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與同事的關係要以和為貴(1 / 3)

同事關係是辦公室人際關係中最重要、最微妙的一種,同事之間既存在競爭又有合作,有互補也有衝突,同事既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是你的敵人。辦公室就像一個戰場,如果有很多朋友你就會逢凶化吉,如果周圍都是敵人你就會寸步難行,所以應當積極與同事建立坦誠平等、互諒互讓的和諧關係,和諧的同事關係會讓你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更簡單,更有效率。

1.初次交往加深印象

“社交魔方”

交際越是廣泛,越是感到幸福,這就是人類社會的起因。

——福澤諭吉

每個人都希望盡快消除和新同事的距離感,拉近彼此的關係,可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一般人在初次上班與同事拉關係時,總是選擇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例如最典型的談話:“今天天氣不錯啊!”“是啊,暖洋洋的,挺舒服。”

這種公式化的對話很安全,但根本不能給新接觸的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的對方也會覺得你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這樣的交談無異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也許有人會認為,第一次與同事見麵時講話太冒昧是不懂得社交禮節,所以有所顧忌。其實大可不必考慮這麼多。例如你可以很自然地這麼說:“最近我和媽媽相處不太好,可在昨天我們一起看電視,又聊了一下午,誤會完全解開了……”

或者說:“這幾天太熱了,我幹脆剃成光頭,朋友們都認不出我了……”以自己的近況為題材是一種很好的開場白。

選擇說話的內容,要考慮工作場合及時間。隻有針對性地發話,才能加深彼此的印象。

初次見麵若想給同事留下深刻印象,首先必須先消除彼此間的距離。某單位有一次邀請某位先生上台演講,他用自嘲的語言一開始就消除了與觀眾間的心理距離。他說:“今天我第一次與各位見麵,特意穿了一雙漂亮的新皮鞋,不過我好像買的是假冒偽劣產品,你們看新皮鞋張了嘴,腳也起了泡……”

隻有盡快地消除初次見麵的陌生感,才能給新同事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由於我們一半時間都是在工作場合度過,因此說話有時候會流於形式。如何引起新同事注意,就在於如何選擇話題。聰明的你,何不運用創意製造奇跡呢?

與任何人會話,都包括了“聽”與“說”兩部分,所以,這兩方麵都馬虎不得。一般人,往往隻注意自己所說的話,而很少注意去思考對方所說過的話。

一般人講話也還會犯這種毛病:在講話中,腦中隻充滿著“接下去該說什麼”,而往往沒聽見對方所說的話。如果對方所講的話中另有含意,那你根本不可能領會。

會說話的人,在同事們講話時,都很注意聽著,然後適時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相反,有的人在同事講話時,總是故意隨時將自己的身體抬高,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一旦有機會,馬上插嘴。這種人所講出的話,往往文不對題,引起同事反感。因此,在會話中應該注意去聽同事說話。最理想的會話形式是七分聽、三分說。

注意聽同事的話,並不表示隻聽他所講出的話,還要去注意他的身體、動作,還有眼光、表情所表達的意思,有時連服裝、打扮都應該注意。如果都能這樣全心全意去聆聽同事講話,那麼他一定很高興,而且會有一種踏實感,覺得你很可靠,因為他覺得他所說的話已受到你的重視,說明你是一個知己,這樣也就為你在今後的工作上鋪平了道路。

還有,如果你認真地聽同事所講的話,也可以適時地發現問題、提出疑問。例如:“為什麼會這樣呢?”或:“嗯!我也有同感。”如果你沒有用心聽,那你隻能勉強含糊地回答說:“哦!是這樣啊!”

