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超市賺錢的貓膩——也談規模經濟(2 / 2)

很多大的超市裏,他們的商品價格的確很低,他們出售的商品的確比其他一些商家的購買價格還要低。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憑借自身規模的龐大、銷售量的龐大、客戶群的龐大、銷售網絡的龐大、領先的壟斷地位,他們可以和生產廠家進行討價還價,可以指定生產,限製企業向其他客戶銷售,或者限製企業向其他企業銷售的價格……這樣就使得他們商品的購買價格比一般規模較小的商家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從而使銷售成本明顯降低,提高市場占有率。

而且因為他們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壟斷地位,因此也自然在人們的心目中樹立了比較可信的形象,他們可以借雞生蛋,押客戶更多的貨款,可以收取客戶更多的進廠費,還可以店大欺客,指定生產廠家。甚至一些經營業績好的大型超市因為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通過出售服務商標,實施連鎖經營,靠無形資產獲得更多營業外的收入。有一些超市甚至可以短期內挪用供貨商的貨款實施其他贏利活動。這些優勢是一些小規模的商業企業無法比擬的。表麵上看,有一些超市的商品價格低,仿佛沒有什麼利潤,其實他們常常可以通過其他贏利活動提高企業的贏利水平,彌補銷售利潤。

還有,由於大型超市的規模大、商品全、客戶多,他們常常依靠“廉價商品”的廣告效應招徠顧客,而在暗中將一些不為人們熟悉的商品價格調高,在人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實現他們的贏利目的。

我的老哥開辦的藥店不過是具有20幾萬元流動資金的一個小店,它怎麼可以和那些老牌的大藥店競爭呢?令我遺憾的是類似的故事在我的身邊老是重複地上演。2003年年底,私人診所的審批也放開了,一個親屬馬上行動起來,要在自己居住的小區裏開辦一個診所。我將那次和老哥的談話和他又苦口婆心地重複了一遍,但是人們在走火入魔的時候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勸慰,診所不僅要開,而且所有的手續還要由我來幫忙辦理。現在這個診所的手續已經辦完2年多了,但是診所至今也沒有開業。為什麼?在一個僅有1萬多人居住的小區裏現在已經有6家診所了,而這個小區離兩家大醫院的距離也很近。診所的規模小,數量多,怎麼開業,怎麼贏利呢?其實診所是一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疑難雜症人們信不過小的診所,頭疼腦熱的時候人們可能會選擇這裏,但是因為國家放開了進入的管製,小診所比小買店還多,其實它的利潤也就和小買店的利潤差不多了。

§§第二章 麥田裏的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