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給一班五年級學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請父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回到班上再轉述給同學們聽,並總結故事的寓意。
第二天,老師抽查班上的孩子們。
一個學生說:“我爸爸給我講了他買雞蛋的事,他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回家時一個急刹車,籃子飛了,雞蛋全打了。”老師問:“寓意是什麼呢?”學生說:“別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
另一個學生說:“我媽媽給我講了她在農場養雞的事,她把12個雞蛋人工孵化,但是最後隻有10個雞蛋孵化出小雞,寓意是在雞蛋孵化之前,沒有人斷定最後能得到多少小雞。”
這時候有個小孩主動舉起了手,老師鼓勵他說:“查理·布朗,你來說。”
查理·布朗站了起來:“我爸爸給我講了約翰叔叔的故事。約翰叔叔當過轟炸機駕駛員,有一次飛機被擊中了,他得跳傘逃命,當時他有一瓶威士忌、一挺機槍和一把軍刀。為了減輕負擔,約翰叔叔先把威士忌喝光才跳傘,結果剛好落在200個敵人中間。他用機槍掃倒了150人,子彈打光了,又用刀砍死了40人,軍刀卷了刃,最後赤手空拳殲滅了10個敵人,終於保住了性命。”
課堂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血腥慘烈的故事嚇呆了,過了好一會,老師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個故事有……有什麼寓意?”
小查理·布朗滿不在乎地聳了聳肩說:“我爸爸要我記住,在約翰叔叔喝醉酒的時候,可千萬別去惹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