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幹。
〔出處〕元,喬吉《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
〔注釋〕①冰絲:據《琅環記》載,傳說南朝梁詩人沈約在書房裏見一女子,攜來織具。忽然風吹雨絲,女子把雨絲織繞成布,送給沈約,並告訴他這叫冰絲。隨後女子便不見蹤影。②懸:掛。③霄漢:天空。霄,雲霄,天空。漢,銀河。
〔今譯〕像帶雨的冰絲布,從九天雲霄之上直掛人間;太陽曬了幾千年,也沒能把它曬幹。
〔賞析〕《重觀瀑布》是一首描寫瀑布的曲篇。曲中運用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瀑布奔騰飛動的氣勢和壯麗奇特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神奇壯美的大自然的讚頌與傾倒。這首曲想象奇特,境界開闊,造語誇張,比喻新穎,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是一首描寫瀑布而全篇卻不見“瀑布”字樣的散曲精品。
這兩句曲詞運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寫了瀑布飛流直下的非凡氣勢和奇偉景象。
曲詞中前一句“冰絲”比喻瀑布的顏色,“懸霄漢”則突出了瀑布之高;後一句抓住瀑布像是布而實是水的特點,寫出了瀑布流經時間之長。這兩句曲詞不僅表明了瀑布是從天上流到地下,突出了瀑布的高度,而且表明了瀑布還是從遠古一直流到今天,強調了具有極為悠遠的時間跨度,其構思精巧,令人叫絕。
〔原曲〕天機織罷月梭閑,石壁高垂雪練寒。
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幹。露華涼人怯衣單。
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作者〕喬吉(1280?—1345),元代雜劇作家、散曲家。一作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後流寓杭州(今浙江杭州)。他一生窮困不得誌。能詞章,曾以《西湖梧葉兒》100篇蜚聲詞壇。善劇作,所作有11種,今存《揚州夢》、《兩世姻緣》、《金錢記》三種。精散曲,風格活潑清麗,數量之多僅次於張可久,並與張可久齊名,並稱為“元散曲兩大家”。同時在論及樂府作法上,曾提出“鳳頭、豬肚、豹尾”六字主張,對戲曲理論和創作有一定影響。他的著作有今人任訥的輯本《夢符散曲》。