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不要讓別人牽著鼻子走(5)(2 / 3)

在這些選擇職業應注意的事項中,不管有怎樣的規定,都以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事為根本。美國著名行為學家傑克·豪爾在題為“從自己的專長開始成大事”的報告中,非常明確地說明:“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是聰明與不聰明的比賽,而是不同專長的比較,或者說各自在專長方麵顯示的能力如何,成大事者是因為在專長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智能優勢,而成大事者是沒有專長的,總是盲目的受動者。如果一個人能在自己的專長上發揮86%的能力指數,那麼他就已經可以第一個成大事的成大事者了。”

相信自己能做到

要取得事業成功、生活幸福,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積極的自我心像,要敢於對自己說:“我行!我堅信自己!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而不能讓自卑感擊敗自己。

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為他沒這個能力,也不是客觀條件限製,而是他內心的自我想象首先限製了他,是他自己打敗了自己。

我們全都擁有心裏的藍圖或是以我們自己為主的圖像,雖然我們並不一定能夠完全實現它,我們也許並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它確實是存在的。我們所有的行動與情緒都是和我們的自我心像一致的。你認為你是怎樣的人,你就會采取怎麼樣的行動。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的人,將會走上失敗之路,不管他如何努力想要獲得成功,甚至即使他遇到很多好機會,也一定會失敗。認為自己“運氣不佳”的人,將會設法證明他自己確實是“壞運氣”的受害者。

分析許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天時不利,也不是因為能力不濟,而是因為自我心虛,自己成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礙。有的人缺乏自重感,總覺得自己這也不是,那也不行,對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自我接受,時常在人麵前感到緊張、尷尬,一味地順從他人,事情不成功總覺得自己笨,自我責備,自我嫌棄。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內心中的自我是一個可憐的、脆弱的、需要別人幫助的弱小形象。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總覺得別人在背後指責和議論自己,對他人的各種行為充滿了戒備心,容易產生嫉妒。有的人缺乏勝任感,不相信自己也能創造、發明,工作中缺乏擔重任的氣魄,甘心當配角;生活中常常被別人的意見所支配,無論職業角色還是家庭角色都顯得難以勝任。有的人個性萎縮,或虛假地表現自己,為掩飾自己的短處或缺點,誇張地表現自己的長處或優點,或以依靠奇特來自我“打氣”,追求虛榮……這樣的人,他們真正的敵人正是他們自己。

要取得事業成功、生活幸福,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積極的自我心像,要敢於對自己說:“我行!我堅信自己!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而不能讓自卑感擊敗自己。球王貝利在初進賽場時,曾十分自卑。作為一名黑人球員,他總擔心那些著名的球星看不起他。他經常想:“如果他們在場上戲弄我,然後把我當白癡似的打發回家,我該怎麼辦?”所幸的是,貝利終於戰勝了自卑,他發現自己原來可以做得那麼好,比任何人都好。馬克思說:“偉大人們之所以看起來偉大,隻是因為我們自己在跪著。站起來吧!”自卑正是使你下跪的原因,而跪著的你,並不是你真正的高度。你要相信自己也能創造奇跡,成就事業。這就是自信。自信會幫助你實現自己的願望。退一步講,即使因客觀原因你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但你可以自豪地說:“我失敗了,但雖敗猶榮。我沒有虧待我的生命,我體現了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