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