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社交中不要走的“獨木橋”(2 / 3)

而維得將軍呢?他完全違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而後又遲疑不決,一拖再拖。最後,水退了,李將軍帶領軍隊越過波多馬克河逃走了。

林肯聞知此事,勃然大怒,在失望、痛苦之餘,林肯坐下來給維得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體現了林肯內心的極大不滿:

我親愛的將軍:

我不相信你能懂得因李將軍逃走一事所導致的嚴重後果。他本來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而且,隻要他一就擒,加上我們最近獲得的勝利,戰爭即可結束。現在,戰爭可能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上星期你不能順利擒得李將軍,如今他逃到波多馬克河以南,你又如何能保證成功呢?我無法期望你改變形勢,而我也並不期盼你現在會做得更好。良機已經失去,我實在感到無限的悲痛。

林肯在寫完這封信之後,心裏又產生了別的想法:無論如何,大錯已經鑄成,把這封信寄出,除了讓自己一時覺得痛快以外,沒有別的用處。維得會為自己辯解,會反過來攻擊自己,這隻有使大家都不愉快,甚至危及他的前途,以至於迫使他離開軍隊而已。

此時,如果說有人最有資格批評人的話,那個人就是林肯,可是,他卻沒有那麼做。慘痛的教訓告訴他:尖銳的批評和惡狠狠的責備,所得的效果都等於零。

於是,這封信沒有被寄出,它被永遠的收藏了起來。試想,如果維得將軍拜讀了此信之後,會有何感想?又會有什麼反應呢?如果你希望激起一種反抗,使人痛恨數年或至死難忘,那你就可以試試對人發表一些尖酸刻薄的批評,這樣你的願望就可以輕易實現了。

指責別人是一種能破壞人際關係的強力炸藥,所以遇到問題時,讓我們盡量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少一點責備,多一點理解,這樣做對你更有好處。

4.從容應對惹厭的人

“社交魔方”

寬宏是這樣一種德性:它不為個人所受的傷害進行回報,而且不看重這些傷害,它不去抓住報複的機會,即使是這種機會已經提供給他了的時候。

——包爾生

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難免會碰到一些無事生非的人、嫉賢妒能的人、散播謠言的人、虛偽陰險的人等等。和這些人應該怎樣相處呢?

也許你確實是與人為善,但是你的善未必能換回來善,需知任何創造性都是在客觀上對於平庸的挑戰,任何機敏和智慧都在反襯著愚蠢和蠻橫,任何好心好意都在客觀上揭露著、為難著心懷叵測;而任何大公無私都好像是故意出小肚雞腸的人的洋相。在工作中,你做得越好,就越會有同事痛恨你,這是不能不正視的現實。一般人碰到用心險惡的人會有四種辦法來對付:

一是以痛恨對惡。杜麗上班不到一個月,就和單位裏的幾個女同事結下了仇:處長的小姨子仗勢欺人、出納趙欣尖酸刻薄、對桌同事陰險狡詐、打字員朱雪挑撥離間……總之,單位裏沒幾個好人。男朋友勸她多忍讓一點,有話好好說,反被杜麗罵了一頓,她決定給那幾個女人點厲害,讓她們知道誰都不是好欺負的。從那以後,杜麗就開始每天跟她們吵,跟她們罵,向領導打小報告,跟同事告密……一段時間下來,雖然杜麗也吃了不少暗虧,但幾個同事的氣焰也給壓下來不少。杜麗洋洋得意,沒想到男朋友卻提出了分手。他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和那幾個女人有什麼區別,滿腦子就想著怎麼算計別人,我再也受不了你了。”這樣的結果讓杜麗驚呆了,她明明隻是想為自己討個公道啊!