前者的要領就是將同事所說的話,再一次由你的表達出來,簡單地說,就是和對方同調,這說明你聽得很認真,也可以說是借著言詞來承認對方的人格。這樣關懷的做法,會令新同事們覺得你是個溫柔體貼的人,從而對你產生親近的感覺,為你處理好同事間的關係奠定基礎。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你留給新同事的最初印象如何,往往會影響到你們日後的交往,所以初次交往時,你一定要盡己所能,加深對方對你的印象。

2.利用應酬增進感情

“社交魔方”

沒有社交,沒有適合我們口味的社交,人就永遠得不到滿足。

——傑佛遜

社交中的應酬,是一門人情練達的學問,它可以拉近距離、聯係感情。同事間的應酬有很多:小張結婚、大李生子、趙姐升遷、小童生日……你一定要積極一點,幫人湊份子、請客、送禮,因為應酬是最能聯係感情的辦法,善於交際的人一定會抓住它大做文章。

一位同事生日,有人提議大家去慶賀,你也樂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後發現,這麼多的人,偏偏來為他賀歲,他們為什麼不在你生日的時候也來熱鬧一番?這就是問題所在,這說明你的應酬還不到位,你的人際關係還有欠佳的時候。要扭轉這種內心的失落,你不妨積極主動一些,多找一些借口,在應酬中學會應酬。

比如你新領到一筆獎金,又適逢生日,你可以采取積極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門的同事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請大家吃頓晚飯,敬請光臨,記住了,別帶禮物。”在這種情形下,不管同事們過去和你的關係如何,這一次都會樂意去捧場的,你也一定會給他們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小方上班已經快半個月了,與同事的關係卻還停留在“淡如水”的階段,看著其他同事彼此間親親熱熱,小方真是又羨慕又無奈。這天是周五,行政部的王小姐大聲宣布:“明天我生日,我請大家吃飯,願意來的呢,明天下午3點,在公司門口會合!”大家聽了都非常高興,嘰嘰喳喳議論個不停,當然,小方依舊是被冷落的那一個。“去不去呢?人家又沒邀請我!”下班後小方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最後一咬牙,還是決定去。第二天,他準時來到公司門口,當他把準備好的禮物送給王小姐時,她明顯愣了一下,但馬上就笑開了,並對小方表示了熱情的歡迎。那一天他們玩得非常盡興,小方還兩次登台獻藝,辦公室裏的尷尬氣氛就這樣打開了,小方也成功地融入了這個集體。

如果沒有參加這次應酬,小方可能還得在辦公室的“北極地帶”繼續徘徊,可見應酬確實是聯絡感情的最好辦法,吃喝笑鬧間,雙方的距離就被拉近了。

重視應酬,一定要入鄉隨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職者有宴請同事的習慣,你一定不要破例,你不請,就會落下一個“小氣”的名聲。如果人家都沒有請過,而你卻獨開先例,同事們還會以為你太招搖。所以,要按約定俗成來辦。這是請與不請、當請則請的問題。

重視應酬,還有一個別人邀請,你去與不去的問題。人家發出了邀請,不答應是不妥的,可是答應以後,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對於深交的同事,有求必應,關係密切,無論何種場麵,都能應酬自如。

淺交之人,去也隻是應酬,禮尚往來,最好反過來再請別人,從而把關係推向深入。

能去的盡量去,不能去的就千萬不能勉強。比如同事間的送舊迎新,由於工作的調動,要分離了,可以去送行;來新人了可以去歡迎。歡送老同事,數年來工作中建立了一定的情緣,去一下合情合理;歡迎新同事就大可不必去湊這個熱鬧,來日方長,還愁沒有見麵的機會嗎?

重視應酬,不能不送禮,同事之間的禮尚往來,是建立感情、加深關係的物質紐帶。

同事在某一件事上幫了你的忙,你事後覺得盛情難卻,選了一份禮品登門致謝,既還了人情,又加深了感情,同事間的婚嫁喜慶,根據平日的交情,送去一份賀禮。既添了喜慶的氣氛,又鞏固了自己的人緣。像這種情況,送禮時要留意輕重之分,一般情況禮到了就行了,千萬不要買過於貴重的禮品。

同事間送禮,講究的是禮尚往來,今天你送給我,我明天再送給你,所以,不論怎樣的禮品,應來者不拒,一概收下。他來送禮,你執意不收,豈不叫人沒有麵子?倘若你估計到送禮者別有圖謀,推辭有困難,不能硬把禮品“推”出去,可將禮品暫時收下,然後找一個適當的借口,再回送相同價值的禮品。實在不能收受的禮物,除婉言拒收外,還要有誠懇的道謝。而收受那些非常禮之中的大禮,在可能影響工作大局和令你無法堅持原則的情況下,你硬要撕破臉麵不收,也比你日後落個受賄嫌疑強。這叫作“君子愛禮,收之有道”。

