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節 正月十三日(1 / 1)

這首詩寫於元至元十七年(1280)正月十三日,是作者在上年被俘至厓山的周年紀念日。詩中說到了南京行朝的覆滅。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為上年二月初六日海上一戰及厓山行朝滅亡的周年祭。詩歌還抒發了對故國的思念,流露出理想未能實現的失意。

去年今日遁山,望見龍舟咫尺間。

海上樓台俄已變,河陽車駕不須還。

可憐羝乳煙橫塞,空想鵑啼月掩關。

人世流光忽如此,東風吹雪鬢毛斑。

去年今日遁厓山,望見龍舟咫尺間——遁:隱匿。這裏是指作者自己被元軍囚禁而未能參加戰鬥。龍舟:指皇帝趙昺所坐的船。這兩句是說:去年的今天我被元軍押在厓山,宋朝皇帝坐的船離我很近。

海上樓台俄已變,河陽車駕不須還——海上樓台:指南宋行朝及戰船。河陽車駕:《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意思是周襄王受製於晉侯而被迫出走河陽。這裏隱指被俘北去而拘留燕京的宋恭帝趙碕(xiǎn)。這兩句是說:南宋行朝及戰船轉眼之間已不複存在,被拘留在北方的恭帝已無國可歸了。

可憐羝乳煙橫塞,空想鵑啼月掩關——羝乳:參見前選《至溫州》“不圖羝乳有歸期”句注釋。鵑啼:參看前選《金陵驛》第一首“化作啼鵑帶血歸”一句注釋。“煙橫塞”和“月掩關”是互文,都是遙遠的意思。這兩句是說:當年蘇武在遙遠的匈奴牧羊,最後還是回到了漢朝,可我被困在北國燕京,隻能死後化作啼血杜鵑才能回到故國了。

人世流光忽如此,東風吹雪鬢毛斑——流光:逝去的時光。李白《古風》之十一:“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忽:迅速。東風吹雪:比喻冬去春來。斑:頭發花白。杜甫《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詩:“天涯故人少,更益鬢毛斑。”這兩句是說:人世歲月如此之快,冬去春來,我的頭發都花白了。

語言洗煉,感情奔放,主題突出,是文天祥近體詩的一個重要特征。這首詩在短短八句之中,把一年來包括江山社稷、個人遭遇在內諸多事情概括進來,同時抒發深沉的感慨。剪裁布局,可謂匠心獨運。詩歌開頭“去年今日”破題,說明這是一首傷逝、紀念的詩。接著交代地點與事件。三、四兩句感歎的是國家,五、六兩句感歎的是個人,體現了作者高超的用典手段。家國、個人命運,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想,即在這幾個典故中可以慢慢去體味。“可憐羝乳煙橫塞,空想鵑啼月掩關”兩句,對仗工穩,寫景淒涼,襯托作者天高地迥、孤寂無助的心情,情景交融。最後兩句回應題意,於種種感歎之後,總之以表現時事滄桑、人生恍惚的虛無。詩歌在婉轉的音韻中,意脈自然流動,一氣嗬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