以為自己與自己的小圈子乃清白的天使,以為周圍的一切人是魔鬼和惡棍,於是整天咬牙切齒,苦大仇深,氣迷心竅,不可終日,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第一是神經病,第二是以惡對惡,本身就已經惡了,本身就已經與他或她心目中的魔鬼惡棍無大異了、趨同了。

二是以疑對惡。嘀嘀咕咕,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生怕吃虧上當,總覺得四麵楚歌。結果可能你少吃了兩次虧,但更失掉了許多朋友和機會,失掉了大度和信心,失掉了本來有所作為的可能。

三是以大言對惡。以煽情對惡,以悲情“秀”對惡:言必稱險惡,言必罵世人皆惡我獨善,世人皆濁我獨清;言必橫掃千軍如卷席;言必爆破多少噸的TNT。目前有一種說法很流行,說是知識分子的使命在於批判。這個提法對於生活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知識分子尤為正確,因為他們的環境裏成為主流的可能是自滿自足,是物質享受,是相對或暫時的平穩,是“曆史的終結”乃至霸權主義。

四是以消極對惡。不反抗、無作為,隻懂得自怨自艾,這就是所謂的消極。張軍是個出名的老好人,不過為了這個脾氣也多受了不少氣。這輩子張軍最恨的就是女經理李飛花,最難的業務,她一定會派給張軍跑;跑熟的業務,李飛花一定會讓他交給新手;有什麼好事一定輪不到張軍,加班、緊急出差這些事,張軍沒有一次逃得掉……“真他媽的李飛花呀!我這一輩子就交代在她手上了!”張軍每天都要這樣跟老婆、孩子、親戚朋友抱怨,“上次,不是她硬插了一扛,業務經理就是我的了!”“今天,李飛花又給我安排了個‘好活’……”久而久之,大家對他的抱怨都厭煩極了,他剛一開頭,大家就全散了,每個人都說:“老張這人挺好,就是太愛發牢騷!”

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一輩子嘮嘮叨叨,神經兮兮,黏黏糊糊,訴不完的苦,生不完的氣,發不完的牢騷,埋怨不完的“客觀”,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息了,他或她已經是一事無成的定局了,還在那裏怨天尤人呢。

那麼,我們能不能做到,保持幹淨更保持穩定,保持操守更保持好心情,保持正義感更保持理性,保持有所不為有所不信更保持與人為善呢?許多時候,你的絕大多數同事還是好的,至少是正常的。這樣說由於過分正常,也會使得某些人暴跳如雷吧?而多數情況下,絕大多數人,他們對待你的態度取決於你對他們的態度。至於說到他們的毛病,不見得一定比你多,即使是常常不比你少。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使自己變成一個和善安定的因素、團結的因素、文明的因素,而不是相反;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冷靜理智,謙恭有禮,助人為樂,而不是相反,急火攻心,暴躁偏執,盛氣淩人,四麵樹敵。甚至對那些或某一個對你確實是心懷敵意乃至已經不擇手段地傷害你的同事,你也可以反躬自問,自己有什麼毛病?有什麼使他或她受到傷害的記錄?有沒有可能消除誤解化“敵”為友?還要設身處地想想對方是否也有情可原。

從長遠看,一切個人的嫉恨怨毒,一切鼓噪生事,一切簽名告狀,流言蜚語也好,棍子帽子也好,在一個大氣候相對穩定的形勢下,作用十分有限,可能起的是反作用。你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大可以正常動作,平穩反應,保持良好心態,不受幹擾,讓各種事務按部就班地進行。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對於討厭的人,你不要理他,讓他一個人折騰,估計他很快就會覺得沒趣。但如果對方鬧個沒完沒了,那你就要找個有利時機,狠狠地回擊一下,讓他收斂,這也就夠了。

5.不能隻顧表現自己

“社交魔方”