應酬,是處理好同事關係的法寶之一,嫌應酬麻煩而躲避它的人,會被人說成是不懂得人情世故,處理好應酬的人必定會受到同事的歡迎。

3.不做對頭做對手

“社交魔方”

有人用網網住了一隻天鵝、一隻烏龜和一條魚,後來它們趁那個人不注意就一起拖著網跑掉了。可是該去什麼地方呢?天鵝拚命往天上飛,烏龜拚命往岸上拽,魚一心想往水裏拉,不一會兒那個人追了出來,輕而易舉地把它們又追回去了。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對手”,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同事之間不但有競爭,還有合作。

坐在一起的同事常常侃大山,雲山霧罩,歡聲笑語,氣氛可說十分融洽。可誰知,在這種氛圍背後,卻會陰霾密布。因為是同事,因為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同資同輩,他們之間就存在競爭。存在競爭就容易讓人拋掉正常的心態,於是笑裏藏刀、綿裏藏針、排擠迫害等等招術便紛紛登場,因為“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對手”。

韓非是名傳千古的集法家之大成的思想家。當初他的著作傳到秦國,秦王見到《孤憤》、《五蠹》這些文章,深有感觸地說:“我如果能見到這個人,並與他交往,就是死了也沒什麼遺憾的了。”李斯說:“這是韓國的韓非所寫的文章。”秦王為了得到韓非就立即攻打韓國。其實,韓非在韓國並沒有受到重用,韓國國君是在亡國之際,才想起韓非的用場,派他出使秦國。

韓非入秦之後,眼見強秦之勢,不但忘記了出使秦國的重任,反而上書秦王,直陳己見。秦王閱畢,正合胃口,更添對韓非的敬慕,便欲封官重用。

然而,韓非入秦,卻引起了李斯的恐懼。他與韓非曾同時師從荀子學“帝王之術”,李斯深知自己才華不及韓非,現在二人同事一主,日後定然韓非占盡風頭,而自己則屈居其下。

於是,李斯向秦王進諫道:“韓非是韓國的公子,現在大王要兼並諸侯,韓非終究會幫助韓國,而不會幫助秦國,大王既然不用他,但久留在秦國然後再放他回國,這是自留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殺了他。”秦王認為他講得有道理,便下令將韓非囚禁。李斯既怕秦王反悔,又怕韓非上書自辯,便派人送毒藥逼韓非自殺。

一代曠世奇才,隻因可能與李斯同事秦王便遭毒害,韓非也隻能有“既生非,何生斯”的悲歎了。因為韓非的到來威脅了李斯在秦國的地位,視名利為生命的李斯焉能等閑視之?哪管你我曾是同學,哪管你我同在異鄉為異客,去死吧。因為“同行是冤家”。

才華過人、鋒芒畢露就容易讓人感到受威脅,所以要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就要用你的行為讓同事感覺到,你的存在不會威脅他的地位,使他有安全感,不可妄自尊大,事事處處占盡上風。這樣,同事就會認為你既是忠實可靠的同事,又是朋友,就會毫無顧慮地與你交往、合作了。

同事間的競爭應該是明刀明槍,因為競爭過後還得繼續合作更不宜與同事爭名奪利,當事業有成時,要與同事謙讓一些。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爭來奪去,把屬於同事的東西奪來歸於自己名下,就不會有人願意與你合作、相處的。你以後的發展也好不到哪裏去了。

同行不幸成為“冤家”,同事成為“對手”,就是因為同行、同事之間存在著競爭,往往有這樣的情形,同事之間還不甚了解,尤其是剛到一單位的同事之間,他們對單位、工作都感到陌生。這時,同樣的安全需要、同樣的地位、相同的境況使他們可以成為好朋友。但過了若幹年後,你會發現情況出現了變化,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出現了,他們便不再推心置腹、無話不談,就會出現隔閡。而開始在意領導對每個人的評價,以及別人和自己的升遷、前途了。為什麼會這樣呢?究根尋底,隻有兩個字在作怪:競爭。

說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難道競爭就非得讓友情走開?!

基於此,要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就必須正確認識競爭、正確對待競爭。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每個單位都有晉升、提薪的機會,而在眾多的同資同級人中,晉升誰、提誰的薪,或者說誰能提級提薪,就全靠個人表現,這便出現了競爭。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之心,競爭本身又有利於促進每個人的成長,有利於個人抱負的實現。對一個集體而言,競爭則有利於提高效率。

但是,競爭存在,不是不擇手段存在的理由,競爭應該是正當的,同事之間的競爭,更不應該把對手理解為“對頭”,競爭對手強於自己,要有正確的心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這是我一生的主張。隻有在能者麵前不怕暴露自己的弱點,才能不斷進步。”因此,同事之間的競爭要以共同提高、互勉共進為目的,以積極的競爭心態投入到競爭當中去。

競爭總是要分勝負的,就看你能否正確地對待勝與負這兩種結果了。有人在競爭中不擇手段,就是無法正視結果,不能認清這樣一個道理:競爭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有成功者,就有失敗者,勝要勝得光明磊落,輸要輸個坦坦然然。同事之間的競爭,勝負隻說明過去,他勝了,你向他祝賀,你要從中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利於你以後的發展。同事之間的競爭,競爭中是對手,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朋友。競爭後,勝者不必得意忘形,輸者不必垂頭喪氣。

要能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孟子說:“養心莫善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說,人修心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很少的人,就是得到的不多也不覺得少;欲望很多的人,就是已經得到了很多仍然覺得少。

“知足者常樂”,誰不想得到晉升,獲得提薪呢?但現實中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得到,於是就有了競爭。競爭總有失敗者,何必那麼在意結果而沮喪呢?又何必為了此名此利而不擇手段,費盡心機呢?既然沒能獲得,還可以退而修身長智,下次再爭取嘛。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有一句名言:“人啊,把你的生活限製於你的能力,你就不會再痛苦了。”說的就非常有道理。

同事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既要搞好團結協作,又要謹慎小心地守住自己的發展領域,在競爭與合作中尋求一種平衡。同事應當是互相尊敬的對手,而不是冤家對頭,隻有理清了這一點,你才能與同事和平共處,你才能在仕途上昂首闊步。

4.別用嫉妒來折磨自己

“社交魔方”

嫉妒畢竟是一種卑劣下賤的情緒,因此它乃是一種屬於惡魔的素質。惡魔所以趁著黑夜到麥地裏種上稗子,那是因為他嫉妨別人的豐收啊!

——培根

同事之間最容易出現嫉妒,嫉妒別人升遷比自己快,嫉妒別人比自己有才華……嫉妒是一種對人對己兩不利的情緒,嫉妒別人其實就是在折磨你自己。

胡某、王某兩人同年大學畢業,進入同一個單位工作,業務上經常互相交流。但經過幾年以後,胡某以其熟悉的業務、精幹的辦事能力而獲得領導的賞識,還評上了高級技術職稱。而王某則平平淡淡,無所建樹。但他對胡某很不服氣,對胡某所獲得的一切也很嫉妒,於是給領導寫了一封匿名信,誣陷胡某。最終事情敗露,被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正所謂偷雞不成反而蝕一把米。

嫉妒,最容易在同事間出現。因為同事大都年齡相仿、職務相當,因此當別人事業上取得了進步後,人們總喜歡拿來與自己比較。一比才發現,自己不如人。但又總覺得不服氣,結果便是嫉妒別人。

同事之間如果因嫉妒而你整我、我整你,冤冤相報,何時能了?而每個人每天都要繃緊神經,生活豈不是累死人。自然也就不能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了。

並且,愛嫉妒別人的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整天嫉妒別人,自己心裏也煩惱,老覺得別人比自己高明,對此又不能平靜,要嫉妒還要想如何算計別人。這種人活得也很累。

嫉妒,就如心靈上的腫瘤,折磨著有此“偏好”的人。嫉妒還會引發生理上的一些不良反應,醫學研究表明,嫉妒容易引起頭痛、高血壓、胃病、心髒病等,甚至還有因嫉妒而死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