對自我的留意在要和人打交道的時候雖然是必要的,但在交往中卻必須不要顯露出來,因為那樣就會產生窘迫,或者就會是矯揉造作。

——康德

社交場中,你不能隻顧著表現自己,不顧及別人,否則無論你走到哪裏也不會受到歡迎。

有的人說話不顧及別人的態度與想法,隻是一個人滔滔不絕,說個沒完沒了,講到高興之處,更是眉飛色舞,你一插嘴,立刻就會被打斷。這樣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李曉就是這樣一個人,隻要他一打開話匣子,就很難止住。跟他在一起,你就要不情願地當個聽眾。他甚至可以從上午講到下午,連一句重複的話都沒有,真不知道他的話都是從哪兒來的。每次他找人閑聊,大家都躲得遠遠的,因為和他在一起實在沒勁。

人與人交往,重要的是雙方的溝通和交流。在整個談話過程中,若隻有一個人在說,就不容易與對方產生共鳴,這樣就達不到溝通和交流的效果。就是說,交談中要給他人說話的機會,一味地嘮叨不停就會使人不願意與你交談。

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如果你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就會引起他人的不滿。其實,每個人由於生活經曆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也會不盡相同,各持己見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當他人提出不同意見時,就斷然否定,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這樣必定會給人留下狹隘偏激的印象,使交談無法進行下去,甚至不歡而散。當你與他人交談時,應該顧及對方的感受,以寬容為懷,即使他人的觀點不正確,也要堅持與對方共同探討下去。

林楓是某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會會長,一表人才,能言善辯,口才極佳。但他有一個特點,凡事爭強好勝,常因為一些問題的看法與別人爭得麵紅耳赤,非得爭個輸贏出來才肯罷休。總認為自己說的話有道理,別人說的話沒道理。別人的看法和觀點,常常被他駁得一無是處。大家討論什麼問題時,隻要他在場,就會疾言厲色,一會兒反駁這個,一會兒又批評那個,好像隻有他一個人是正確的,別人都不如他。如果不把死的說活,活的說成仙,就不會善罷甘休。就這樣,常常會把氣氛弄得很緊張,最後大家隻好不歡而散。

還有的人,十分熱衷於突出自己,與他人交往時,總愛談一些自己感到榮耀的事情,而不在意對方的感受。A女士就是這樣一個人,不論誰到她家去,椅子還沒有坐熱,就把她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向你說,說話的表情還是一副十分得意的樣子。一位老同學的丈夫下崗了,經濟上有點緊張,她知道了,非但沒有安慰人家,反而對這位同學說:“我家老頭子每月工資八百元,我們家花也花不完。”她女兒給她買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因為很值錢,她就跑到人家那裏去炫耀:“這是我女兒在香港給我買的衣服,猜一猜多少錢?一千八百元。”說完很得意的表情,意思是:“怎麼樣,買不起吧。”

表現自己,雖然說是人的共同心理,但也要注意尺度與分寸。如果隻是一味熱衷於表現自己,輕視他人,對他人不屑一顧,這樣很容易給人造成自吹自擂的不良印象。

洛寧剛調到公司的時候,為了讓別人盡快地了解他,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處處表現自己。本來是領導已經知道的事情,他偏偏要去積極地彙報。在同事麵前,天天都說自己有學問、有能力,說以前在某某單位時,自己幹得多麼出色,在上大學的時候,成績是多麼的好,老師多麼器重他,同學們多麼佩服他。剛開始,大家還認真地聽他說,後來,大家對於他的表現都十分反感,覺得他太愛表現自己了。

一次,領導問大家:“有一項工作,誰能夠勝任?”他一看機會來了,就搶先向領導說:“我能幹好。”弄得大家心裏麵都不太痛快。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把握,可是為了表現自己,就打腫臉充胖子的攬了下來。但接下來,他可就犯了難,自己對這件工作真的是沒有把握,做好做壞,自己心裏一點兒底也沒有。看得出來,他有向同事求救的想法,可是大家心裏暗笑,沒有一個人幫他。有一位同事說:“沒那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也隻好一臉的苦笑。後來,這項工作他沒有按時完成,領導非常生氣,批評了他。一位同事對他說:“你也該接受教訓了,以後踏踏實實地工作吧。”說得他不斷地點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